
第7期“释经与释经式讲道工作坊”(HHW Workshop)报名
安息年很快就结束了。本来想着要做“A Secular Age”的英文读书会,但这事等回国再议吧。也许是一个月一次,每次一章的讨论节奏。 ...
安息年很快就结束了。本来想着要做“A Secular Age”的英文读书会,但这事等回国再议吧。也许是一个月一次,每次一章的讨论节奏。 ...
赶在四月,把这一期工作坊做完了。从10月到4月,21个周一的夜晚,算是告一段落。我在一个一个地结束手中的事,等待着安息年的到来。 ...
有些文章在时过境迁之后,大抵是没有心情再写一遍了。晓天的公号不知为何受到微信追捧,猛烈的推荐之下,今天已经突破2万的阅读量。他给我留言说,一篇抵得上你1年吗?我回答说那是自然。我写了一篇若是超过300读者,就会被check,这一年至少3、4次洗粉,勉强苟活。只要可以顺利发表,我就算是成功了吧。所以我叫他赶紧带货,他说写作是情怀。于是我留了一句“情怀变现最容易”就把天聊死了。 ...
明年是安息年了。从2015年毕业离开CIU,辗转几个城市,到2024年就9年了。好吧,凑个整数,从2014年在美国南卡哥伦比亚参与建立改革宗长老会Columbia Presbytery Church (PCA)算起,这就10年了。(就像工龄从参加革命算起,学生时期也算;或者参考郭德纲老师的评论……拿起镰刀斧头,前15年单拿一样的时间就都算了。) ...
重庆酷暑。实在无法工作,带着孩子们出门避暑。为了避免被高温下坚持工作的朋友拉仇恨,决定不晒美图秀秀,出门只晒太阳。 ...
连着几天四十多度高温,仍然不得不每天出门。在轻轨上听“Ask N.T.Wright Anything”度日。我几乎只听N. T. Wright与Julie Roys,二人凡事几乎都是反着的,但加起来似乎正好满足我的属灵需要。洗碗的时候,则抽空听“Biblical Learning”的课程,作为日常的充实。唯一遗憾的是阅读量严重不够,或许是这个时期的瓶颈问题。无计可施,只能这样拖延着。 ...
无论是欢呼还是哀恸,在我没有介入的战争上,似乎无需投入太多情绪。 但为着这几天刷屏似的成群结队的Pro-life “Jubilee”,心情的确不佳,比较控制不住情绪,在事工上缺乏耐心。 ...
“工作坊”前三天过去了。每天讲6小时,有点累。 但狗急跳墙,人急上房,这一次无法使用希腊文,甚至也不能使用英文做语法分析,所以临时要求大家用中文做语法分析。 ...
关于汉语处境下释经和讲道的探索,这已经是第4期工作坊的结束。这一期参加的人数(名义人数)还是不少,但仍然一样,能做作业的人不多。不过在成人教育上,我一向是不大在意学生的——对于成人而言,学习是一种自觉,一种需要。我能做的,只是提供我最好的表现和状态而已。 ...
今天结束了最后一次的工作坊讨论,7.5G的文件,大概21次讨论加上一次从前的视频,一共45小时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