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稿 | 过去一年的知识充实

春节快乐!统一问候所有的朋友! 今年还没有过完,暂时不知道过两天有没有雪后春笋般冒出的“春节 = 逾越节”讲章。按照这么些年的观察,我觉得北美(特别是西岸)的某些华人教会,可能免不了要出现这样的讲道(因为只有他们有将自己讲章发表上网的好习惯👍)。过去几年我都在偷懒重发“春节与逾越节很相像”,旨在批评所谓“年兽”的伪民俗。但看起来这种批评代表了我的不合群,因为“年兽”已经成为这一类讲章里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没有了“年兽”,就没有了“过年 = 逾越”的关联,于是在反向释经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这是自古以来(最好是从公元前1500年以来,因为那一个世纪,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的传统。但有些问题是无从解释的,姑且存在那里,比如《尔雅》记载:“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或者采用白话,“载、岁、祀、年”同义,都是指一年的时间,所以上古天真之人,应该也会“过载”的,就像超载或趴窝在冰天雪地里的高铁,在抖音或tiktok上抱怨方便面10元一碗,开水免费——“岁兽”或者“祀兽”真是比“年兽”还坏! 去年的春节特稿是“歌斐木”,为了证明“铅”字代表了挪亚一家八口在航空母舰上,或者某种以拆字为依据的福音工具,在考古研究中大有作为。 过去一年,相对历史与考古而言,我对神学“失去了”兴趣。去年5月底,有一位未曾谋面的姊妹发来一篇“《信任崩塌》读后感”,读后令人唏嘘。她谈到许多受伤往事,但最后一根稻草是听见牧师在讲台上正面分享一个案例:某教会里两个家庭的“信二代”年轻人中间发生了一起性侵案件,教会领导层如何根据哥林多前书6章不许受害家庭报警,又根据申命记22章要求受害的女孩嫁给施害的男孩…… 她终于离开了那个使她越发远离上帝的环境,开始承受孤立无援、一个人医治修复的艰辛。有一天她问我,如果哪一天觉得信仰上自由了一点,有了学习兴趣,想对神学知识有所了解,我会推荐什么课程或书籍。那时我的邮件系统正好有些问题,或者是网络通讯出现一点故障,所以我的回信发出去了三遍:“神学不能疗伤!” 也许我应该用一个更有逻辑的排比句:神学不能拯救、神学不能疗伤,“学神学”大概也不能作为拯救或疗伤的手段。今年因为新设了今后四年要做的一个道硕项目,我不得不再次思考自己在神学教育上的定位,并试着提交了一揽子的学历资质,试图通过教师认证,但并不成功。但即使在今后的属灵内卷进程中所有年轻神学生们都拿下道硕、神硕,教牧博或神博,而我将不再有资格继续担任神学院的教师,大概也就如此了。在黄易的那些武侠小说之中,有人会刻意将自己的刀境保留在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后天水平,迟迟不想进入所谓“天人之境”;而大高手若是不小心进入了“破碎虚空”的至高境界,这个人就在世间消失了。引用一段《破碎虚空》令东来的说辞: “余十岁学剑,十五岁学易,叁十岁大成,进窥天人之道。天地宇宙间,遂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转而周游天下,南至天竺众国,西至波斯欧陆,北至俄罗斯,遍访天下贤人,竟无人可足与吾论道之辈。废然而返。始知天道实难假他人而成。乃自困於此十绝关内。经九年潜修,大彻大悟,解开最后一着死结,至能飘然而去。” 在令东来的经验里,上窥天道,就是“无人可足与吾论道”。反其道而行之,若是要与人论道,就不用再追求什么高深的学位吧。但这样的事情只是我现在的想法,倒不是说那些蒙召精研神学,将来致力于神学教育的人不能继续追求进深。 过去几个月,从感恩节带着孩子们与几个家庭一起访问三星堆博物馆,我多多少少看了一点中国上古历史。许宏的城墙、郭静云的马、付巧妹的基因演化、王献华的企业、李旻的神圣山川,都利用洗碗时间找来油管上的讲座看了一点。大体上我了解了一点上古史(夏商周断代)目前研究所基于的考古和基因知识,以及顶尖专家如何利用材料做出推理和结论。 但对于我自己理解旧约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火”的温度问题:旧石器时代人打磨石器;新石器时代因为摩擦生热而有了火,于是有了陶器;随着工具和技术进步,火的温度越来越高,所以有了瓷器;偶然在烧陶的时候用了铜矿石,于是发现了纯铜;在纯铜中掺了杂质,于是有了青铜;随着火焰温度的继续升高,终于有了铁器…… 这样整理一下,我就多少明白从旧石器到铁器时代的技术演进路线,与人口、经济、技术、矿山分布、文化交流之类的关联,有了理解那些考古学家争议焦点的思维框架,大体上也建立了上古史的年代框架。 但思维框架一旦建立,我就忍不住要用框架来思考旧约。在最近的“救赎进程”工作坊里,我终于开始记忆年代:亚伯拉罕-2000B.C.(新石器时代游牧民族),摩西-1500B.C.(埃及进入青铜器时代或铁器时代早期),大卫-1000B.C.(以色列刚刚进入铁器时代)…… 于是所有的经文都有了自己的含义: 撒母耳到扫罗,是社会从禅让到继承的过渡期,而技术首先用于偶像制作。“铁匠把铁在火炭中烧热,用鎚打铁器,用他有力的膀臂锤成;他饥饿而无力,不喝水而发倦”(Isa 44:12);旷野炼金是可能的,“我对他们说:凡有金环的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以色列总是打不过非利士,因为文明代差, 19 那时,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因为非利士人说,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 20 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 21 但有锉可以锉铲、犁、叁齿叉、斧子,并赶牛锥。 大卫击打巨人,并不是什么远程导弹技术碾压冷兵器,而是新石器时代对抗先进的海上文明。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头戴铜盔,身穿铠甲,甲重五千舍客勒;腿上有铜护膝,两肩之中背负铜戟;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铁枪头重六百舍客勒。有一个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是谁呢?……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才越发显得惊心动魄。后来,扫罗的近身带刀侍卫大卫也没有刀,需得去祭司那里那歌利亚的大刀,“祭司说:你在以拉谷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那刀在这里,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后边,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大卫说:**这刀没有可比的!**求你给我。” 理解了玉也是石头,我就理解了良渚文化是一种精美的石器文化,而三星堆是一个铜矿丰沛、器物高大的早期青铜文明,后来的金沙并非技术上不能造出大型铜器,而是矿源枯竭。如此等等。于是我也理解了亚伯拉罕为什么总是用未切割的石头垒祭坛,而和合本将出埃及记20:25的 חַרְבְּךָ֛翻译为“家具”,实在大有可议之处,“你若为我筑一座石坛,不可用凿成的石头,因你在上头一动家具,就把坛污秽了”。不用凿的石头,就意味着只能随意捡地上散落的石头,所以要修圣殿,总是要等到千年之后才行。 历史是由时间堆砌而成的。上一次发表《为《创世记导读》(Navigating Genesis 1-11)写作的两版序言》,有好友John说,其中没有处理“历史性亚当”的问题。推荐一本“In Quest of the Historical Adam: A Bilical and Scientific Exploration”,丰富一下思路吧。此书算是今年来对这个问题最系统而详尽的神学回应之一,似乎引起了传统福音派学者们广泛的惊恐性书评——这自然算是一件好事,因为盖子揭开,大家就可以玩了。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February 10, 2024 · 1 min · eddy

并非书评(11)| 为《创世记导读》(Navigating Genesis 1-11)写作的两版序言

2022年夏天,“今日佳音”的编辑请我为Dr. Hugh Ross的《Navigating Genesis 1-11》一书的中文翻译版写一份序言。前几天(2024年1月)“微读书城”的朋友对我说,这书已经出版上线了。因为我自己没有看到样书,就问他说,“我写的序言吧?”想着这大概是他特地告诉我消息的缘故。所以我就去找“今日佳音”要一本电子版样书,目前还没有见到全貌。 2022年夏天我正在束河休息,等着David参加一个夏令营。本来没有什么工作计划,不过是和Emma带着两个女儿四处逛逛,偶尔喝点咖啡,读一点闲书。为了这书的序言,大概用去了两个半天。先写了一版,得到的反馈是过于尖锐,于是另写了一版去,并授权“今日佳音”随意按着发行推广逻辑自由裁量。因为我还没有看到样书,所以不知道最后呈现的样子如何。 我一直觉得我的第一稿是值得保留的,是写得还好的,讨论的问题自有其意义。但为了“友商”的缘故,隐忍不发,等待此书出版再来发表,原是合宜的。但这份序言大概没有特地夸赞此书的好处,而是借题发挥,更为一般性地讨论翻译、神学输入、基要主义对大陆神学的影响。作为一本讨论“创造论”的书籍序言,确实不大合适。但写作就是这样,总得反应一个人当下的思考和关切,而不是简单的应景。这事就不多说了。另一方面,其中的诸多议题,也没能完全展开。如果详细分析,应该成为一本“1980年后中国教会神学发生史”。 下面我就把序言的第一版发在这里(篇幅并不长,不到2千字)。我的第二版语气会温和许多,也去掉了许多点名。但对于《创世记导读》这本书来说,大约是更切题的推荐。无论如何,此书值得严肃的基督徒知识分子一读,无论是让人虎躯一震还是娇躯一颤,都会像疫苗一样,让人在轻微感染之后增强思想的免疫力。 在十分真切的意涵上,两个版本的序言对读,可以算是我和读者在互动之中创造的一个当代行为艺术。其中体现的张力将不仅在于“创造论”,而是弥漫到更大的思想版图和地理空间。 这样的方式也造成中国教会的成长路径依赖:北美福音派神学资源与训练→中国中心城市教会与翻译出版事工→二线城市→农村教会。而且,在2015年前后互联网在线教育成熟之前,神学观念和议题的传播,因为需得借助翻译出版事工和神学留学生的训练与回国服事,往往有较长时间的滞后——一般在10年以上。同时,依赖于北美资金支持的翻译和观念推广,在翻译的侧重上往往体现出各个事工机构的神学“傲慢与偏见”。有些资金雄厚的事工机构,以免费公开发行图书、提供全额神学训练奖学金、差派高水平宣教士和神学教师进入中国教会服事等方式,逐渐将自己的神学输入中国教会,并建立了较为坚固的事工基础结构。举例而言,我们在城市教会中耳熟能详的“品牌”即有泛福音派立场的“福音联盟”,改革宗浸信会立场的“健康教会九标志”,改革宗立场的“第三千禧年”以及“恩典城市”,“渴慕神”和约翰派博牧师的诸多图书与讲章,约翰麦克阿瑟牧师的恩典社区教会及其诸多出版物与讲章,等等。 在上帝的恩典中,中国教会借此获得了自己的丰富性,无论是神学的深度和广度,在这40年的“黄金时代”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缺乏基督信仰深刻丰富的本土表述,特别遗憾的是,甚至我们中间发生的一些神学争议也仍然是从北美输入——不仅滞后多年,而且缺乏处境的切适性。另一方面,圉于国内言路不畅,我们听到最坦白自由的汉语神学表达,往往仍然是北美或欧洲的华人牧者或学者在发言。 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我们卷入了一些在北美正激烈展开或者已经过时的神学争议,比如美国2020年大选。大致而言,这样的争议少有时效性和现实感,乃是依附在前述的神学“品牌”中,作为一种副作用输入,增加了我们反思本地处境,回应迫切神学议题的难度。 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国教会对北美“基要主义”神学议题的误解,可能是最值得讨论和澄清的问题之一。在“基要主义”这个大的框架下,源自基督徒在20世纪初对现代性和“自由派神学”的抵触,由“安息日”派加以教义化,在1980年代由美国基要派基督徒重新复兴的“年轻地球创造论”和“大洪水地质学”,以一种排他性(这本来就是基要派的典型特征)的姿态,借助免费的杂志、不断更新的网站、免费下载的电子书籍和培训,通过激烈地攻击现代科学和其他解释方案,逐渐进入了中国教会的神学视野。但“年轻地球创造论”的流行,是一种典型的“代理人战争”形式——一种单边的立场,以免费竞争的方式,在更新频度和言辞的激烈上压倒其他解释,在一个本来不成其为主要文化议题的异文化(从北美文化迁移到汉语文化)中,成为事实上的“标准”神学立场。 从神学发展的均衡安稳而言,我很赞成“今日佳音”翻译介绍罗仕优的《创世记导读》一书。关于此书的前因后果以及试图回应的问题,作者在书中有着详细清楚的说明,无需赘言。但此书代表着一个很重要的神学建设方案,即,一位受过高等科学训练的委身基督徒,如何顺服良心的带领,回到上帝的话语上来,仔细地权衡信仰与科学的协调与冲突,而不是盲目接受流行的基要派立场。罗仕优博士此书以及他所建立的“信仰原由会”事工,乃是理解信仰与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的进路,帮助了许多同样受到高等科学训练的基督徒。 我最近翻译了费城威敏神学院溥伟恩博士的《救赎科学》一书,并开过一次读书会。我们用了两次讨论的时间来考察对创世记1章的数种不同解释,比如年轻地球论,框架理论,类比日理论,成熟创造论,日龄论,等等。我们的讨论并没有得出统一的认信式结论,而是将历史上各种释经理解及其理由作一简单的概览。但仅仅是这样的讨论,也足以使得这些从前只知道“年轻地球创造论”而内心有所不安的基督徒重新认识自己的信仰,在良心上得到释放。 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面前的这本《创世记导读》,无疑可以作为一种处理信仰与科学的范例。读者不必全盘赞成罗仕优博士,但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获得道德和理性上反思的勇气,学习如何借着上帝的话语来审视自己所接纳的某些舶来观念,在圣灵的带领下更加重视良心的提醒。 本书第2章对于信仰与科学之关系的模式描述,以及对于“抗拒信仰与科学协调”之理由的分析,是极有启发性的。而后面的章节对于圣经原文与最新科学理论之讨论,也能帮助我们理清诸多概念。 这本书的出版,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整全地看待当代北美教会在“创世记”1-11章的解释以及信仰与科学之争议,更好地理解我们所面对的信仰氛围和处境。同时,此书以及“游子新歌丛书”系列的其他书籍,也代表着“普世佳音”团队对于汉语神学建设的主动思考,体现了他们对中国知识分子基督徒的神学和教牧关切,以及有意识设置神学议题的能力。 是为序。 2022年8月13日于云南束河古镇伯利恒客栈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anuary 20, 2024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168)| “教会学校”与“难言之痛”

骆传道变成骆某人,只需要一周的时间或者一个2024的新年。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只需要一个“教会学校”。 最近几天,在“青草”的网站上继续有揭露“骆传道”的证词发表。比如这一篇涉及教会学校带来的伤害。 在骆某人的“教会学校”所遭受的难言之痛(余美恩) 这件事情,可以简单说一下。 第一,这个见证不应该实名。尽管这样一来有些人会质疑其真实性,但孩子还没有满18岁,不应该实名发表。 第二,家长授权孩子发表这样的见证,但没有自己的责任、反思和控诉,这是不妥的。让一个孩子小学毕业就失学,受尽属灵威胁和虐待,家长需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责任。 第三,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并非喊喊口号就能做好的。教材、教师、教学管理需要三位一体,道成肉身,彼此配合。 最近有朋友在询问我一套科学教材的使用问题。据说有教会将这一套教材翻译成为汉语,有基督徒家庭打算使用。因为他知道我批评过“年轻地球论”,所以询问我的意见: 这个人似乎是你所批判的年轻地球论的……若有时间或兴趣,方便时烦请帮忙了解一下,…… 我并不单独批评“年轻地球论”,也不打算单独批评这位独立开发一整套科学教材(包括生物、地理、化学、物理)的物理学博士。我批评的是基要主义的整体思维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尽恶果。 教材或许很好,但教师就是一些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家长,教学管理就是“牧师-校长”一体化的骆传道,单独评论教材的质量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教会和学校绑定(或者教会层面鼓励在家教育,情绪操纵和宗教绑架),本身就值得质疑。教学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人,而教会需要下一代“顺服”牧者的小小羊,在目标上本来就背道而驰。这些事情在余美恩的见证、她的母亲缺乏见证、她的父亲角色缺失(以骆传道代替了这个角色)中昭然若揭。 这是个悲剧,需要想想如何阻止更多这样的悲剧发生。 我自己多少经历过一件武汉教会的事情,这事如何发展到今日之地步,将来如何,大致也可以推想。但我不会给任何人具体意见,这是辅导的基本伦理。我只能从面上说,如果一个教会学校已经有了一批18岁的毕业生,至少后来的家庭在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之前,先做一点了解,看看培养出来的孩子究竟怎么看待自己的教育。不是父母上学,而是你的孩子上学。孩子若不喜欢这个教育,父母觉得“都是为你好”,“不去公立是唯一出路”,并不能保证孩子不在自己心上和手上刻下20多道划痕。 也许我身边有些经历过这样教育的父母应该更勇敢地站出来批评这个系统。于我自己而言,仅仅是为了保护1岁的Lisa,我就直接离开Logos了,在保护分不清是非(也分不清左右手)的孩子上面,实在没有什么好纠结的。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但不要把教育和教会绑定,不要把孩子的前途和父母在教会的服侍绑定。不要“高耦合”。 只能帮到这里了。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anuary 16, 2024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167)| 关于“骆传道”的杂感

“京口瓜州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对于这样一件事情,无论如何讨论,大概下周就凉了。一个人若是厚着脸皮不理不睬,也没有什么兴趣持续地谈论下去。趁着我自己还有些兴趣,略微记录一下感想。这是我自己的想法,事件本身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 一 这事经过一家海外的个人博客出来,本来就是一件令知情者惭愧的事。事见论骆传道:教会或淫窝?(陈鸽,2024-1-4)。按着这件事的严重程度,断不致于海外先知,而武汉本地众人后知。 二 骆传道在事情被揭发之后,先是写了一篇《武汉教会与陈鸽保持距离的原因》,后来写了一纸声明,自己退出服侍,停止圣餐。我这里的截图是从两位武汉的朋友那里转发来的: 随后,网上流传着一份认定书: 三 对于这件事情本身,我没有什么兴趣讨论。因为神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 我的朋友圈里两种不同的意见都有。我先引用一种好了: “个人觉得控告长老、牧者的事件,如果不确定了解实情,不要轻易下论断为好。” “发酵起来,只会让神的家蒙羞……” 四 悔改不是给自己贴上几个属灵的标签。许多人的“悔改”太快了。骆传道最初的悔改和他这个名字一样不可靠。 我见到网名带着头衔的,比如“老师”,“牧师”,“博士”等高大上,或者在简介里往死里吹的,都是有些疑虑。没想到“骆传道”也是一个属性,算是长了见识。 我也不喜欢认识了多年,但总是用一个“艺名”,不告诉我真名的朋友。有的时候一位共同的朋友突然对我说,你和“某某”应该很熟吧,但那个名字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会有点尴尬。没有名字的人是很难合作共事的。 五 我的朋友圈发言一共四条。为了保留上下文,我用截图。第一条是谈论我从前对骆传道的好印象始于2017年。在批评之前先拱手,应有之义: 六 本着“缺哪儿补哪儿”的原则,以及“心里充满,口里就发出”的原则,我觉得社交媒体形象许多时候是一个人对自己缺乏之事的投射。 以勇敢著称的人,能够长期动员教会所有人上街发单张放高音喇叭抬棺决战水淹七军的,一定是在教会里专权、说一不二的吧。 七 在教会里公开行淫,公开暴露,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提起来就羞耻。前几天在“救赎进程”上讲到士师记最后几章,此后的几天心里都不舒服。读到举报骆传道的证词,几乎一样的感觉。 但能在教会里行出这样罪恶之人,必须首先是教会唯一的、绝对的、不可抵挡的、有一群无条件支持(所谓“我是骆属灵的女儿”——翻出来就是,我是骆传道在属灵意义上的女儿)的粉丝,并且将粉刺全部剔除。 摩西用石头打死埃及督工,大卫用敌人的刀剑杀死手下,亚哈用石头打死拿伯,无非都是这样的天命意识与至高权柄下行出的荒唐。 骆传道在教会里的公开暴露(exhibitionism),只是长期在教会里专权淫威的外显而已。这个事件乃是专权独裁、说一不二、随意驱赶会众之后果,并非原因。甚至,这事只是骆传道败坏的外显,而非骆传道的本性。 一个刚上讲台的年轻传道人,大抵是不敢干这样的事情的。于是,为了自洽,大抵也不会常常想着这样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放眼望去,在上的权柄已经全部退休,评级的同工已经全部清洗,言出法随的威势已经成立,多半就要变着法子想象如何宣誓权柄了。非洲的猴群是如此,马末都笑谈的许家印抖大衣也不过如此。 八 每个人的信仰历程里都会有掉坑的时候。 受人尊重这事,在互联网时代是会被无限放大的。绝大部分人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都无法真正完成“自我实现”。但在教会里,本来就没有“自我实现”这个台阶,只有我必衰微的决心和尔国临格、尔旨承行于地的行动。于是,对于骆传道这样的人来说,无论是传道人角色的错位(没有自我实现的台阶),还是限于才能、局势与资源(实现不了),最佳策略就是停留在下一个层次上,无限扩大自己的“尊重需求”,最后身败名裂。 一旦进入cult的轨道,似乎在身败名裂之前,是停不下来的。cult是一个自我实现的cult机制,可以将异议排除,并吸纳支持者。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在cult的废墟上还会有一些因为沉没成本太高,暂时不愿午夜梦回擦干眼泪的死忠粉。 九 我也曾经掉进深坑过。信仰的状态与信仰的经历(历史就是现在,就是塑造我们的那些坑坑洼洼)并不可分。所以我现在自己都觉得在“事工哲学”上并不完全均衡。 我在教会里更在意维护或者提供每个人的自由和多样。福音如果无法带来自由,我觉得是不值得的。或者说,如果我们当下能做的无非就是启示录里24长老那样,昼夜不停地下拜称赞,口中只有一个单词,重复三遍“圣哉圣哉圣哉”,那么天国并非我所向往。 但自由就像空气和水,身在自由中的人是感觉不到好处的。我在“救赎进程”里给学生们讲撒母耳的警告,那种张力我似乎常常可以体会: 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使我们象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求仁得仁,求锤得锤,不亦宜乎。只是我不希望到时候在基利波自刎、被非利士人剥了衣服的“先王”是我。 十 爱是允许小儿子吃猪食的宽容与等待。是在400年中划出80年,用五分之一的时间等待一个婴孩成为一个80岁的牧羊人。 Free Will下的苦难,是image bearer最真实而不可剥夺的基本特征。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anuary 13, 2024 · 1 min · eddy

低端护教学(27)| 尤克斯-爱德华兹家族200年对比

据说,尤克斯是“无神论宗师”,爱德华兹则是“神学大师”;无神论的马克·尤克斯对爱德华兹曾说过:〝你信的那位耶稣,我永远不会信!〞发起了一场长达200年的信仰之战,结果是: (一)有信仰的爱德华兹家族,人口数1394人;其中: 100位大学教授, 14位大学校长, 70位律师, 30位法官, 60位医生, 60位作家, 300位牧师、神学家, 3位议员, 1位副总统。 (二)无信仰的马克.尤克斯家族,人口总数903人;其中: 310位流氓, 130位坐牢13年以上, 7位杀人犯, 100位酒徒, 60位小偷, 190位妓女, 20名商人(其中有10名是在监狱学会经商的。) 我没忍住就笑了出来。对我的学生们说,我不奇怪你们会提出这样的话题,显然这信息是从别处得来的。但容我简单说说这事吧。 这个所谓的研究,最初是这样来的…… (注:以下研究由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助手,共同完成。若有任何事实和解释错误,责任在笔者、小编以及奥特曼) 1874年7月,社会学家兼绅士理查德·L·达格代尔访问了纽约州乌尔斯特县监狱,作为纽约监狱协会的志愿检查员。他发现被关押在那里的六个人来自四个家族,且都是血亲。进一步调查后,他发现这些人的29个直系男性亲属中,有17人被逮捕,15人被定罪。达格代尔从当地救济院、法院和监狱的记录中收集数据后,于1877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朱克斯家族:犯罪、贫穷、疾病与遗传研究》(“The Jukes: A Study in Crime, Pauperism, Disease and Heredity,”)。在书中,达格代尔号称这个犯罪家族可以上溯到一位早期殖民拓荒者马克斯。此人生于1720年到1740年之间,是荷兰移民的后代,在偏远地区生活,是个“猎人和渔夫,酒量惊人,性格开朗,喜欢交际,好逸恶劳”。他将产生许多罪犯的家族追溯到一位他称为“犯罪之母玛格丽特”的女性,据说她嫁给了马克斯的某个儿子。达格代尔编造了详细的家谱图和每个家族成员的简要描述,但没有具体的姓氏,仅用名字或代码标识。他的结论是,这个所谓的犯罪家族长期受到各种社会问题的困扰。他估计,通过救济、医疗保健、警察逮捕和监禁,这个家族给纳税人造成了13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090万美元)的花费。 在此书中,达格代尔开创性地分析了遗传或环境因素对犯罪、贫困和其他社会弊病的影响,被誉为当时社会科学领域的里程碑之作。然而,他并没有给出自己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说明,常常因此为人诟病。东北大学犯罪学教授、优生学运动方面的专家尼科尔·哈恩·拉夫特在一次采访中指出,公平地说,达格代尔自己在书中承认朱克斯家族不是一个单一的家族,而是由42个家庭组成的综合体。他还指出,他的709名研究对象中只有540人显然是血缘关系。 达格代尔在书中的主要主张,实际上认为环境才是造成犯罪的主因,教育可以为纳税人省钱。但他的研究常常被人误解为支持遗传学证据,并在20世纪初优生学的狂热之中被人所利用。 1911年,一些优生学家发现了达格代尔最初的图表和笔记,包括朱克斯家族的真实姓名。他们迅速将这些记录送到位于冷泉港的优生学记录办公室——一个由卡内基基金支持运营的领先优生学研究机构。机构随即指派一位名叫亚瑟·H·埃斯塔布鲁克(Arthur H. Estabrook)的田野调查人员复查记录并更新研究结论。 尽管没有透露家族成员的真实姓名,但埃斯塔布鲁克声称他确认了达格代尔的研究,并使用记录追踪了另外2111名朱克斯家族成员,加上达格代尔描述的709人,总共研究了2820人。他在1915年的书《朱克斯家族》中报告称,仍然有1258名朱克斯家族成员在生活和繁衍,给公众造成至少200万美元(今天约合3520万美元)的花费。 尽管埃斯塔布鲁克自己的数据表明这个家族中有问题成员实际上随着代际递减,但优生学记录办公室宣布当时的朱克斯家族依然“无法救赎”,并且像以往一样被“弱智、懒惰、放荡和不诚实”所困扰。 **这项研究实际上代表了二战前人们对优生学的普遍迷信。随着希特勒在欧洲的”优生学实践“,人们很快意识到这个研究与方法论的巨大缺陷与危险。**如今,许多生物学家和历史学家对埃斯塔布鲁克的工作持更加批判的态度,相比之下,对达格代尔的工作则较为宽容。“并不是我们时间倒置,按照今天的标准去评判过去那些不恰当的研究标准。”艾伦教授在一次采访中说。“埃斯塔布鲁克和他的同行当时知道他们在做错事,但他们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他们被时代的趋势所裹挟。” 朱克斯-爱德华兹神话则与A.E.温希普(Albert E. Winship)的作品紧密相关,特别是他在1900年出版的《朱克斯-爱德华兹:教育与遗传研究》。在这本书中,温希普对比了达格代尔研究的朱克斯家族和与著名美国牧师乔纳森·爱德华兹有关的爱德华兹家族。朱克斯家族被描绘成堕落和社会弊病的代表,而爱德华兹家族则被描绘为成功和美德的典范。这种对比旨在说明遗传和环境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果的影响。 温希普的作品强调了两个家族之间的鲜明对比,特别强调了遗传因素在决定个人的人生道路和特征方面的作用。朱克斯家族以犯罪、贫困和道德堕落为特征,而爱德华兹家族则被展示为成功和道德正直的典范。 然而,这一叙述因过分简化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在人类发展中的复杂互动而受到批评。该研究的方法论和结论受到质疑,尤其是它所传播的遗传决定论观点。这些家族在优生学讨论中作为象征的使用,增加了神话的流行度,但同时也突显了优生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问题,特别是其忽视人类发展中个体和社会因素细微差别的倾向。 更多详细信息,您可以浏览Project Gutenberg和互联网档案馆上A.E. Winship的书籍​​​​。 在中国,朱克斯-爱德华兹神话的使用似乎是被误解和曲解的。有关这个神话的文章通常比较偏颇,将爱德华兹家族的成功归功于他们的基督教信仰,而将朱克斯家族的堕落归咎于他们的无神论倾向。然而,这种对比实际上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原始研究并没有将宗教信仰作为两个家族差异的主要因素。这种错误的解读和传播可能会误导读者,强化遗传决定论和过于简化的观点。在中国基督徒社群中,这种被误解的神话被用来强调信仰的重要性,但其实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他影响个体和家族命运的复杂因素​​。 关于这个神话如何从美国传来,又如何被中国基督徒广泛接受为“经过200年8代人验证的事实证据”的复杂传播史,我就不想详细提供了,但许多当代海外华人基督徒名牧或知名婚姻辅导专家对此贡献良多,乃是毋庸置疑之事。比如直到2021年,还有一位任运生牧师在生命季刊上发表文章,引用这一例证:两个家族的对比。 我的态度一贯,若这事没有涉及到我的学生,不影响我的教学活动,就不想费心讨论了。但既然有学生问到这事,并且用来质疑撒母耳和以利的教子无方,我只好作上述事实时间线分析,并简单回答提问: 中国基督徒的神学多是海外泊来,但在这个朱克斯-爱德华兹家族对比神话上,我们至少落后人家100年。这事是1900年某位名叫Winship的牧师杜撰,在二战犹太人大屠杀惨案之后,美国社会与教会早已经反省所谓“优生学”问题,羞愧难当,掩面而去。如果现在有谁敢于在美国教会里提出这种观点,早就被人诟病cancel掉了吧。但有些华人基督徒却将这事变本加厉地传播到中国,作为“信仰胜过无神论”的证据,拾人百年前的牙慧,殊不可取。其实无论以利还是撒母耳,大卫还是雅各,甚至亚当挪亚,都是教子无方,后代不堪入目。哪有什么圣徒可以保八代,恶棍就世世代代生下恶棍的。随便学习一点系统神学之“人论”皮毛,也不至于如此轻信100年前就在美国和欧洲破产的理论。 但我希望我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分辨这种案例之荒诞不稽,曾经为他们开设过一门“非形式逻辑与谬误辨析”课程,似乎效果仍然有待实际磨炼。不提……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anuary 10, 2024 · 1 min · eddy

赵氏孤儿的新年Flag

公孙杵臼曰:“立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司马迁 据说第一个被介绍到西方世界并翻译上演的中国古典戏剧就是“赵氏孤儿”。我可以理解为何不是“窦娥冤”或“西厢记”,也不是“十五贯”。大概按照西人的审美,只有公孙杵臼和程婴的这种生死纠结,能够得上莎翁的“to be or not to be”吧。 最近心中郁结,也在想着为何不取易,偏要向着难处行。难处其实有二。第一是从前的旧文,讨论如何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不仅是我可以平安,我身边的朋友也可以平安度日;另外也可以参考“惊梦”,以及“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看起来,我每一年都会想着这事至少一次,本着“缺哪儿补哪儿”的不二法门,我大概是真的有点不平不端不虔。 今天有几个朋友遇到一点事情,还没有结果。很是为了他们担心,真是没有片刻的安静。 几天前和Jake打电话,他说起一事,再次让我虎躯一震!他说,几个人聊天,提到我认为Jake 的日程安排太过于饱满,也许无法持续。Jake于是反驳说,Eddy的日程比我还饱满,他还说我呢…… 后来我就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日程,决定不再接受任何多增的事工。第一个祭刀的就是Jake,他来要我做一点什么事,我就一口回绝说,今年什么事情也不再增加了,已经排满了。 今天Emma和我讨论另一个问题,就是有很亲近的朋友觉得“没有得到牧养”的问题。对此我也只能无言以对,各种原因就不多说了。至少从目前的日程安排上看,在安息之前的1月-5月,需要讲道20+1次,上两门课程,完成手中的两个工作坊,完成“Morris约翰福音注释”,两三门神学课程的翻译工作,BSF全年的查经材料翻译,还有一个软件项目要开发完成,已经颇有点忙碌。此外,还有可能要组织另一本自选书籍的翻译,虽然我并不太热心,但取决于目前尚在沟通的结果。我对Emma说,我也不想在事工上付出太多时间,以至于我们没有了家庭需要的时间。 David来问我什么时候带他去Gym,盘算了半天,下周竟然找不到任何时间,晚上似乎都不行,要不是我有工作坊,就是他有网课。最后我们商量说,找一天不要吃晚餐,我们先去跑步再说吧。 按照这种日程忙碌下去,大概也是一样的“死易,立孤难耳”。我从前给人讲的“自我关顾”,只要一时疏忽,似乎就又变成了失去平衡的状态。 看起来过了下周,我需要认真编程序和翻译文字了。有空就带着David去Gym,或者陪着Angela打篮球,帮着Lisa换鱼缸的水,培养一点绿植。为不那么容易就“死易”而艰难地活着……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anuary 7, 2024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59) | 译者的自信

昨天在高铁上,临到重庆北站的时候,艾莉给我发来信息,首先是“新约教义进展”的修改稿,然后是几点说明: 你老人家确实是资深译者,文字行云流水,天花不乱坠。佩服…… 我的做法是,前33页中英对照看,后面只看了中文。为了进度,也是放心你的翻译,也是为了对照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唯一的遗憾是,这个稿子竟然跨年了。 我对着屏幕理解了半天,回她说,“好紧张呀。刚下火车,差点心肌梗塞。看来这是夸我呀。” 她说,“😭,至于嘛你!” 先是,我在一个月前(12月3日)将新疆旅行时赶出来的初稿交给她。她看了一周,对我说,“这个翻译水平不是你老人家的常态吧?只是为了赶一本教材出来的应急之作吧?你忙你的讲稿,空了再说。我只是觉得作为教材,很多地方需要改得更清楚。机翻要不得🤦‍♂️” 我只好惭愧地说,“抱歉,我是赶得急。这是唯一我没看一遍就交出去的稿子。” 她就不怒反笑,“我聽到這個反而放心。因為如果你持定的質量不高標準的話,國內神學翻譯就木有指望了。但應急之作我就完全理解,我受夠了的是了那些覺得隨便翻一下,修一下可以了的譯者……我現在天天讀的一個很重要的作品,就需要不斷地去看英文,改譯稿。” 过了一天,她说不看了。“我看完第一章,修改了,仍然觉得没法看。你的机翻比例怕是有点高了……你关机了,我正好不喜欢打电话说这话。” 那时我正在乌鲁木齐飞回重庆的路上,当然,不对话也免了我的社恐。 她给我3个方案,并且影射我坐飞机不接电话,然后就关机了: 方案a:你要赶进度24号,那你拿回去重新整一遍,然后给我22,23,24三天过一遍。 方案b:另外找个高手帮你24号完工 方案c:我继续老牛拉破车,完工无期。因为基本每句都要中英文对照,然后重新修改。暂定2-3个月也不为过。全文我通读了一遍,除了题目,其他都确实坐飞机的时候多。你老人家慢慢想。回头有需要就打电话。我现在起,半小时之内无法接听电话。 作为一个不敢吱声的资深译者,我只能抱歉地解释说,“谢谢,不用麻烦你继续了。我自己来吧。我看看你的意见,然后思考和悔改。这书就是我正常工作流程产出的。只是有些快,而且没自己review一遍。抱歉让你受折磨了。” 她说,“言重了,就语言表达而说,没有多受折磨。而且可以继续干。折磨我的是时间。……另外,我记得Joseph和我说,他翻译的时候,都不会机翻。说这是你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但是我看你这篇,不知我是否判断错了,很多是机翻后顺了一下?这就和我看到网上的很多公众号的文章差不多。这个态度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继续硬着头皮诚实地解释,“机翻总是在场,可以参考但一般不太使用。这是现在的标准工作流程了。等我下一版出来给你看效果。” 那几天正在海南休假,但因为这书翻译质量过不去,所以我一点也没有休息好,甚至没有时间睡觉。同时,我正被chatGPT-4所困惑,正在思考翻译流程和质量的把握,多少有点不知所措。 我仔细地重新过了一遍译稿,输出了第二稿。大概是这样的: 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你是对的,第一版质量不行,让你见笑了。 她说,“你不要我继续给你看稿子了?只留一个批评家的名声给我了?下周就可以干活儿。” 过了一会儿又说,“小问题一个:这一稿是你改的,还是有人参与帮忙?语言习惯似乎和你平时的精炼稍微有点点区别。我不是挑剔啊,只是想验证一下我对语言的感觉是否准确。” 但我一想到覃老师这样在小学教授语文的老师对我说“每个字都认识,一句话也看不懂”心里就发痛。所以我对艾莉说,“是我改的。我为了适应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可以采用更多的意译和解释。” 记得某一天艾莉催稿说,“还要不要我继续看?” 我抱怨说,“我怕你了。严重伤害我的自尊,情绪和健康……” 她就中途打断说,“凭我对你的了解,万不至于和自尊,情绪有关。健康是因为我无能为力帮你,才让你受累赶工吧……” 我们的聊天就聊死了。难道我非得争个输赢,一定要坚持这事和译者的自尊有关? 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有两个教益。第一,交稿之前必须自己先看一遍,iso-17000:500还是需要的。第二,在调整流程期间,翻译质量可能会大幅下降,这事必须小心。第三,我的第一稿真的翻译得不好,幸好有位能直说的朋友。第四,如果不是那么着急,我还是可以做个好译者的。第五,翻译心理学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心态一旦不稳,翻译的质量就可虑。第六,译者是需要朋友的。要在业内立足,害怕批评是不行的。最近在微读的群里批评了一位从前合作过的译者翻译的文字。对事不对人,书名和出版社我就不说了。希望日后我的朋友也这样爱我和对待我的文字: 去年写了14篇“神学翻译杂谈”,平均每个月一篇多一点。这些年下来,拉拉杂杂也有100多篇了,可在“神学翻译杂谈”页面去看看。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anuary 4, 2024 · 1 min · eddy

2023 | 讲道

2023年,40次讲道。有几篇想不起来是讲什么了。最近正在“失忆症”中。可能还有两次长时间讲座,都是4小时规模的。在不同的教会讲同一段经文,并不是为了节约时间,而是正好那时对某一段经文有了更多的想法。重复讲过的经文,一般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比如诗篇13,19,119,马太 28,罗马书 4,以西结 34,哥林多 1,创世纪 3。多讲几次,就“内化”了。另一方面,我认为这些讲道对于几个相似的会众群体而言,在当下都是切适的(除了以西结书在恩约受到一点“听不懂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的反馈)。每一次的重复,也会随着情绪的不同,有所变化吧,至少在时间上是很不相同的,对于改革宗偏好的教会而言,因为敬拜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讲道就会占据更多的时间。 一个月平均只有一个主日是可以听道的,但Emma似乎比我更累,她几乎每周都与孩子们在一起,没有时间和我一起去访问别处。Anyway,就是这样留一份记录吧。特别感谢轻轨站舰等的弟兄姊妹对我的包容,这一年鞋子没有磨破,衣服没有挂丝,还是挺好的。 对了,我不发布讲章,原因有二: 为了在讲道的时候可以自由地评论一点时务; 我更愿意大家参加HHW工作坊,而不希望有人听了我的讲道就有了先入为主之见,对经文的看法固化下来; 不希望大家听到了对于某段经文的不同解释或展开,就回头对比自己教会的传道人; 我厌恶那些不愿意投入时间预备讲章,四处拼凑抄袭,敷衍会众的传道人。 20230101 传道书3章1-17 20230115,Isaiah 30 20230205 以赛亚书 58 神所喜悦的禁食.pptx 20230226,雅各書 1:12-18,不要看错了 20230305,羅馬書 4章 做工得工價不算恩典 20230312,羅馬書 4章 做工得工價不算恩典 20230319,羅馬書 4章 做工得工價不算恩典 20230402 Romans 4:1-12 Passion 20230409,复活节讲道,提摩太后书 1:3-7 20230416 “小火车”,? 20230507 1Peter 2.1-10成长的美德 20230514 马太福音 28:16-20 “有人还有疑惑” 20230528,马太福音 28:16-20 “有人还有疑惑” 20230604 马太福音28.16-20有人还有疑惑 202306,追思礼拜讲道,? 20230625,诗篇 13 20230702 诗篇13与神对话.pptx 20230709,诗篇 13 20230730 诗篇119你的话语一解开.pptx 20230806- 以赛亚书 55.1-5 免费的呼召.pptx 20230809 youngearth-地球年龄-大学生.pptx 跨文翻译,h2O,轻轨站舰,Eddy的事工介绍.pptx 20230813 诗篇119你的话语一解开.pptx 20230827- Romans 12....

January 2, 2024 · 1 min · eddy

2023以后:我们在想象的堤坝上漫步,我们在想象的堤坝上哭泣

“每逢七年的末了,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方式乃是这样:凡债主要松手把所借给邻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邻舍或弟兄索讨,因为上主的豁免已经宣告了。向外邦人,你可以索讨;但你弟兄欠你的,无论是甚么,你都要松手豁免。”(申命记15:1-3节) 将近30年前写的老歌: 我们在想象的堤坝上漫步,我们在想象的堤坝上哭泣 红海已分开但彼岸在哪里?西奈在眼前却若离又若即 今天谢绝了一个翻译项目邀请。一来难度确实太大,我也没有什么合适的译者能担当,接下来砸在手中的可能性不小。二来明年是定意要休息安息年,从新年开始,已经不再安排新的工作,手中事情收尾就休工。 简单的说,安息是一种姿态,表明教会是属于上帝的,并非依赖于某个使徒、先知、长老、名牧做房角石。离开某个人一段时间,并不至于就关门。当然,近当代历史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案例,可以看到某位名牧的遭遇实际上成为了教会的遭遇。 另一方面,安息对于我们一家的健康(情绪、灵性、关系、知识、心理、身体、视野等等)是必要的。我相信若没有安息年,我们应该坚持不了10年就burn-out了。 此外,我们也得试着信靠和享受上帝的恩赐,并非没日没夜地汗流浃背才能从地里得吃的。有一天我会退休,那时如何过活,这一年就是经验。 6月之前,手中的工作已经大致安排饱满。讲道的次数大概是30次,新的课程“救赎进程”要完成四个不同的场合轮次(密集、分布、主日学、hybird),旅行的计划也大致安排,4月本来受邀去乌兹别克参加一个英汉翻译的会议作一个主题发言,现在我也通知谢绝。手中书稿就剩下一本“Gospel of John”要赶工,其他我都放下了吧。在离开之前,还需要把近视预防平台的AI借口搭好走通,也是一件996的事情。 孩子们在成长之中,各种挑战层出不穷,身体、心理、学习、灵性都需得照顾,另一方面仍然需要大量的家务劳动和工作的时间。 没有流量变现的时间,只有现变量流或许可以考虑。年底的休假几乎没有休息,要做的开发也还没开始(刚刚把系统装好而已)。无论何时回顾,似乎都是在survival模式之中。但Emma和我都觉得这一年还是多有成长,至少在沟通上略微流畅,少了一点点摩擦。有些问题我们也知道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讨论的时候严肃紧张,讨论过后还是相拥一笑,各自宽心。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December 28, 2023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166)| 阅读与遗留话题

2023年没有读完一本完整的书(除了翻译的几本以外)。 几乎所有的书(一共两本)都是在飞机上读的。一本是在来回埃塞的路上阅读《革命-后革命》。另一本也是革命书籍,在国内飞行时阅读的《The Day the Revolution Began》。余兴阅读,或许是那篇讨论反革命的旧文——“词汇量决定论”。 前一本书大致是8月读的,留下了一点笔记,后来因为忙碌,就没有进一步处理。略加修改,姑且抄录在这里,做一个备案。老徐说,这点选题都要够得上开研讨会了。但这一年,因为结识梁俊和大辉的缘故,我的关注重心逐渐向着被教会边缘化的知识分子,或者有意识投靠教会的知识分子偏移,也有意识(或被推动)向着年轻职青偏移。但下面的笔记和思考,也可以说是我对自己这30年信仰经历的顿挫和反抗吧。我提到的事,都是我经验中有底色的…… 下面的内容几乎是笔记的抄录,仅隐去了几个可能不适合出现的名字。对于这些问题,我没有认真回应的时间,或者经验还不足以回应。所以就这样吧: 福音運動缺乏對社會階層的分析,對於〝罪人〞意識與榮辱文化,面子文化的切入不深,沒有明確方法研究,與社會脫節? 一個運動,是個人性質的改变和推动,還是社會性質的改變? 当代社会的“打工人”和雇佣关系,模糊和打破了階級意識,带来的原子化社會,房地產,教育和獨生子女的牽涉,讓社會動員的難度增加。 本質問題:福音對中國社會的意義何在?当〝人民〞的概念更为强调,而階級的概念相對弱化,如何拓展福音。 福音的內核是固定的:基督耶穌的十字架,神的話語和主權……教會的組織與功能結構,權力結構的穩定性與張力。福音的勝利必定是超越宗派的〝基督〞的勝利。釋經學仍然將是唯一合理的聯合要素,達成共識和理解的關鍵。 活潑的講道和寫作至爲關鍵。 起點原本現代的福音運動,被前現代,反理性,反科學的基要主義思潮所浸染,侵奪,失去其對知識分子的吸引力和更新爲煥然一新的感覺,構成對心靈的壓迫和對壓迫感的麻木與承認,從教義理性來壓制情感自發,性別壓迫帶來普遍的不滿,女性受壓感嚴重,而男性愈加迫切地強調壓迫-順服敘事下的性別互補。 接受施瑋的〝叛教者〞,和接受李麗的〝企業家〞同樣艱難。 问题意识:普遍的传福音困难,存量事工的原因是什么? 寻找福音对特定人群的切入点,还是寻找福音对特定人群具体关切和迫切的心理、社会、精神、组织参与(民主生活)、宗教(来世与超越境界)之解决资源。 对福音本源的亚洲性认识。 ciu,一个持续百年的“理想”社区组织。为什么倪柝声组织的小群会内聚化、倪本人无法脱离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色情性趣?与其有染的两三位姑娘的心态与文化根源?逼迫叙事下的抵赖与消解。马丽的叙事与施玮的叙事,反应为何如此不同?可以用传统教会与当代城市教会的比较研究来展开分析吗?(方法论问题) 美国经验的平移,对于中国教会的影响: 资金和资源投入,奖学金与神学培训资源的开放 信息不对称性造成资源无效投入 神学地位(传统)不对称性造成城市教会的畸形 韩国(鲜族)模式的对标与资源偏倚造成持续性影响(包括..神学院的问题) 属灵影响力应该是一种扎根文化的影响力,而不是规模和人数的竞争和比较。 下一代焦虑,特别是下一代领袖的焦虑问题 joshua harris 20岁接班的焦虑;mark drisco; …接班人问题 异议人士转型牧师的教会理想与治理能力问题;幼稚的政治动员手段(签名)与低水平的逼迫叙事“圈套” …的洛桑会议代祷与包装的政治诉求 强势文化下神学教育的殖民主义倾向 翻译事工的意义与意识形态问题 知识分子基督徒的苦恼 放弃知识分子批判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第一代城市基督徒 他们的第二代命运与信仰实质如何? 这是否表明福音的切入角度有严重的、有待识别、更有待梳理、探索和设计解决方案的问题 稳定统一的国家结构,人民意识的潜意识根据,是否使得福音切入的秋雨模式在这个时代阶段必然遭遇挫折,外部的怀疑与内部的不解 宣教动员是一种有限的社会动员。实际上,本地化-近文化植堂,几乎变成首先唤起知识分子基督徒与本地基督徒的和解… 知识分子基督徒自我认同的丧失与抽离,不得不安放在本来难以稳定和现实自洽的基要主义意识中。 在英美成长的台湾和香港基督徒以语言为掩盖植入的异种神学,和韩国教会利用鲜族基督徒可以对照观看。 我的嘲讽、冒犯和现实主义,取代无力感与伤感 边缘化的民运基督徒,实在无力融入强势文化,却带着相对强势的神学做了宗派殖民主义者。…。 我的威敏情节从何而来? 教会的泊来:我以为是一个现代化和西方文明的伴随与时髦,却发现是一个阻碍文明和现代性,甚至在科学、文化、人性解放等方面前现代的、傲慢封闭的意识形态实体。在城市新型教会层面🙂,始终没有融入文化和社会,始终被社会所警惕,时常发生冲突,显出隔膜与异样,没有成为一种参与社会构建的力量。 知識分子對教會諸事的批評,學術的着力,是否天然代表教會廣大的感受和靈性、社會性心理,而他們自認爲所代表的神學是否就是歸正? 如果基督還沒有來,而且從心理感觉上,基督似乎也不大会在我的有生之年到來,我如何過一種有意義的,生命仍然充實飽滿的生活,同時有對教會預備與通往天國有實際促進與把握的討論。盼望如何不至於羞愧。 屠龍勇士如何避免自己惡龍化?牧師如何避免成爲名牧?宣教士如何避免成爲雲弟兄(而不是戴繼宗),改革宗如何避免成爲五月花或秋雨? 福音可以安頓身心嗎?如何安頓? 服侍可以保持熱情嗎?飽滿的理想主義(盼望)如何在日復一日的抵悔之中積累 陳映真的〈人間〉發刊詞,〝因爲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 改良,尤其是福音對人性的改良(重生與成聖),與啓示錄那樣的革命意象,天地變色日月無光,大有不同。革命本質上是人間推動,還是基督再臨所發動,有着末世論意義上的本質區別。但大規模的逃跑避難,或者小規模的成功逃跑被樹立爲屬靈上令人豔羨的得勝,而不是出於人道主義的關懷與施恩,將會引起一種更輕易的出世思潮和不耐心沈着一點一滴改良和傳福音帶動社會和人性改變的心理。 在此意義上,需要更多批評“五月花”,而不涉及安全敏感的要素。 出埃及是神的大行動,是所有神的百姓得救贖,而非迦南基督徒接應之下,埃及教會一小羣人得了救。關於韓國政府,聯合國等的性質認定,人道主義,而非宗教動機。但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一個人道主義考量。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December 25, 2023 · 1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