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的讲道(3)|作业、提问和反馈

一位研究生的论文放到我这里评审,方向是计算机伦理学。 认真看了一下,给了不及格的分数,请他重写之后再参加答辩。我觉得他的文献综述就没做好,问题定义不清,自己的研究(if any)也没有创新性。 释经讲道工作坊进入讲道学的环节,正好赶上《平衡的讲道》开始发行。 和Emma讨论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说到大家都很忙,很少有人交作业的问题。也许,成人教育的目标就是建立问题意识,而不是得到标准答案吧。 无论如何,我觉得反馈有些偏少。这是当年我从高校离开的原因之一吧。教学相长,能够得到各种积极反馈,或者受到新的启发,是主持一个有趣的工作坊的主要动因。 相比之下,TT翻译诊断工作坊的讨论要热烈许多。 本月还有一个读书群的分享,关于《山友》一书。Silas早晨发来一张截图,是一位名叫“乐乐乐了”的小女孩的读书笔记。 希望她们不要只读过两本宣教类图书…… 《山友》是独家放在恩道电子书平台上,没有其他渠道购买。大家可以在恩道的网页上购买,在手机或pad上阅读。 最近的新闻是,加密通讯软件signal因为大量用户的注册,今天崩溃了一段时间。这是因为twitter封锁川普,亚马逊、苹果和谷歌关闭parler,首富马斯克对数字公司的霸权提出警告,各种事情引发的后果吧。 我花了很多时间将释经讲道工作坊群建立在signal上,一来是为了安全,二来也希望鼓励大家慢慢从微信依赖中撤出。signal的服务器容量崩溃算不得是一件坏事,只是有点突如其来措手不及吧。 我也用“电报”,whatsApp,FB-messenger,以及最高安全级别的wire(墙内无法访问)。当然,这样碎片化的通讯是不好的,暂时也无法可想。巴别塔就是用来分散各种语言,切割各种文化,让他们无法通天的。聊天工具大概以后也会成为文化和政治正确的分界线。 昨天读到《世代》发表的那篇关于正教人论的文章,略有一点失望。正教的复兴看来还任重道远,现在的汉语论文质量和格局暂时还支撑不起来。最近的批评太多,决定不展开说了。 看了一下《威敏神学》的翻译进度计划,似乎有点落后了,需要投入更多时间。这本书的翻译难度比开始的评估要大很多,而按照约定,要等到书出版才能拿到所有的翻译费用,所谓远水不解近渴,还需要平衡其他项目的进度,才能维持家庭收支的现金流,算是一个运筹学的数学建模问题了。陶陶的病也是一个重担,一方面缺少了助手,另一方面还有各种担心和压力。 从下周开始,要在教会层面上推动更大强度的祷告会了。按照Water的说法,我们要成为一个祷告的教会。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February 23, 2021 · 1 min · eddy

不平衡的讲道(2)|后现代的权威与引用

今天看到教会一直在祷告支持的一位朋友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章: 像耶稣一样看重“带小孩”。 一直关注着他们的事工,也在跟他们的公众号,常常为了他们祷告。读了文章之后,随手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好几位朋友留言希望在公号上说一下。时间略晚,不展开说了。原始的留言如下: *简单说一下,文章写得很好,但各种不同人物的引文加亮,作为支持,涉及到后现代的核心问题:话语的权威性。比如,我为什么要接受一位名叫刘三的牧师的言论为真理? 从这个意义上看,许多年轻传道人的文章需要更注重叙事与圣经的展开…… 根源似乎是对自己叙事的权威性缺少自信,于是各处引用来支撑,反而破坏了叙事。这和传道人讲道时不能释经,到处引用“以经解经”来支撑似乎同构。* 这个观察似乎是许多年轻传道人的共同特征。引用这篇文章,只是作为一个例子,并不针对或批评此文或作者。 若有年轻人对此感兴趣,或许可以写一点东西给我,在这个公众号上发表,展开一点讨论。 关于“以经解经”的讨论,略见从前的旧文,也欢迎讨论: 不平衡的讲道(1)|三种非释经性讲道

January 24, 2021 · 1 min · eddy

不平衡的讲道(5)|诗篇127——“为父的却是不多”

按:1. 我对公众号的看法一向是,公共空间发表的文章,就可以接受公共评论。新年打破惯例,将“不平衡的讲道”系列继续写下去。2. 不针对具体的人。不批评具体的事工。只讨论释经和讲道的原则问题。 看到一篇讲章,“生养众多,不至羞愧”。 Q: 老师,怎么看这篇讲章?讲员也是号称国内JH界大V了。应用1:鼓励弟兄姊妹早结婚,早生子,多生子。比如20岁左右结婚生子,40多岁孩子已经大了,就可以全心服事了…… 当时看到朋友圈不少人在转,看完后心情有些复杂,觉得讲员的解释和应用似乎有些牵强与主观。 但因不懂旧约原文,释经知识也不足,不敢妄议。 参加工作坊的一位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很少专门讨论这样的具体问题,在工作坊的设定下,也不算是真正的“老师”。 但既然问题来了,我的原则是不回避。所以简单地从释经上分析诗篇127。若我的分析和这篇讲章有些不同结论,只算是在学术上的探讨,并非实指的批评。 诗篇127 1 (所罗门上行之诗。)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 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 2 你们清晨早起, 夜晚安歇,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 唯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 3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 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 4 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象勇士手中的箭。 5 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 他们在城门口和仇敌说话的时候, 必不至于羞愧。 限于恩赐不足、中年信主、孩子们年幼,我没有时间学习希伯来文,选了希伯来文1之后不到1周就主动取消了。我的希伯来文知识仅限于字母表。 但从解经的角度看,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解释的基础文本。在这个方面,我在神学院接受的训练是要自己从原文翻译文本,作为解释的基础。在希腊文上,我借助工具书勉强可以如此。但在希伯来文上,确实力有不逮。 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用几种公认较好的技术性注释的文本作为解经的基础文本。一般而言,优秀的圣经注释家在撰写技术性注释的时候,都会自己翻译一遍文本,这与神学院的释经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和合本作为一个百年之前的译本,里面有诸多可能的翻译和文本问题,需要仔细的研究。 既然对希伯来语所知极为有限,我的做法是参考bestcommentaries.com网站上提到的几种较好的技术性注释工具,建立我的解释文本,对照和合本,大概了解文本的含义。 Best Commentaries上提到的最佳技术类释经工具是WBC。所以,我首先检查WBC的诗篇127文本: One of the processional songs. Solomonic. If Yahweh does not build a house, in vain will its builders have toiled over it. If Yahweh does not guard a city, In vain will the guard have stayed awake....

January 18, 2021 · 4 min · eddy

不平衡的讲道(1)|三种非释经性讲道

按:今天的“释经讲道工作坊”先打开录音键,再共享屏幕,于是一片漆黑的两小时就这样在我眉飞色舞的讲解之中过去了。唯一的问题是,视频文件怎么这么小呢?不过已经无法挽回了。只好报复性地写一篇总结,简单复述三种“不平衡的讲道”,或者三种“非释经性讲道”,算是“平衡的讲道系列”的补充资料,或者一点小小的补救。 释经讲道在城市教会的讲台上成为流行,大概是最近10多年的事情吧。许多传道人并不知道什么是“释经性讲道”——说起来,几乎所有的神学都可以通过阅读自行掌握,但“讲道学”却是少数需要观摩有经验的传道人讲道,结合自己实践(和讲台上难堪的失败),才能掌握的一门技艺。 一些传道人单单靠着观摩自己教会的长辈如何讲道,再读一两本关于“释经式讲道”的著作,就以为掌握了“释经式讲道”,其实或许大有改进的地方。 三种“非释经性讲道”,分别是“注释式讲道”,“脱离上下文的以经解经”和“迷你讲道系列”,在许多教会分享的讲章中颇为常见。分别介绍如下: 注释式讲道 注释式讲道并非讲道,倒更像是对经文的逐节注释。传道人会讲解希腊文、希伯来文、经文中难解的词汇和概念,每节经文的含义,经文的背景,加尔文如何解释,奥古斯丁如何解释,司布真如何讲解,清教徒如何应用……就这样一节一节的讲下去,或许最后有一点应用,就算是一篇讲道了。缺少经验和释经方法,一开始预备讲道就参考各种注释的传道人常常落入这个坑里。 但注释式讲道并非“释经式讲道”,甚至不是讲道,也不是教导,而是参考各种注释书的一篇不算牢靠的经文注释。 脱离上下文的以经解经 名字有点长,因为我不想冒犯“以经解经”派,所以特别加上一个“脱离上下文”的按语。 这种方式是国内传道人的讲章中最为多见的。通常的做法是选定一段经文,拟定一个简单的主题,比如“永生”,然后就全文搜索圣经,将凡是出现“永生”二字的经文及其相关经文全部分门别类列出来,往往一篇讲章,主要的经文没有任何解释,倒是从圣经里各处引用了三、四十其他的经文,而且有些经文还相当长,或者在上下文里与此主题并无太多的关系。 基督教讲章网上有许多这样的讲章,兹举一例:“荣耀的称号 经文 徒11:26、26:28”(http://www.jiangzhangwang.com/new/shituxingzhuan/7319.html) 其中一段解释基督徒要执行任务(主要点一之下的分要点4),就从圣经其他地方收罗了10多处经文,但没有一处与这篇讲道的经文有任何联系: 4、执行任务:从以弗所书6章10-20节看基督徒应当执行的任务是:其一,要有精锐的兵器(圣灵的宝剑)(弗6:18节,出17:8-16节,罗8:26节)穿上全备的军装(真理的腰带、公义的护心镜、平安的鞋子、信德的藤牌、救恩的头盔)(弗6:13-17节)。其二,要有敢于争战的勇气打属灵之仗,“属灵之仗”即为神(神是灵)争战,顺服圣灵过得胜的生活(罗8:5-7节)。为真道要与世界、异教争战(徒17:16-34节、14:1-7节、19节,约壹5:4节)为基督要与撒旦、邪灵争战(启12:11节,徒13:4-12节)为神要与肉体争战(罗6:12-13节,加5:17节), 保罗以毕生精力去争战,整个生命投入灵战,且已经得胜有余了。故此,基督徒要为真理、真道捍卫基督的王权,打美好的仗。其三,要尽职尽责服务人群,关爱关心他人,舍己爱人,“非以役人,乃役于人”是基督徒遵循主道之本。主耶稣说:“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 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7-28节)。并得众民的喜爱(参路2:53节,徒2:47节)。 许多传道人只知道这样的讲道,大概是从老一辈那里学了一点皮毛而来。但这不是“释经式讲道”,而是比赛翻书的讲道(慕道友和初信的基督徒会疯掉的)。 迷你讲道系列 与前一种不知道如何解经,于是用别处经文来填补的传道人相比,有些大有能力的传道人,往往对圣经的理解很深,于是觉得一段经文有若干值得讲述的主题。于是,他们的讲道就构成了“迷你讲道系列”,在一个主日,有5篇不同主题的讲道,每一篇10分钟,加上前言和结论,事就这样成了。 有的时候,他们的一级大纲写得很美好工整,但一到展开的时候就跑题了,在一个与主题无关的题目上长篇大论,比如涉及到“福音”二字,就转去介绍如何传福音,涉及到“基督”二字,就忍不住要讲基督的神-人二性……讲完以后,无人记得住究竟讲了什么,要点是什么,只觉得天花乱坠,宝雨缤纷,仿佛淋了一场属灵的暴雨,没有清爽的感觉,只有感冒的症候。 至于牵强的“以基督为中心”“堕落焦点”,不涉及格式问题,更多算是神学深度问题。以后再说吧。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anuary 18, 2021 · 1 min · eddy

不平衡的讲道(6)|提后 2:6-7 出来或起来

按:1. 我对公众号的看法一向是,公共空间发表的文章,就可以接受公共评论。新年打破惯例,将“不平衡的讲道”系列继续写下去。2. 不针对具体的人。不批评具体的事工。只讨论释经和讲道的原则问题。3. 汉语语法中有所谓的趋势性补语。放在后面的语法部分解释。问题在于,如果传道人的中文语法出现理解失误,将“站起来”这样的短语中的**“起来”单独拿出来**作为讲道的关键字,而这个补语又是原文中没有的字眼儿,从讲道的设计上,已经大大地失去平衡。旧文一篇,兹据两例。4. 讲道,首在释经;而释经,首在对语法的把握。语义不明白,后面的分析和解释,应用和命令,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不平衡的讲道,大多是释经上缺乏坚实依据的讲道。 看到一篇讲章,“正确运用你的恩赐”。 多年以前我在教会做翻译,牧师们周六将大纲发给我,以作准备,所以见识过各种样子的讲道。 当然,印象最深的是一篇讲生命翻转的讲道,题目叫“翻出来”。 问题不在于讲道内容有多不靠谱,而在于讲道选择的经文,其角度之匪夷所思,异军突起,变幻莫测,柳暗花明,完全不是我等可以想象的,听了之后令人肃然起敬,会心一笑。 这篇讲道的经文就是马太福音1:23: 说: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 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 (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 神与我们同在”。) 最近又见另一篇讲道稿大纲,题目叫做“正确运用你的恩赐”: 这两篇讲道稿都是用了不恰当的经文来解释一个“正确的”主题或教义。这是解经不准确造成讲道的严重问题。第一篇就不说了。第二篇的问题在于: 如火挑旺起来,ESV作“fan into flame”,原文是“ἀναζωπυρεῖν”,或者rekindle。英文的意象是用扇子将火扇旺,在希腊文原文是再次旺盛的意思。我们大概很难想象有人会用“into”或“ἀνα”一类的词来作为讲道的关键字,但用“起来”作为关键字,就是这么个用法。 提摩太后书2:1的问题: 1 我儿阿,你要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 1 You then, my child, be strengthened by the grace that is in Christ Jesus, 1 Σὺ οὖν, τέκνον μου, ἐνδυναμοῦ ἐν τῇ χάριτι τῇ ἐν Χριστῷ Ἰησοῦ, 这句话又是我要找的典型类型。如果仅看中文翻译,这句话是一个主动语态:你要(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但英文和希腊文原文的动词都是被动语态的,动词的行为人(agent)是Grace,所以不是让提摩太自己刚强起来,而是要求他被恩典所坚固。 这是汉语不喜用被动语态所造成的翻译后果。于是,呼吁提摩太起来,就已经错失了保罗的意思。应用到讲道上,呼吁所有人都起来,已经不知道去那里了。 这就是我最想考察的地方:和合本的翻译和我们对和合本译文的理解,是否影响到我们对福音的认识?比如,一个基督徒按照主动语态的理解,竭力要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他会怎么做?结合上下文会造成怎样的理解和后果? 虽然不是我的主要关注点,这一节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词汇没有译出:ESV作“Then”,原文“οὖν”,亦可作“therefore”。这个词表示,保罗给予提摩太的命令,乃是有前提的,需要在第一章里找出其前提来,才能完全理解为何是这个命令。详细的分析此处略过不提。 3. 因此,提摩太后书1:6和2:1,都没有“起来”的意思。讲道的时候,拿一个原作者没有表达的概念作为主题,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偏离原意的解经方式了。 下面的说明,引自安徽师范大学熊仲儒教授的新浪博客,提取时间是2017年9月13日。原页面现在已经加密,访问不到了。不过知识点还是可以学习。 趋向补语 一、涵义 (一)趋向补语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都用趋向动词充当。(《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 (二)由趋向补语“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来”等充任的补语叫趋向补语。例如:“走进、跳出、爬上、滑下、拿来、送去、寄回、飞过、撑起、打开”。趋向补语总是读轻声。(《语法讲义》朱德熙) (三) 趋向补语指: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的趋向动词。其中有简单趋向补语“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以及“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与“来、去”构成的复合趋向补语“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开去、到……来、到……去”。趋向补语共有二十八个。(《趋向补语通释》刘月华) 二、趋向动词 (一)1、趋向动词:表示移动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限于下列这些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January 18, 2021 · 1 min · eddy

关于为什么暂时不出版《信任崩塌》的说明

按:有一些朋友询问哪里能买到这本书。简单回答: 1. 这本书免费提供给中国大陆的读者。所以不需要买。 2. 这本书几乎无法走正规出版社或机构出版。题材太敏感了,即使在教会内部也有争议。 3. 我不想因为这样一本免费而有争议的书,以收取工本费的方式印刷分送。这样显然是为我自己增加毫无必要的风险和巨大的工作量。所以,我不会提供纸质版。目前只有微信公众号连载。 4. 这本书的版权属于Remy。他或许会想法在美亚卖中文版。随他去吧。 5. 保留本文的版权声明,并尊重版权,不扩散到海外和港澳台新马太,这些文字大家可以自己排版打印。但不可进行商业销售。 看来还是需要说明。不断有读者在公号上私信我,询问《信任崩塌》是否会出版,是否可以购买。 上面是不出版的理由。我从前写的不够清楚,所以再简单说明一下。 1.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得到授权,并请保留版权声明。 2. 我不是小编,也没办法请一位“小编”来回答“请问有人在吗?”这样的问题。 3. 我不是书店,不卖NIV中英双语圣经。 2020年12月5日

January 17, 2021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75)|抵抗-2020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一、 神学翻译(或者所有的翻译)都是带着镣铐在跳舞罢。若将信达雅算进去,翻译是一种艰难的创作过程。 除非停下来好好想想,否则很难从翻译的文字中受益。而那种频繁发作的倦怠感,几乎伴随着这一整年。 二、 若将神学翻译作为一种输出,那么今年很少有什么输入的地方。 翻译、在家教育、讲道的预备和实际的讲道,带领查经,工作坊,外出旅行和分享……没什么阅读和输入的地方。 这大概是有意为之。 今年的主题是抵抗。 Covid-19,自然需要抵抗,也需要抵抗力。但还有其他需要抵抗的事。 今年的400篇公众号文字,若将译文视为比随笔更精心的创作,那么大部分算是原创(只有一篇例外,《做个真父亲》价格真的不便宜,我可以做个假的吗?)。 但写作是三重抵抗。 我用写作来抵抗遗忘。今天在南开中学1987级5班的群里,我们讨论小学毕业的问题,我已经记不起来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了。但这一年还有许多事情被我遗忘罢。或许写作是唯一可以抵御遗忘的工具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为着自己的记忆在写作。没有宏大叙事,也不追热点(甚至比我的讲道还要更多避开热点问题)。 另一方面,写作是对读者的抵抗。当我每一天都要写作,都要面对想象中的读者时,那种写写热点、做一点讨好读者的话题、发表一点喜闻乐见可以“涨粉”的文字的想法会不时从地底下冒出来。 《信任崩塌》以后,我建了一个群。过了1个月,赶紧删除了。我还是把自己当作译者看待比较好,而译者很容易自以为翻译过一本书就变成了领域专家。从这个意义上,尽快解散那个互助支持群,至少于我是明智的。也算是一种对读者的抵抗。 在第三重意义上,写作是对公众号营销的抵抗。 昨天,著名的范老师在公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华人基督徒、传道人这样能装?”的文章。有位朋友在朋友圈里加了这样的按文介绍:范老师说:“缺少书、不爱读书——这是许多当代中国人,包括基督徒的普遍问题。” 我自己先反思悔改下。[尴尬] 然后,他看着范老师的标题,补充了一句: 我相信标题不是攻击、消费某些人,而是引人关注…… 一时兴起,就回了一句“范老师这题目也很能装呀”,本意是用“装”字作双关,表示范老师的文章选题有深意,涵盖面很广,装下的东西很多。不过后面的对话就有点走偏了,我最后还说了一句话,想想十分不妥,就删除掉了: 一整年的抵抗,都在上面的几句对话之中。在最后那一句话之后,我还有一句自觉不妥删除掉了的回应。大家可以想象我说了什么。 我尽量坚持自己的文章不涉及宏大叙事,不胸怀天下,不将“华人基督徒”或“中国教会”作为预设的谈话(牧养)对象;也坚持自己写的文章只发朋友圈(24小时内不超过2遍,绝不刷屏),只针对没有屏蔽我的朋友;所有群,特别是某些基督徒集中的读书群、神学生群,尽量不推送自己的文章(除非专门为了论战而写的);不在群里与人论战;文章的题目需要吸引人,但不要太大,以至于超过内容,变得太能“装”,也不要标题党。但在年终的倦怠感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我知道这年头题目不狠就没有读者了。所以也模仿过一篇标题党:突然,恩道书房传来好消息/圣诞温暖的好书《山友》受到广大读者盛赞,其实大概还可以写得更狠一点。 另一个抵抗,是抵抗评论的欲望。 一切事工都有自己的目标人群可以牧养。一年之内,除了在工作坊里偶尔讨论其他传道人发在教会公众号里的讲道稿,作为教学的必须,以及,偶尔会讨论某些公开出版的神学译著中的技术问题之外,我几乎不评论其他事工。 正如我的朋友所说,“看动机吧。是希望造就人……” 也抵抗伸手党和一切以为“跨文翻译”是一个团队,而Eddy是位“小编”的、不忘粗心的读者们。 至于洗稿,我希望我的文章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本来是不用追求的。唯有追求流行和热门的,才会失去特色吧),所以略微增加难度。 至于伸手党,耶稣说,凡伸手的就给他们,凡叩门的就开门,“怜悯本是向审判夸胜”。 新年快乐!闭关写总结。

December 29, 2020 · 1 min · eddy

《信任崩塌》译后

重发,略有修改。仍然为2021年的两本书筹集翻译费用: 《MMC》《LGL》。试读版2021年早春发出。 2019年圣诞节在海边带着孩子们玩沙,一边阅读《To Know and Love God》,反思自己的神学,做些笔记。Mellisa在微信上联系,说要寄一点海鲜过来。我一激动,就告诉她已经选定《Broken Trust》,以满足她寻找一份“属灵虐待”辅导材料的要求。当然, 对于我来说,海鲜的诱惑还是比较大的——那天正好12月31号,午后的海滩很漂亮…… 度假回来,复工之后,我就联系了雷米,请求版权。过了大概两个月,2020年3月11日Remy回信,同意了授权。 于是我发布了筹款和征集译者的请求:[跨文翻译] Broken Trust —— 识别属灵虐待与恢复指南。 先后有四、五个译者联系了我,表示有兴趣翻译。Fiona甚至将前言翻译了发给我看,我对她说,你的语言太不严谨,每句话我都要修改,还是算了吧。排名第二的就是Bonnie,所以我请她试译了第一章,总体感觉不错,就确定了她作为译者。 这本书如果我自己翻译,大概在耗时上并不会比现在请Bonnie来翻译,我做校对和项目管理相差太多。不过我总是想着一石数鸟的手段——通过项目合作提高译者的水平和效率,培养下一代的神学译者;借助项目唤起教会对神学翻译的重视和支持;通过自由赞赏的方式筹措翻译经费,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神学翻译的流程和其中的不易;通过公众号连载维持一定程度的话题讨论;对于大多数基督徒而言,免费提供高质量的教牧资源…… 本来只打算发布前10章,但连载之后反响出乎意料的强烈。当然,我的公号读者很少,所谓的“反响强烈”,不过是略微增加了一些读者而已。这种事情只能顺着圣灵的带领,所以就一直这样连载了下去,甚至中断了我的《平衡的讲道》项目。 昨天Mellisa(她是幕后黑手之一,推动此书翻译的始作俑者)给我留言,“辛苦了……书很好,你无法想象多少人受益,明年再安排一本这样的书吧……” 嗯,如果还能忙得过来,也活得下去,似乎也无不可。其他的留言都在每次连载的章节之中,我就不一一引用了。 但对于译者Bonnie来说,实在有点对不起她。 我是个很随意的人。当初Bonnie问我何时截稿,我告诉她“圣诞节前完成即可”。一开始的打算是连载10章,筹款结束就暂停连载,大家恢复日常。但此书前10章将许多人的伤疤揭开,后面的医治部分不发,实在有点不地道,所以只有委屈Bonnie了,天天赶稿,被我折磨到半死。Bonnie反馈了4点意见(“并不是真的吐槽,就是说一下我的感受”),我需要一一向她道歉,或者略微回应: 不习惯smartcat,视野里的句子太少,不是一个完整段落,而是一句一句蹦出来,很佩服你们用惯了的,我总是要返工去看。 以前给出版社翻译,我可以自己掌控进度,比如我译完、修改完一部分,交稿了编辑才能看到,这样我就比较从容。但是smartcat不容许我有“自留地”,每个字都是直接暴露给校对,这让我心里比较慌。我在工作中写稿,稿子也是在我个人名下,别人无权处理;等我“提交”以后,稿子才暴露在所有编辑眼前。 我习惯译完全书,再重新修改,然后才交。像这次这样一章一章被修改,我实在不习惯。当然,这还是因为我不是专业的,不能像你们“德国战车”似的碾压过去,你们干活太高效了。 我的一个观察,除去我翻译错误的地方不算(谢谢你的修改指正!之前我都没顾上细看,等全部完事后我会好好学习一遍),基本上我的语言比较生嫩,而你的比较老辣,混搭在一起还蛮奇怪的。另外,我觉得译者应该隐形,您的语言风格老辣是优点、也是缺点,给我的感觉是存在感太强。也可能我生性腼腆,有时候老辣的语言会给我刻薄的感觉,有点怕怕呢…… 前面两条关于CAT工具。SmartCat有一个学习曲线,一开始不太习惯,的确会很辛苦,等于在翻译的压力之下附加了另一种焦虑。不过CAT是以后翻译的趋势,不掌握CAT工具的译者,在行业里日子会日渐艰难。至于流程问题,采用SmartCat也能控制,比如项目管理等待译者作为再分配给校对和编辑处理。这个项目的流程大概代表着以后和“跨文翻译”合作的一种趋势,译者们应该警醒了…… 和我合作过的译者,大概都会被我的翻译速度碾压一遍。嗯,我也不是专业译者,神学翻译只是我的“第三副业”,排名前面的是“在家教育语文/数学/体育老师”,“IT吉祥物/信息安全咨询师”。此外还有两个“主业”:牧师和教师(以弗所书 4:11)。在我忙碌的日程之中,翻译几乎是一种机械活动,顾不上思想,没有字斟句酌的余裕,必须一遍到位,第二遍扫描后就交稿。这是刻意的选择,我的其他工作都没有收入,翻译是养家糊口的唯一手段,我不得不在每天两三个小时内做完一切工作,换取日用的面包,消耗足量的咖啡。 所以,再次给Bonnie道歉,辛苦了。 语言风格问题,“跨文翻译”的出品,大概都带着明显的Eddy风格。译者Bonnie的语言差异,的确是这个项目中我也觉察到的“冲突”之一。简单说来,语言“代沟”,遣词造句,神学和心理学术语等方面,确实需要与译者更多合作,才能磨合得好一些。这也是我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吧——如何培养新一代神学译者。 顺便说一下,我喜欢老练简洁的语言(参照文本:已故台湾武侠小说家司马翎。从语言上看,大概是我最喜欢的当代作家)。堆砌辞藻、大量排比的警句、抖机灵的浮华语言我也会一点,但既然工科出身,没有法学、逻辑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音乐理论的博士学位,还是藏拙为好,就不去和网上各种名牧比较了。 谢谢几位朋友慷慨地支持,使得这本书可以顺利地翻译和发布。 特别鸣谢: 秀丽姐和一位在美国北卡未曾谋面的朋友。感谢各位赞赏支持此项目的好友们。 Judy姐,Mellisa,Foxiang等也算幕后黑手。其他黑手我就不一一提名了。 感谢大韬和立波在留言中的互动。这本书若只是为了你们两人阅读,对我来说也没什么遗憾。 版权所有:Eddy Zhang

December 28, 2020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70)|Fight or Flight

据说(因为这事要牵涉到大家都不喜欢听的进化论和心理学)古人在森林里遇到猛兽,除了像武松这样先服18碗麻醉剂加兴奋剂的大号英雄,其他的人都是两种选择:迅速决断Fight or Flight,战斗或逃跑。 在此过程中,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于是人可以做出各种花式动作,基本上都能跑掉。跑不掉的都被吃掉了,所以我们都是那些跑掉的人的后裔。 不过现代社会的家庭、职场或教会冲突,完全是另一种形态。在这个战场上,无论是fight还是flight,都不是以身体为主,而是以言语和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判断题为主。但身体在面临冲突,情绪紧张的状态下,仍然会分泌过量的肾上腺激素,无处消耗,积郁成疾,就是所谓“抑郁症”。 好了,理论和前设只略微说一下就好。 《信任崩塌》一书今年5月就译好了,但因为没有校对和编辑,所以一直没有想出如何继续。为了保护版权的缘故,我从网上将从前连载的大部分内容都删除了。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写的那些“按语”也一并失落了,没有存档。现在继续发表,已经没有那时的心情,所以就随他去了。 从五月至今,也有不少人向我索要试读版,为着此书或许可以帮助一些人,所以也偶尔散发。也有朋友求问何处可以购买,目前暂时没有销售计划,就在这里随意看看吧。如果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多为了我们祷告吧。 也有人偶尔觉得自己“信任崩塌”,愿意向我倾述一二。如果有时间,我乐意倾听,但我不是专业的咨询,也没有专心学习心理学或圣经辅导,所以并不能提供什么实际的帮助。 按照我自己的经验,如果感觉到某些不太好的迹象,最好是flight。当然,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跑也跑不远的,但至少对预防抑郁症还是比较有效。 说到预防,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有一篇短文,“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的是这个问题。健康的教会不太会出现属灵虐待,比起出现了问题再来惊涛骇浪地解决要好一些。 我喜欢耶稣说的,“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所以我但愿这样单纯地信,不想在今世看见耶稣施展大能,把我从惊涛骇浪中捞出来。毕竟,彼得这种胆儿肥大到敢在水面行走的人,在耶稣看来才是小信之人嘛。 《信任崩塌》一书已经很小心了,将属灵虐待主要归因在律法主义上。其实还有其他各种缘故,比如权力欲望、错误的实践神学(我也很小心,因为有些教义神学还是很对的嘛)、甚至传道人长期的经济压力,都可能变成属灵操纵和虐待的压力向下层结构传递。首当其冲的一定是教会的核心同工和参与服事者。 《信任崩塌》关于属灵虐待的后果中,没有讨论属灵操纵和虐待,甚至单纯的律法主义,对受到伤害之人在夫妻关系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有可能会存留很长时间,造成持续性的后果,甚至影响到许多人今后的服事。 仅仅是为了这一样,我就建议感觉不好时,优先和妻子(丈夫)沟通,然后尽快flight。 这事就说这么多吧。Fight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得胜的后果也不过是惨胜,什么也剩不下来。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December 26, 2020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71)|从译者的角度寻找恩格斯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于是有了道成肉身或者盗成正版。 近来那篇“正版太贵了!基督徒可以买盗版书吗?”留言大火,连我也忍不住模仿了一句,“《做个真父亲》价格真的不便宜,我可以做个假的吗?”,至少是拿着自己的弱点说事,没有泛泛地代表或指责或劝勉“中国基督徒”。 前几天在外服事,没有时间思考和写作。昨天看到一个改革宗背景的读书群里汉锋推送“正版太贵了!基督徒可以买盗版书吗?”,有位朋友的回应是”太奢侈。这篇文章5年前发我同意。现在?将来还有海外正版图书可以购买吗?” 除了盗版有理、福音免费、服事就是奉献、正版太贵这样的奇葩思路以外,这又可以算是另一种思路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个时代不需要任何结构和解释,只需要将观点解构,将荒诞不经的地方呈现出来即可。 有一次讲道,我举出了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位犹太思想家,摩西,耶稣,保罗,以赛亚柏林,密尔顿弗里德曼…… 从经济学上,我赞成弗里德曼对目前情势下神学翻译的意见。这段话对我的事工影响太大,所以就不翻译了,直接原文引用:Note that in a capitalistic society radical movements have never been financed by small amounts from many people. They have been financed by a small number of wealthy people being willing to foot the bill. To take an example that is quite old but very striking, who financed Karl Marx? It was Engels, and where did Engels get his money? He was an independent business man of wealth....

December 26, 2020 · 2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