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段时间,就觉得有必要讨论写作的意义,或者因为面上的读者多了一些,更换了一些,就有必要重申我关于“公众号、朋友圈、群、跳水的猪(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按着昨天的统计,约有3042 + 3619)”的各种分别用法。那一篇文章的名字似乎叫无处安放的思想

几年之前,跨文翻译的公众号复活,我写过一篇困惑不解的纪念性文字,“搭错车”,感谢我的朋友“拔摩的海岛”上的“拔摩的海盗”。

后来,读者还是渐渐多起来(一年的200篇文字可以凑出一共10万+?),我就担心误导了热心寻求属灵长进的弟兄姐妹们,于是赶紧说明自己是“非主内写作”。当然,我有时候是觉得不好意思,不愿意被人视为“内邦人”/negtiles

写作的力量之一在于设置议题。有些问题是难的,大概在最后那大而可畏的日子到来之前,也不会有什么统一或标准答案。但讨论一个问题,足以在“注意力经济”中分别一点时间出来,而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而有限的,于是写作就有了借着阅读(所占用的时间)来改变生命状态的可能。

过去的一个月,写过三篇关于“呼召”“神迹恩赐”“预言祷告”恩赐的文章,本来不是安息年里应有之义,不过check一下,多少是有效的。毕竟,阿摩司他老人家曾经说过,雅威若不将奥秘指示他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当然,我更喜欢英文版倒装过来的表述,“For the Lord GOD does nothing without revealing his secret to his servants the prophets. )

这句话前面的一句通常是更加有名的,几年之前,T老牧师在论武汉的时候,曾经借用其精义,“灾祸若临到一城,岂非雅威所降的么?”

说出来就好了。在经济学上,有所谓“自我否认的预言”。如果有人预言经济危机,那么消费者可能会依据这个信息来调整,于是经济危机就不会到来。但最早而有名的“自我否定式预言”,是先知约拿对预言的理解和逃避。他知道,如果去尼尼微预言大城的毁灭,这城就得救了。于是他宁愿去大鱼肚子里安息三天,也不愿意去尼尼微。后来这事果然按着约拿的预计,尼尼微得救了。

好吧,希望所有获得“预言恩赐”的先知们都可以在耶和华的日子里得懵约拿。


生活渐渐有些理顺了。从美国“拼多多”Temu买了一点东西。寄了一个月,各种drama,终于在我们离开idaho去South Carolina之后的那天到了。体验是非常的不好。就在同一天,孩子们的Medicaid也批准了下来,同样算是一个迟来的、需要信心和忍耐的消息。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自费为Angela注射了疫苗。5年前我们回国,Angela还太小,所以许多疫苗都没有打。其中包括MMR,DTaP之类重要的疫苗。但Medicaid迟迟没有下来,旅行的时间又迫近,为了避免她在路上生病,还是提前一周去注射了三针。那天下午Angela没有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水上乐园,独自在家发了一天的高烧……

昨天把《Distinctively Christian》第三册交付了,中文译名是“独特的基督教早教:教学法”。这算是为CIU教育学院的中文项目翻译的第三册教材了,成书大概8万字,但校对还是用掉了一周多的时间。连同前一本的Deadline都是6月底,算是超过了日期。手中的约翰福音注释也超期了,Deadline也是在6月底。这几天得抓紧校对最后的译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