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教育25问|并发性?

在家教育25问——目录 0. 前言 合法性 胜任性 经济性 多样性…… 执行性 社会性…… 安全性…… 使命性…… 精英化? 公民性? 忍耐性? 互补性? 普适性? 稳定性? 价值感…… 兼顾性? 代金券? 并发性? 第18章 如何同时教导多个的年级? (由我太太布鲁克·韦恩[Brook Wayne]执笔) 通常当人们想到在家教育不止一个孩子时,他们会想象在正式的教室里,教每个孩子每一门课程的情景。他们想象自己要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年级,重复教学的全过程。即使是最敬业的妈妈,也会被这种方式弄得晕头转向、压力山大!在家教育的家庭已经在正式的、按年级在课堂里教学的方式之成功外,找到了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不仅取得了成功,而且蒸蒸日上。下面是一些在家同时教授几个年级的策略。 家庭综合学习 在家教育的家庭,最大的好处之一是能够让整个家庭一同成长、学习和相处。考虑到我们生来就有罪性的事实,在家教育带来的亲密度给我们所有人(包括父母)提供了大量悔改和饶恕的机会。然而,这种环境带来的亲密,对孩子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好处。孩子众多的家庭可以利用多科目协同教授的方法,让家庭综合学习成为在家教育的一部分,从而使整个家庭真正受益。这种方法对于辩论术、历史、文学和科学尤其有效。 父母可以简化教学模式,让孩子们一起学习,而不是每门课都分好几个年级。透过分享经验,他们还能建立彼此的关系。年长的孩子们分享他们对材料的理解,引发更多的讨论时,可能形成一种团队协作的氛围。年幼的学生可以完成一些适合自己年龄的作业,而年长的学生可以选择附加题或更难的题目。比如在历史课上,可以让所有学生学习同一本书或者教材,一起朗读和讨论。还可以全家人一起看一部与所讨论的时代相关的视频或电影。也许最小的孩子可以复述他们所学的内容。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做一个简短的配图演讲;高中生可以写一篇更高级的论文或做一个演讲。这种策略所带来的凝聚力让我们家受益匪浅。 我们目前的在家教育学年,最低年级的学生读1年级,而最高年级则是12年级。如果你专注于通常需要一对一教学的”3R 教学法”,就不太容易实施综合教学。即便如此,我们有四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相仿,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模式教授他们写作、拼写和辩论术。这种变化大大简化了我们家的在家教育过程。 一对一教学 对于刚入学的年幼孩子,特别需要单独的教学指导。当你培养出一个有能力自主学习的学生时,你所付出的努力就得到了回报。所以,永远不要觉得你花在每个孩子身上的重复时间是一种浪费。开始的时候应先培养单词拼读能力,然后是阅读、最简单的数学和写作指导。对这些科目的热情,会成为你孩子以后独立学习的工具。这种教学的美妙之处在于,短时间的激励(5岁的孩子5分钟,7岁的孩子15分钟,等等),就会让他们学到许多东西。不要自我欺骗——低年级的孩子们并不需要长时间的正式教学指导。你的孩子所失去的,无非就是长时间排队,等着其他二三十个孩子集合、坐下、安静下来。在家教育环境中,你可以径直进入学习阶段。利用点滴的机会教学,也可以在出现严重的品格问题时,暂且放下书本加以纠正(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 为了不错失每个人的独特需求,我每年都会为他们安排一次“面试”。我会和每个孩子坐下来,问问他们最喜欢的颜色,他们觉得最难的科目是什么,他们想在来年学习或做什么事情,他们最喜欢的晚餐,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等等。这有助于我关注孩子认为最难的领域或者擅长的领域,也能给我一些想法,帮助我将针对他们的品味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案。 特殊需求和幼童 有学习困难的孩子,需要更多个性化关注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在这些情况下,我仍然鼓励父母将这样的儿童纳入综合性的家庭学习中。可以给这个孩子分配符合他兴趣和能力的项目和任务,但仍然有许多的学习任务需要专门设计。也许需要为他多设计一些听读的任务。也许他需要更多的实践项目或抽认卡。面对这样的情形,时间可能是许多家庭最缺乏的资源。和其他学生不同,有学习困难的孩子,能不那么容易达到独立学习的目标。我觉得,父母在对待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时,应当把关系放在首位。要保持沟通畅通。日复一日地重复一些基本的东西也许让你厌倦,但当你学会享受在一起的时光时,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一旦建立了健康的习惯和模式,就可以让兄弟姐妹作为“学习伙伴”参与进来。他们需要看到你作为父母对他们温柔的鼓励,然后,让兄弟姐妹参与,帮着一起做事。 兄弟体系 邀请大一点的孩子一起教弟弟妹妹,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教授别的人技能或沟通某个信息,要求教师拓展自己的沟通技巧和耐心,同时挑战他们如何从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克服障碍。让年长的孩子学习服侍年幼的孩子是有好处的。警戒语: 养育和教导孩童是父母的责任。你需要谨慎和适度地利用大孩子的时间和才能。 幼童会怎样? 幼童(还有婴儿!)会给你家增添许多刺激和冒险。过去的18年里,我们家一直有一两个这样的小家伙,所以我不太确定没有小家伙干扰的在家教育会是什么样子。有小家伙参与的生活,永远不会完全顺利,所以你必须学会围绕着他们的需求来工作。教大一点的孩子时,有计划的小憩会让小家伙们保持开心。比如中途一起读一本纸板书,或吃点零食、拿出一个特殊的玩具,或教大的数学时抱着小的。只要得到许可,幼童特别喜欢在家里跑来跑去。用玩具、涂色、书籍和其他小活动来引导他们,可以帮助他们自己养成一种习惯,为你未来的教育铺平道路。 个人作业 孩子们成熟的速度不同,因此,他们养成独立完作业的习惯所需要的时间,可能相差很大。孩子学会阅读和简单的数学计算之后,就可以让你的学生独立完成一两门科目,对他进行“测试”。有些孩子二年级就可以独立学习,但一般来说,需要更大一点才行。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气馁。有些孩子直到上初中时才足够成熟,或者才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一个真正有教养的年轻人是一个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对孩子来说,学习并不一种自然的习惯,所以这正是他们需要你的地方。 像阅读和基础数学这种最基本技能,是孩子开始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工具。一旦准备好了必要的工具,教学更多意义上就成了一种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所需的材料和书籍,调动年轻人发现和思考的技能。 几年前,当我们一家阅读《草原上的小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系列时,书中人物劳拉在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里教书的描写吸引了我。她一个人教好几个年级的经历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很想知道,很久以前的女教师是如何处理学生各种不同需求的。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之处是,她们要求学生上学前先读完上课内容。这基本上算是他们的家庭作业。这种做法对在家教育的家庭也很有效,既可以增强每个孩子的自学能力,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妈妈的实际教学时间。另外,让孩子建立每天预习的习惯并无任何害处。 这些独立学习的时间一开始应该很短,比如15分钟。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独立完成学业,到那时就必须引入定期和持续的问责制。一天或一周安排一次简短面谈,将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孩子们没有留下任何学业上的漏洞。 是的,你可以在家教育多个不同的年级 有时,在家教育多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没法每天直接给予每个孩子六小时的教导而感到无所适从。事实上,父母是唯一有资格深切关心孩子学业和成功的人。他们会尽一切努力在孩子挣扎时鼓励他们,当孩子人生得意时和他们一同欢喜。我丈夫总是告诉我,养育孩子不是短跑冲刺,而是马拉松。我们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建立在一课又一课的基础之上。有些课并不一定会如你所愿,许多课会被打断,有些甚至无法完成。但是在大约18年的时间里,你传递的事实、灌输的真理、建立的模式、发起的对话,都会带来收获,因此,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April 18, 2022 · 1 min · eddy

在家教育25问|代金券?

不知道这一章与当代中国的处境有何关系。在我看来,似乎暂时关系不大。Hold on, 不要滑坡。 在家教育25问——目录 0. 前言 合法性 胜任性 经济性 多样性…… 执行性 社会性…… 安全性…… 使命性…… 精英化? 公民性? 忍耐性? 互补性? 普适性? 稳定性? 价值感…… 兼顾性? 代金券? 第17章 给在家教育学生发放代金券? 对那些不熟悉教育代金券概念的人来说,它的意思是,你不用送孩子到当地政府划定学区的学校,而是获得政府的补助(以代金券的形式),用来支付教会学校、私立学校或在家教育的学费。背后的哲学是: “作为纳税人,我有权决定如何使用税款。” 但是,接受教育代金券支付私立教育的整个想法,在很多方面都是错误的。当然,国家教育协会和左翼官僚们反对教育代金券制度,因为他们认为教育代金券会让更多的孩子离开“公立”学校,失去培养好公民的关键环节。凡是自由主义者控制的教育机构反对的事情都是好事,对吗?这种情况下,显然并非如此。 使用在家教育代金券有什么问题? 在家教育者接受教育代金券不对,其原因如下(也许更多): 1. 支持教育代金券,暗示着政府对儿童教育的兴趣是正当的、强制性的。我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反对这一说法,但若要更深入地了解反对的理论基础,你应当阅读我的书《Education: Does God Have an Opinion?》上帝把孩子给了父母,是要让父母而不是政府来提供衣、食、庇护和教育。 2. 教育代金券可被没收,这无异于合法掠夺。(若要更多了解“合法掠夺”的概念,我建议你参考弗雷德里克·巴斯夏(Frederic Bastiat)那本关于政府和经济学的优秀小册子——《法律》(the Law)。)在罗宾汉的寓言中,劫富(拥有财富者)济贫(什么也没有的人)的概念听起来可能不错,但这无异于违背了上帝的第八条诫命:“不可偷盗。”并不因为这是政府行为,其不道德性就有丝毫的减少。其实上,政府作为上帝所设立的维护正义机构,这种做法就更显恶劣。 3. 一旦政府拿走了你的钱,它就不再是“你的钱”,现在变成“他们的钱”了。既然成了他们的钱,那么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花了。想象一下,你在一条小巷里被歹徒持枪抢劫。假设他告诉你,如果你用这些钱去买一辆车,他会把其中的一部分钱还给你。他会规定你能用多少钱买这辆车,以及从哪个经销商那里购买。你可以从停车场的任何一辆车里挑选(因为他很慷慨)。当然,他会成为这辆车的主人并且开着它,但你可以和他一起到处兜风。多么友善慷慨的提议啊!至少这也是一种能让你从“你的”钱中得到一些好处的方法啊。你会游说国会,让他们给他这样做的权利吗?我希望不会,但如果你推广教育代金券,你就在这么做。 4. 谁为教育买单,谁就能控制教育。只要政府参与,就不会有免费的午餐。看一看那些孩子可以通过政府特许学校,接受“免费”在家教育的州。(顺便说一句,所有的特许学校都是公立学校)。法律规定,在政府控制的在家学习计划中,父母不允许给孩子提供宗教教育,因为,如果政府为某种特定的宗教教育买单的话,它将被视为“国教”。对你来说,虽然政府支付宗教教育费用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税款是通过教育代金券,发放给所在社区的一所当地伊斯兰圣战学校,你(作为一名基督徒父母)的感受会如何。你真的希望你辛苦挣来的钱被拿走(如果你不交财产税/学校教育税,你可能会失去你的财产),去资助一个认为犹太人和基督徒是异教徒的宗教体系吗?就教育代金券的公平性而言,你不能歧视你不认可的宗教。这就是为什么政府不应该进入教育行业的主要原因——因为所有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宗教性质的。如果你接受了政府的资助,可以确定的是,你最终会失去选择的自由。 备选方案 比起从政府那里以教育代金券(带有附加条件和规定)的方式拿钱,最好是坚持让政府从一开始就不要把手伸进我们的口袋。怎么办到这一点?你可以完全放弃义务教育(顺便说一句,我支持这种做法),但在我有生之年,这永远不会发生。因此,次好的办法可能是减轻那些选择私立或在家教育之人的税负。免除在家教育者财产税分摊的学校费用,将是个很好的开始! 另一个选择是非政府资助的Coverdale教育储蓄账户(ESAs)。这将允许个人或企业将资金存入专门用于教育目的私人储蓄账户中。这些账户类似于健康储蓄账户(HSAs)或个人退休账户(IRAs)。这样,你存入账户的钱而可以免税;但这是你的钱,不是政府的,因此政府无权干涉这笔钱如何使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些储蓄账户只供你上公立学校使用,但如果立法可以改变,允许公立和私立学校都使用这些钱,基督徒就必须确保使用这些钱的时候没有添加附加条件——比如你能使用什么样的课程。 在明尼苏达州,你可以从在家教育的教育用品支出中扣除税款,但你必须声明,这笔钱没有用在宗教物品上。这往往是个难题。凡有政府介入之处,就不得进行宗教教育。 一些主张学校改革的人士,提倡为在家教育的人减税。他们认为这可以让在家教育者拿回一部分钱——因为他们被迫为某个自己不用的系统花了不少冤枉钱。有许许多多这种的计划,难处在于如何才能平等。那些没有孩子的夫妇该怎么办?那些已经退休,不再需要这个体系的人该怎么办?若我们允许部分人不交税,划分的标准要如何界定呢? 教育社会主义 今天的大多数人,甚至大多数基督徒,都沉浸在教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里,全然不觉得这有丝毫不妥。事实上,大多数基督徒会拼命来捍卫这样的体系。他们会推广“共同利益”的理念,也会讨论“社会契约”等问题。最后,他们坚定地认为,作为一个体系,自由市场根本不足以为所有人提供充分的教育。他们认为,最终只有社会主义的方法才行得通——我们必须有一个社会主义的“安全网”来抓住那些可能会从裂缝中掉出来的学生。 即使那些自称保守派的基督徒,从来没有想过投票给民主党候选人,在谈到教育问题时也浸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制性财富再分配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少的)。我的观点是,基督徒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彻底改变他们的想法。我们需要学习把我们的思想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而不是基于我们自己的经验、文化规范或期望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写了 《Education: Does God Have an Opinion? (A Biblical Apologetic for Christian Education and Homeschooling)》一书。如前所述,此书从圣经的观点出发,讨论了教育应当如何进行的问题。我的论点是,《圣经》在它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具有权威性,而且大量涉及教育问题。我请你拿出自己的圣经读一读,并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在我看来,圣经是你能买到的最重要、最全面,完全从圣经角度讨论教育的书籍。 总结 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案到底是什么?就目前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为自己孩子的私立基督教教育买单;他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政府不但抢掠了他们,同时还让他们为所有公立学校上学的孩子买单。这是我和我太太的选择,我也希望美国和世界上许多热爱自由的父母,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只有当教育完全由私人资助时,才能摆脱专制。只有当教育摆脱了强迫和专制,它才能真正被称为“教育”。...

April 16, 2022 · 1 min · eddy

在家教育25问|兼顾性?

按:意识形态的考虑过多。我不太喜欢这样强调分离主义的主张。继续提醒,这是美国的制度和因应之道,美国的税收制度和教育拨款。不要不假思索地入戏太深。 在家教育25问——目录 0. 前言 合法性 胜任性 经济性 多样性…… 执行性 社会性…… 安全性…… 使命性…… 精英化? 公民性? 忍耐性? 互补性? 普适性? 稳定性? 价值感…… 兼顾性? 第16章 把公立学校搬回家怎么样? 想像一条双车道公路。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型垄断,试图控制教育的方方面面,消除所有竞争。把孩子放在这个体系中的人,以及许多为之工作的人,通常都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怪物的危险之处。或者他们看到了此中的危险,却不知道如何逃离。 在这条路的另一端则是完全的教育自由。这就是我所说的“家长引导、私人出资、以家庭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础的教育”。在这个模式中,父母——而不是政府,决定什么才是对他们家庭最好的教育方法。一条道路通向操控和有限的选择,另一条则通向不受约束的选择。 这条路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休息区。对于那些要离开传统公立学校的家庭来说,第一站可能是虚拟的公立学校(或特许学校)。 家庭中的公立学校 玛丽是一位选择底特律公立学校系统的单亲母亲。她有两个儿子,一个11岁,一个14岁。不必说糟糕的学校设施和低下的成绩,学校里经常有人给他们毒品,引诱他们加入帮派,让他们暴露在可怕的社会氛围之中。 玛丽认为,对她的儿子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离开有害的公立学校环境,参与一个所谓“在家公立学校”计划。虽然她必须工作养家,但她的母亲住在她们家附近的一套公寓里,白天可以在家陪孩子们。玛丽觉得,有了学校系统的问责制和母亲的亲自监督,她的儿子们至少可以待在家,远离很多来自同龄人的压力。他们所在的环境,使她能更清楚地知道他们在白天都学到些什么。 即便在家里进行学习,法律并不认为这种模式是正式的在家教育。这仍是公立学校。然而, 却是较好形式的公立学校。你还是不能使用宗教相关的课程,仍要听从州政府的要求和规定,但至少你的孩子可以待在家里。 公立学校和在家教育的混合体 这条路上的另一个休息区叫做”公立学校/在家教育联盟。”在这种模式里,大多数情况下,你会被看做是个体在家教育者。为了使学生合格,许多合作模式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两个在线课程和两个当地公立学校的课程。作为交换,合作模式里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些额外的好处,如参加游泳课、乐队练习、篮子编织或骑马。 对于密歇根州参与此模式的家庭(此州正在实施这种方法),除了要向当地学区报告以外,没有额外的规定(本州非合作模式下的在家教育家庭不需要这样做)。许多密歇根家庭,甚至可能大多数家庭,都选择不告诉政府他们选择了在家教育。他们不想引来劝学官员或当地学校当局不必要的介入。大多数情况下,当地学区会给你一些小恩小惠,作为交换,他们会得到该学年85的财政拨款。因此,即使某个地区每年对学生的拨款低至每人1万美元,当地学区仍然可以因为在家教育学生返校注册而获得至少8,500美元的财政拨款。 如果我是一名希望增加收入的学校管理人员,我也会不断地提供偶尔一次的篮子编织课程,来换取每年8500美元的税收资助!这对于提供一两门非核心课程来说,这简直是一笔相当不错的交易(所有的合作课程必须是非核心选修课)! 按照目前的分析,许多家庭看不到需要拒绝参与这些项目的理由。况且,这样做似乎确实有一些好处。父母无须付费,就得到了一些活动或课程。 顾虑之处 我认为,合作模式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资助了公立教育,增加了政府开支 就我个人而言,我想支持完全不受政府控制的教育。当我参与合作教育模式时,我便为当地的学区提供了他们目前所没有的额外资金。当我帮助当地学区获得更多税收时,我也让政府变得更大,而不是更小。同时我也给邻居们带来了巨大的税收负担,因为他们必须为我孩子的大部分“免费”活动买单。除非我每年缴纳的税款超过8,500美元,我那点钱连送一个孩子去参加这些项目都不够。这意味着,其他人——可能是独居在我家附近的老奶奶——不得不为此买单。如果我有五个孩子参加这种合作项目,我的家庭每年产生的税收负担,可能会达到42,500美元。十年之间,因为我的孩子们在密歇根州学习编织篮子,别人可能要额外支付42.5万美元的税收。如果我有十个朋友(有同样多的孩子——有些多点,有些少点)同时这么做,那就意味着,我们这个由10个家庭组成的小型在家教育群体,在未来10年里将花费密歇根州纳税人多达425万美元的税款。如果只参加了一些音乐或游泳课,这可是一大笔钱。 问题是,几乎所有这些课程都可以并且应该通过当地在家教育支持小组或合作小组私人出资,雇请私人来授课。许多家长表示,他们不愿意为这些服务支付少量费用,或者每周做几个小时志愿者,来换取这些免费课程。我想,如果你自己都不认为这些活动足够重要,值得投入一点金钱或精力,那么这些活动本身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的文化灌输给我们一种“权利心态”,认为我们想要某些东西,我们就应该“免费”得到它们。终究没什么是免费的。总得有人为这些服务买单。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完全为这些服务买单,那么,其他人就被迫要为我们孩子的活动买单。这些钱,还会被一个并不尽心为你打算的官僚机构重新分配。 支持非宗教性教育 虽然我孩子参加的课程/活动名义上与“宗教”无关,但我让孩子参加合作模式教育,就会为当地学区带来额外税收,而这些钱可能被用来资助我作为基督徒不想资助的各种信仰。我不想资助学校教导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个业已证明的科学事实”。我不想资助那些提倡历史修正主义的教科书,因为它们隐藏了基督徒对这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甚至取笑基督教。我不想资助学校教导情境伦理学或道德相对主义。我不想为学校分发避孕套提供额外的资金。学校拿着我们的税款,教导孩子们圣经不是道德行为的固定参照;相反,每个人可以自己决定对错。我不想资助变性人/同性恋(LGBT)的宣传攻势——他们教导孩子们说,性别是可变的,不存在固定的性别,成年人之间的任何自愿性行为都没有道德问题。我宁愿不资助这些活动,不想为了这些议题额外贡献每个学生每年8500美元。 社会环境 我最近遇到一位在家教育女儿直到15岁的母亲。当女儿14岁时,她为女儿报名参加了一所公立学校的合作项目,让她可以学习舞蹈和游泳。她的女儿很快就和公立学校其他学生成为了朋友,这些学生取代了她从前的朋友,就是她从前在基督教在家教育合作小组(Christian coop)所结交的朋友。女儿要求下一学年还去传统的公立学校上学,因为她目前所有的朋友都在那里上学。她母亲同意了。她们就不再在家上学了。 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之路就是这样变成双向车道。虽然我们为底特律的单亲母亲可以为儿子们找到了一个更好的选择而感恩,但是在这个案例中,我担心的是,一个曾经在基督化氛围中实施完全自由教育的家庭,现在却在政府控制的学校上学。这些学校不允许传讲上帝,而且大部分学生走的都是世俗化的道路,而非上帝之路。 废除在家教育的支持小组 在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免费”提供类似服务,与私人资助的基督教在家教育小组及协会进行竞争,对后者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在许多地方,数以十记的私人小组(合作小组、支助小组和州立在家教育协会)要么已经不复存在,要么已经减少到原来的一小部分。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政府对教育的垄断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反对政府控制的那些权力分散、家长主导的群体会越来越少。最终,甚至可以消灭那些在各州保护在家教育自由的立法工作者和法律工作群体。在家教育会议和支持网络的参与率急剧下降,因为成千上万的基督教在家教育的家庭蜂拥去政府那里接受帮助。政府,而不是上帝以及他们的基督徒兄弟姐妹,现在成为了他们的供应者和“支持群体”。我希望看到基督徒父母选择自由之路,而不是依赖和被控制的道路。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April 15, 2022 · 1 min · eddy

在家教育25问|价值感

在家教育25问——目录 0. 前言 合法性 胜任性 经济性 多样性…… 执行性 社会性…… 安全性…… 使命性…… 精英化? 公民性? 忍耐性? 互补性? 普适性? 稳定性? 价值感…… 第15章 我自己所受的教育全都白费了吗? 有些父母对在家教育孩子心存顾忌,因为他们觉得这会浪费他们自己花在高等教育上的钱。 据报道,只有7的美国人口属于有着双亲和子女,但只有丈夫在外工作,依靠一份收入生活的家庭。1虽然也有例外,但大多数在家教育的人都符合这一人群。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有点像回到了一个更传统的美国——在“把它留给比弗”(Leave it to Beaver)时代结束后不久就不复存在的美国。今天,我们的文化认为父母双方都要工作。 事实上,一些女权主义立法者,如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她支持这一概念),在主张通过女性强制服兵役法案时辩称,职业女性的成功已经证明,没有父母在家里抚养,孩子们也能过得很好。对于已经基本上将此视为常态的人来说,将父母双方都从孩子的生活中拿掉,并不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想法。 钥匙儿童 若孩子的生活中一个全时间照顾他们的父母也没有,他们的生活会更好吗? 放学回家能见到妈妈、吃上苹果派,对于300多万6至13岁的美国儿童来说,只是一个梦想。这些孩子在没有任何成年人看管的情况下放学回家——有时甚至上学的时候也没有大人在家。揣着前门钥匙,这些所谓的“钥匙”儿童(加上大约5万名学龄前儿童),在父母忙于工作时只能自己照顾自己。2 这种情况对儿童的幸福利会有什么影响? 不同年龄的“钥匙儿童”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10岁以下的儿童,最常见的是孤独、无聊和恐惧感。青少年早期,孩子们更容易受到同龄人压力的影响,开始酗酒、吸毒、滥交和吸烟等等,让自己陷入困境。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及孩子们独处时间的长短,也会带来其它负面影响。一项研究显示,中学生每天独自在家超过三小时,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患抑郁症的几率也会更高,自尊心也会更差。3 父母们声称,双方都外出工作,将孩子们送进公立学校,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照顾。然而实际上,若你考察从前6000年的人类历史就会发现,孩子们正努力应对一种大体上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独一无二的场景。 孩子们落到要由政府、媒体、保姆抚养长大的首要原因,是因为有人告诉他们的父母们去追求“美国梦”,并且他们需要有双份收入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尽管实情似乎并非如此。最终拿到好处的,不过是那些从工人劳动中获利的企业和政府官僚。政府引诱父母双方都去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多多纳税。这些税收的一部分给了政府资助的托儿中心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实际上是在代替父母养育孩子。额外的税收收入,则进入了政府官僚们的腰包,让他们变得更富有。 就连小孩都能看出这种逻辑的谬误: “妈妈,你为什么非要去工作呢?” “我必须去上班,这样才能付钱让人在白天看你啊。” 连孩子们都知道,他们是这笔交易的受害者。为什么父母却看不到呢? 赚更多的钱 有两种方法可以增加你的净收入: 1. 多赚。 2. 少花。 我认为“多挣”的理论,在涉及有孩子的家庭时,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法。若我们公平地考虑所有因素,父母双方都工作的代价(多缴税),加上与孩子分开所支付的情感和关系成本,通常不会让这样的家庭受益多少。 两份收入的隐性成本 希尔斯代尔学院(Hillsdale College)的历史学教授艾伦·c·卡尔森(Allan C. Carlson)认为,当仔细计算妈妈不在家所需要支付的费用时,第二份收入对家庭总体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父母中另一个人挣的钱,常常都被花在日托、第二辆车和餐馆账单上。”4 根据国家政策分析中心的数据,1960年很少有母亲外出工作,但如今,双收入家庭的总收入(税后),实际上比上一代只靠一份收入的家庭的收入要少,存款率也低,信用卡债务却要多得多。5 在考虑了儿童保育、工作服、交通和餐饮、税收以及与工作相关的额外社会活动等因素后,专家建议:“如果家庭中的父母双方都获得中位数收入,那么第二个人的收入中有多少是净收入呢?扣除儿童保育、衣服、汽车、膳食和税收优惠后,51,017美元就只剩下大约24,000美元了,还不到实际收入的一半。”6 两份收入的另一个隐性成本是,外出工作给妻子/母亲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虽然许多女性试图让手头上所有事情都能运转,还能从事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可是她们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一天下来,她们往往没有多少时间,投资于对她们来说原本最重要的关系。这通常会对婚姻关系和孩子造成伤害。我认识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却决定让妻子在家工作,因为要协调两个人的时间,对他们的婚姻来说负担太重。他们就连在一起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有孩子的话,就更困难了。 这是对你大学教育的浪费吗? 我并想显得残忍无情,但事实上,据统计数据显示,即使你从来没有养育孩子,你也可能已经在浪费自己的大学教育了。 根据《华盛顿邮报》发表的一项研究:“2010年,美国大学毕业生中只有62的人,从事的职业要求大学文凭。其次,据作者估算,只有27的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相关。”7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要靠学位赚钱越来越难。我觉得人们需要仔细想想,高等教育是不是那么必要。作为在家教育出来的人,我特意选择不去上大学。我知道我的人生想要做什么,我也知道自己不需要大学学位来实现我的目标。我是一个相当有教养的人,不需要大学文凭来证明自己或提升我的自我形象。我太太上过一些远程教育的大学课程,但在我们订婚后就不再上了。 我们俩都不后悔放弃攻读学位。我们唯一错过的就是一大笔开销,以及花费几年的时间去追求一个我们用不着的学位。我们结婚时没有债务,除了我们力所能及的适度的抵押贷款,我们从来没有任何债务(即使现在有9个孩子住在我们的家里)。无债一身轻,使你能够灵活地为你的家庭做出最好的决定(对我们来说,这包括在家教育我们的子女)。虽然我并不提倡所有家庭都以我和妻子为榜样,但我可以告诉你,我更喜欢我们的选择,而不是我认识的几十位压力过大、工作过度、疲惫不堪、情绪枯竭的30多岁的人,他们既需要工作,又需要努力偿还大学时欠下的高昂债务。 这是对生命的浪费? 要知道你是否在浪费生命,你首先需要明白你生命的呼召和目的是什么。上帝对你生命的旨意是什么?上帝赐给我们每个人特殊的天赋、才能和机会。也许你已经被训练成古典钢琴家、工程师、律师或化学家。你可能已经花了几年的时间和数万美元,(或数十万美元)为某一特定领域的职业生涯做了准备。 这个问题对女性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十位在家的父母中,大概有九位是母亲在家,丈夫外出工作。有时候,母亲的收入可能超过丈夫,所以一些夫妇决定互换角色——父亲呆在家里,负责在家教育,而母亲工作。我认识的好几个家庭,都是这么做的。虽然孩子们不会觉得异常,但在我看来,从长远来看,这通常会给婚姻带来更多压力。 如果你正在考虑迄今为止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付出的大量时间和投入,并据此权衡是否要在家教育孩子,我的建议是,不要考虑“沉没成本”的问题。这会帮助你肃清决策过程中的障碍。 沉没成本 经济学家在讨论投资时,会提到“沉没成本”。假设你在房地产市场看涨时买了一栋30万美元的房子,几年后,房地产市场崩盘,它的价值只有10万美元。你要怎么做?那时,你必须决定,“我觉得这房子的价格会回升、保持不变,还是会下跌?” 如果你认为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复苏,你就应该继续持有这栋房子,等待金融动荡结束。但如果你有理由相信房价只会下跌,你就应该卖掉它。如果它今天价值10万美元,到明年只值7.5万美元(没有任何涨回去的希望),你再多持有一天也是愚蠢。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投资上表现不佳的原因是,他们把“沉没成本”(他们已支付的30万美元)的情感包袱带入了决策。人们经常把沉没成本也带到人际关系中。“我知道我男朋友打我,但我们在一起已经三年了,我讨厌承认自己在一段没有结果的关系上浪费了三年。” 如果你驶入一条道路,却意识到这不是一条直通的路,而是一条死胡同,你不能说,“但是我已经在这条路上开了5分钟了!我不想再浪费那么多时间,重新回到主路上再重新开始!”如果你走的路不通,你就需要重新开始。如果你把晚餐烧糊了,你不能说,“我们就吃这个糊巴饭吧,因为我已经花了一个小时,我不想再重新做了。” 沉没成本就是生活中的现实。此刻摆在你们面前的问题是:“对我的孩子最好的决定是什么?”讨论结束!就是这样。如果你是父母,这就是你要面对的现实。你需要撇开沉没成本。如果我把时间和精力直接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孩子会得到最大的好处吗?几乎在任何情况下,答案都是“是的!”孩子们需要父母。他们需要父母花时间与他们在一起(有质有量的时间)。你几乎永远不会后悔你投资在孩子们身上的时间。 我听过很多父母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充满内疚,他们哀叹自己太忙了,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我从来没有听过哪位家长说:“我真后悔花了这么多时间陪我的孩子,我希望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办公室(或工厂,或其他任何地方)。”你可以带孩子进入永恒。但你带不走工作,带不走你的职业,带不走你的学位。金钱、车子、房子、院子,你都带不进天堂。只有人才有永恒的灵魂。百年之后,其余的一切都将消失,被遗忘,变得毫无意义。那为什么不投资永恒呢? 尾注 1. http://www....

April 14, 2022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124)|道成肉身与降维打击

事工的哲学,似乎无非是“道成肉身”与“降维服事”。 上周上完了“释经学(基础)”,实际上也算是倾尽全力了。我尽量想要这些不懂英语和两希原文,面向少数族群、主流“边缘群体”的传道人,可以听懂我所讲授的释经进路及其神学理由,释经框架、原则和实作工具。 我以为,从2012年暂时离开一线牧会现场,远走CIU开始,这十年的精力都倾注在“汉语处境下的释经框架”上。这是我在Hatten Road无数次深夜祷告的想象,也是翻译“UAB”一书,帮助CIU建立汉语释经课程的初衷,以及这几年工作坊的出发点。 所谓“道成肉身”的事工,无非是Incarnation,或者按照经典表述,“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这一周的讲道是“他必须经过撒玛利亚”,主要强调“必须性”。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会遇见什么人,会如何展开对话,但incarnation,就是出现在现场,充充满满地住在中间,或许可以恩典,或许分享真理……如此而已。 另一方面,他升上高天,掳掠了“敌人”,赐下各样恩赐给我们——实在不是人类的操作,而是降维以服事(打击)。 基本上,在网络上,我会更愿意采用这种模式。既然无法道成肉身,就无需严肃地批评,而是轻松地玩笑好了。比如,我的订阅号有时会这样: 或者,大清早出门,看到小区门口的图片,实在太像了吧(不要问Emma的意见):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觉得远离现场的知识生产,实际上是违背方法论常识的。这就是我对部分(大部分,绝大部分)远离教牧处境、远离本土处境的神学博士们表示怀疑的地方。 但他们的方法和工具,甚至术语都已经是我所无知的,所以几乎无法展开对话——他们不愿意用我的语汇,而我没有时间、精力和心情掌握他们的语汇。我有时会觉得他们没有道成肉身,也没有降维来打击我,只是在高高在上地讨论,他们或许在意尼哥底母的夜间来见,但并不在意要经过撒玛利亚,遇见那位井边的妇人。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April 11, 2022 · 1 min · eddy

临水歇半日,居家如在途

翩翩平肩舆,居家如在途。 膝上展诗卷,居家如在途。 食宿无定程,居家如在途。 临水歇半日,居家如在途。 藉草坐嵬峨,居家如在途。 风将景共暖,居家如在途。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无系者,居家如在途。 前夕宿三堂,居家如在途。 残春三百里,居家如在途。 ——白居不易·东归无门 午睡醒来,颇觉劳累,似乎身体这一次比想象的更疲惫。 最近20天里开了两门课,每天6小时情绪饱满地讨论各种话题,语速似乎也不慢。下午下课之后,往往在轻轨上就沉沉睡去。两门课的间歇,是为了“橡树”的那本“成圣的福音奥秘”做编辑意见回应和修改译文。然后是抽空整理“救赎科学”的译稿。 想来现在不能像从前做数学建模大赛那样通宵不睡了。 周五提前放学,去陪着孩子们读书和运动。Jim的邮件又来了,询问复活节一家教会需要的手册是否翻译完成。这都是有时限的工作,只能在星巴克点一大杯冰拿铁,勉强做了一半的校对。剩下一半,回家睡觉之后才得以完成。幸好有12小时时差,仍然赶在美国的早晨8点交了最后的文稿。 为《信仰与学术》翻译的那篇“早期宣教士对女性宣教角色的看法”也一样。小桃来催了,才赶紧把稿子弄了一遍,放在MemoQ里检查,给她发过去。 还有两三位网友来信,暂时没有时间回复,薇薇安要求“创伤恢复”课程的试译,要等到周一给她回复——我觉得怎么自己才想是有创伤了。对了,还有“以赛亚计划”的交稿问题要在下周处理。 freenom的免费域名全军覆没。一直没有时间处理。服务器全都死得干巴巴的。周五回家,处理了Jim的项目之后,只能熬夜安装调试服务器了。 《圣经女性观念的形成》,两位译者都困在魔都。希望她们都能好好活下去,不要变成需要我写出师表**“译者翻译未半而中道饿毙”**。我们有空就在群里聊几句,但我实在开不出传送门来…… 等我六月份处理完“救赎科学”(如果能处理完),就开始输出今年自选的三本书。 最近在听Tommy Emmaneul的吉他。许多职业吉他手的感想都是,听了Tommy,恨不得把自己的吉他烧了,改练更“简单”的弦乐四重奏去。嗯,我早已不弹吉他,就混bass好了,这周上课期间,所有的敬拜都是我弹Bass,效果还行。 上课的通勤时间,听了“批评性思维”的课程,基本上是科学哲学,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认知心理学和大众心理学,伪科学和逻辑谬误,以及市场营销策略方面的综合讨论,挺好的课程。也许日后会给我的学生们开设这门课。 洗碗时间,开始认真看“Battlestar Galactica”。嗯,这是个很好的人工智能反思题材,比如,机器是否有灵魂,如果有,灵魂的特征是什么?答案竟然是忍受痛苦——太强了吧。其他的议题还包括,两个克隆机器人在不同地方存在,意识共存的问题……一个原则上只说假话的机器人,如何影响人的判断…… 睡前阅读暂时停了“魔戒”,改为打桥牌,把BBO大师分弄到了1,400。等不那么疲惫,再来阅读好了。实在太累了。 两门课的内容分别是“以赛亚书”和“释经学基础”。这算是第6次讲授释经学了,这一版完全不使用英文和原文,算是第一次检查中文释经的实践。看起来这也是一条可以走通的道路。唯一的问题,整个“历史-文法”释经方法对于学生几乎是颠覆性的,希望他们能够下定决心,调整自己现在的“读经默想”法…… 今天一直在预备讲道。需要把约翰福音4章的故事背下来,用自己的话讲一遍: 背景 第一轮对话:讨水喝 第二轮对话:你的丈夫是谁 第三论对话:心灵和诚实 第四论对话:回应第一轮对话,你知道讨水的这人是谁吗? 见证:你们来看 与门徒的对话:从食物到庄稼 尾声:我们不是听了你的见证才信了……好吧,你们赢了 嗯,明天不知道还能记得不记得。这是我要求学生的释经作业——用自己的话把叙事重述一遍,作为讲道的开头。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April 9, 2022 · 1 min · eddy

释经工作坊|中文语法分析

“工作坊”前三天过去了。每天讲6小时,有点累。 但狗急跳墙,人急上房,这一次无法使用希腊文,甚至也不能使用英文做语法分析,所以临时要求大家用中文做语法分析。 正式规定了一下,需要标识出所有的主语,谓语(动词:[陈述,命令,祈使,应许,祝福]),定语,状语(及其功能),宾语,补语,并想办法说明经文的关系。 大概评估了一下,这样或许就够了。下面是一个slideshow——今天的突然袭击式示例(有同学随便抽出一段,立刻完成分析)。 释经大纲就不帖了。分析也有心得,发现了从前没有注意的一句: 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也就污秽了。 所以,良心软弱并不是什么好事,看来在这里是如此。 晚上和兆俊去接了我们的家眷,一起吃饭。大家都玩得愉快的一天。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April 6, 2022 · 1 min · eddy

在家教育25问|使命性?

按:我有些厌烦这样的强辩。时空错置的讨论问题,并没有任何益处。或许这一章在微信上发布不出来。 在家教育25问——目录 0. 前言 合法性 胜任性 经济性 多样性…… 执行性 社会性…… 安全性…… 使命性…… 第8章 在公立学校做光做盐? 福音派人士中很盛行的一种观点是,要把孩子送到公里学校,让他们在那里“做光,做盐。”在我的《教育》(Education: Does God Have an Opinion? A Biblical Apologetic for Christian Education & Homeschooling)一书中,我曾深入探讨这一话题。关于这一主题更为系统的讨论,可以参见书中“公立学校是怎样的?(What about Government Schooling?)”这一章。 耶稣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 没有证据显示耶稣曾在家庭之外接受过教育。耶稣第一次以健谈而理性的年轻人面目出现在公众场合时,年仅12岁。当时,他和家人一起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后来他径直去了圣殿,跟拉比们理论。“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路加福音2:46)。父母既找到了他,他就听他们的话,与他们一道回家去了。 路加福音第2章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首先,我们发现父母并没有压制耶稣好学的愿望。机构教育常常使人对学习和探索失去兴趣,而这兴趣很难复燃。至少到那个时候,耶稣对教育的感受似乎还是积极正面的。 其次,我们发现耶稣知道如何思考,如何提出好的问题。他不是一位被动学习者。他知道如何学习,知道去哪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再次,他显然爱慕神的话语。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这并不多见。我相信这说明他的父母对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给予了应有的关注。 耶稣去过学校吗? 有人说耶稣那个时代的希伯来男孩会去希伯来学校上学。从圣经中我们找不到这方面的内容,我觉得支持这一观点的历史证据尚有不足。 我们的确知道犹太大祭司——迦玛列的儿子耶书亚.本.迦玛拉,又叫约书亚,在公元64年曾提倡让男孩接受正规教育。从《塔木德》我们得知:“教导孩童起初都是父亲的责任。后来在耶路撒冷开办了一所很大的学校。再后来每个社区都建立了学校。起初上学的都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但是约书亚.本.迦玛拉开创了让六七岁孩童都上学的传统,同时就公立学校的校址、每班容纳的学生数量等都附加了有趣的规定。”1 不久之后,公元70年,耶路撒冷就被毁了。因此,在我看来,这一做法并不长命。约书亚并非扫罗年轻时的老师——法利赛人迦玛列的儿子。我并未找到可靠的证据,能支持耶稣那个时代大部分16岁以下的男孩以某种主流文化的方式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说法。 然而,即便有,那也不能证明耶稣就接受了那样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即使耶稣确实接受了这样的学校教育,(我非常怀疑这一说法,因为如果有的话,圣经一定会提到的)学习的主要内容也会是塔纳赫,(希伯来旧约圣经),而非希腊罗马神话和哲学。 耶稣的父母显然没有送他去外邦人的学校,学习异教徒的信仰和习俗。如果这是神儿女的目标,难道你不觉得耶稣的家庭早就为了耶稣的益处,选择了这最好的方式吗?要说有哪个孩子有能力直面错误、勇于对抗当时的谬论,那一定非耶稣莫属了!然而, 他们不是送耶稣去异教徒(或者“世俗”)的学校,而是为他选择了以圣经为核心学习内容的教育方式。 耶稣直到30岁才开始公开侍奉,在公共场合驳斥谬论,捍卫真理。这显然对我们也很有指导意义。小孩子受的装备还不足以对抗大人们提出的错误想法(而且,人们教导他们要尊重成年人,向成年人学习)以及同龄人给他们的压力。 耶稣时代的异教徒世界 耶稣时代有个对犹太文化颇有研究的史学家,阿尔弗雷德.艾德希姆(Edersheim),曾经如此评论以色列之外的文化: 也许听起来有些奇怪,但这的确是事实——在以色列以外,人们甚至不可能以我们所理解的方式来谈论家庭生活的规则秩序,甚至谈论家庭本身。罗马史学家塔西佗把“杀害自己的孩子乃是犯罪!”列为犹太人特有的传统——只有他们和野蛮的德国人才有这种想法,无疑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说法。 在这里不便多讲孩子有多么不幸,或者希腊和罗马人在他们文化的鼎盛时期如何消灭那些他们认为多余的人口等种种罪行。那些对古典时代赞赏有加的人中,鲜有人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任何阶段有完全的了解——不论是女性的地位、性别关系、奴隶的生活、儿童教育、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或是公众的道德水平,他们都所知甚少。2 耶稣时代的世俗文化与我们的一样堕落(甚至比我们的更糟!)。那个时代的外邦人显然需要听见福音。然而,约瑟和玛利亚并没有为他们的儿子选择外邦人的教育方式。相对于非基督化教育,听听艾德希姆如何描述一个敬畏神的犹太家庭的教育理念: 当我们从异教世界进入以色列人的家庭,即便是他们极度的排他性也让人有顷刻的放松。就如同从那让人昏昏欲睡的热带酷热中进入了暗室一般,惬意的凉爽让我们一时间忘记了那里极度的昏暗,也隔绝了外面炎热的影响。这种排他性把其它一切都排除在外,使得他们的宗教、社会、家庭生活,甚至是知识都不受外界影响。在耶稣的时代,敬虔的犹太人并没有其它的知识。对此他们并不在乎,也不追求。事实上,除了上帝的律法,其它东西他们都不认可。首先,我们需要牢记,在异教的世界里,神学甚至神话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并无影响——只是淹没在他们生活的洪流之中。对敬虔的犹太人来说,认识上帝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把对上帝的认识传递给孩子。这就是他生命的精髓——这才是更好,更真实的生活,其它的一切,甚至肉体的生命都是次要的,因为这一切都要过去。3 难道我们的心态不应该像耶稣父母那样,把寻求认识上帝当做我们的焦点吗?当然不会有人认为耶稣的父母对他太过保护,以至他不能影响世界。也不会有人因他父母按圣经教导他而加以批评。更不会有人因为他们没有让耶稣了解“真正的世界”而指责他们失职。 语境中的福音 犹太教育模式不止关注学习,也关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谈到耶稣可能受到的教育,圣经学者埃米尔.舒勒(Emil Schürer)如此说: 知识和律法都是必须学习的。约瑟夫自豪地称犹太教育为犹太民族最优秀的部分,因为知识和律法齐头并进。斯巴达式的教育靠的是传统,既不重视教导,也不在乎实践。“然而那赐予律法的大能者很巧妙地将两者结合了起来。因为他既没有对道德置之不理,也不忽视律法的教导。”4 耶稣说我们是世界的光和盐(太5:1314)。耶稣就是那“世界的光”(约翰福音8:12)。他是我们要效法的榜样。耶稣之所以服侍如此有果效,是因为他把自己与黑暗分开。他不与黑暗为伍。当耶稣30岁开始公开传道时,他已经预备好了。他既得了装备,又做好了预备。他虽然12岁就明白了自己的呼召,但那时候他还没做好准备。他还需要更多时间,继续预备。这对于希望教养孩童跟随耶稣脚踪的我们,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尾注 1. Baba Batra 21a, “The Last Gate,” http://jewishencyclopedia.com/articles/2274bababatra. 2. 艾尔弗雷德.艾德希姆, 耶稣时代犹太社会生活简介, 第8章 (1876):“研究主题以色列的家庭教育;女性教育小学,小学校长,学校安排,……...

March 31, 2022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31)|文字的精炼

看《救赎科学》第3章。几乎所有的修改,都是在减少文字。 我对于翻译文字的看法很简单: 按原文计费,以释放译者的语言。不要让译者一直担心文字精炼,反而收入锐减——这实在是翻译界最为奇葩的一件事情,按译文千字付酬,以惩罚优秀用心的译者。 译文精炼,可以让书籍的印张减少,价格降低,减少碳排放,减少洋码库存……古人惜字如金,我这样早年用8k内存单板机的程序员写程序也是一个一个字节的抠,但如今的翻译,语言或见臃肿。不提。 我希望译文的信息密度提高,概念直接,去掉许多社科类学术译作的翻译腔和不必要的卖弄迂回。 兹举一例。 If we think we know and appreciate how far we have gone wrong, we are still deceiving ourselves at this point also. 如果我们自以为清楚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那么我们仍在是在自我欺骗。 修改之后是这样: 如果我们自以为清楚错误的程度,仍在自我欺骗。 从句和主句的主语未变,不必重复。 “自”这个概念重复太多。 关于原文计费问题,我似乎每年都在提,快赶上人大代表了: 为何用原文计费 翻译——原文计费还是译文计费 不要跟清教徒学英语(10)|代词之不知,吾未见其明 为什么还是应当按照原文收费? 为什么职业翻译公司雇佣的自由职业翻译应当按照原文而不是译文的字数多少而进行计费和支付报酬以及不这样做的后果以及TOW项目案例分析 职业翻译的技能树 哈哈,这么多篇呀,然而什么用处也没有吧。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March 30, 2022 · 1 min · eddy

在家教育25问|安全性?

按:#meToo, #churchToo, #reformedToo, #baptistsToo……对了,还有史上最大热点(40亿热搜)的丰县事件…… 最近的运动,似乎对bully和abuse问题有剧烈的影响。特别推荐大家关注“箭袋神学问题”。在家教育的家庭如何保护孩子不受家长的打骂和虐待,大概值得诸位在各自的处境下关注。“鸡娃的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吧,掉黑洞里找不到了…… 在家教育25问——目录 0. 前言 合法性 胜任性 经济性 多样性…… 执行性 社会性…… 安全性…… 第7章 保护孩子的做法有害吗? 因为在校园里孩子会亲身经历或是目睹欺凌事件,许多家长才选择了在家教育。在华盛顿州,一个支持在家教育的群体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选择在家教育,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免受校园欺凌。 对许多生活在1950年到1969年代的人来说,校园欺凌是他们童年的一部分。没有人愿意遭受欺凌,同时,却也没几个人认为可以制止年轻人做出这样的行为。1孩子的午饭钱被校园混混抢走;年幼的孩子被大孩子拉到路边,遭受辱骂,等等。 如果你是男孩,很可能被欺凌之后并不会告诉父母。如果你告诉他们了,爸爸很可能会说:“别再像个娘们了。要有男子气概。” 可是时代已经不同了。1999年4月20日卡罗拉多校园枪击案之后,美国人可能再也不能把学生们中间发生的威胁或是打斗事件看作是他们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了。 现如今,欺凌事件的程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罕见的,甚至是闻所未闻的。性侵、网络欺凌2、围攻、伤害威胁、盗窃私人物品、被羞辱、起侮辱性外号等,都是公立学校里孩子们经常经历的事情。 2013年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的数据显示,几乎三分之一也就是27.8的学生都被欺凌过。3据NoBullying.com网站显示,70.6的青少年目睹过校园欺凌事件。很多受害学生曾向校方报告过此类事件,结果却发现,校方要么不管,要么就只是让那些欺凌者停课一天。这种惩罚完全无法打击那些欺压弱小学生的人。 养育与保护 当孩子降生人世,完全无助,只能仰赖父母的保护和关怀。养育儿童,保护幼小,天经地义。 圣经中的诗篇41:1,以赛亚书1:17;耶利米书22:16,提摩太前书5:8,雅各书1:27等经文都讲到了我们(尤其是家庭成员)有责任保护弱小和被欺压者。 若是能行,基督徒首当其冲应该阻止恶意攻击他人的事件发生。激发我们保护他人的就是爱。基督耶稣曾说,为了保护他人,宁愿自身安危被威胁,这是爱的最高境界。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更大的。(约翰福音15:13圣经和合本) 父母有责任保护孩子免受伤害,尤其是对他们灵魂的伤害和玷污。 是不是保护过了头? 恰到好处,于事有益;做得过头,带来亏损。保护孩子亦是如此。社会学家把一种父母称之为“直升机式的父母”。他们“盘旋”在孩子上方,要确保孩子安然无恙。因为孩子在学校成绩不好或是被管教,甚至大学的院长们都会接到过分保护孩子的家长打来的电话。这些家长坚持说他们的孩子需要特殊照顾,别人都误解了他们的孩子。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不至于失去机会,有些家长甚至替孩子做作业(他们故意忘记了孩子需要自己学习这些技能,以适应将来的职场)。 要想强壮,就必得经历风雨。要想练就肌肉,唯有举起重物;属神的品格也是如此。若有人总是替孩子担当重担,他就是在培养人生的输家。 我曾听有家长说:“在家教育毁孩子,因为他们没法被建造。他们的人生需要经历打击,才能适应以后的世界。”我个人对这样的世界观无法苟同,然而如何能在这些经历中寻得平衡,却需要智慧。 我们不需要故意让孩子经历伤害,也用不着刻意庇护他们,让他们不需要承担自己的选择或是行为自然的后果。尤其是当他们自己选择参与愚蠢的事情,或是公然藐视智慧时,我们要让他们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当我小的时候,教会里有个年轻人,是个怪胎。他欺凌过教会里的很多小孩子。教会负责儿童事工的同工多次试图跟他父母沟通他们儿子的行为。不幸的是,他父母压根没把他们的话当回事。他们坚持说他们的孩子绝不会那样做,还指责教会同工故意找茬,甚至指责他们欺凌自己儿子。后来,越来越多人关注此事,这对父母认为教会逼迫他们,最终带着伤害离开了教会。 那个小伙子很快便学会了如何“钻空子”。他知道自己若遇到任何麻烦,父母都会帮他解围。若父母常常替孩子解围,帮他们偿债,这种情形就会不断在年轻人身上上演。 寻得平衡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孩子,才能正确养育他们。一个方法就是不带偏见地听取别人在父母不在场时单独与孩子们相处之后,对他们的客观评价。 我们需要记得:“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 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不只是确保他们不受到外来的伤害,还要努力对付他们里面的谎言和愚笨。我们若一向认为“我们的小天使绝对不会做出如此事情,”可以算是 失职。相反,我们应该了解事实。真理让我们(和孩子)得自由。 雅各书1:19说,“我亲爱的弟兄们, 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个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有的立场。我们需要仔细倾听,然后慢慢下结论。有时候我们相信,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反映了我们自己的不足或教养方式的缺乏。因此,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些都是些莫须有的问题,而不能面对现实。借着祷告和思考,我们若能意识到是我们助长了孩子的不良行为,那我们就要做出必要的改变。 接下来怎么办? 1. 保护孩子 如果孩子跟你讲他/她被欺凌了,不要不当回事。许多孩子和青少年因为经历持续伤害或恐吓时感受不到支持和保护,便选择了自杀。不要让他们去父母合理担心可能会发生不良行为的社交场合,或让他们接触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社交媒体。 2. 教导你的孩子保护他人,而不是伤害别人 阻止欺凌,始于父母教导孩子正确的是非观。教导你的孩子要勇于保护弱者和受欺压的人,而不是利用自己的职位、能力或权利伤害他人。 3. 若有人指责你的孩子,你要愿意面对。 若有孩子或成人指责你的孩子,虽然你不能总认为你的孩子是错的,但也不能总认为他/她没错。所有孩子都有罪性,都趋向于做自己本不该做的事情。教养合宜,能使你有机会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并能伺机弥补过失。 4. 为孩子树立榜样 身体力行,教养有力;只用言语,收效甚微。若想确保我们所养的孩子不是个欺凌者,而是敬虔的保护者和使人和睦的人(peacemaker),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先变成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和平公正的环境和氛围。诗篇34:14,希伯来书12:14,彼得前书3:11都告诉我们,“要寻求和睦,一心追赶。”我们当成为孩子的避难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能为他人遮风挡雨。 若是能行,总要使人和睦(罗马书12:18)。 尾注 1. Steven Arthur Provis, “Bullying (1950 – 2010): The Bully and the Bullied” (2012), Dissertations, 381, http://ecommons....

March 30, 2022 · 1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