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工哲学(21)——基要主义偏见
以下部分引自“理解和应用圣经”一书。中间有一句话没有翻译,但给出了完整的上下文: If a resolution is to be found when Bible and science disagree, we must be certain that our interpretation of the Scripture that seems to be in conflict with empirically derived data is a final and authoritative interpretation. 大部分基督徒译者看到这句话,第一次翻译的结果都是错误的。噢,抱歉,也许偶然翻译对了,但是心里的理解不一定对。就像我们谈到的那个翻译定理: <pre class="wp-block-verse">翻译不正确 -> 没有读懂原文 其逆否命题是: <pre class="wp-block-verse">读懂原文 -> 翻译正确 但这是逻辑上的蕴含关系, 并不表示读懂原文就能给出正确的翻译。 我的初稿是这样的:“ 如果要找到圣经和科学相冲突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确保我们对圣经的解释——似乎与实验获取的数据相冲突的解释——乃是最终的、权威的解释。 ” 这种翻译,带有很深的基要主义偏见(fundamentalism bias),大概是带着教义的有色眼镜,在审视原作者的意图。对于翻译一本释经学的经典而言,这种翻译充满了反讽。 也许有机会我们可以讨论一下“翻译”的定义。有些翻译,在我认为,乃是译者脱离原稿的自由创作(或者是一种“注释型翻译”),甚至连原作者的逻辑结构(比如,if … then …,都没有好好的反映到译文中)。 其他几种译文是: 穆桑(1): 要想在圣经与科学不合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必须确信,我们对圣经的诠释看似与来自经验的数据冲突,却是决定性的、权威性的诠释。 穆桑(2。倾向于着一种):要想在圣经与科学不合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必须确信,圣经看似与来自经验的数据冲突,可我们对圣经的诠释却是决定性的、权威性的诠释。 皮皮(v. 2.0): 如果当圣经和科学相矛盾,而需要做决策时,我们须知道,我们对经文的诠释 — 看起来是与科学经验数据相矛盾的诠释 — 是具有最终性且权威性的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