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宇先生已经有了一个百度百科的条目,抬头就写着“翻译家”几个字。原来他是1972年生的,今年就50岁了。
一个创造力很强的bipolar.
似乎从来没有人把译者视为“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无产阶级要赢得全世界,靠的是被物化的身份所形成的组织能力。人是可以替代的零件,附属于机器(比如卓百林老师银幕上可以笑出眼泪的modern time,和切斯托顿笔下的modernist)。就业不足是为了保持旺盛的劳动力市场,以替换burn-out的劳动力。
这是一个物化的世界,人不能称之为人。
我自己的经验(嗯,既然可以说经验,我还是有主体意识的人吧),孩子们淘气也会影响到我翻译的,Emma在厨房里轻声说一句“垃圾箱又满了”,也会影响到我的翻译。我们为这事讨论过好几次,结论是,1)去书房工作;2)带着耳机;3)戴一顶特殊的帽子为记号,孩子们看了就不打扰我工作……
所有的方法都无效,因为专注力是一种可以消耗的资源,但无法在翻译项目中报价。
我合作过不少译者,在漫长的项目过程中,他们会出现各种状况。和家人起了不快,孩子生病了,父母要照顾,另一个项目在催稿,电脑坏了,失眠了,在网上和人怼了几句话……
没有人可以像机器一样工作——这即是翻译迷人的地方,也是有些谜之翻译的出处。
理论上来说,一本书的翻译质量应当是前面差一点,后面会越来越好。但我疑心大部分书籍后面的质量会更加不堪,因为人的因素参杂其中。
没有人关心译者的心理健康。也许还有bipolar吧,不知道,就像没有人关心流水线上机械工作的工人一样。
金晓宇是一个很好的隐喻,一个天才的bipolar,一个价值千字50-60元的译者。对了,有人关心过一个译者要查询多少资料,花费多少时间才能译出一本《本雅明书信集》里的千字来?也许是2个小时,也许更长时间。
其实简单计算一下就知道了。按照公开资料,金晓宇50岁,一共翻译了600万字,总价值36万元,第一本书出版于2012年6月,也就是说他从40岁到50岁之间,每年大约收入3.6万元,一个月大概3千元,或者一个月翻译输出5万字,一天(22.5工作日一个月)大约2.5千字的输出。
天才译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