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约教义进展 | 前言
- 新约教义进展 | 第1章 新约
- 新约教义进程 | 第2章 整体审视四福音书
- 新约教义进程 | 第3章 福音书蕴含了后续一切基督教义的种子
- 新约教义进展 | 第4章 使徒行传:使徒教导的基础
- 新约教义进展 | 第5章 使徒行传:使徒福音教导的本质
- 新约教义进展 | 第6章 新约书信:圣灵对教会说话
- 新约教义进展 | 第7章 书信揭开了历代的奥秘
- 新约教义进展 | 第8章 启示录:从审判到全体的完美
- 新约教义进展 | 尾声
- 新约教义进展 | 译后记
3
福音书蕴含了后续一切基督教义的种子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 希伯来书 2:3
我想请大家把注意力放在这节经文的后半部分,因为它提到了一个符合我们当下思路的事实:这伟大救恩起先是由主亲自讲说的,后来则由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来 2:4)。
新约多次提到说,旧约的话语乃是借由天使所设,由天使所确定,或者说,由天使所传(徒 7:53;加 3:19;来 2:2)。这些服役之灵——上主的使者和仆人,起着引入预备系统的作用。另一方面,新约的救恩不是由仆人介绍给我们,而是由上主亲自带来。他并不仅仅提供了救恩的条件和基础,而是亲自降世显现,做成救赎大功。他既是这救赎的信使和教师,也是其创始成终的作者和赐恩者。救恩完全由主做成,也始于上主的宣告。福音最初出自上主之口!
然而,当上主个人的事工结束时,救恩的话语只达到启蒙阶段,尽管这乃是后续教义发展所必须的最重要阶段。我们如何看待上主亲自教导的话语,视其为已经完成的终极之道,还是圣道的开头,将会对处理后续教义发展阶段的方式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本章中,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命题:首先,福音书中上主的教导蕴含了所有基督教义的实质内容,但不具有终极特征。其次,上主在福音书中的教导有一个明显的推进过程,但在其最高点却亲自宣告说,他留下的教义尚不完整性,并为我们开启了另一个阶段的教导。所以,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福音书中上主的教导蕴含了所有基督教义的实质内容。
上主的教导是自然而有机的。根据场合,他随意地给予教导。他在世间游行,所遇之人的性格、言语和行为极大地塑形了这些教导的特征。他的教导从当时的环境和场面中借用了各种意象和比喻。像这样的教导似乎不可能系统性涵盖整个真理体系。我们应该预料到它是片面而零碎的,根据场合的不同,在某些方面可能是完整的,在另一些方面则有所不足。
同时,上帝之子的显现并非偶然,也不由环境决定,而是上帝的预定。因此,一切场合和条件安排必定有着完美的天意护理,才能让他以这种方式说出上帝之道,顺利完成自己的使命。这就意味着,当他降世为人之时,一般性的宗教气氛、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日渐增强的反对以及他在生活中偶遇之人的状况、场合和处境等等,都在上帝的护理之中,以有效地完成他的使命,成为人类领悟真理的教师。因此,不仅在他的演讲中,而且在他短暂的谈话和突然的回答中,在可怜之人的呼吁、敌人的诱惑或门徒的错误中,在他对恶人的强烈谴责或对软弱者的温柔安慰中,基督的思想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表达,神圣之道逐渐丰盈起来。
例如,罗马书关于“称义”的整个论点,都围绕着这样一句断言,即“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约 3:14-15)。加拉太书对基督徒地位之阐释,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理解:“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 8:35-36)。希伯来书有关献祭的教义,下面一句就暗示了全部的意义:“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路 22:20)。不难看出,书信中扩展的每一条教义都植根于基督在福音书中的某句话,而圣灵向使徒启示的每一真理,其发端都是人子口中所出的话语。后来的启示可能会扩充较早的启示,可能会显明其意义、定义其应用,但较早的启示仍然是后来启示的支柱。我们对新约每一部分的初步了解,都要归功于我们主在私人交流中谈到的救恩信息。按照使徒的话说,我们仍然以主耶稣的话语为指南。然而,主耶稣的这些话语并不具有终极性。福音书所传达的教义似乎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组合和发展,也留下了这样进展的空间。
论到其形式,特别前三卷福音书的教导,我们的主一般采用比喻或箴言。但上主常用比喻和箴言的特点,并没有被其仆人所效仿。众所周知,箴言的本质是抽离特定场合的智慧言说,因此它可以超越时间,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在简短的言词中蕴含丰富的含义。它非常适合表述基督教思想的伟大原则,使之在人世间流传,无远弗届,经年累月。然而,这种教学形式只方便知识的引入。它似乎旨在通过片段的真理及其象征,刺激头脑的思考,唤醒人们的探索精神。我们的主说,“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太 13:10-14、35;路 8:10),暗示这种形式的指导,适合于预备和试探阶段。针对普罗大众,我们主的教导主要是这种性质,但对他的门徒来说显然不是这样。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他们知道,至于其他人看来,不过就是比喻(太 13:11;路 8:10)。
虽然这种说话方式在门徒受训期间得以广泛使用,但上主向他们保证,将来的教导将与过去不同:“这些事,我是用比喻对你们说的;时候将到,我不再用比喻对你们说,乃要将父明明的告诉你们”(约 16:25)。
当他开讲登山宝训时,他给出了道德公义的伟大原则。但是,我们需要通过他的晚间私人谈话或回应对非信徒的挑衅,看到他在朋友坟墓前的叹息或悲伤,才会对他赐下的救恩奥秘有了最朴素的确据。即使在他平常的谈话中,我们也意识到字里行间隐含着其他真理,比那些宣布出来的更加深刻。这种教学模式,本来就不打算成为最终的真理形式。它们宣告着一个即将成形的真理体系,在其中,他所说的一切都会凝聚成为一体,他那些简短的格言将在体系中扩展完整。
如果耶稣个人教导的形式和方法暗示这并不是他教导的全部,只是真理的启蒙阶段,那么当我们考虑基督教义的实质时,将会更清晰地发现这个结论。
教义具有两个特征。首先,它是对业已知晓的真理之洁净、恢复和完善,其次,它揭示尚未披露的神秘经世之道(a mysterious economy)。换句话说,尽管神圣旨意隐约简洁,充满暗示,但教义之特征和人要承担的责任,却需要以最清晰的方式光照出来。
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对那些紧紧抱着启示中更神秘难解之处不放手的人而言,尤其如此!他们固执于上主亲自给予的教训,以其为更加可靠,更有确信,而不愿阅读使徒的作品,听从那些亲随上主之人的见解。这些人守着登山宝训,徘徊在比喻和长篇讲论中,忱迷于伟大真理的起头——上帝的父性、衷心的祈祷、爱和宽恕、谦卑和真理、顺服和自我牺牲、相信上帝有赦免怜悯的恩典、信靠上帝所差来的那位(即使只有空泛而初步的信心)。
然而在同观福音书中,我们很少见到有关“基督中保之工”真正性质的讨论,也难寻断言其效果的清晰陈述。如果我们满足于从各种听起来模棱两可的零星话语中获得最低程度的理解,对预表性神迹所暗示的或者整个历史所蕴含的意义毫不敏感,我们在读到约翰福音的时候,对耶稣的认识也许只是与福音书中那位探寻真理之人可疑的认信不相上下—— “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约 3:2)。
然而,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还有更多的推论需要说明。我们发现,福音收集了基督零散的言论,我们的主在其中不时宣告自己最高的职分,也偶尔透露自己工作的奥秘。关于他的伟大见证如同排山倒海而来,一个接一个地敲打我们的耳膜。然而,在面对每一份见证时,我们感到其中有所暗示,并不为当时在场之人所理解。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迟钝,更是因为所要见证之事尚未发生。它们是一个伟大启示的片段,所指向的时机尚未到来。请观察下面几段: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约 1:51);“你们拆毁这殿,我叁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 2:19);“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 3:5);“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 3:13);“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约 3:14);“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 4:14);“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约 6:51);“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 12:32)。
这些说法,以及许多其他类似的话,对于在场的听众而言,显然会感到,而且也无从解释。要解开这些话的意义,需要等候未来事件的展开,借助新的发现带来的亮光。只有当我们比较了上主说话的方式与其使徒完整而明确的语言之后,我们才能强烈地感到,主的教导乃是面向未来,暗示自己将要完成的工作。
若有人相信他所教导的一切,就必等待它们得以完善,直到所信之事变得清晰为止。那时,我们与上帝之关系(无论是关于补赎的盼望,还是像孩童一样进入上帝的国度)还没有完全成为现实,蒙上帝赦免接纳的理由仍然模糊不清。关于基督职事和品格的教导,在几个要紧的地方还有不足,因为在耶稣死亡之前,救赎的行动过程难以辨认。圣灵里的生命、复活的大能和天国公民的身份,在耶稣的死亡、复活和升天之前无法获得。
让我们以罪得赦免和祷告蒙回应的教义为例,来说明这一断言。这两种教义都与我们救主亲自采取的行动密切相关,前者与他的赎罪牺牲有关,后者与他的大祭司中保有关。然而,当他在地上亲自教导我们时,并没有仔细说明这两个教义。但尽管它们不见于福音书,福音书却记载了关于它们的其他真理表述。
以第一个教义为例。“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路 6:37);“他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他的爱多”(路 7:47);“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太 18:32);“那税吏远远的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路 18:13-14)。最后,在讲述饶恕的伟大比喻中,犯错的儿子回来了,父亲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径直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路 15:11-27)。这里没有提到为我们代祷的那位,没有暗示他需要牺牲生命或为赎罪付出代价。
然而,在其他几处,主却亲口告诉我们,他的宝血是救赎的渠道,为我们赎买上帝的赦免,就是他向世人白白宣告的:“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太 9:6;可 2:10;路 5:24);“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太 26:28 )。这些话语让我们一瞥这个主题的深度,并揭示了某种奥秘的手段——一旦真相大白,我们可以借以寻求基督,获得上帝的宽恕。显然,这样的启示不能永远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即使没有在福音书中得到完全解决,它也必须成为根本性启示,赋予基督信仰中“罪得赦免”教义独特而鲜明的特征。这样看来,难道我们不该期望在福音书之后的作品中,使徒在这教义上有所发挥吗?我们难道不应期待将来的某个神圣教导阶段,“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这句话被提炼和打开,成为“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 4:32),我们过犯得蒙饶恕的盼望永远寄托在上帝的爱子身上,“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弗 1:7;西 1:14)?
祷告蒙悦纳、回应的教义也可以用作例子,说明这一点。这是上主曾经最为恳切而有力谈论的主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保证——凡真诚、严肃而一心一意的敬拜者,怀着普遍的信心,相信天父乐意将美物善事赐凡给求告他的人,其祷告必蒙应允。事实上,人们可以从他的教诲中得出结论,将祷告之事归纳如下:“摒弃所有异教徒和法利赛人在这问题的观念。一心单纯地向天父我们的上帝恳求。祈求,你们就必得着。”
然而,在他教导的紧要之处,基督又补充说:“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 14:6),“你们若奉我的名求甚么,我必成就”(约 14:14;另见16:23-24)。这是一个巨大的启示,若被人完全理解,必将影响到整个基督教义以及基督徒祷告的习惯。然而,直到后来的神圣教导阶段,通过基督为我们献出生命这一全新生命之路,通过他担当上帝之殿至高大祭司的职分,使得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天父面前,那些在祷告中靠近上帝之人才承认,基督从前暗示的话语乃是信心得着完全确据的真正基础。
我们的论点如下:福音书的教义中包含了特殊启示,构成人类道德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但这些启示主要是对尚未发生之事的预示。因此,这样的教义尚不具有最终完成的性质。我们目前正处于神圣教导的启蒙阶段,后面还有许多内容等待我们去发现。
福音书本身也如此宣称。上主亲自教导的内容显然是一个不断向前进展的系统,当它达到最高点时,它宣布了自己的不完整,并将我们引向另一个阶段的教导。把马太福音的第一段话语和约翰福音的最后一段话语放在一起,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上主的个人教导如何构成这样一个逐渐推进的系统。基督事工开始时的“登山宝训”和结束时“楼上房间的讲论”不仅在处境与感觉上有异,而且暗示着对真理认识之完全不同阶段。这两篇讲论之间的差异,甚至比全部福音书的教导与全部书信的教导之间的差异还要大。
第一段讲论澄清并证实了旧约时期上帝所赐的神圣教导。耶稣基督采用了旧约的概念并加以解释,其中提到的祝福、律法和应许之类,都是旧约常用的语言。他与过去保持一致,同时向前迈出了明确的一步。他教导我们的与其说是一部新的律法,不如说是旧律法的新版本。他以原初赐下律法之人的权威说话,澄清自己的立法意图,不许人随意曲解。
然而,正如第一篇讲论与过去联系,耶稣最后的讲论也同样明显地延伸到未来。它引人翘首以盼,迎接一位新的教师到来,传授目前尚不明朗的知识。在前一篇讲论到后一篇的过渡中间,我们逐渐抛弃了旧约的语言和联系。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思想境界,听到一种新的语言——它是为着当下的需要而创设的。
是什么让思想和语言更新?唯一的变化就在于,主耶稣与其子民属灵生活的真正关系,如今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来了。“你们信神,也当信我”(约 14:1)。这是整篇讲论的基调,接下来的张力仍然扣人心弦:“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甚么”。若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出这样的话,会是多么奇怪啊!到最后的晚餐时,我们多少已经有所准备,但这些话的意义也超出了人们所能理解的程度。
在这最后的讲论中,整个教义,无论是信仰、祷告、爱、服侍、盼望还是生命,都带着独特的基督教特征:它们都是在基督耶稣里的概念。信心要固定在他身上,并通过他稳固在天父身上。祷告是奉他的名祷告。爱是对他首先爱我们的回应。服侍是与他联合所结的果实。盼望是去他要去的地方,与他同在。常在他里面,是保全生命、安稳、多结果子和喜乐的秘诀。圣灵是保惠师…把这些观念与最早的福音教导相比较,你就会发现,我们已经从福音的起头走出了多远。你们可以认识到,在基督的渐进启示和他逐渐推进的教导中,必须经过多少台阶,才能达到这样的教义阶段。
许多事情要穿插其中。为了说明我们需要多么深入地追溯福音记录,才能明白救恩如何从主起初的传讲发展至今;上主及其门徒是如何成为救主和信徒关系的;外在的聆听和跟随是如何转变为一种内在的、属灵联合的奥秘关系……我们需要认识这些事。只要回想一下,福音如何通过耶稣一切怜悯事工、纠正错误和公义指示,转化为更深刻的教训,深入门徒的脑海:他站在他们面前,成为信仰必须紧紧抓住的唯一对象、在地上有能力赦免罪孽之人、来寻找和拯救失丧之人的;凡担劳苦重担之人可以在他里面得安息,他是永生的赐予者,按自己的意愿复活死人,乃是从天降下的粮,凡吃喝他的就永远不死;他为世人贡献自己的血肉, 他的生命成为多人的赎价,他的血为我们立定新约,多多人流出,使罪得赦免……随着我们的阅读推进,这样的见证越来越多。虽然上主在自己平常的教导中履行了他作为律法阐释者和预言上帝国度来临之先知使命,但同时他也在这些零散的话语中揭示了一种更为深刻、更为基本的关系,超越作为整体的上帝国度与其所有成员的大致关系。
然而,正当这样的启示仍在披露中,却突然切断了。时候将至,耶稣的事工必须结束。我们进入楼上的房间,参观上主最后的演讲——他在地上事工的结束和成全。我们来到上帝之道的这一部分,从约翰福音14章的开头一直延伸到第17章的结尾。在那里,耶稣使用最简单但又深不可测的话语,先是对人讲说,然后对上帝祈祷,其中流淌着属于那个悲伤时刻的高贵庄重,充溢着生命最后时刻的神圣伤悲!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上帝真正教导是否在这里已经结束,或者将会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继续。
此事没有任何不确定性;回答这个问题是主这一篇讲论的主要目的,他借此阐明自己的教导已经到达了哪个阶段,告诉门徒现在结束的事情和即将开始的事情之间的关系。
只要略微注意就能看出,这篇讲论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正如登山宝训将基督个人的教导与律法和耶稣之前的先知联系在一起,耶稣最后的讲论也把这一阶段的教导与圣灵降临的时期联系起来。前一篇讲论的基础在于,上帝赐人律法,作为公义的指南。后一篇讲论依据的事实是,耶稣本人被预定为信仰的对象。正如前一篇讲论暗示公义的教训尚未完成,将由耶稣亲自成全一样,后一篇讲论也暗示信心的教训尚未完成,将由他差遣来的圣灵加以完善。
首先,约翰福音的叙事向我们表明,信心的教训尚未学习完全。听众是主亲自拣选训练的门徒,曾经近距离密切观察他在世人中服侍的整个过程。然而,当他打算继续拓展教义时,我们听到他们说些什么?“主阿,我们不知道你往那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 (约 14:5)“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约 14:8)。“主阿,为甚么要向我们显现,不向世人显现呢?”(约 14:22)“我们不明白他所说的话”(约 16:18)。通过这种微弱的、多少有些忧虑困惑的声音,我们了解到过去的教导在这篇讲论所涉及的真理方面已经前进了多远。
也许上帝的教导过程已经完成,只等必要的事件发生,使人藉着对历史的反思就足以打开其全部意义。但上主并不是这么说的。他悲伤地想到,他已经和他们同在一起那么久,他们还是不认识他,于是他安慰保证说,他们在真理上的教导还没有结束。有一部分教导已经结束,其中有些难解的地方,有些清楚无碍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只是一部分教导而已。基督在肉身中的同在对门徒理解已经学到的事物有所帮助,但对于接下来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却成为障碍。当他肉身与他们同在时,他们很难理解属灵联合的奥秘。这个障碍必要除去:“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约 16:7)。
他给他们的教导就要告一段落,但另一个教师会继续教导他们。新的教师适合基督进入荣耀之后,他们将要面对的新关系。“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约 16:7)。 这句话之后就是关于圣灵降临、职分和工作的宝贵应许,而这些应许很快将在整个教会里成就,并一直延续下去。
很明显,虽然耶稣最后的讲论可以引申推论出更广泛的应用,但它们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危机,一个最初听见这些话的门徒将要遇见的危机。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约 14:16-18)。
“那日,你们要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约 14:20)。
“我还与你们同住的时候,已将这些话对你们说了。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 14:25-26)。
“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约 15:26)。
“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为义,是因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就不再见我; 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他要荣耀我,因为他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 16:8-14)。
对于这群日后要把福音传遍世界的预备教师来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保证了:他们所有的教育还没有到头,现在只是在受教的某个阶段,还有某些教义没有传授,其内容将会延续,并超越他们已经接受的教义。即使他们已经从上主那里亲耳听到了真理,圣灵也会帮助他们回忆起自己曾经听见的一切话语,作为进一步发展教义的基础文本和素材:“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然而,事情远不止于此:即使耶稣的教导中隐含了所有的真理,它们也尚未全部打开。圣灵在业已交付的内容上补充教导,并帮助门徒回忆起耶稣说过的话。在知识的深度上,基督与他们同在时所说的话,与圣灵后来教导他们的话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比。
基督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门徒,还有未说之事,他们将来会知道。其中会有很多新的信息(“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而且这些事极其重要(“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这些事情目前会成为他们沉重不堪的精神负担,因为它们超过了他们现在的属灵理解能力。然而,他们终究要得知这许多重要之事:“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圣灵会通过连续的步骤和持续的指导,引导他们进入上主最初传授的全部真理,特别是进入它的最高核心部分。基督清楚地告诉他们,圣灵的光照会倾泻在什么主题上面,引导他们明白何等奥秘: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他要荣耀我,因为他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
换言之,圣灵的光照和见证不仅涉及教会秩序的细节或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关系等次要问题(尽管上帝的指引也延伸到这些问题上面),更是与耶稣基督的本性、事工和职分等敬虔生活必须的伟大核心奥秘有关:他在天父和教会之间作中保,他用自己的宝血赎买世人,用生命拯救人类。上主显然没有打算把福音书所赐的伟大救恩启示视为最终完全的启示。它不仅在形式上没有终结,而且基督明确地宣布它不是最终的答案。在这一阶段的教导结束后,接下来会有上帝的新见证,告诉我们许多从前没有说过的事情。
我们在使徒著作中可以读到这一新见证的永久记录。在这些书信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福音书暗示的盼望成为了现实,认识到福音书赐下之应许得以成就。如果我们没有使徒书信,那么主从起初告诉我们的那些救恩话语,就永远不会完成。在那种情况下,不仅结局匮乏,而且开始也会变得模糊不清。福音书中关于圣洁的教训仍然会发出纯洁光芒,耶稣对人类错误的谴责也照样会严厉地凸现出来,但那些充满期待、暗示伟大救恩奥秘的话语,只会使我们眼花缭乱,困惑不解。我们很可能会把这样的话语看作没有实质内容的异象,或者无法解释的谜团。
那些孤立地对待耶稣基督个人教导的人认为,后来的使徒著作只是彼得、保罗或亚历山大版本的基督教义,不过是个人或某个学派对耶稣起初所传授之救恩的有趣个人观点;他们心里并不尊重圣灵后来的见证。但这样孤立我们主的话语(正如这些人自以为是的做法),并不是真正尊重耶稣的教导,因为正是这种做法将福音书与其他来自上帝亲自教导的话语区分开来;在福音书以后,他不再用箴言比喻,而是清楚地向自己的的仆人启示天父。如果任由迷雾黑云笼罩后来的教导,遮挡它们反射出的福音光辉,上主从前简短阐述的救恩之道必失去一半的荣耀。
我们的思想如今成熟到一个地步,上帝不再使用箴言比喻,而是用清楚明白的语言来教导我们。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因为无论这种变化可能涉及什么样的进展,我们若希望充实教义,就需要确信教导我们的仍然是同一位教师。请注意,基督亲自向我们提出确据,小心翼翼地向我们提出了保证。他用活生生的、不可分割的纽带把他的书面启示编织在一起,使其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在完善伟大救恩的见证上发挥各自功效。
既然如此,人们就应该对神圣著作的形式、计划和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但这兴趣不应该只是出于文学偏好或求知欲。它应该是由这些作品所诉诸的理性激发的兴趣。圣经本身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目的,比如约翰福音20章31节告诉我们:“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 20:31)。换句话说,研读见证是一回事,有份于救恩是另一回事。福音书作者记录了耶稣的言行,但只在那些相信他、因他的名得生命之人的身上,福音才会成就自己的目的。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