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书评(16)| 博爱思的创世记
上周的计划本来是这样的,Emma带着三个孩子去丽江参加淡季的homeschooler营会,而我在家加班翻译手中的一本书。到了周五早间要出门,Emma生病了,我临时买了机票,陪着孩子们去了丽江。 ...
上周的计划本来是这样的,Emma带着三个孩子去丽江参加淡季的homeschooler营会,而我在家加班翻译手中的一本书。到了周五早间要出门,Emma生病了,我临时买了机票,陪着孩子们去了丽江。 ...
2022年3月8日,一个槐花新雨之后的日子,“跨文翻译”发布了当年的自选翻译项目。以藏头诗的形式引用了一封信的3:8节,大致是这样的: ...
一直在找“安息”的感觉。一开始是完全不能休息,看书的时候心浮气躁,很快就想着别的事情去了,或者忙着做一点事情。大约过了一个月时间,渐渐把手中额外的翻译工作当作一种学习,把节奏慢了下来,一边校对一边享受阅读的乐趣。去图书馆借过一本科幻,一本博尔赫斯,都无功而返。 ...
几天前,汉锋问我《新约教义进展》的封面,以及一个微小的错误,因为有一卷书的引用似乎不对: 教导死人和活人在基督再来时如何与主相遇的细节(帖4:13-17)一样…… ...
下面的评论不是出自我。有个朋友在票圈里感叹,说这样的日常生活文字也发不出来,掐头去尾也不可得,于是发了一张长图。我就问他讨来这段话,姑隐其名,原封不动。我倒是读过这书,但后面一本关于“宋”的就没有读了。 ...
2023年没有读完一本完整的书(除了翻译的几本以外)。 几乎所有的书(一共两本)都是在飞机上读的。一本是在来回埃塞的路上阅读《革命-后革命》。另一本也是革命书籍,在国内飞行时阅读的《The Day the Revolution Began》。余兴阅读,或许是那篇讨论反革命的旧文——“词汇量决定论”。 ...
从埃塞俄比亚回家。临行之前去了一个集市,但因为朋友们提前警告不要拿出手机和护照,所以没有什么拍照的机会。因为汇率换算问题,我有些头大,所以什么东西就觉得贵,最后给孩子们一人带回来一个硬币,作为纪念物了。因为什么也没有买,所以几个朋友去喝咖啡。 ...
4年来第一次独自长途旅行。临行前在书架上翻找,拿出了贺照田兄的**《革命-后革命》**。这书是2019年请张振博士从香港带回来,当时时局动荡,到得2020年才算到了手中,只读了一个序言就暂时放下了。 ...
这两周都在紧张地整理《福音派的思想丑闻》,正文已经处理完第一遍,还有几百条脚注有待处理。但因为改动之处不少,我已经失去了对于文本的新鲜感,不再有资格做下一遍的编辑。而且,对于最后的两、三章,我甚至出现了暂时的倦怠-迫切感,希望赶紧做完了事。我知道这样的编辑一定还留下不少错误和遗憾,如果有哪位朋友可以再来一遍英文,然后再请一位精熟中文和历史的编辑过一遍中文,大概就够出版的资格了。 ...
提前放学回家。因为没有人在家看娃,Emma带着孩子们一起出去查经班了,家里安安静静地。正好找到机会睡了一觉,把一周欠下的瞌睡账还上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