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我第一次上“软件工程”这门课。期末考试之后,汪老师通知我,学校教务处要抽检我的试卷,问我有没有问题。

我说应该没问题吧,我自己看过了,试卷有至少5个大题类型(三个客观题——天空、多选、判断正误;两三个主观题:计算、分析、编程),覆盖了大纲上的全部要求(分析、设计、测试、代码构建),而且学生的成绩经过我的统计,正好服从正态分布,不及格率正好15%……

作为一个横跨计算机和数学专业的实践工作者,我还是知道高斯分布的用法。尽管我已经觉得我教授这门课的态度极不负责,出题仅仅用了2个小时,改试卷平均每份不超过4分钟,但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我还是能满足的。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我觉得我的试卷虽然不会出问题,但是也不会比别人好到哪里去。未曾想到的是,新学期开学后,抽检100门课程的试卷结果下来了,汪老师通知我说,全校的抽检试卷中只有我的这份所有指标全部合格!为了表彰我,教务处奖励人民币1千元。

后来的剧情是这样的:软件教研室决定,发给担任该课程的教师500元,剩下500元作为全教研室的奖金,大家愉快地吃了一顿。酒过半酣,我对盛老师说,其实我知道自己出题和改卷的态度,远远够不上这么多的奖励。我并不高兴这样的结果,因为如果我的试卷是唯一合格的,意味着其他教师出题的质量和态度可能还不如我,这样的学校,唉……

于是,盛老师严肃地告诉我,这种话决不能告诉别人,以后不说也罢。从此学校也再也不抽查我的试卷,我就乐得采用另一种出题形式:最后一节课复习的时候,公开出题。其中60分的客观题,要求每个学生出一道题目上来,我当场写在计算机屏幕上,略作修改,大家投票通过,同时讲述前面的典故,并介绍一份优秀的试卷应当具备何种条件。

客观题60分,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及格;主观题则由我来出,覆盖课程的重点,作为拉开成绩差距的杠杆(还有两道附加题,使得我的试卷总分在140分,为真正优秀的学生预备)。唯一的条件是,他们在期末给教师考评的时候,必须让我位于top 5%的位置上。我告诉他们,这叫做政策导向的师生互动。我并不觉得学生有足够的见识可以评价我的工作和水平,但既然学校要用学生对教师的评分来约束教师,那么考试就是我的杠杆,来驱动学生给我最高的考评分。另一方面,既然高校扩招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学生,而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比例,那么每个支付高昂学费的学生都应当获得60分以上。至于他们是否学到真正的知识,我的意见是,他们都是成年人,知道自己所需要的。如果愿意学习,跟着我听课自然能得到不少的长进,但不听课也没关系,一定要投票保证张老师是学校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前面的试卷评测已经部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作为他们选课,用学费支持和养活我的回报,我允许他们每个人得到60分。

最后我会严肃地警告每个人,如果在我的课程上得到且仅得到60分,意味着他这门课的最终成绩是0分。这是他们以后自己面对社会和就业时会明白的道理……


《译者的状态》一文发表之后,好些朋友关心我的状态,希望我可以减少一些培养译者、校对(=重译)缺少经验的译作的时间,否则一根蜡烛两头烧,总是会烫手的。其实,我从来就不是那么认真,上面的往事就是我一贯的工作态度。当我批评别的译者的时候,不是表示我自己翻译水平很高,而是希望借着讨论,能看到更多高水平的译者出现。

![Image](https://eddyemma.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当前项目-454x640.png)

Image

我当然感谢这种关心和好意。目前在网上挂在的,正在翻译的只不过11个项目而已。巴刻的书不算,那是橡树的项目,道生已经做完了。所以算上MemoQ上的“使徒行传”,正好11个,而在做的项目仅仅只有9个而已(粉红色的是已经结束的项目)。我采用俄罗斯轮盘赌的方式来确定每天在哪个项目上工作。

这不过是工作的常态而已,而且我的状态也没有那么不好,一小时输出1千字,仍然还是在水准线上吧。我希望明年可以将神学翻译基金会建立起来,更多地推动神学翻译,提高译者的水平,资助译者的生活,推广优秀的译作。请大家为此而祷告,谢谢。


回到前一篇文章里那几句烧脑的句子,我说过要讨论我的翻译,也欢迎各位发表你们的高见:

  • 第一句话:主语超级长,补语超级短。头重脚轻,又遇见一个著名难翻的“so joyful a message”。

    But God reversed the judgment of men: here the constant note of triumph which made the apostolic preaching so joyful a message is struck again.

    这句话是对使徒行传13:30-31,关于耶稣复活信息的注释。问题在于主语很长,而且不好处理。首先要确定constant的含义,是表示时间(“持续不断的”),还是性质(“不变的”)还是态度(“忠贞不移的”)。其次,note是什么意思?记录?便签?音符?钞票?preaching呢?最后,这么长的主语,以及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如何来处理比较好?

    我的选择不会是最佳的(我已经讨论过,职业翻译需要平衡质量和时间,如果是翻译研讨会或者给翻译专业的学生上课,当然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讨论这一句话,可能时间还不够!),但我选择用一个破折号引导的定语从句,将冗长的主语分解为两个部分,使得句子多少可以平衡(谢牧师喜欢用括号,但是这本书是注释书,括号已经太多了,所以我还是选择用破折号吧):

    但是神反转了人的判断:那不变的事实——让使徒布道变成如此喜乐福音的得胜信息,在这里再一次迸发而出。

  • 第二句话:谁知道“No more than in the Gospel of Luke”作主语,该怎么玩?“in an address acsribed to Paul”是不是保罗的电子邮件地址?

    No more than in the Gospel of Luke is any mention made of resurrection appearances in Galilee. More surprising still is the absence, in an address ascribed to Paul, of any mention of the Lord’s appearance to him on the Damascus road.

    老实说,这句话我看了很久都没有看懂,还是参考了50年前李本实先生旧译的1969年版才略微弄明白线索。无论多好的译者,都有被句型卡住的地方,更不用说我这样业余转行,半路出家,中年变道,毫无基础的工科生了。

    No more than … is any …,表示前者没有,后者也没有。路加福音没有提到耶稣复活之后在加利利显现,这里保罗的演讲(使徒行传13章)也没有提到,所以是no more than ……。后面的ascribe是我的盲点,上一次已经犯了大错,这一次就只能小心翼翼地处理了,再说一遍,ascribe不是describe,也不是prescribe, subscribe。但是这里的address,许多人不知道怎么处理。在写信的时候,address是地址,也是收信人;在演讲的时候,这里就是“演讲”的意思。

    我的翻译是:

    和路加福音一样,路加在这里也没有提到耶稣复活之后曾在加利利显现的事迹。但更让人吃惊的是,一篇归于保罗名下的演说,竟然没有提到主曾在大马士革路上向他显现。

  • 第三句话:“the historical Paul would have said”,这是什么鬼?“for believing Gentiles as well as believing Jews are blessed with believing Abraham”,知道怎么和加拉太书3章匹配起来吗?

    The promise made by God to the patriarchs has now been confirmed to their children—and not only to them, the historical Paul would have said, for believing Gentiles as well as believing Jews are blessed with believing Abraham (Gal. 3:8–9).

    这句话是对使徒行传13:32-33的注释。F.F.Bruce老爷子的意思是,这段演讲已经是路加从别处听来的。如果是当时的保罗原文(historical Paul),他甚至可能说出下面这句话:for believing Gentiles as well as believing Jews are blessed with believing Abraham,因为他在加拉太书里就是这样说的,而彼西底的安提阿正是在加拉太一带。

    好吧,那么,如何结合加拉太书来翻译呢?这两节经文的和合本译文是“8 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 9 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 所以,至少要用到“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这个短语。

    我的翻译选择是:

    神应许祖宗的话,现在已经向他们的儿女应验——不仅向他们应验,而且当时的保罗甚至还可能会说,有信心的外邦人将和有信心的犹太人一道,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加 3:8-9)。

  • 第四句话:“ideally”怎么玩?“was born into a new relation of sonship towards Jehovah”,还能看到比这种表述更丑陋的被动语态吗?

    The day of the king’s anointing in Israel “was ideally the day in which he, the nation’s representative, was born into a new relation of sonship towards Jehovah.”

    顺便说一下,英文注释家们已经把英语写得很扭曲了,中文译者的任务不是要跟随他们的变态语法,而是想办法用清楚的汉语来表达。

    “ideally”,观念,理想,意识形态?“the nation’s representative”,没有连词,所以是“he”的同位语。后面的那句话,需要完全抛弃英文文法,用中文重新结构。我的选择是直白和啰嗦(你可以不同意我的翻译,但我捍卫你不同意的权利):

    以色列君王受膏的日子,“在观念上乃是他作为全民的代表,由耶和华生下,与神建立新的关系,成为神儿子的日子。”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大脑之中完成选词、确定句式、确定合适的表达法,以及分析原文的上下文和圣经的表述,看看有没有违和的地方。

所谓译者的日常,不过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脑力劳动,换来一点中文读者的便利而已。而我既然已经如此纠结,可以推想,其他译者绝不会比我好过到哪里去。我们看到的每一行文字,都是经过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而产出的。

译者之不易,仍然在于如何能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能够在质量和速度之间平衡,在不增加读者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更快地提供更高质量的作品。如果你想起这样的不易,请为了这世上仅存的数百位活跃的神学译者们祷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