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翻译杂谈(4)|艰难的速度训练

用了一周时间来翻译《威敏神学》,又完成了第6章的一节“基督的事工”,进入到“基督的补罪”一节。 然后为着另一本书的截稿日期,切换到另一个项目。说起来,霍纳的《以弗所书注释》不算简单,但做起来颇觉顺畅,似乎不以为苦。想想原因,大概是花了功夫在《威敏神学》那些古文上罢。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一代译者中有些人中文功底不足,我一般推荐阅读聊斋之类的古文,以提高中文表达能力和词汇量。最近请几位年轻人帮助我审读《平衡的讲道》和《信任崩塌》,反馈出来的信息不约而同的有看不懂译文中使用的个别成语,查了字典之后才觉得精准到位…… 比如我用“亲炙耶稣的教诲”,Sean以为是错别字。还有朋友觉得我的语言不够白话,夹杂古文,想了一下,似乎也就是多用了几个“之”字而已,于是心里也释然了。 想起我读陶陶的小说,觉得语言代沟比年龄代沟还要大,不禁疑惑是否老之将至了。 《信任崩塌》的译者说我编辑的文字过于老辣,给了她很大压力,似乎也是这样的情况。看来最近20年来的语文教育,的确起到了应有的效果,汉文化的根基渐渐要倾倒了,看看下一代会以怎样的文本为共同基础写作罢。 对于我来说,提高英文阅读理解的方式也是一样,猛读古英文。比如看到onely,根据上下文径直明白这就是only的古体拼写,于是数百年文字演变历史汩汩地流过心头,知道了词源,语义,以及简化字总表,于是没有变得头大,倒是觉得心灵扩展了一丝。 自然,我感觉翻译《以弗所书注释》的效率或质量会提高一点,但测试的结果似乎速度并没有太多提高,一个小时也只有2000汉字而已,但这样已经相当满意。也许我应该多翻译一点《威敏神学》,再来做这本书,不过各个项目有不同的里程碑截稿日期,所以月底总是需要潜心在以弗所书上面。 有点疲倦,就简单写一点心得罢。

November 27, 2020 · 1 min · eddy

糟糕的圣经神学导致糟糕的讲道?

九标志今晨的一篇文章,糟糕的圣经神学导致糟糕的讲道,偶然在我朋友圈刷屏。 像我这样大部分朋友圈都屏蔽,不是原创(心情、赛图)基本不看的人,居然30分钟内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而且刷屏。 忍不住笑呵呵、笑眯眯地帮助刷屏:1、呵呵。写的很好! 2、不是圣经神学问题。糟糕的神学,甚至基督徒生命,导致糟糕的讲道。 3、逃避责任。糟糕的传道人导致糟糕的讲道! 4、这种问题由一篇翻译文章引起票圈共鸣,再呵呵一声。 5、反思你们读过的凯勒和柴培尔,是书好读者误我?还是我本冰清玉洁,不幸聚众读书? 当然,聚众读书不好(而且危险);聚众读讲道学的书,然后每个来自“改革宗”背景、听了我讲道的人都来一句,“我很喜欢你的讲道,但如果你讲出了‘耶稣基督是一切问题的答案,他已经将什么都为我们做了’,你的讲道就完美地以基督为中心了”——这样真的好吗? 我只能勉强地笑着说,我下次一定改正。既然大家都对“耶稣是答案”了如指掌,为什么一定要在讲道的时候讲出来这句话呢?难道是为了追求仪式感,或者这句话不讲,大家觉得缺了一点什么。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写过一篇文章,每次讲道都是耶稣为中心/整全的福音,而且胸有成竹,绝不会刷屏。 推论:神学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外国人写的东西比较香,大家听得进去吧。 顺便说一下,九标志这篇文章的作者Sam Emadi,的确是九标志事工的主编,但并不是高大上的国会山浸信会成员,按照介绍,是个肯塔基州的乡下人: Sam Emadi is a member of Third Avenue Baptist Church in Louisville, KY and serves as the Senior Editor at 9Marks (https://www.9marks.org/by-author/sam-emadi/) 请继续: 《平衡的讲道》预订(更新)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 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October 14, 2020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61)|拔高与降维打击

与远来的朋友初次见面聊天,很愉快。 但在一个败坏堕落的世界里,我们谈到的话题并不太轻松。 做牧师的三大痛苦,第一是所有的信任和苦水都会到此为止。 做牧师的第二个痛苦,是找不到朋友可以倾述。狐狸有洞,飞鸟有雀巢咖啡,心理咨询师有督导,而我身边的牧师传道人们,似乎很少有合适的debrief(简报)或属灵安慰与陪伴。 中国的儒家文化氛围里,牧师都是超级属灵人物,似乎不可触碰地高高在上。于是,我过去有些学习教牧辅导和宣教士关顾的同学,满心喜悦地想要为传道人提供免费的心理安慰和聊天简报,愿意敞开的传道人寥寥无几,最后不了了之。 当然,第三大痛苦,也是最大的痛苦,是以赛亚的呐喊,“HOW LONG?My LORD!HOW LONG!!!” 以赛亚书 6:9-11 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10 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我就说: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他说: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閒无人,地土极其荒凉 而牧师手中的资源,不过时间、忍耐和神的话语而已,医治出于圣灵,神迹奇事也出于神的灵,一言而决,命有就有的权柄也不在牧师手中。 所以,在遇到痛苦的人事时,我的方式是略微帮助对方提高一点,或者从略微远一点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经验,寻找安放苦难的地点。 谁都知道目的地是十字架,但十字架在哪里,并非人人都能立刻寻见,不然耶稣也不会教导我们,要不断地敲门才给他开门,不断地寻找才被他寻见…… 这就是所谓的“拔高”。我的工作就是提出一些更加抽象或普遍的反思问题,让人思考自己的痛苦是否并非出于偶然或个体性质,而是这个败坏的世界对基督十字架的普遍需要。 于是,第二次或第n次,有不太了解我平时生活和为人的朋友对我说,你的气质似乎是“神学家”多过“牧者”。 不知道如何分解,于是我的朋友又说,“因为你似乎更关心普遍性和成因,不太在意个人的痛苦。” 我唯有苦笑,因为我正是在意个人的痛苦,才不愿意给出肤浅的意见和指导,而是希望将个人的痛苦稍微拔高一点,从神学的角度来审视经验。 比如,“属灵虐待”的问题,自然是个体的大痛苦。但整理经验,解释痛苦的第一步,就是要赋予词汇的力量,empower with words,让人可以述说出来自己的痛苦经验。第二,把握自己的经验,ownership of own experience. 这唯有在分析和结构经验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那些经验已经不再伤害我们,而是被我们所把握;唯有在理解和追问这样的事情何以发生的时候,我们才能避免日后陷入同样的问题之中。第三,寻找共识。无论述说还是写作,都是一样的有效,可以将身体的痛苦以心理感受的术语在经验上表述出来,再上升到理性层面。 从这个角度看,我更希望自己的教牧关怀,是从经验出发,上升到神学或常识的理性,或者从“牧者”出发,上升到“神学家”。 至于降维打击和解构主义的问题,参见“事工哲学(27)|保守己心”。 这就是我在公众号上的写作风格。 继续征订《平衡的讲道》一书,继续众筹翻译、校对和出版费用。可以直接用下面的二维码付款,并在订单的备注上说明一下。谢谢! 下一本连载的书籍应该是“双塔矗立”了。国庆过后开始吧。

October 8, 2020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60)|耦合与鲁棒(or Codependency and Robustness)

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那里来? 约拿书1:8a 这周的讲道会讨论“Business As Mission”的问题,或者庸俗的“织帐篷”问题。这是长达一年的“工作神学”讲道系列的尾声了吧。 我从前的教会曾经是一个高度耦合的教会,除了宗教属性之外,还希望介入到慈善、服装厂、幼儿园等各种事业上,所有接受牧师培训的成员们若打算办公司,牧师都要求教会占据一点股份,或者有一点投资,并要求利润的40%-50%作为奉献,交给教会(牧师)来管理。 所谓耦合,无论是从前清教徒们的政教合一理想,还是现代韩国巨型教会式的教会办社会,大体上后果都一样,或者至少风险都一样。 我从前的教会在权力节点(单点权力集中结构)崩塌之后,分崩离析,后续的属灵问题和其他问题,至今5年了,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如今我看到有些从前热心爱主、将一切全部献上、预备去最危险之处宣教的朋友,在外人眼中已经成为“不信,或者从未得救”的人,忍不住常常反思“高耦合”的教会,将学校、企业、宗教服务、法律服务等等集中在一起的做法,是否是一种合理的模式。 我的朋友们曾经将自己的一切都委身在教会的牧师和师母权柄之下,无论是家庭、职业、财产支配还是人际关系,都全然放弃了界限和主权。我们甚至连给孩子命名的权利都失去了,在教会压抑的文化氛围中,在属灵的攀比之中,所有人竞相请求牧师给自己的新生儿赐名,而骄傲得如同君王的牧师,一个连中文语法也没完全弄清楚的韩国人,也怡然自得地为教会10来个孩子取了各种名字。 正是在这种高度耦合的教会生活中,我的朋友们失去了一切。当牧师背叛他们之后,当牧师甚至打算出卖同工,谋害同工的生命之后,当一个人无助之下向其他同工求助,却发现每个人在牧师逃走后都一样软弱无力,恐惧战兢之后,我能理解这种幻灭的感觉,说的清楚为何一位从前那样热心爱主的同工,如今深陷罪中无法自拔,仿佛从未得救一样。 我仍然有盼望,为了我的朋友祷告。也许他们会经历各种问题,甚至家庭的破碎和教会的排斥,但我仍然有着盼望,或许将来在天国仍然能看到他们。但这不在我能确立的范围之内,所以我只能为了他们祷告,或者有机会表达我在他们陷入情感危机时的支持而已。 如今我高度警惕地、充满疑虑地看着那些耦合性高的教会或者宗教组织。我所设想的所有事工,都会考虑到如何去除耦合性问题。 传道人与教会供养的去耦合,母教会与植堂教会的去耦合,其他事工与宗教服务的去耦合,支持的宣教事工与教会事工的去耦合,儿童教育与教会的去耦合……教会建制上与“宗派”去耦合,话语服侍与教会治理去耦合…… 我满怀疑虑地看到那些耦合性高的教会,也听到一个又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传来,忍不住想,从前的经验是否会让人从后知后觉变得更有经验,于是更加接近“先知”? 偶尔回想和远远地观察我的事工模式,似乎也无法脱去从前许多痛苦的记忆纠结在一起,包括我无法接受“资深老牧师的门训”或“需要老人家为你的事工开门”,对于一对一的带门徒的犹豫,或者不愿意依靠教会的供养,似乎都带着对从前牧师师母的反动,或者至少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分析。 唯一可以给我安慰的确据是,神不会浪费我们生命的经历。既然神用了Logos的10年将我塑造成这样,这样或许也不错吧。我当然可以用“多样性”来抵挡别样的观点,但似乎目前的事工仍然能一点一点艰难地走下去。 于是,我还有时间来思考和同情我从前那些亲爱的同工们朋友们,为他们多多祷告,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一点情感上的支持,陪伴他们走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等待他们恢复在基督里的生气。 跑题了,鲁棒性问题竟然没有提到。好吧,若这个术语是我来定,一定不会订成“鲁棒”,robustness,本来应该配得上更好的中文术语,于是我们不至于说,目前的事工目标是建立一个低耦合,高鲁棒的教会!

October 6, 2020 · 1 min · eddy

eddyemma.com与kuawentrans.com

狡兔三窟,习以为常。 有点厌倦wordpress了。依赖的包太多了,而最近许多cdn服务都很难访问,各种不便,发个博客都不顺利。 但暂时还不打算将eddyemma.com更新为静态网站。似乎打算做的事情很多,但能挤出来做事的时间很少。陶渊明会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但我没有田园,也就没有归去了。还有10来首歌没有整理录音,也没有任何计划。 节日期间一家人生病,几个热闹的网络会议,暂时一个也没有参加,也提不起兴致。 上周从北京回来之后,就陷入了懒惰无力的状态。我好好祷告反思了一下,似乎对讲道也失去了研究的兴趣,纠结在话语之中,没有任何想法。 但一切似乎顺利,所有工作都推动正常,这世界缺了我不会停摆。所以我安心生病了。 kuawentrans.com采用了静态页面生成器HUGO,几个月前做的。若现在开始做新的网站,我一定不再使用wordpress了,多半会直接用go语言和hugo吧。无论如何,放假才有时间登录上去,发现我已经忘掉github的ssh密码了,无法提交修改的代码。只能重新放一个ssh-key,但从前使用的模板又出了问题,无法正常显示。索性换一个模板,变成最简洁的样式了,连feature图片也不能放,素净得不知所云。 不过这样也好,服务器没什么空间,就简单的内容留在那里吧。 前一段时间太懒散,文章都首发微信公众号了,现在的时局看来还是放在自己的网站上比较好。慢慢搬家吧。 两个网站:eddyemma.com用wordpress,复杂的php网站;kuawentrans.com用hugo,主打静态页面。eddyemma.com以日常和事工类文章为主,kuawentrans.com就只放神学翻译有关的文章和技术讨论。微信公众号是信息的终端出口,这样就分清了。 我似乎可以继续提供网站开发、运维、网络安全和冒险方面的服务和培训,不过仍然是没有时间罢了。所以,还是继续做一个吉祥物罢。

October 2, 2020 · 1 min · eddy

议题、思想资源和行动资源

不想争论。随口说两句。 两年之前,从解释原则的角度写过一篇文章,和合本翻译探讨——箴言29:9 (兼谈最重要的释经原则),谈到Fiona被一个聊天群移除的事情,随口安慰她几句。 文章下有留言,大概是移除Fiona的群主:是我决定把她移除的,因为我们不希望在我们针对“智慧女人“的错谬教导的时候,再扯进圣经辅导和心理学辅导或混合辅导的争端。而且我私下跟她解释了原因:我个人是学习圣经辅导也应用圣经辅导的,我反对所谓的心理学辅导或混合辅导:因为如果心理学合乎圣经真理,我们不需要心理学,有圣经真理就好了;如果心理学不合乎圣经真理,我们更加不需要心理学。把根基完全不同的东西混合到一起只会四不像。 “因为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 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 为自己凿出池子, 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耶利米书‬ ‭2:13‬ ‭ 我得先抱歉,不久就完全将这事忘记了。后来我参加某个读书会,又在网上反复读到类似的逻辑,所以在某个公众号第四次读到这种观点时,我连续写了两篇文章来讨论这个事情。看时间是今年5月,Covid19泛滥,取消了一切旅行计划之后,在家无聊,阅读量太大所致。圣经说,“读书多,身体疲倦”,看来是需要重新阐释,处境化应用一下。 好吧,那两篇文章其实早就想着要写,一直没有时间,经济一旦不佳,项目也少了,所以居然有了时间,就随手杜撰出来。第一篇只是个引子,第二篇讨论的问题更重要一些。链接如下: 基要主义|圣经辅导反对心理学的逻辑(1) 基要派(2)|稻草人和被害妄想 像我这样更新比较勤快的微信公众号,过去的文章几乎无人问津。而且这样小众而无法归类(对了,最近终于有人为我归类了,这事以后再说吧)的公众号,读者来来往往,一篇文章通常阅读量不到100。 今天早晨,看样子是前面留言的同一位读者,突然在这篇旧文上留言: 预设不同,灵与肉对话,鸡对鸭讲。圣经辅导和心理辅导最大的不同是根基不同,一个神本,一个人本。你的预设前提是认为心理学是科学,但心理学根本就不是科学。它不过是打着科学主义旗号,建立在无神、进化、混合新纪元邪术的根基上的一个哲学信仰体系,它想要绕过十字架用人的方式方法解决人心灵问题,也试图用医治人的肉体(物质的范畴)来达到医治人的心灵(非物质的范畴)的目的。心理学辅导和圣经辅导混合,是把异端邪教和正统信仰混合,错谬和真理混合。你文章里面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很可笑。 我先说明一下我在公众号上面对读者留言的回应原则。什么都要有原则,不然就会引起混乱。而原则设定好,就不用太费心分辨,照章办事就好。 对于不认识,没见过面,没打过交道的读者,我的原则是: 若留言是嘲笑我,我就跟着一起嘲笑“呵呵”。 若留言是讲道理,我就夸奖其中的洞见,“你是对的。” 若留言篇幅不足,道理没讲明白,我就劝勉一句,“请写一篇文章来详细讨论你的观点吧。我乐于学习更多。” 对于熟悉的朋友(知道我的性格,了解我的性情),无论留言如何,一律保留冷嘲热讽、辞不达意、嬉笑回怼的态势。 所以,既然这一次的留言最后一句是“你文章里面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很可笑”,我就一分钟也没有用,立刻就引用原则1,附和着留言的读者笑了一声“呵呵”。 我不是学习辅导的,也没有精力介入各种路线和意识形态之争,只不过需要做一些教牧辅导而已。我的辅导原则在这篇文章里:事工哲学(40)|辅导的节制。时间不早,其他就不多说了。 继续为了更加重要的事工祷告,请大家多多支持: “释经讲道工作坊报名”已经结束,这周一做了第一次工作坊。为了以后的讲道学分析,我仍然在抓紧时间翻译“平衡的讲道”,并为了此书的翻译筹款。按照目前的状态,大概翻译进度到了80,筹款进度不到20,很快就要成为行为艺术了。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September 30, 2020 · 1 min · eddy

翻译是工作,神学是生活

模仿某司马夹头的名言:“反美是工作,移民是生活”。 2016年,本公众号推出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东方闪电的大型翻译项目”,从此奠定了这个基调。 除此之外,我倒是各种神学背景的翻译项目都在接触。最近手中的一本书名叫“道路、真理、生命”,是卫斯理宗拿撒勒人教会南非地区的一位牧师写的门训材料,通过一个乌克兰的事工机构打发到我这里,转交给陶陶翻译。 手中要启动的另一本书,“The Theology of the Westminster Standards”,(暂译“威敏标准之神学”),介绍威敏信仰告白和要理问答之神学,洋洋洒洒10万英文单词,浓浓的改革宗味道,请道生来主译。作者是RTS的J.V.Fesco,和我同年,算是新近出头的系统神学家。看起来,我也会越来越多的翻译年轻人的作品了,据说我的胡子和两鬓都花白了。 即使这样,明年的翻译计划仍然满满当当。当务之急是“平衡的讲道”,正在加紧赶工期。然后是明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希望推出的两门课程,“事工倍增循环(MMC)”和“传递生命的领导力(LGL,Life-giving Leadership)”,都是像“释经讲道工作坊”一样,以翻译为基础的课程开发。 于是,“翻译是工作,神学是生活”。MMC和LFL我都希望亲自翻译好,借着翻译的过程来开发课程。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即是工作,也是神学和生活。 另外,计划中的科学与信仰系列三件套:“Redeeming Science”,“Interpreting Eden: A Guide to Faithfully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Genesis 1-3”,”Reading Genesis 1-2: An Evangelical Conversation (Five Views)”,或许会承担比翻译更多的工作,诸如访谈作者,工作坊、读书会之类。如果有同时具备科学/数学与神学/哲学背景的译者,对当代中国教会的科学与宗教争论(进化创造之争,年轻地球论等)有所了解,愿意参与这个系列的翻译,可以联系我试译。我个人认为这个系列意义重大,是一个值得参与的重要课题,特别是牵涉到基督教教育(学堂、在家教育、学校教育)和对基要主义思潮的反思。按照目前的估计,若寻不到合适的译者,这些书也只能由我来翻译了。以后找时间详细讨论这个议题。 今天的翻译诊断工作坊,讨论了陶陶的译文。些许欣慰,陶陶的总体翻译质量不错,能帮我分担不少工作了。 不幸的消息是,我最喜爱和尊重的老师,Dr. Roy King和他的妻子,周二发现感染了COVID-19。 Dr. King有两个神学博士学位(其中一个是Dallas Willard作导师的领导学博士),也曾经是葛培理所在教会的主任牧师。他是一位敬虔爱主的牧者和老师,真正按着自己所写的书上的原则生活的美好榜样。我的文章多次提到DR. King,他可以说是CIU对我影响最大的教授之一: 事工哲学(9)|家庭优先 事工哲学(30)|直栏横槛,瓦缝参差 事工哲学(26)|界限、局限和缓冲区 CIU的神学教育 | 一种混合灵性、知识和生命建造的模式 上周Dr. King刚刚主动联系我,将“传递生命的领导力”一书的翻译和改编授权给我,希望我将此书译成中文,并根据处境进行一些调整和改编,在教会中使用。听到他感染COVID-19,我很难过,也有点吃惊。请大家为了这位杰出的教授、牧者和属灵导师以及他的妻子Pandora祷告吧。 这算是教师节的一点意外吧,我就不说自己从教30周年的事情了。

September 30, 2020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54)|神学教育的随想和执念

偶尔有神学教育机构会问我,是否可以去教一两门课,或者提出请我去做教务长,甚至院长或者board member。 教课的问题,一概推说目前只预备好了一门“释经讲道工作坊”,明年会再开发两门课程出来,号称“MMC-事工倍增循环”和“LGL-传递生命的领导力”。在现有的日程安排下,为了不砸掉自己的品牌(或者不让我的主蒙羞),我需要一门一门课地积累,每门课自己翻译教材,备课,工作坊至少开设数年,才能算是勉强熟练。 “教务长”的问题,因为要去别的城市,而我并不愿意搬家,所以提出的条件是配备一个全职的年轻助手,我需要的时候去所在地安排工作,同时培养年轻人,建设好课程体系,安排好师资之后就移交工作。当然,这种条件算是半推半就,需要有相同异象,愿意培养年轻人的学校才会接受吧。 这样的邀请多了,偶尔也会想想神学教育的问题。昨天和几位老友说起来一件事,随手记下当时的意见。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年轻传道人在上一门神学课程是做了一个报告,解释“是否可以吃血”的问题。这事我曾经略微写过一点,涉及使徒行传 15章,可以参考。 我们的讨论涉及到神学教育的核心问题:神学院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我的一位朋友认为,神学院不应当培养出一位反动教会传统的学生来;或者说,一位在神学院受训以后,改变了传统“不能吃血”的家庭教会正统(敬虔、生命好)观念的神学生,以后自然会对“同性恋”等议题持有自由派的立场。 而我的意见是,神学的目标是解决当代的问题。比如在200年前,神学家无需讨论人工智能或者网络对也教会宣教的影响,而当代的神学家大概越来越绕不开这个问题。CIU前几年才允许举办有监督的舞会,或者允许看好莱坞电影,而且至今也没有修建游泳池,都是一个神学院面对当代问题时给予的回应。 这样,神学院对一个学生的训练应当是独立使用神的话语,参考教会传统,解决前人从未解决过的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一个能够独立推导出“是否可以吃血”,并有勇气报告的学生,将来更有可能依托神的话语,回应传统从未遇见的神学问题。一个在报告中辩论“可以吃血”的学生,并不必然成为一个“自由派”神学家。在神学教育上,我害怕“基要派”的程度并不亚于“自由派”。 当然,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无论是神学院还是神学生本人都有风险——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风险投资。 把学生关在一处,灌输无可改变的知识、传统或教条的神学院,在我看来不会更有前途。 这就是我的“释经讲道坊”不仅没有PPT,甚至连一个稳定的计划也没有的设计理念。我所介绍的内容就是我日常预备讲道和释经的过程、原则和工具集。我不需要更多的备课或特意预备什么,如果这些内容我都不能随意说出来,这个工作坊是没有意义的。 通常的做法是,我会邀请参加者随口举出自己感兴趣或正在预备的经文,立刻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加以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都有各种惊喜,因为谁都不知道会遇到什么经文,会引出什么结果来。于是,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随时预备被神的话语改变了自己从前的观点——比如,夏娃吃禁果时,亚当在园子里睡午觉吗? 同时,参加者会看到我的纠结和挣扎,我的分析过程和灵光乍现,我的结果之不完美或有启发,于是体会到这些方法的实操原来是有可能做到的。 换句话说,我只需要“释经讲道坊”这样一门课程,延展到16-20周,就大体上可以实现我设想的神学院训练的核心内容——训练独立使用神的话语,参考教会传统,解决前人从未解决过的问题的能力,并探讨传道人最重要的释经和讲道技能。 神有一个属性,称之为不变性(Immutability): 不变性是指「神是完全的,神不会改变,这不但在神的存有上如此,在神的德性,及他的计划和应许上也是如此。神的存有和神的德性无增无减;不会加多,也不会衰毁。」改变不是变得更好,就是变得更坏,但因为神是绝对完全的,神就不可能有所增减,也不可能有所衰减。玛拉基书三章6节教导,有关神的不变性:「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雅各书一章17节说,在神没有转动的影儿,世界不断地变,但神的位格和神对受造之物的回应,都没有改变。**这个教义十分重要:**因为神是不改变的,所以神的慈爱和应许,永远都是真确的。例如在约翰福音三章16节,神的应许是永远不会改变。(随手摘自百度出来的《慕迪神学手册》)。 周三的教会查经,我专门详细讨论了神的不变性。在我看来,这个教义在“人论”上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进入神学院学习,只想要得到“敬虔的生命”,而不打算因着更多地明白圣经的教导而改变自己的某些看法和做法,那么他就是预设了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不变性”,或者说预设了自己具有“神”一样的属性,我以为这是一种“僭越”或“亵渎”的态度。 而一个不愿意让自己的成员在观念上“改变”的教会,元芳会怎么看呢?不知道。 回想我的神学学习,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没有被神的话语翻转过 :教会观,家庭观、属灵成长,灵修方式,教会历史(特别是重洗派的殉道历史),十一奉献,释经与讲道,宣教,募款,全职牧会…… 但我仍然会继续改变,甚至进入天国之后,我也不认为我会有了“不变性”。累了一天,明天要主日礼拜和讲道。简单说到这里,以后再想法扩展。

September 30, 2020 · 1 min · eddy

词汇量决定论

杠精走开,急急如律令!最近忙着开工翻译《The Theology of Wesminster Standards》(威敏标准(信条与要理问答)之神学)一书,没时间抬杠。 一、 从前,有些外国友人对“反革命”一词很不解,对反革命要被杀头一事则大为不解。因为在他们幼小脆弱的心灵看来,volution是一个中性旋转向量,所以无论“革命” (revolution)还是“反革命” (anti-revolotion)不过是向着某个方向的旋转运动而已,何以revolution如此重要,而anti-revolution如此危险? 最近听到一种好玩的说法,“听说Eddy反改革宗!” 这顶帽子很好玩。一般我们会说,“Eddy推广无宗派的CIU,不支持改革宗。”这样至少还能判断一下,到底Eddy同学是否支持改革宗,或者是否还保留着PCA的会籍。但“听说Eddy反改革宗”,这就很有意思了,是吧。 Reformation自然是变形,而Anti-Reformation,难道是传说中的最高价值观:conservatism?或者,无论怎样,reforming and anti-reforming都是中性的,都是在现状之下的改变? 我的问题太多了,而纠结在词汇上,似乎太危险。 关于词汇,今天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基督徒,请慎用“身份”与“价值”》,提到这样一个观点(红色是我加的强调): 我听到越来越多的牧师和基督徒辅导者使用这样的说法:“你的身份是在基督里”、“你的价值是在基督里”。我想如果是我来描述他们尝试描述的意思,我不会用这样的说法,我接下来的分享将解释我不认可这些说法有益于圣经辅导的原因。 首先,圣经里并没有“身份”这个词。 如果可以,我们最好使用圣经中出现的术语。许多人会用这个理由反问:“三位一体这个词也不是出于圣经”。确实如此,我的确在辅导和日常生活中用这个词来描述神性,因为尽管“三位一体”不是出于圣经,但它荣耀地指向我们的神及神的属性。 有好友点拨说,这篇文章的作者还写过一本《贤德的妻子》。 二、 有许多研究表明,词汇量和一个人将来的成就、职业、收入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比如,Once you perform that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a 1999 study by Christopher Winship and Sanders Korenman, a gain of one standard deviation on the AFQT raises one’s annual income by nearly $10,000 (in 2012 dollars).) 律师和医生的词汇量颇高,相对来说收入也比较高。随手引用一篇文章: If I were to hazard a fairly educated guess, I’d say that American lawyers’ vocabularies range roughly from 45,000 to 135,000 words....

September 30, 2020 · 2 min · eddy

立秋了——为明年的计划吹风放水

立秋了,时间开始紧张起来。简单报告一下日常,算是代替了代祷信吧。 周六参加了一个“音乐祷告会”,我友情出席,担当贝斯手。不过听说这个事工今后会常常做,我就赶紧声明暂退了——确实没时间1年拨出15天来玩音乐。国庆期间的一个“圣经辅导培训”,也没有时间参加,只能谢绝了小梅的邀请。 最近讲道也频繁起来,这两个月几乎每周都要讲道,好在不是在同一间教会。这周日易君指定要按着教会的计划,讲“使徒行传 9:36-43”,这就有点尴尬了——经文似乎太单薄,如果我自己确定经文计划,大概不会选择这一段单独安排一次讲道。事已至此,只能想想怎么圣灵充满了。 没有出门的时候,每天上午给孩子们在家里开课,数学、语文和英语。下午若有时间就做一点翻译,偶尔带着孩子们去消耗体力。晚上才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做一点工作,所以现在很少安排晚上出门会客。咖啡喝得很多,但没什么效果。 “释经与释经讲道工作坊”做了两期,只能证明我是个话痨,现在还没进入正题呢。第一讲是框架,第二讲是进路,都很哲学而基本,无疑也很重要,但看起来是来日方长,至少要到20期才能打住。**这算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工,**虽然我在写文章的时候花的那些心思似乎没有人看得懂: 事工哲学(54)|神学教育的随想和执念。随想指的是工作坊的进程,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没有PPT,没有计划和任务,风随着意思,肆意着随风;而执念,指的是我的神学教育理念:训练独立使用神的话语,参考教会传统,解决前人从未解决过的问题的能力,并探讨传道人最重要的释经和讲道技能。 可惜了这些挖空心思的题目,比如“词汇量的反动派”,每个实词都是有意思的,各自代表文中的某些联络得合式的概念。 如果以后你们看到我常常提及“H2O”或者放水,不要感觉意外。题目总是有深意的,而“H2O”是最应当代祷的事情: 37 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 38 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几个月前,《成圣的福音奥秘》结束之后,一度心灰意冷,打算躲进小楼成一桶,最难将息两三杯……转眼之间,“跨文翻译”似乎又变成了同步进行几本书的态势。看来我还没有服老,姑且再蹦达几天。有的时候,没法等待一些约定好的客户或者期待已久的项目。这种事情很难说定,所以始终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之中。 但是,神的恩典足够,所以项目也足够,目前合作的译者,除了陶陶我费心较多,其他的同伴,应当都是高水平的译者,只要道生不把pope看成“人民”,似乎问题就不大。 我个人的计划,争取国庆节期间完成《平衡的讲道》初稿。找不到出版社,就没有什么二稿终稿了,继续我的讲道工作坊用用就好。 与此同时,另外还有三本书在“跨文翻译”的项目列表之中,三位优秀的译者在团队里: 有关祷告的名著《主啊,求你教导我们祷告》(Lord,Teach Us How to Pray),由四川外语学院一位优秀的译者翻译,我充当第一遍的校对和质量控制,将交给“橡树”出版; 与门徒训练有关的《道路、真理、生命》(Way, Truth, Life)一书,陶陶在翻译之中,国庆节前结束,我也是校对; 讨论科学与信仰的名著《救赎科学》(Redeeming Science),国庆节之后开工,《平衡的讲道》之后我亲自翻译的下一本书; 《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要理问答之神学》,请道生试译(就是那位将“pope”翻译成“人民”,将pope is antichrist 翻译成“人民全部敌基督”的著名躁哥),我负责校对,顺便学习最纯粹的改革宗神学,出版社待定; 结束《道路真理生命》之后,陶陶会接着做《事工倍增循环》,出版社待定。 秀丽姐今天又鼓励我说,“你是干啥都不会缺钱的……”,我大吃一惊,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的责备,难道被她知道了? 她接下来慢慢地说,“结果选择了最难走的路,若不是为了主,这是何苦……” 我只能报以一张苦笑脸。她接着说,“不瞒你说,只有这样的,我才信是神呼召的……相反……” 我赶紧说我要洗碗,安排孩子们睡觉,然后继续翻译了,狼狈地夺眶逃窜而出。

September 30, 2020 · 1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