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工哲学(148)|1536年版“要义”是什么

一位年轻的朋友(大概刚刚20出头),在去年圣诞节那一天follow了我的公众号之一,留言希望我多写一点教牧方面的内容,也说到他想要成为全职服侍者。我自然是劝了一下,简单地建议最好有了8-10年工作经验再来考虑这个问题。也许结婚生子之后,工作压力和养家户口的责任重大起来,就不再想着全职,而是想着如何全身而润了。 我们在公众号的一些文章上有零散的互动。这位年轻的朋友似乎熟知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至少是知道如何做原文词汇研究的程度),留言中有时会引用某个词的多重语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自然是将来作为传道人的基本素养,但现在讨论前景,似乎还为时过早。 昨天和两个老朋友(年龄意义上的)一起喝咖啡,聊到一位我从前觉得略微稚嫩的传道人最近大大成熟的事,颇为感慨。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个案,一般而言,我的想法是没有变化的,仍旧觉得年轻人先工作几年为好。毕竟“长老”这个词还是有分量的,“监督”这个词也需要身量,不然无法over-see。 我并无任何恶意。下面简单讨论几处留言,说一下我关注的点。最后一处留言不是这位年轻人,而是另一个朋友。我以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较为简单而学术的答案来解释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父权制”,比如判断一个人的信仰而不体贴其生活困境,或者以简单的“背离了耶稣”作为“本质答案”,或者用“事实上……”以及反意疑问修辞来强调自己的观点…… 其实父权制在教会开花本质上还是因为基督徒丢弃原文,不好好学习古典。圣经中其实处处透露着对女性的尊重,但是因为语境不同所以都看不出来了。比如古希伯来语中“你是我骨中的骨”还可以翻译成“你是我精髓中的精髓” ——评论“圣经女性观的形成”一文 这种人未必是基督徒,就是个吃教的,正常人早就知道免除信众经济负担,考虑自己养活自己了 ——对“润者”的评论 我认为本质上还是背离了耶稣基督才导致的偏执,虽然圣经上没有直接反对奴隶制的经文,但是从耶稣基督的态度里,还是能够得出奴隶制不合理的答案“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做佣人,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至于性少数,如果仔细查阅经文,会发现保罗在批判他们的时候是把其他多种行为一起批判的,其中有自夸、争竞等罪,并没有只批判一种行为,而且下文紧接着就有“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罗马书 2:1 和合本)”由此可见圣经上的那些话更多是来律己的,重点并不是在说别人。 ——对“错误的问题正确的答案”之评论 在家教育,做为一种教育方式,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家长以教育之名,剥夺了孩子和同龄人之间建立友谊、并相互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对孩子的成长相当重要。如果说是为了基督教信仰的传承,会有更多的问 题出现:我们的信仰是人为灌输的? 还是神的恩典和拣选?如果你认为基督教信仰可以通过在家教育实现,你岂不是把自己等同于神,而且事实上已经取代了救世主的地位,你自己成了你儿女灵魂的拯救者? ——对“在家教育(18)|历史观”的评论 回答一个问题,是否一定要追问到“本质上”,本质上就是“圣经女性观形成”一书想要讨论的基本问题——我这样说事实上是错误的,未必是正常的哲学(神学)观点。 我们有个玩笑话,叫做“Jesus is the answer of all”。在考试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如何回答,就说这个答案好了,用chatGPT扩充或改写包装一下,或许更好。但这样的答案尽管本质,却削弱了答案本身的解释能力。就像我年轻时候的讲道,在应用层面上总是老四样,“读经、祷告、传福音、参加礼拜、完成奉献、顺服带领”,后来更加简化为“以JD为中心的JD”,因为我找不到生活里具体可以应用的点。 我给年轻传道人的意见是,传道人不是靠“神学装备”,而是靠着“被生活所装备”,大体如此吧。 当然也有例外。加尔文老师27岁就出版了(写作时间显然还要早一些)一生杰作“要义”,换来了法瑞尔的邀约,为他提供了一个实习和助手的工作——那时他老人家皈依抗罗宗不过5年。1536年版的“要义”只有200页左右,大多是东拼西凑的主日学讲义,而1559年版有1500页,似乎增加了一丢丢内容。作为一个学习“法律”专业的业余神学家,加尔文老师是值得倾佩的。至少,他没有什么“神学装备”,只有天赋的才能和虚弱到无法入睡,可以昼夜写作的身体。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February 27, 2023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46)|《圣经女性观的形成》

去年的自选项目中,有《The Making of Biblical Womanhood》一书。Ian和Alice做译者,但项目延后算是“跨文翻译”的锅——我不适合做项目管理,因为忙起来就不太管项目进度了。无论如何,感谢两位译者的努力,上周我在外出差的周四,总算结了稿。回家之后忙着启动莫里斯的约翰福音注释,一时没有顾得上这本书。到了昨天才良心发现,开始整理校对,几分钟之前做完了第一校。 这是我多年以来第一次处理一本女性作者写的书。作者Beth Barr博士是功底深厚的中世纪教会历史学家,目前在贝勒大学做讲席教授(James Vardaman Professor of History)。两位译者也是女性,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 从昨天开始,我一边预备讲道,一边应付一个重要的会议,一边陪着孩子们打羽毛球,一边抽时间初次校对此书。但从导言开始,我就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了,此书太过于吸引人。 Dr. Barr的女性书写,是我这么多年翻译各类神学和基督教图书所从未见过的。坚实的历史资料与她的个人经历相结合,充沛的情感,扎实的历史功底,明晰的思路,让这本书具有动人的力量。 前一段时间,Annie抱怨说,以后不再帮助译者改文字了(明显错误还是要改,但语句就不调整了),尽可能保持译者的语言风格。当然,她是做不到这样公事公办的。不过她的抱怨让我想起从前编辑《信任崩塌》,如何让Bonnie在语言上有些不知所措。所以这一次我也就采取Annie的设想,几乎没有改动两位女性译者对一位女性作者的翻译——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风格纯粹的女性作品。 不过,Ian和Alice真的翻译得很精彩,文字流畅,光彩照人。有的时候我按着习惯是要调整语序、缩短句子结构的,但这一次我大多数时候都忍住了出手的冲动,而是更多地享受阅读的愉悦。 我只是把所有8章的题目做了一点风格统一,有时候把不太合适的“引号”改为“逗号”或者“破折号”,偶尔统一专有名词的译名,其他的内容除了少数明显的错误,基本一字不改。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唯一的贡献是目录: 引言 1 1. 父权制度:起源 11 2. 保罗:圣经女性观的始作俑者? 39 3.中世纪:选择性记忆 71 4.福音派女性:为宗教改革付出代价 101 5.英文圣经:消解女性的书写 129 6.历史:圣化女性的从属地位 151 7.神学:将圣经女性观捏造成福音真理 173 8.呼声:解放女性,更待何时? 201 如果那位资深编辑(限女性)愿意在中文上再通读一遍,请联系我吧。希望尽快看到此书出版。 对了,翻译此书是为了应付今后5-10年将在中国教会掀起的相关议题,为我们展开讨论提前预备文本。去年自选的三本书,任小鹏博士负责《福音派心智的丑闻》,初稿也做完,他还在修改之中。另一本书是《耶稣和约翰维恩》,因为没有筹到款,暂时没有启动。等这两本有了眉目,我再来继续筹款吧。 另外,请各位支持《圣经女性观之形成》的好友给我邮件,我要发送试读批评版给你们。谢谢。 推荐辞: “奥威尔说过:‘若要控制未来,必先控制过去。’教会未能通过女性经验理解自身历史,大大削弱了我们对于基督教的理解。《圣经女性观的形成》从女性基督徒的视角,对父权制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不阅读这本书,我们就无法完全地认识自身及我们的信仰。” ——米米·哈达德(Mimi Haddad),国际基督教平权组织(CBE International)主席 “《圣经女性观的形成》将在保守的福音派基督教会中掀起一场波澜。巴尔的个人见证强而有力,她对教会中女性角色的辩论体现出扎实的神学和圣经功底,配合她那历史学家的分析工具,以古鉴今,使这部对父权制度和互补主义的挑战之作令人信服。这本书将震撼历史。” ——约翰·费亚(John Fea),弥赛亚大学教授 “在这本及时而宝贵的著作中,巴尔以其敏锐的笔触向我们说明,‘圣经中的女性观’与其说是圣经的规定,不如说是一种社会-历史构建。我相信,这本颇为个人化、情感充沛的书籍将会赢得广泛的读者,尤其是那些习惯了父权制的福音派读者——他们或许会迫不及待地全盘否定它。” ——托德 ·D.史提尔(Todd D. Still), 贝勒大学特鲁特神学院教授 对于当代美国宗教的争议焦点而言,《圣经女性观的形成》极富思想性,提供了宝贵的贡献。巴尔此书结合了自传体手法、典型文本分析和历史研究,写作风格清晰,令人倾佩。其成品既令人信服又感人肺腑。” ——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生育率与信仰:人口革命与世界宗教的变革》(The Demographic Revolu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Religions)作者 “我从来没有生活在互补主义的世界中,但我通过许多学生和他们的教会近距离地看到了它的危害。巴尔尖锐地公布了她自己的经历,这使她对互补式释经及教会历史之破产的记述更显紧迫而有说服力。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时候停止这种荒谬的行为了!” ——贝弗利·罗伯茨·加文塔(Beverly Roberts Gaventa),贝勒大学教授...

February 25, 2023 · 1 min · eddy

在家教育(22)|穷人的本科

D.L.Moody在1886年创建Moody Institute,并不是为了所谓高等神学研究。他的目标很简单,训练平信徒传福音。”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hristian workers, including teachers, ministers, missionaries, and musicians who may completely and effectively proclaim the gospel of Jesus Christ.” 这是受到凯锡克运动影响的平信徒运动,一开始就和提供Ph.D和Th.M的各路常青藤神学院不同。CIU建校的理想是成为南方的穆迪,培养向伐木工人传福音的工人。其第三任校长Robertson McQuilkin在那本著名的《成圣:5种观点》中代表凯锡克立场,而这本书也是CIU多年来属灵建造课程的必读书之一。关于CIU和凯锡克运动的联系,可以看那本《双塔擎天》的前面两章。但对于圣经学校运动最好的简介,无疑是欧福德博士为此书撰写的前言。文字不多,可以全文引用,并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在所有黑体的地方,把CIU替换为Moody(强调是我加上的): 前言 《双塔擎天》是位于南卡罗莱纳州哥伦比亚市的哥伦比亚圣经学校(Columbia Bible College, Columbia, South Carolina)50年来在神的良善和信实之下,开展事工的书面见证。作为一位高水平的释经者、宣教推动者和经验丰富的作家,作者亚瑟·马修斯牧师(Rev. Arthur Mathews)在此书中实现了双重目标。他挑选了学校历史上各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特别强调让学校成为如今面貌的得胜信息。 这本书非常及时——不仅是周年纪念,也是关于如何预备基督教事工的介绍性著作。**近年来,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皈依基督,想要知道“我在哪里可以学习圣经?”**与一些好心人和业余顾问不同,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许多广受推荐的神学院什么都学,就是不学圣经!在参加过我的一次释经讲道研讨会之后,一位年轻的牧师(手持一大串学位)曾对我坦白说,“我所受的教育是为了一件不存在的教会所预备的,现在我却加入了一个自己不够格参与的事工。”我的朋友并没有降低学术的意思。相反,他强调了教会领袖与大学教育者在“预备人行各样的善事”上,常常忽略的一点。关键的问题在于,一个人可以完全没有圣经的知识或灵性经验,却能在学术上取得杰出的成果。 因此,即使在其他神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之后,圣经学校也能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所助益。最近的宗教新闻机构发布的统计报告记载,美国和加拿大境内一共有232所圣经学校(Bible Institutes)和学院(Colleges)。其中两所学校,分别有2,700名和1,000名校友正在海外宣教,整个美洲大陆所有新教宣教士中的15%,是由这两所学校训练的。调查报告接着说,如果我们国内的某个主要宗派不再接受圣经学校的毕业生作为宣教士,那么剩下的宣教士数量之少,将会震撼整个基督教世界。 那么,我们有必要询问,圣经学校运动(Bible school movement)有何独特的原则和实践,有别于其他神学院?我相信,《双塔擎天》将会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总而言之,我认为圣经学校提供了独特的环境和教育,在圣经、灵性和实践上训练按着在基督里的信心而生活的基督徒。 首先,圣经教导信心的生活——“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 10:17)。每个学生都要学习“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 2:15)。在学习圣经的时候,当然有必要掌握希伯来文和希腊文,释经学与讲道学,教义与责任,等等;但学习圣经的主要目的,是“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 3:17)。学生需要把握神的话语,但更重要的是,他要被神的话语所把握。今日的讲台和宣教工场上,最需要是优秀的圣经阐释者,能够在圣灵的命令和授权之下,权威性地宣告和教授神的话语。 巴刻博士在他的小书《神已经说话》中断言,“自宗教改革以降,也许没有任何时代像现代一样,新教基督徒作为一个整体,在当信与当行的事上,是如此的不确定,犹豫不决,混乱不堪。毫无疑问,这个时代严重缺乏基督信仰和行为……讲道模糊不清,头脑混乱,内心烦躁,怀疑耗尽了我们的力量,不确定性让人行动无力……“为何如此?”巴刻如是质问,然后按着自己的观察回答说,“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而是我们自己。事实是,我们让圣灵忧伤,因此神收回了自己的圣灵。我们落在神的审判下。两代人以来,我们的教会一直面临饥荒,听不到耶和华的话语。”对于这片土地上的圣经学院而言,这是多么大的挑战啊! 其次,信心的生活需要属灵训练——“义人必因信而生”(来 2:4; 罗 1:7; 加 3:11; 来 10:38)。因信而生的源头和力量,在于神的儿子住在我们里面。使徒保罗肯定地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 2:20)。因此,学校需要训练学生理解和把握在主耶稣里的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彼后 1:3)。圣经提醒我们,“……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 1:30);另外,“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基督)里面藏着”(西 2:3)。但要体验“神本性一切的丰盛”(西 2:9),我们必须借着圣灵的大能,建立在基督里的信心,并持续性地让主内住我们生命里,在信心中经验基督(林前 12:3)。在信心学校中的属灵训练,包括每天治死老我,依靠基督,在他的真实和充足中经历不断的奇迹。真正的门徒会说,“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 3:10)。因此,效法基督乃是一切属灵训练的至高目的(罗 8:28-29)。 第三,信心的生活需要经受实际的考验——“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雅 2:26)。这就是圣经学校的独特之处。通过它的形式和课程,圣经学校提供了一种手段,让学生有机会证明自己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心,愿意顺服基督。学生必须日复一日地面对学校里的社会关系、严格的规定和日程,在其中的生活和服侍,行动和反应,在基督徒经验的每个层次上考验着我们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圣经学院既是一个机构,也是制造属神之人的工具。只有这种基督教教育的产品才能算为基督所有,能在撒旦最后的疯狂反扑中坚守真理的阵地。 哥伦比亚圣经学院代表了这种质量的教学、培训和测试。它的校训——“认识神,让神为万国所知”,清楚响亮说明了这一点。随着阅读的展开,读者将会自己明确我所谈论的问题。 最后,我想要感谢作者给了我写这篇前言的机会。我有幸认识已经归主的罗伯特·麦奎金博士,他的属灵异象和宣教意向成就了哥伦比亚圣经学校,本李鹏会议中心和高中,并且作为校长,在将近三十年时间里,忠实而富有成效地指导了这些彼此补充的事工。我也有幸认识前任校长艾伦·弗里斯博士(Dr. G. Allen Fleece),他那圣灵膏抹过的话语服事,曾引领无数人进入到基督完全的生命之中。在他14年的领导下,学院搬迁新址,重建成我们现在所见的美丽实用的校园。...

February 22, 2023 · 1 min · eddy

翻译简历

昨天开始做莫里斯的“NICNT-约翰福音”注释,刚做了几十句话,系统就报错了,说是SQL Server数据库文件破坏。重启MemoQ,重启计算机都无法打开项目,在微软的官方网站下载了SSCERuntime-3.5( SQL Server Compact 3.5 SP2)和4.0两个运行时库,加上SQLCE-toolbox 3.5/4.0,都无法修复数据库。最后想了一下,只能重建一个项目,不再把新书放在一个大的“Biblical Commentaries”项目之下。这样也好,从前的项目文件太大,似乎问题出在索引字段越界。MemoQ还在用Sql Server Compact 3.5,也是一件奇怪的开发决策——遗留的“屎山”?新的项目文件小了不少,访问速度也快,大概以后还是每一本书单独建立项目为好。 上周服务器上的Mysql同时崩溃,所以也不能只怪微软,Oracle也需要背锅。连带的灾难是webmail邮件系统也崩溃了,David的学校和老师发送了许多邮件给他,他却访问不到。 只好耗费时间配置了roundcube,在imap和smtp的tsl/ssl/tslStars上查询了许多网页。 当然,wireguard也全面崩溃了,朝飞说需要改为tailscale,但我实在没有心情了。暂时就用了hysteria和naiveproxy。突然意识到所有的andoid手机无法通过clash-meta访问snell 3.5,而我也不知道MacOS要如何配置Clash,所以一大堆求助请求只能不回应了。这事不能单怪“厨子”,“劈柴”同学也应当负有连带责任。 橡树的编辑问我翻译简历,希望和某个出版社接洽,有机会将Fesko《威斯敏斯特准则神学》落地出版。 想了一下,简单写了一点今年的译作。不过为了这数字难民生活的艰难,有心情整理一下这十来年的翻译。大体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有些项目并不是我翻译的(标注为跨文翻译出品),但最后的文字可能都带有明显的Eddy烙印。费用的问题就不提了,有些项目费用过低,我译完书稿放10年都不想出版。 2009年。《金苹果》。为内部的“女人培训班”翻译。尚未出版,但也快了。 2010年。《Preparing For Marriage God Way》。婚前培训材料。内部使用。作者Wayne Meck博士是南非人,“圣辅”大佬。(我也有自己的“黑历史”,或者不白之渊)。计划要出版了。 2013年3月。合译:“肖菲尔德 《法义》中的宗教与哲学”。《柏拉图的次好政制》。华东师大。这就是层层剥皮分包式翻译,大社底价出版图书的典范。这种项目适合高校需要工作量的人做。 2011-2012年。斐奇诺书信集(1-3卷)。翻译太过于辛苦,稿酬太低(税后几乎为0),约稿合作者希望把Emma的名字拿掉,我的名字放第二位,让我把字体和体例都做了(这是编辑的工作,不是译者的事情)——未出版。 2013年。提摩太凯勒“救赎主教会”恩典城市课程。参与翻译模块4、5、13、15。价格过于感人,在孩子出生之后就无法做下去了。(翻译的典型文章包括,阅读13.1 谈判与冲突管理的书籍)。对了,“教会杂志”还发表过一篇,“具有传福音动力的教会”。署了我的名字,但事先没有告诉我——算是可以理解和不纠结的历史遗留问题。 2014年。《理解和应用圣经》,释经学在线课程视频,工作表等。CIU中文在线课程。翻译此书,让我结识了Jim,合作了许多项目。 2015年。D.E.希伯特,《约翰书信-2、3》。徐老师做不完的项目,我做了2-3书。“研经工具”网站,生命宝训系列。这是一本技术性的希腊文圣经注释。 2015、2022年。Harold Ewing Burchett《属灵生命手册》。授权翻译。待出版。 2016年。D.E.希伯特《彼得后书》。“研经工具”网站,生命宝训系列。希腊文注释。 2016-17年。工作神学计划,《工作神学圣经注释》。五卷本。在微读圣经上线。跨文翻译出品,翻译主编、项目管理:Eddy。 2017年。D.E.希伯特《马可福音》。“研经工具”网站,生命宝训系列。这本不是希腊文注释。 2018年。米乔。《山友》。一个有趣的宣教故事。 2018年。D.E.希伯特《雅各书》。“研经工具”网站,生命宝训系列。希腊文注释。 2018年。BEE。《旧约导论(1-2)——高级班》。内部使用。 2018年。The Bridge《门徒培训手册》。免费授权分享。 2018-19年。ACSI Purpose-Designed系列,Pre-k to G-6小学圣经课程。跨文翻译出品。部分学校在使用之中。 2019年。W.以色列,《在家教育25问》。C教育公众号免费发布。跨文翻译出品。 2019年。Dr. PETER MASTERS。《当纪念主日》。跨文翻译出品。译者:Ruth Xie。免费发布。 2019年。BEE。《圣经教义》。内部使用。 2019年。W.马歇尔。《成圣福音的奥秘》。橡树。 2019年。D.卡欣《世界观传福音》。跨文翻译出品(邹旭)。橄榄华宣/微读书城。 2019年。鲍威尔《坚固的服侍》。“跨文翻译和朋友”翻译出品。经典承传。 2019-20年。F.F.布鲁斯《使徒行传》。NICNT。“研经工具”网站-生命宝训系列。 2019-20年。EveryNation课程讲义。释经学和旧约导论。内部使用。 2019-20年。Camp of the Woods. 《出埃及记》《使徒行传2》。内部使用。跨文翻译出品。 2020年。BEE。《新约导论》。内部使用。 2020年。CIU《双塔擎天》。CIU校史。为中文项目的学生翻译。 2020年。雷米《信任崩塌》。跨文翻译出品(杨舒怡)。橄榄华宣/微读书城。 2020年。A.怀特。《求主教导我们祷告》。跨文翻译出品(邹旭)。橡树。 2020年。D.汉密尔顿。《平衡的讲道》。橄榄华宣/微读书城。 2020年。EveryNation课程讲义。系统神学(1)、新约导论、讲道学。内部使用。 2020-2022年。NIDNTTE/NIDOTTE圣经辞典(10卷本)。翻译技术支持(我没有参与翻译,算是吉祥物好了)。微读圣经免费上线。 2020年。D....

February 21, 2023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45)|翻译语言的风格

年终于过完了。从上个周日上火车,收到那条“your website is down”的信息至今已经过去144个小时,白天滔滔不绝地讲了30个小时,晚上就是无尽地修复数据库。我猛然发现,“水哥”也已经写了700篇博客了,要是丢失了内容,大概有点太对不起他。默想了一下,友谊的小船——friendship,大概小船是从词缀“ship”上翻译出来的——可能真的说翻就翻。 但无论如何,需要开工做翻译了。今年为止并没有任何额外的新项目,交付了项目的译者就停了下来。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大概大环境就是如此吧。就是陶陶也不再做了,打算找寻别的工作。看到一篇关于“乐府”打算和一个大型出版集团签约,然后就在合同和资金没有保证的情况下扩编,最后以裁掉40%的编辑,不得不在网上众筹续命的文章。心有戚戚,大家都不容易。一旦译者转行,再要回到专心翻译的状态大概也不太容易,而编辑的离职,估计会更加长远吧。我几年前翻译的《使徒行传注释》,至今还没有上线,大概就是编辑乏力了。 为了恢复水哥的博客,尝试安装了一个wordpress的插件——yarpp,可以在文章后面显示相关的文章。这个插件的设计我很不喜欢,因为它竟然会修改wordpress核心表(wp_posts)的表结构,增加了两个全文索引。一个插件即使为着全文搜索的效率,也不应该在没有充分文档和提示的情况下修改核心表结构——上周每天晚上花费的恢复数据库时间,都是因为这个设计缺陷造成的。我甚至越发倦怠,不再想为这么多朋友做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梯子管理员……我想早点成为大家的吉祥物,《1984》里挂在墙上微笑的老大哥。 另一件事情也是重大打击,而且比wordpress崩溃加上没有数据库备份只有.ibd文件目录更难以解决。最近似乎wireguard被全面封锁了。于是不再有什么简单的vpn可以工作了。推荐蓝灯吧(https://lantern.io/zh-Hans),自己安装,自己付费,自己搞定一切,而我将迈向成为“吉祥物”的第一步。说一句属灵的话:金庸写刘正风金盆洗手而死全家,约翰写耶稣为门徒洗脚而拯救世人。按着“以JD为中心的JD”,既然他已经洗了门徒的脚,我就不用再做,也无需再做,所以我就洗手好了。 今天开始翻译莫里斯(Leon Morris)的NICNT系列的《约翰福音注释第二版》。一共有22,496句话,但所有脚注都可以不用翻译。计划时间是18个月完成。 我很喜欢Morris的文风,一读起来就爱不释手,翻译的语言风格也就变了。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会略微引用这两万句中的几句。这些翻译是在项目启动之前的准备工作,为了设定一本书的语言风格。下面是最初试译的一部分,导论的导言段落: 导论 我喜欢把约翰福音比作一个水池,孩子可以在里面涉水,而大象也可以在里面游泳。这本小书既简单又深刻。它即是为绝对意义上的初信者预备的,也是为成熟的基督徒写作的。每个人读到它,都会立刻被它所吸引。 这是一本简单的福音书。最卑微的信徒也可以阅读它,理解它,从中得到属灵的益处。霍斯金斯爵士为我们指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批评家们可能将这卷福音书与菲洛或者其他亚历山大哲学家归在一类;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那些穷人和无知的人在垂死的时候,有人请求拉比从斐洛这样的哲学家留下的大量作品中选一段来为自己送终吗?”穷人和无知的人经常会在这卷福音书中找到生死的关键。 但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此后不久,霍斯金斯在提到一位毕生致力于研究此书的文本批评注释家时这样说,“如果这卷福音书不是至终仍然令人觉得奇异、不安和陌生,他就不会忠于自己正在研究的这本书。”福音书的文字清澈透明,但其中藏着未被探究的深刻含义。乍一看显而易见的事情,细究起来却问题重重。大多数学者都会同意霍斯金斯的观点,即,经年累月地仔细研究这本福音书,未必让人觉得已经精通此书,反而会使人越发确信它仍然是“奇异、不安和陌生的”。 因此,为这卷福音书撰写导论,可能是一件漫长而复杂的事情。但我正在写作的主要是注释,所以导论的介绍不必全面。我只会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略加讨论而已。市上有许多关于这本福音书某个方面的专注,那些希望进一步探讨的人可以选用。但在注释之前,这卷福音书的某些方面需得略加评论,下面我们就逐一做出检讨。 相对而言,使徒行传的导论是这样的文字风格: “使徒行传”,乃是公元2世纪之人用来称呼一部由某个1世纪的基督徒所写、提献给某位名叫提阿非罗之人的“基督教起源史”的第二卷的名字。这部“历史”的前一卷也被纳入了最终构成新约正典的27卷作品之中:这就是那卷以“路加福音”为人所知的作品。 正如我们所期待的一样,最初这两卷作品合在一起,以单独的“历史”为名在教会中流通,但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不长。在2世纪早期,四卷“正典的”福音书(就是我们所谓的四福音书)已经被汇编成一集,以四福音的名义在教会流通。这就意味着,两卷本的“历史”已经被拆分,第一卷被合并到其他三位作者在内容上多少有些重叠的作品中,都与耶稣的故事有关,并以耶稣的复活为结尾。于是,第二卷就只能独自寻求自己的地位了,但是后来证明,它的确具有重要而有影响力的地位。 我希望自己的翻译变得越来越好,或者至少体现出岁月的刻痕。《赋予生命的领导力》是这样的语言: 上帝希望你能领受生命。更重要的是,上帝希望你能激发、播种、鼓励生命的涌现,并让生命从你所带领之人身上流露出来。生命充满喜悦赞美的活力,有着结出果实的效能,具备超越坟墓的品格,乃是圣经的核心概念。在圣经里,上帝的故事从花园里最初的生命开始,在令人惊叹的城市之永生中结束,超越了我们对完美未来最旷野的梦想。在上帝赐人生命的故事中,祂总是站在台前,处于舞台的中心。 你是一个不断领受生命的领导者吗? 你是否同意,付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是难的? 如果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他人,你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从事上帝使你自己和别人获得生命的工作呢? 我所说的“生命”是什么意思? F.F.Burce和Leon Morris都可算是英国(澳大利亚)绅士。翻译他们的书,似乎和翻译美国人的书,在语言上也不太一样。比较起来,我更加喜欢Morris的语言。大概一个译者可以体会到作者语言的性情,让自己随着作者的语言而改变文字表达,也是让一件冗长工作可以更容易忍受的缘故之一吧。记得在处理《信任崩塌》时,我把译者迫得太紧,不和她沟通就大量修改她的表述,每天在她译完之后8小时内就发布连载,实在是有些缺乏编辑的经验和技巧。也许等此书出版之后,还要请她吃饭才好。她那时的感想我并不太理解: 我的一个观察,除去我翻译错误的地方不算(谢谢你的修改指正!之前我都没顾上细看,等全部完事后我会好好学习一遍),基本上我的语言比较生嫩,而你的比较老辣,混搭在一起还蛮奇怪的。另外,我觉得译者应该隐形,您的语言风格老辣是优点、也是缺点,给我的感觉是存在感太强。也可能我生性腼腆,有时候老辣的语言会给我刻薄的感觉,有点怕怕呢…… 突然之间,一个“邪恶”的想法浮现在我脑海之中:翻译完了导论部分。我是不是可以训练ChatGPT来模仿我的语言,帮助我修改那些在半梦半醒之间输出的译文呢?这样我们是否就在AI的战线上统一了风格?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February 19, 2023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147)|旅行与讲课

三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事工旅行。 去年David邀请我去上一门课,但给我的选择余地很小,无非是“伦理学”,“保罗书信”,“以弗所书”之类。那时“以弗所书”的翻译没有做完,讲道系列(不是钟马田那样8卷本)也没有做完,所以我想也许挑战“伦理学”吧。看了Dr. James S. Spiegel的“Christian Ethics”,觉得这内容还是显得单薄。因为到处都需要查核酸,我也并不是太想着出门。和主管教务的老师沟通了一下,坦承并没有上过任何这样的课程,所以她也迟疑,我就顺水推舟地辞掉了。 我的事工规划中,主要的课程是四个“释经讲道工作坊”(释经学和讲道学),“事工倍增循环”(宣教和植堂动员),“赋予生命的领导力”(传道人的灵命塑造-领导力训练)。剩下的课程,我讲过旧约概览,以赛亚书,都是客串罢了。 实际上,我看到David也在攻读”教牧博“,心中为他高兴。假以时日,大概新兴城市教会的传道人在50岁之前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或者两个看上去不错的博士学位,而神学校会升格为神学院,神学院会升级为神学研究院,提供的学位也会从”儿主“、”成主“、”成本“、”道硕“、”神硕“、”教牧博“到”神-哲博“的。 展望那时,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交错,我这样自以为有些”教师恩赐“之人或许早就完成历史使命,坐在角落里听文科博士们高谈阔论,汉语中插着顺手拈来的拉丁、两希、叙利亚、英德甚至荷兰语词汇的讲座,也是一件乐事。毕竟,我一生渴慕就是像安迪老师那样在屋顶坐着或室内自闭,带着似笑非笑的迷茫,看着朋友们工作之余畅饮啤酒,听听莫扎特。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位2.5代的过渡款,暂时先尽诸般的意思吧。 上周终于鼓起勇气出门旅行。一周的时间,收获颇多。讲过一门课,日后工具箱里就存下资料,下一次备课就不再那么辛苦。这固然是一种收获,至少帮助我在下个月给学生讲授”Acts-Rev“时知道保罗书信需要的时间分配。但更有趣的还是接触了新的人,了解了从前不知道的事情。细节不说了,我还需要内化和反思。看起来,日后有机会,应该多考虑一点旅行。 网站出问题,至今也无法修复。为了效率,把jetpack插件去掉了,社交分享的功能也就没有了。最近已经几乎放弃facebook、twitter,再说吧。 这是去掉Jetpack之后的测试帖。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February 18, 2023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146)|人工智能时代的信仰焦虑

重新回看了一下“【視頻】信仰與學術講座:一位基督徒談人工智能”,图像效果比现场听的时候好了太多。(注:顺便提醒一下,这个网站目前ssl认证似乎过期,只能使用http协议访问,https在我的网络环境中无法打开)。 现场听的时候,我完全看不清图像,一边在备课,许多信息都遗漏了,事后发表了一些不太公平的评论,需要收回。当时我觉得讲员没有很清晰地讨论“智能”,“人工智能”,“情感”,“智慧”,“意识”(也包括后来一位听众回应时提到的“灵魂”)等关键概念,所讲的内容有些不着边际。重听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些概念在讲座中都有。所以我仔细反思了一下自己在听的时候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是因为两个缘故。 第一,在视频的16:00-19:00,讨论Alphago与李世石的对局。讲员似乎并不清楚对于这件事的公开报道。他提到“三盘棋,李世石赢了第2盘”,显然和公开报道的信息不符。他提到“这位代替alphago落子的弟兄是台湾的潘弟兄”,这似乎也不对。视频中出现的是Aja Huang(黄仕杰)。但我后来发现自己下意识感觉不太对的地方是,讲员说这位潘弟兄在和李世石对弈的时候,在第二局质疑自己设计的alphago程序,**有三步棋没有按照AlphaGo的指令落子,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修改了落点,**并且因此输掉了第二盘。于是引申出一个主要的教训—— 时间线(00:17:50-00:18:37): “Alphago能下过李世石,但人类棋手按照自己的想法改了三步,后面就完全输了。这个担忧是什么呢?这个担忧就是程序设计者的辨别分析干不过自己设计出来的程序指令,你无法修改它,你也自己不可能再修改它。你要听命于它,即便从前是你给它程序,你现在要听命于它。你没办法挣扎出来,你是设计者,但你不再拥有主权……” 我觉得这里可能有事实上的误会。李世石和alphago下了5盘棋,因为“神之一挖”,赢了第4盘。所以不是三盘里面赢了第二盘。代替alphago下棋的是黄仕杰,他从未说过自己擅自修改alphago指令的问题——事实上也不太可能。alphago和李世石的比赛,赢棋奖金高达100万美元,而且网络直播,后台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无数双眼睛盯着棋盘,事后也有详细的日志分析,检讨alphago在李世石那步“挖”走出之后的详细计算过程,知道alphago在79手犯错之后,到87手才发现自己的错误,而研究团队最后并没有找出alphago犯错的原因。综合看起来,不太可能由落棋的工作人员临场修改3步之多而输掉这局。没有任何公开报道可以找到这种说法,不知道是否讲员在听这个轶事过程中是否有误会。如果真有其事,将是一个巨大的新闻事件…… 另一方面,事后检讨认为,在李世石的“神之一挖”下出之后,若alphago应对正确,还是可以保持局面优势。但那时的程序出现了计算上的错觉,于是应错了地方。这也是表明,人类实际上仍然可以分析和调试alphago,并非“不再拥有主权”。 这事就说到这里吧。最近访问了一位从事古典教育的弟兄,聊得很愉快,也多少了解他的服事和状态。看起来古典教育也有自己的生源,在多样教育生态中独特的生态位,以及各种真实的经验和苦乐。 关于数学,我询问了一下这个学校的做法。回答是,目前主要采用《几何原本》等训练思维和推理的材料,毕业生一般在升大学时不太会考虑理工科出路。 这当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我觉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基督教古典教育相对合理的抉择。我是真心支持我们中间有这样一条可行的路径得以保留。 回到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也顺便展开几句(中间的一段讨论“古典教育”并非毫无关联)。 第二,(接第一节讨论alphago的第一点反思),在我看来,讨论人工智能与信仰的关系,或者讨论(广义的)教会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在这些讨论中,对“智能”,“情感”,“意识”,“灵魂”等概念的定义和经验把握,以及“大脑工作机理”和“思维计算模型”等,可能是讨论“人工智能”,“机器情感”,“硅基意识发生”,“硅基生命与死亡”等跨学科宗教范畴的基础。 我自己做过几年的人工智能研究,博士论文研究信度网的学习、推理和分类。GPT采用的最大似然函数算法 (3.1),与我从前的研究领域多少有些接近,大体上能看懂原理。大体而言,chatGPT背后的通用预训练模型(GPT)就是一个概率学习和推理模型,或者说是一个信度网参数学习算法,加上海量的有监督文本数据学习,以及参数的实时贝叶斯更新。 在通用模型上,概率推理模型应该比黑箱的神经元网络模型更容易理解,而且可以给出推理的步骤和证据解释。但是概率模型在求解上的难度极大(节点和概率参数空间的指数复杂程度——NP难嘛,你懂的),所以最好是数据量大,但训练参数不要太多。一旦训练好了,答案的输出应该还是很快(也就是说,仅有多项式复杂度)。 好了,这也算是倒逼着我这个一直想做“吉祥物”的过气人工智能专家耐着性子阅读GPT的文献。从模型上看,概率模型从本质上无法等价于大脑的“复杂神经元网络”,从这个意义上讲,chatGPT至少在神学范畴内还不是一个对智能的迫切挑战。它只是基于海量(超过大脑存储和检索能力)数据,具备高度算力的概率推理模型,而且参数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对于chatGPT的算法分析,似乎等价于神学上对某个世界观的“怯魅”。而前几年热门的“元宇宙教会”,似乎也随着Meta的大规模裁员而渐渐没有新闻。我感兴趣的话题在于,目前接触的基督教古典教育也许能够培养古典三艺或四艺精通的文科学者,但似乎无法培养出懂得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哲学和神学兼顾的思考者。换句话说,在一个不了解具体学科的时代,哲学(或者神学)是否能够站在高处,对某个具体学科指手划脚,仿佛有一位老人在网络的边缘画了一个圈……啊春天的故事!春天的事故!! 即使是一位海外受训的神学博士,也可能在面对alphago或者chatGPT这样的冲击时,在事实辨识、见识和学识上显出薄弱——这是为了和“三艺”对应而生造的“三识”;如果要对应“四艺”,也许可以加上“常识”,但“七艺”就太多了,谁能帮助我问问chatGPT吧。我的IP不美国,暂时访问不了chatGPT。当然,在海外的理工科基督徒朋友们,比如家地,应该有更便利的视角和技术手段,可以更深刻地反思这个话题——家地加油!(不是家地沟油!)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February 16, 2023 · 1 min · eddy

数据容灾

在火车上阅读“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看Robert Heinlein在1965年描写的人工智能,感觉伟大的科幻小说家确实预计得很准,描写也很生动。书中关于训练刚刚觉醒的计算机识别不同类型幽默(A类:每次听了都觉得好笑;B类:用过一次就不可再用——比如计算机的恶作剧将工资单上加1亿元……),我曾经讲给4-5岁的“跑跑”听,现在这孩子已经去圣巴巴拉大学里学习物理专业去了。 但是正读得入巷,经过一个没有信号的隧道之后,手机突然闪烁了几下,有一封Jetpack的邮件发来,说服务器宕机了。无法处理,直到晚上入住酒店才有机会联络运维重启了服务器。 然后就是漫长的安全升级,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无辜。但突然事情就开始变得古怪起来——我遇到了极低概率的mysql 8.0 + ubuntu 20.04配置冲突,数据库就此全面崩溃。只好硬拷贝了整个/var/lib/mysql目录,然后清理了所有数据库相关配置,完全重装了mysql。很快就收到刚刚回家的虹莹发来信息,”老师,我的博客打不开了,显示建立数据库链接失误“。当然,数据库链接不会失误,她一定是看错了”数据库链接失败“吧,因为我自己的博客也一样。 我这里托管着好几个朋友的wordpress,这次算是一个大型事故了。我的博客采用updraftplus备份在googledrive上,倒是问题不大,下载了数据库,恢复数据,很快就可以使用了。但flywow.net和jpraus.com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我记得曾经叫”水哥“使用updraftplus备份,不知道他做了没有(后来我发现,最后一次云端备份是2020年,而且我翻遍了一切可能的地点,都没有找到文件);而虹莹是一定没有做备份了,显然我在维护的时候懒惰了一点。有的时候太忙了,不太适合继续担任服务器管理员和dba,但托管在我这样没有整机备份(主要是没有钱)的服务器上,究竟还是有些责任的。 第一天长途旅行太累了,随手查询了一下,就睡过去了。第二天做完白天的日常,吃完晚餐的油泼面(Emma要求以后改为更少油的烩面),去超市买了熬夜的装备——几个水果,拿着虹莹的数据库开始试验。经过各种查询,然后花了大把时间来玩my.conf里的”innodb_force_recovery“参数,但是什么效果也没有。我怀疑是因为硬拷贝的目录之下只有ibdata1,没有ib_logfile0/1这样的文件。于是转而使用更原始的方式,直接建表,然后用”alter table wp_posts discard tablespace;“删掉物理表格,在试着将备份的表格恢复:”alter table wp_posts import tablespace;“。 这样做的唯一要求就是,建立的空表和含有原始数据的表格必须结构完全一直。 我想着大家都是wordpress,除了插件之外,数据库版本都一样,应该问题不大,花点时间一个一个表做下去,总是能够恢复的。但第一个表格就报错了。回溯了一下,我发现eddyemma.com上还有几个表格采用陈旧的myISAM引擎,而虹莹的所有表格都是innoDB。知道缘故,这事倒也好办,升级了我的数据库,然后恢复了虹莹的数据库。看起来一切正常,于是给”水哥“留言说累了,明天修复他的数据。 第二天又是忙碌的一天,早晨6点过起床,先弄数据库2个小时,但flywow里最重要的wp_posts数据一直无法导入,总是报表格结构不对。两个小时过去,没有任何结果,查询flywow.net的version.php,数据库版本和我完全一样,都是53496,不知道为什么。 从早晨到下午都在讲课。回到酒店就累了,蒙头一睡,直到天色已晚,气温下降,冻醒在床头。和几个朋友吃饭之后回来弄剩下的这个数据库。试着建了一个全新的wordpress,但这个最为重要,包含”水哥“数年所写699篇文章、属灵吐槽以及章回小说的数据库仍然无法导入。使用wp命令行工具修复——无效。使用mysql-utilities工具修复——无效。最后,找到一个简易脚本,mysql_ibd,作为最后一次的尝试。 设置了输入和输出的参数,开始试着解析数据库。果然,到了wp_posts就报了一个错误,说是”字段索引类型==4,不对“。我将输出的结果和标准表格结构对照了一下,所有字段完全一致,看起来就是索引问题了。修改了mysql_ibd脚本,强制跳过报错的那句,按照索引的字段输出,原来”水哥“的数据库多了两个索引,看来是某个wp插件干的好事。用导出的sql建表还是出错,但问题已经很简单了——新增的两个索引是”Fulltext“类型的全文索引,调整了索引类型和字长,总算把结构建好,数据也顺利导入了。10:50给”水哥“发消息,算是度过了这次数据库危机。 狠心地让出宝贵的googledrive空间,将两个托管网站都做了云端备份。下一次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应该好解决一点。希望他们不要作死自己将备份插件的配置修改了。 整个危机处理,用掉了三个晚上。而其他三个托管的wp因为最近没有更新,暂时也就没有处理。也许我应该把不用的域名停掉,做点别的有益的事情吧。而我似乎也不大能熬夜维护服务器了,找一份”IT吉祥物“工作的想法再次浮现脑海。算了,我这就去睡了吧。 还是有很多问题。不知道,一点一点排除。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February 15, 2023 · 1 min · eddy

低端护教学(23)|翻车现场(三周年纪念版)

​按:这是微信发不出去的版本。原样存档。 为了安全起见,人物和事件模糊处理。您就设想这是某位知识分子(例如苏格兰拉底)在某个群体(不雅之典大议会)中声辩和回应不同声音的时间线。 下面将会出现的人物说明: 慕容:一位著名的作家,曾经定居成都。与W是好友。 P(女):成都某会的积极粉丝。 T牧师:如雷贯耳的。 Z:某自媒体。 WP(女):积极行公义的。 LSS(女):早年润去了加拿大的。 WD:13年前去了美国的。 L:W的同工,好友。 …… 如果您对具体人物感兴趣,可以阅读原文的时间线: 低端护教学的小型翻车现场 3年前的日常,不过是记录自己每日所思所想而已。既然身体并无自由,思想仍然可以去到任何地方。 今天所见,是一幅小型的翻车现场。 事情是这样的。几天前(注:2020年1月)在吉隆坡举行了一个盛大集会,请来了T牧师、T模态.凯勒、D.A.卡森等名牧/名教授。 在某个Panel的环节,T牧师说到一事,随口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到,“W是中国最伟大的圣徒之一,他最近的遭遇可能是中国冠状病毒爆发的原因。” 存档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igqA8SPyk。关键时间:00:3:0000:3:20。不过还是推荐看完为好。 从视频转播看,现场气氛轻松,大家都没有当真,而是会心一笑。我有好几个朋友在现场。究竟是否如此,日后可以请教。 【下面的对话均隐其名】…… 有一位热心基督徒(下称为P),在推特上发布了这段视频的45秒片段,并注上了这样一段话: 在2020吉隆坡FC大会上,T牧师说W是中国最伟大的圣徒之一,他最近的遭遇可能是中国冠状病毒爆发的原因 过了不久,著名的知识分子慕容对此评论道: 这不是胡说嘛,许多基督徒也感染了怎么说?为何发生W身上的不幸,上帝却让中国的普通人和基督徒去死。还能更靠谱点吗?另外,这些主张天谴论的人有沒有想过,这种说法对那些染病的人有多么不公平,多么冷血? 接下来,另一位著名的基督徒自媒体网红X跟帖回应MR说,按照罗马书3章,这种说法并不冷血: 基督徒也感染也死亡,但即使感染染病死亡离世,也在为主做见证啊。没有什么冷血,因为我们都犯了罪,罪的工价都是死,面对天灾,没有无辜者;面对人祸,都是亏欠者。 于是,慕容回应道: 天谴这词,最好只说自己。『武汉人被天谴了』这种话,最好能先摸着良心問問那些还在病痛中掙扎哭号的病人是否同意。在这种時候说这种话,不仅不能證明基督徒的善意,还显得极为冷血。新教教徒动不动就拿索多玛式的惩罚来恐吓民众,自己不觉得有問題吗? 翻车现场从此开始。 基督徒WP说自己相信T牧师的玩笑和X网红的天谴论,并引用了“出埃及记”为证。同时,要求“世界”为了某个人而努力争取(这个语气很像某些逼迫叙事下的教会请求),最好是集体祷告: 我相信这一点。所以我最近都没有为武汉祷告,而是总在想,出埃及记中,法老心刚硬,神降十灾,以色列人要为埃及人祷告吗?不。摩西只是一次次地传讲神的话给法老,让我的百姓离开。 所以我觉得基督教世界应该责成……释放……。然后祷告神收起这个惩罚,大大地启示出这个神迹 后面是一众基督徒各执一词,或引用圣经,或自说自话。于是MR另开一条推特: 一群中国家教徒,认为这场瘟疫是他們的神搞出來的,为了惩罚W遭遇的不公不义。这种话语或許是出于某种正直或善良的愿望,但给人的感覺却很冷血和残忍,想想那些在死亡线上掙扎的病人吧,他們大多数都跟W案毫无关系,这位神究竟怎么想的,才会让他们为W顶罪? 一位名叫Word and Light (这个名字翻译过来,应该叫“道光”)的基督徒立即回应MR。他的回应我特别喜欢,我觉得应该是每个基督徒的护教利器——开书单: 你是一个读书人,建议你先把圣经旧新约读一遍,再读一点关于奥古斯丁,阿奎那,柏拉图,康德等人的思想介绍,再发表你对神,上帝,教会和教徒的高论。花不了多少时间。学习不会丢人,以自己的浅薄来煽情很丢人。 接下来@DuguLingding插入一句语录: “The problem with the world is that the intelligent people are full of doubts, while the stupid ones are full of confidence.” — Charles Bukowski (译文:世界的问题在于,智者满腹疑虑,愚人倒充满自信。) 以下是P的回应,也是经典护教手法,但是更加显出学识——开列保守主义书单: 首先你的表述断章取义了,也并非只有中国家庭教会基督徒才这么认为,欧美基督徒也会这么认为。你理解不了正常,我相信你也理解不了《独立宣言》《联邦党人文集》甚至美元上关于上帝的话,更理解不了《圣经》对西方和人类的意义。我知道冉师没少跪下来为你祷告,希望你低下无神论的头颅去认识上帝。 ……跳过数条(包括LSS等)之后,unspeakable @jiazhong55说(又是经典护教手法——引用来历不明的见证。这个故事可以追溯到使徒行传里面狱卒一家):...

February 11, 2023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145)|信息压力和预表式荐书

我常常用马太14章来教导失丧与“哀伤”处理。在表哥去世之后,耶稣得到信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实在羡慕那时尚有野地可以独自退去,有船可以一人摇走。但众人不肯片刻怜悯这位行奇迹医治者,于是数千人从加利利海的村庄涌出,将旷野变成了集市,将芦苇踏成了草坪。 和合本作“耶稣出来”的一句,ESV是“When he went ashore”,后面就是重复第9章的36节我们每个人蒙召做福音的执事之发端:“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于是耶稣开设了临时诊所,治好了许多病人。他们没有吃的,而这诊所的位置又太偏,不在计划之内,所以耶稣又想办法喂饱了众人。 他打发门徒上船,打发众人散去,已经到了午夜时分吧。“散了众人以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但海风猛烈地吹来,山上的耶稣心中仍有牵挂。“夜里四更天”,他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 自从家母去世,这几日心绪颇为沉重,大约是需要一点时间安静祷告和哀伤。周日讲道之前,Emma和我商量周日下午去看老父亲,我一口就拒绝了,觉得已经没有了力量。Emma坚持说,你去吧,下周还要出门,也许没有机会。于是我们就去了,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预付了1小时的停车费给路边收费的女士,后来多耗了许久,离开时那女士向我们摇手。我笑着说,上次来停了30分钟,我给了你5小时的钱…… 回来之后几天,心情仍然沉重。但事情直如加利利海夜里四更天的波浪不停涌来,实在不足为外人道。 下周要去外地讲授一门“保罗书信”的课,这周本来是要安排备课。预先已经选定的“透视保罗”(Thinking Through Paul)作为教材线索,而且书已经在几个月之前翻译完成,交付出版社。但在备课的时候,意外发现我没有亲自校对的前面几章翻译质量无法达到“跨文翻译”出稿的质量标准(ISO-17100, ISO-18587),于是既无法在本周内编辑补救,也无法如期备课。繁闷之余,给出版社发了一封道歉信,要求暂时压稿,等待我的修订。不过排期的其他项目全部乱套,大概下周结束课程之后还要写几封邮件给合作的机构解释其他项目顺延的事故。 于是在祷告和情绪失控轮换上场期间,开始使用B计划来备课,使用我的老师Dr. Don Howell的学习指南。Dr. Howell曾经在日本宣教多年,后来读了神学博士,留在CIU做新约教授。(我在他门下读博士,没有毕业他就退休了,而我也不再继续交学费。)有了B计划,心中就不太分散,不过仍然要花时间预备和翻译。 各种信息也不断涌来。有教会里弟兄姊妹的家事需要面谈或电话;有Thomas来信说到一个教会分裂之处置;有朋友分享一个传道人的孩子没了学费的难事;有和小鹏博士聊到“我曾经编辑了一本书,但我不知道在哪里卖……不好意思,我现在不太赞成那本书的立场……”,于是相视而笑说“文革结束后的梁效大抵如是”;有朋友拉我进一个群里,看到一些年轻人在讨论“参孙是耶稣的反预表,法老是敌基督的预备……”,于是顺手查了一下Tremper Longman手撕威敏的旧事(如果可以上facebook,找到Longman博士的FB,filter到2014年9月的posts,跟踪时间线),顺便推荐泥土人翻译和写作的文章:愈渐开放的福音派?,以及“梅钦的勇士儿女(Machen’s Warrior Children)”——是的,当压力太大,事情太多,每个人都会摆烂放水躺平摸鱼的…… 这些信息堆积起来,究竟还是无法放松,也没有时间哀恸。而土耳其-叙利亚大地震的新闻已经铺天盖地而来,尽管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不过ChatGPT。早晨一个朋友问是否有从教会渠道援助土耳其的管道,于是咨询了一下土耳其的朋友们,应该可以直接通过Crossover Global的Turkish Initiative奉献(点击链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Turkish Initiative/#2688)即可。我有许多朋友在土耳其工作中。来自巴西的卡洛斯说, Hello Team, I am at the Adana Airport helping receive the rescue teams from English and Spanish speaking countries. I am helping them understand the plans and orders they receive from their respective countries and from the Turkish authorities. 而这些救援队伍就在机场打地铺。 大概无法据以采取行动的信息是最让人烦恼的。几天前的释经讲道工作坊之后,两个朋友和我聊了一下蒙召读神学的选择问题。不知如何,话题转向在家教育——我的想法很简单,三个孩子都定下来在家教育,路径固定了就不再纠结,无论是公立、私校、教会学校还是别的方案,我都不再去比较打听。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要在信息收集上花费太多代价,以至于最后的决策受益小于信息代价”——不管是帕垒托还是纳什,都是需要均衡的。而大数据的涌来和沟通手段的更新,似乎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信噪比,增加了决策的情绪代价。 有些信息,若是不知道或许会更好。而在哀恸的时期,我明显发现自己失去了一部分怜悯、忍耐和爱的能力。我心里会烦闷,会对孩子们发火,会盲目冲动地决策(幸好有Emma在,她会帮助我check),会没有恩慈的判断人。也许在这时候我不太适合写评论,等下周过去再说吧。也不太适合回忆,我想把最好的回忆和记录留在更安闲的时间,甚至等到安息年的休息也不算太迟。记忆之门一旦开启,或许泪水的洪流就止不住。 “橡树”的同工发来邮件,《威斯敏斯特准则神学》在恩道上线了。这本书是我翻译过第二难的书籍,因为里面大量引用16-17世纪的英语材料,查询资料颇费时间。其他故事就不说了,比如合作的译者是浸信会背景的神学院毕业(预表他会中途甩锅?),或者我还等着这书出版,把拖了两年的翻译尾款结清…… 不过,书真是好书,而且很重要。虽然是历史神学,但读起来有趣,不会发闷。按照我一贯的原则,我相信中文读者读到道生和我翻译的中文版,对于此书历史文献的理解程度不会弱于那些读到古英语后一知半解连蒙带猜的英文读者。 推荐对于“改革宗”有兴趣的读者(预表改革宗的读者),或者没有兴趣的读者(反预表改革宗的读者)或者打算批评的读者(预表敌改革宗的读者)或者希望“橡树”和“恩道”继续出好书的读者(预表跨文翻译),以及whatsoever,买吧,现在6折,几百页的大书哟!——也许我会用这书来开课玩梗的。 封面我是真的不喜欢(预表了清教徒的审美品味):...

February 9, 2023 · 1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