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是一年SonLight

今天收到2021年第一个国际邮包,是SonLight寄来的教材。 之前花了几个月时间祷告和考虑,家里也举行了好几次模拟投票(Emma觉得如果三个孩子联合串通,在任何决策上都可能否决父母的意见……),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家里继续教育一年。 在家教育的好处在于因材施教,可以专注在一两个孩子身上。没有干扰地学习,David目前能够轻松地用半天时间完成在学校需要一天甚至更长时间学习的功课。如果我不是从事翻译或牧会,而是一个猎人或渔夫,自然会更容易安排他的空闲时间。不过现在,只好允许他自己开发一点玩法出来。我最崩溃的时候就是当Angela来对我说,Dad,I am boring……,而我正在专心预备翻译或讲道。 目前的分工是Emma负责两个女儿的教学,我每天上午抓紧时间教David。最近已经从单纯Language Arts和Math到加上Science和Bible/History/Geography联动,David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在我将手机扔进卧室,电脑扔在客厅之后有大幅度提高。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投入在教育孩子上的时间会略微增加。每天上午都尽量在家,到了夏天再加上中文课程,每天又增加30分钟的学习时间吧。我已经算是996的工作时间,或者7×24的工作时制了。 好处在于我随时在家,至少Emma不会觉得非常孤单或世界在逐渐萎缩坍塌。倒是我的懈怠越发增加,提不起精神参与更多的社交。也许减少手机使用是唯一可以开发的时间富矿了。围棋最近已经很少下,桥牌也不再打,太极拳似乎也停了。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March 8, 2021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80)|时间尺度

规划复活节的退修会。小刚问我,还可以邀请从前教会的朋友一起来吗?我们简单商量了一下,现在教会里几乎都是新人,也许过去的事情应该翻篇了。 许多事情,唯有时间能证明或解释,除此之外实在是毫无办法可想。 就像保罗安慰以弗所教会时吐出的一连串时间状语一样: 8 我本来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然而他还赐我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 9 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 10 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 11 这是照神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 也许是做译者太久,每本书或每个课纲的翻译都以经年累月为单位,我现在似乎比从前更慢地认识到时间的尺度。 教会的讲台不会因为一个主日的讲道不深刻而崩塌,但完全可能因为10年的漫长岁月而腐坏。 我从前教会的崩溃是这样开始的。(当然,这只是故事的一个方面而已。) 一开始,我们的牧师似乎完美(除了有点完美主义,而我认为与文化或个性有关),拥有教牧博士学位,PCA韩国区会按立的教导长老,恩赐和领导力都属上上之选。 问题似乎出现在第一个5年以后的安息年。按照计划,牧师离开教会,一家人回国安息。虽然他仍然每周check我们的工作,周六发来预定的讲道稿,但至少大家都多少有些安息的意思。 但安息年回国之后,一切似乎就变了。后来我知道,他们本来打算回到美国半年,进修两门博士的课程充电,也打算在各地教会旅行,维护与支持教会的关系,但试着做了几次签证,都因为各种原因(移民倾向?做传道人多年无法积累固定资产?材料不充分?……)被拒签了。 这事回想起来应当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因为牧师的妻子曾经多次提起来,虽然是以一种极为正面的方式表述:我们真的没有打算去美国不回来,但神就是没有为我们开门去美国休息。所以,我祷告的很长时间,终于意识到,神的旨意是要我们一辈子留在中国…… 另一个5年过去了。我即将从CIU毕业回国,给正好要开始第二个安息年的牧师发邮件,相信我回国之后,他们可以安心休息,无需太过担心教会的事。 但我收到的回复异乎寻常的严厉,大意是,现在教会越来越大,事工复杂,这时候不能休息,不能离开去安息。 我的“10年”尺度理论就是那时形成的:当一个牧师不再愿意按照正常的安排度过安息年,认为自己已经是教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或者,当一个牧师在10年之内,已经失去了重回社会的能力,不得不完全依靠教会来供应以后所有的生活;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无论良心清白还是有愧,这位牧师很可能慢慢建立起操控教会、压制同工的倾向…… 我的观察是有限的。我也无法展开到更长的时间尺度上验证我的时间尺度假设。 去年所有的教会都面临疫情压力,于是内部的压力也有浮现的趋势,我倒是观察到几个教会的变化和态势。不过事已至此,实在是说什么都晚了,只能什么也不说。 我也常常劝年轻人慎重考虑全职服侍或者出国读神学院,但遇到已经做出选择,成为全职的,也只能选择什么也不说了。我能说的就是,如果可以筹款,那么在计划书上多筹一点款,每年可以安排一点时间安息休假,5年以后可以安排一个6-12个月的安息假,去别的地方充电、学习、阅读、旅游、访问、陪陪家人孩子,暂时放下教会的事工,承认教会是基督掌握全权,也许能够让我们更平顺地多服侍一段时间。 当然,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我是胡言乱语而已,按照现在教会的处境,几乎不可能有额外的储蓄可以安排这样的安息年。这样的事情就像我仿佛徒劳地推动神学翻译工业可以提高译者待遇一样,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但事情就是这样,时间尺度放得长一些,坚持偶尔说一下,或许日后就有可以回看的印迹了。毕竟,在这世上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非得立刻就做好。 明宽说“轻轨战舰”是悠闲的信仰,悠闲的教会,而教会和传福音在他却是战场上生死存亡的事。今天听Water说起来,也许我们偶尔可以交换一下讲台资源,把轻轨战舰的海战经验传授一点给他,莞尔一笑,有感而发。 求主怜悯。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March 6, 2021 · 1 min · eddy

释经讲道坊后记

今天结束了最后一次的工作坊讨论,7.5G的文件,大概21次讨论加上一次从前的视频,一共45小时的内容。 这一次的工作坊从去年9月7日开始,多少也是被昌俊所催促,比计划的时间略有提前。一开始人数略微多一些,因为我作业催得比较紧,渐渐人数也少了一些。后来催促也没有用处了,只能讲到什么地方就打住吧。不过我还是坚持了一定使用signal作为通讯工具,以及释经学讲完进入讲道学之前更换服务器的承诺。 每一讲我都在标题上给出了大概覆盖的内容,现在放在一起看看,至少各种名词还是颇为丰富,玲琅满目。 还在大学教书的最后10年,我上各种高级程序设计或高级软件工程课程时已经不再备课,通常是随兴分享。如果很好地把握了所要讲授的主题,大概这是随从圣灵带领的一种好方法吧。目前完成的三期工作坊也采用这样的模式,没有一期是相同的内容,也没有明确的课纲或ppt可以遵守。这是需要参与者认真专注和投入时间的工作坊,并非随意听听玩,不加阅读、写作和实践就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普及型讲座。 本来计划还讲三、四次,但过年的时候我已经有点倦怠,觉得大家也有些倦怠的样子,于是就决定停了下来。我的事工哲学是不求最善,但求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略微有所帮助即可。反正来日方长,也不是靠着一个工作坊就可以完全让人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增高减脂…… 接下来的计划是休息,和Emma一起翻译拖延良久的“Ministry Multipling Cycle”,预备4月到5月的“事工倍增循环”工作坊。这本书全球同步13种语言翻译,目前就是中文的进度落后了,其他语言版本似乎都已经翻译完成。 下一期的释经讲道工作坊放在7月左右开始。这一次打算放在周间的晚上进行。第一期选择周日下午(为本地传道人),第二期是周六下午(为周六休息的在职传道人),第三期是周一下午(为周一休息的全职传道人)。希望参加弟兄姊妹们可以祷告了,正式报名会放在4月或5月。 下面是一位亲爱的弟兄参加工作坊的分享。我希望参加的弟兄姊妹都有一点分享,主要不是为了他们的总结,而是为了给我一点安慰,也为了帮助以后可能参加这个工作坊的弟兄姊妹。 讲道工作坊学习总结报告 感谢神,在我刚开始讲道的时候就有机会参加这个工作坊。我知道传讲神的话语是一件非常神圣的工作。若没有神的呼召使我在神的话语上忠心和努力,我是无法胜任这个工作。其实,若没有神的恩典,圣灵的工作,没有任何人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从工作坊开始我就知道这是我目前最需要的培训,我就为此祷告,愿意这一年委身学习释经学和讲道学。我希望自己学完这两门课之后,在讲道的心态上比刚站讲台时更沉稳,在讲道的技巧上更加多样化和成熟,在实际讲道的过程中也更有信心,也更有果效。感谢神,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我亲密的讲道同工和教会的一些肢体给了我很多正面的回馈。这是上帝为祂的教会和为我特别安排的学习机会,我很感恩。 在我还未参与讲坛侍奉的时候,我曾听老一辈的传道人说,你要逃避讲坛的呼召像逃避烈火一般。是啊,有哪一个罪人配传讲上帝的话语呢?为此,我既羡慕这样的善工,又胆战心惊,觉得我实在不配。感谢神,祂抬举我。当我第一次在主日讲道时,我能感受到神的同在。从神那里我可以领受信心和勇气。我特别喜欢读《平衡的讲道》这本书前几章的内容,当然后面方法论的章节也同样使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引用一下自己特别喜欢的一段话,这段话时波拉德在《当代讲道手册》中回顾自己年轻时写下的蒙召经历。他说: “我是一位传道人,就像莫比迪克是一头大白鲨一样。我无法推脱这个身份。我生来就是如此,受造便是如此。我唯一的野心就是将神话语中藏着的真理发表出来。我唯一的目标就是以简单、新颖的方式阐明圣经中伟大而古老的真理。我唯一的工具就是言语,从神的爱而来的简短言语。对我来说,讲道绝不会变成一件单调乏味的工作,就像鸟儿不会厌倦飞行一样。” 划横线的部分是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特别吸引我的地方。过去一年我大概讲了二十次道,我一次次地尝到了鸟儿在神的话语中飞行中的自由。不过,我得承认,自己有好几次预备讲章时也是心灵憔悴。拿到一段经文的时候,脑子也会一片空白。马上要得出结论的时候,妻子又有紧急的事情需要我去处理。这些种种的意外,使我倍感疲惫。所以,我每次准备讲章,都是祈求神先用这段经文来牧养我,喂养我的生命,安慰的我的灵魂。当我做完机械分层,考察经文的原始背景,研究个别重要的词汇,当我做完这些看似单调的工作之后,我发现我的神使我的脚稳行在高处,圣灵带领带领我登上山顶。原来祂这简单的几节经文中隐藏着如此丰富的真理。那是古旧真理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喜乐难以言表,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那是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讲道次数多了,我才渐渐地明白老师所说的传道人有责任也完全有可能每一次都提供“好的”讲道。 Eddy老师说讲道不是以一次为计算单位,而是年作为基本单位。坚持一年,才能看出果效。今年是我站讲坛的第二年。过去的一年,教会的弟兄姊妹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肯定,当然也给我提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议。我看到了自己优势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的短板。有一些体裁的经文我还很生疏,需要更多的年数来突破。我希望自己在今年能够尝试不同的讲道方法,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讲道风格。 还有一件很感恩的事,感谢神的带领,也很感谢Eddy老师那次亲自来杭州跟我们交流。我最终决定申报CIU中文网络神学的宣教学硕士课程。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接受更全面的装备,以便神的明确的呼召临到的时候,能够说:“主啊,我在这里,求你差遣我和我的家!” 谢谢Eddy老师的谆谆教导,也很感谢师母能够支持你拿出周一休息的时间,支持你去作这个讲道工作坊。愿神大大地赐福与你和你的全家,以马内利!有机会欢迎您来杭州继续聚聚~ Mr. Y 2021年2月22日 以下是我的一些推荐语: 讲道工作坊非常适合那些预备参与或已经参与话语侍奉的弟兄姊妹,尤其是那些有已经有讲道经历的传道人。工作坊所涵盖的释经学和讲道学会给(准)传道人提供非常实际的帮助,老师的重难点讲解分明,课堂上会详细地演示如何做机械分层,从经文导出释经大纲,在从释经大纲结合适当的讲道方法,再发展出完整的一篇“好”讲章。当然,老师会介绍三种构成讲章的方法:关键字法、分析法和文本法,其中关键字法最为关键。掌握了这三种基本方法,不但会使传道人有信心和能力处理九成以上的圣经经文,还会使讲章不致于落入到某种固定的套路或模式。除了这些实际的帮助,工作坊还会给每位学员讨论和试讲的机会。若要最大程度的提升释经的水平和讲道的质量,参加工作坊的学员就必须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前阅读指定的两本教材,即罗伯特森·麦奎金,前CIU院长所著的《理解和应用圣经》和CIU讲道学教授汉密尔顿博士所著的《平衡的讲道》。我鼓励那些想要忠心传讲神话语的仆人都能有机会参加Eddy老师举办的这个讲道工作坊。学以致用,假以时日,那么你每一次的讲道都会是好的讲道。 第一讲:目标,框架和总体介绍 – 文件大小:202M 第二讲:启示、默示、光照;基督教世界观;基本释经进路 – 文件大小:235M 第三讲: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 – 文件大小:327M 第四讲:从远到近的观察经文 – 文件大小:417M 第五讲:汉语特征与语法敏感 – 文件大小:256M 第六讲:作为释经空间的机械分层 – 文件大小:378M 哥林多前书6:1-8:从机械分层到讲道大纲的快速示范 第七讲:汉语动词的时体简介;释经大纲 – 文件大小:515M 第八讲:圣经神学的释经进路;叙事分析案例 – 文件大小:358M 一篇典范的讲道稿 第九讲:从释经大纲到讲道大纲(Luke 7:1-10) – 文件大小:340M 第十讲:释经框架与进路回顾;修辞手法举例 – 文件大小:332M 第十一讲:希伯来诗歌的特征;大尺度修辞:交叉配列和包络 – 文件大小:361M 第十二讲:耶稣的比喻;神学与教会的闲话;Sword与应用 – 文件大小:330M 第十三讲:讲章结构实例;UAB-18章:预言、象征与预表 – 文件大小:315M 第十三讲下:释经进路对整体解释的影响;今天你唯独圣经了吗? – 文件大小:71M 第十四讲上:人物预表;解经与神学门类 – 文件大小:123M 第十四讲下:系统神学、实践神学、圣经神学和历史神学实践:十一奉献的解经实践;玛拉基书3章与话题 – 文件大小:364M 关于奉献的讲道大纲 十一奉献之历史神学分析 第十五讲:讲道哲学 – 文件大小:294M 补充:事工哲学 – 文件大小:393M 第十六讲:案例分析:罗马书 6:1-14; 诗篇 127 – 文件大小:401M 第十七讲:讲章结构;关键字法;林前 6:1-8 – 文件大小:335M 第十八讲上:PPT的使用;讲道实作和讨论:传道书 5:1-7 – 文件大小:132M 第十八讲下:讲道实作和讨论:撒母耳上 13:1-22 – 文件大小:124M 第十九讲:主题;分析法(提摩太前书2章);讲道实习 – 文件大小:431M 第二十讲:文本法举例;提摩太凯勒的讲章——学习与借鉴;讲道实习与讨论 – 文件大小:385M 第二十一讲:简要回顾;示例的作用;处境化的讲道 – 文件大小:329M 求主怜悯。...

March 6, 2021 · 1 min · eddy

释经和释经讲道工作坊|如何最佳地浪费时间

昨天有些困,临睡前简单总结了一下释经讲道工作坊的工作。今天早晨有朋友询问是否可以直接分享已经录制的视频,订阅公众号的人数似乎也增加了半个涨停板。 看来需要略微补充说明一下。 第一要紧的是(提摩太前书 2:1),跨文翻译是没有“小编”的。重要的事情重复说一遍,没有小编。老编也没有。所以,请不要随意呼唤“小编”,也许没人回复您的留言。 第二,工作坊的目标之一是推动更多的传道人或同工们使用signal。所以,请想尽任何办法注册signal,用signal和我联系。我的signal号码是美国的,从我这一端尽量保证通讯安全。这是我对工作坊参与者负责的态度——无论我的朋友是否隐私会泄露,尽量保证不是从我这里泄露出去的。不接受微信报名。 我的signal号码:+1 803-393-9876,如果需要报名,请绕过小编直接联系我。 第三,不是每个人都有释经和讲道的恩赐。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教导的恩赐。工作坊不是普及型讲座,而是神学院级别的讨论。希望参加的人先计算代价,内容相当于两门神学院课程,每周需要投入8-10小时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半途而废也可以,但对我的“教导恩赐”和心态还是多少有些打击,至少需要多花些时间在祷告上才能平复。 第四,释经和讲道对于站讲台的同工来说是一个终生不懈的事情,密集型短期学习的效果不好。所以,即使看视频,也尽量保持一周一次的节奏,即使不做作业,这样的效果也会好很多。 第五,完全免费。保留所有文字、视频和分享内容的版权。 第六,信心和顺服是基督徒生命成长的必须。同样,对工作坊有着基本的信任感,愿意参与、完成阅读和书面作业,是获益的基本途径。否则基本上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第七,没有讲道服侍的人也可以参加。去年的报名帖,复制如下,可以了解我的教育理念和工作坊的设计,以及我对作业、坚持、以及报名的要求和不作任何要求,以及参加者需要的“基本”(或者作为传道人之根本的)语文水平: 本周邀请卫灵公老先生对工作坊介绍如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讲道,辞达而已也。 80%的报名者使用了QQ邮箱。本周邀请盲人音乐家师冕解释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要求使用signal 以及安全邮箱的问题: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 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几个研究机构联合报告说,最新的HTTPS-TLS 1.3和加密地址请求协议ESNI据说无法在墙内打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协议,明年大部分国外的网站估计都无法正常访问了,特别是CDN加速的网站。 真令人悲伤。 **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翻墙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以下是劝退帖。请报名之前仔细阅读,祷告。若还是愿意参加,请按照要求1,2,3,4完成前期预备和报名: 资源帖: 指定阅读材料《理解和应用圣经》,代码“UAB”: https://mp.weixin.qq.com/s/-I43r4wWVeiaP3c_19PXNg 指定阅读材料《平衡的讲道》试读版,代码:“PWB”。https://mp.weixin.qq.com/s/YX_Wk_ROrvj26YM22CHgFQ 指定威胁人的要求(释经学分享完后,进入讲道学之前清场):8月底之前完成的预备工作和祷告考虑的问题: 1. 复习系统神学(或读一本系统神学书籍) 2. 阅读UAB前五章,写一份读书报告,(1)讨论你的释经进路,(2)你的教会(宗派,传道人、你自己)最近一次讲道的释经进路,(3)教条主义对你释经的影响。 3. 你的姓名,教会,神学训练和神学背景,对工作坊的期待(为何选择参加这个工作坊) 4. 提交一篇讲章(教导大纲),释经大纲,作为工作坊开始前的基线。 5. 工作坊过程中要完成4篇释经作业,3个讲章,读两本书(UAB,平衡的讲道+3个附录。需要读书报告)。 6. 工作坊结束的时候需要写一篇“软文”,讨论你对工作坊的感受、改变和收获。 7. 进行到释经学结束时(大约8-10周),我会清理一遍,重建一个群,将坚持参加,一贯交作业,也觉得能够通过工作坊受益的人放进新群。这个群就不再更新信息。 8. 觉得太难的现在就可以退群了,不会被视为踢场子的。 下面是L姊妹参加工作坊的分享。涉及个人信息部分有删节,以保护隐私。 收获: 1、 我的心有了很多的更新,原来觉得讲道是一项任务,不得不做,上了课后发现讲台的工作非常的重要,慢慢越来越看重这项事工,这两个月在准备讲章的时候虽然仍觉痛苦,但内心多了些敬畏,不断问自己要如何透过讲章敬拜神,我的解经是忠于经文吗?应用和解经相关吗?造就弟兄姊妹吗? 2、 个人的灵修上也多了很多从历史背景上去理解经文,到底作者要对当时的人表达什么; 3、 看到自己对神话语随便的态度,没有好好考究,盲从名牧 …… 4、 释经上面老师讲的机械分层过往从来没有接触过,见识了机械分层的魅力,虽然机械分层的作业做得很少,做的过程也非常慢,却发现这个过程很有益处,使得自己更深的思考经文,之前看到有些牧师说准备讲章的时候会把那段经文读20遍,但其实我不太明白这20遍到底要思考什么,只是单纯追求20遍这个数字吗?一定不是,在做机械分层作业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把自己泡在经文里,允许圣灵籍着经文来对自己的心说话,思想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 5、 没有来工作坊之前对于写讲章我的内心是一堆乱麻,更多是为了凑够6千字,会出现很多喊口号式的教导,经过工作坊的学习,至少我现在对于如何准备讲章有了一些框架和步骤,知道释经大纲和讲道大纲的不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手足无措,也知道自己要在哪些地方下功夫,以前连下功夫的方向都没有。 6、 对一些讲章的探讨也开阔我的眼界,老师的提问总是一针见血,提高我对讲道的鉴赏能力,嘻嘻。 7、 老师对宣教的异象也深深的感动我,看到老师对年轻一代的负担,用心,付出实在感恩,也被老师对神的委身激励。...

March 6, 2021 · 1 min · eddy

《威敏神学》|有朋友愿意帮助整合译稿吗?

简单说一下《威敏神学》一书的情况。 此书的翻译,原是受了一个教会的委托,希望用此书作为教材,在教会走改革宗建制时能够有所参考。 但在翻译和讨论的过程中,我们都觉得此书的价值甚高,既然已经译出,若能出版,让更多弟兄姊妹受益,也是一件美事。于是请“橡树”出面和原书版权方拿到中文版权,计划在翻译完成之后,可以在中文世界出版。 因为这个项目是中途才请“橡树”帮助,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考虑按照“橡树”的翻译体例来进行。 事实上,甚至没有人提供任何体例、翻译所依托的文本给我,是我自己在亚马逊购买《威敏神学》电子书,然后开始翻译的。这种情况也可以算是中文神学翻译界的一些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举例而言,学人有一篇“丁东:《思痛录》的面世与再版历程”,提到韦君宜此书在上个世纪末“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稿酬是45元千字。写过字的人都知道,别的什么思想、学识之类的储备不谈,单单文笔流畅地写出千字来,需要多长时间。按照45元千字付稿酬,几乎可以说是羞辱斯文的事情了,若说是慢性坟书坑儒,也差不多吧。 翻译也一样。我知道许多不错的译者,翻译的速度是一小时400-500字,有时候拿着80-100元千字的酬金。我一向觉得这第一环就出了问题,以后的翻译质量低下、出版社也不挣钱、盗版严重等等,大概都是彼此关联在一起的。但作为一个译者,我只能想点办法推动我能触及的这个环节,看看能不能试着提高译者的酬金水平,也可以多少帮助年轻译者成长,或者让优秀的译者在这个行业里服事更长的时间。 但另有一事,也算是翻译领域的惯例,就是将编辑、排版的大量工作,推到译者的身上。 比如,我曾经接受某个丛书的委托,翻译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柏拉图神学家斐奇诺的书信集。斐奇诺的文笔极佳,思想也深邃丰富,但我不太喜欢斐奇诺这人,读着他的书信,觉得太讨好Patron,或者说赞助人——也就是当时的欧洲首富梅迪奇。梅迪奇是佛罗伦萨最重要的银行家,也是米开朗基罗、斐奇诺等一众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的主要赞助人之一(米老师的另一个赞助人是教皇;斐老师是按立过的教士,所以也算是在教皇的赞助之下)。我可以理解斐奇诺和梅迪奇通信时的口吻,那时候没有什么出版业,印刷术也要过好多年才会流行起来,所以赞助人对于哲学家而言,几乎是最需要维护的关系——哲学需要悠闲(最近看来,神学翻译也需要悠闲)。 但无论如何,那时我按照56元千字的税前单价,承诺翻译这本书,用两年的时间翻译了前两卷,许多时候是在David刚出生,我们在读书和喂奶的间歇中完成的。 译稿完成之后,我的联络人又发给我一份翻译体例,要求全文按照体例修改一遍。那时我已经身心俱疲,学业也繁重。但更重要的是,我不认为按照体例修改译稿的字体、参考文献的格式、引文的格式,将拉丁语词汇设定为Times New Roman,中文设为宋体5号,章节号分别用黑体4号的“一、二、三”,不能用原文采用的“§1,§2,§3”等繁琐的工作,是译者应当承担的本分。 我的理由简述有三。 1,翻译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与设置体例这样的活动纠缠在一起,无疑会大大影响进度和翻译质量。这种问题,应该归入翻译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2,在采用CAT工具的时候,或者说在整个翻译工业界的最佳实践上,所求是译文与原文的字体、格式、排版尽量一致。我早年从事IT行业,从工作开始就讲究所谓MVC模型,也就是内容、控制和呈现相互独立、去掉耦合的设计原则。我实在无法理解现在的翻译机构仍旧采用排版、体例与翻译内容混合,将重担加在译者身上的做法。 3,我认为,让优秀的内容翻译者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考虑体例、检索人名和书名是否和翻译机构曾经积累的庞大数据库匹配等事情上,对于产生更多高质量的译本而言,实在不能说有益。作为一个没有研究生可以支配的体制外译者,实在无法可想。 所以,我告诉联系我翻译此书的朋友,实在是没有精力做这些体例的工作了。稿酬我不要了,请你用这笔钱雇一个专门的编辑,帮我将后续的事情做完吧…… 后来的经过是这样的。他自己做了一点校对和修改,在学校里找了一个硕士生帮助做了一些体例的修订,但仍然没有完成。因为时间拖得有点久了,我的朋友也很焦虑,于是我们在署名权上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我不认为做前言翻译、校对和体例修改的人应当署名为第一位译者,所以就收回译稿,没有再继续往下推动出版的工作。自然,出版社没有预付款,我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总是要等到出版了才会付款,我即使没有放弃稿酬,最终全部税前所得也不过3-4千元人民币而已)。就这样吧。 这是我唯一一次最接近出版一本书的经历,那是在2012年,将近9年过去了——书稿还在我的电脑里,而我的朋友已经法学博士毕业,进入高校做教授了。当时我劝他的一句话是,亲爱的朋友,我知道你为了此书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本来应当是出版社编辑的工作,都由你承担了。但你的学术生命还很长。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本书的署名权,过早地陷入麻烦之中。以后你会成为知名学者的,而书一旦出版,变成公开出版物,有些事情就不可改变了。 他听了我的劝告。我们虽然联络比较少了,但还算是关系不错的朋友。 后来我也不太赞赏出版机构将体例、校对、排版等工作全部推给译者的做法,常常因此而在翻译完了之后,与机构反复交流,我的许多书出版缓慢,大概也与这样的事情有些关系吧。比如去年翻译那本F.F.Bruce《使徒行传注释》,就差不多为此拖延了4个月,自然,最后酬金的结算也拖延了4个月。 回到《威敏神学》的翻译上。 这本书倒不是我不想按照“橡树”的体例定稿的问题,而是在翻译之初,就没有沟通过体例,半途才决定交给橡树出版的。 我在春节期间加班工作,总算将此书初稿做完。节后还有若干其他项目堆砌,按照禤老师的说法,都是要真金白银地投入时间来翻译的,而且受到天气因素、心情和国际国内局势的极大影响。 手中项目紧迫,我大概暂时没有时间完成全书的体例编订工作,至少要等到8月初才能抽出时间来仔细地按照体例修改和排版。若有哪位朋友愿意抽时间帮助我按照“橡树”的体例(相对来说,比出版社的要求简单许多)整理一下译稿,我将不胜感谢。 或者,有朋友希望借此提前读到全书的译稿,也是好的。 神学翻译工作是一个泥潭,但我总是心存盼望,想要推动和改善一些实践。 Eddy顿首!(附注:已有朋友帮助处理文本。)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March 6, 2021 · 1 min · eddy

不平衡的讲道理(11)|卡森不重视系统神学,都是何顿的锅

I’ve sometimes told students who say they want to do a Ph.D. in systematic theology, that one doctorate won’t do—they’ll need at least five: one or two in New Testament, at least one in Old Testament, a couple in church history, one in philosophy, and then they can do one in systematics…… D.A.Carson接受M. Horton的采访记录。福音联盟文档:https://s3.amazonaws.com/tgc-documents/carson/2010_Horton_interview.pdf 译文:我有时会告诉那些打算读系统神学博士的学生,一个博士学位是不够的——他们需要至少五个:一两个新约博士,至少一个旧约博士,几个教会史的博士,一个哲学博士,然后,可以考虑研究系统神学,弄个博士来玩了…… ——唐纳德·卡森博士接受迈克尔·何顿博士的采访记录。 见:https://s3.amazonaws.com/tgc-documents/carson/2010_Horton_interview.pdf 无特定的指向。听说有些小将声称,在世的神学家中只有不超过3人是正统改革宗(言下之意,其余都是异端)。在他们的笔下,那种势成水火的斗异端,在神学学术共同体中是否真实存在? 这种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他们常常引用的正统神学家Michael Horton博士正当壮年,要了解何顿博士对于比如D.A.Carson的观点(记得有一次我在某个微信公号文章上这样留言了,大体是:要知道何顿是否真是这样的观点,问问本人不就清楚了。何苦如此委婉曲折地推测……),随意查询一下,或者提几个尖锐的问题,找他的学生采访一下即可。何顿博士大概是不会为小将们背锅的。 福音联盟整理过一篇采访记录,是迈克尔·何顿博士采访D.A.Carson博士,讨论圣经神学家们是否应当注重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两点: 何顿与卡森的关系很好,彼此尊重。 卡森对于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的态度如何,是否与最近橡树公众号上的系列文章表述的有所不同。 我正在听一个panel,是Carson和Horton为主要讲员的会议,可以听听他们在台上对话的气氛:https://www.desertspringschurch.org/messages/Date/MAY_03_2008_c.php# 论到卡森对约翰福音 14:28的注释,橡树的文章《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无足轻重之学科?(下)》认为卡森教导“次子论”的异端。按照文章的意思看,大概是指卡森博士长期不重视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对古代大公教会的信经一无所知,所以与改革宗浸信会的格鲁登博士一起,可耻地站在了异端立场上。 我觉得橡树发表这样的文章,任凭一位自称改革宗长老会出生的业余平信徒神学家这样说,并不妥当。即使加上“若笔者带有偏见,求主赦免!”作为挡箭牌,也不妥当。指控别人异端,不能靠着莫须有的证据,先说了再来道歉,或者预先道歉,就可以随意说了。 这种事情,我是建议这位作者所属教会的长老们好好考虑一下,是否可以略加劝勉。这种问题要是上到区会去审议,我觉得也不妨(前提条件当然是这间改革宗长老会有所属的区会)。 近来翻译何顿博士在加州威敏的同事范司寇博士的《威敏神学》一书,对基督论略有涉猎。(见《威敏神学》第6章试读)。...

March 3, 2021 · 6 min · eddy

不平衡的讲道理(9)|Newspeak-那些年,我们遇见的新话

So to newspeak, I am here to make peace with whatsoever feels free of ignorance. 这些年多少见过一些新话,如果用它们自己的逻辑替代一下,原创者就会大为生气。比如:基要主义|圣经辅导反对心理学的逻辑(1)中提到的这个逻辑,值得简单复述一下。详细的讨论可以见原文。详细的生气可见留言。 我反对所谓的心理学辅导或混合辅导。因为如果心理学合乎圣经真理,我们不需要心理学,有圣经真理就够了;如果心理学不合乎圣经真理,我们更加不需要也不能要心理学。 馨舸,公众号:新生命热线浅谈圣经辅导、世俗心理学和混合基督徒心理学辅导的区别以及药物的使用 我们用这个逻辑玩了各种句式: 如果科学符合圣经真理,我们不需要科学,有圣经真理就够了;如果科学不合乎圣经真理,我们更加不需要也不能要科学。 如果改革宗符合圣经真理,我们不需要改革宗,有圣经真理就够了;如果改革宗不合乎圣经真理,我们更加不需要也不能要改革宗。 如果哲学符合圣经真理,我们不需要哲学,有圣经真理就够了;如果哲学不合乎圣经真理,我们更加不需要也不能要哲学。 如果加尔文符合圣经真理,我们不需要加尔文,有圣经真理就够了;如果加尔文不合乎圣经真理,我们更加不需要也不能要加尔文。 你得展示逻辑,才能说明荒诞,这是后现代大家喜欢例证的文化倾向吗? **反改革宗。**见词汇量的反动派。下面这段不需要文科生也能看懂。 从前,有些外国友人对“反革命”一词很不解,对反革命要被杀头一事则大为不解。因为在他们幼小脆弱的心灵看来,volution是一个中性旋转向量,所以无论“革命” (revolution)还是“反革命” (anti-revolotion)不过是向着某个方向的旋转运动而已,何以revolution如此重要,而anti-revolution如此危险? 最近听到一种好玩的说法,“听说Eddy反改革宗!” 这顶帽子很好玩。一般我们会说,“Eddy推广无宗派的CIU,不支持改革宗。”这样至少还能判断一下,到底Eddy同学是否支持改革宗,他的孩子们是否接受了婴儿洗,或者是否还保留着PCA的会籍。但“听说Eddy反改革宗”,这就很有意思了,是吧。 Reformation自然是变形,而Anti-Reformation,难道是传说中的最高价值观:conservatism?或者,无论怎样,reforming and anti-reforming都是中性的,都是在现状之下的改变? 最接近奥威尔原文的新话,自然是那句“分裂式植堂”。见事工哲学(19)——成员动力学。我是真心地劝大家不要分裂式植堂,多样性是关键。 排在第二位的推荐“保守的改革宗教会”。有牧羊人改行为牧猪人的写了系列文章,我顺手引用一下即可,大家可以看看牧猪人笔下的历史神学,什么叫“保守的改革宗教会”: 清教保守么? 美国“宗教自由”是怎么回事| 牧猪人 新话之余,简单解释一下昨天引用的这句话。因为若不给出例证,似乎有人始终觉得逻辑上没有问题。 顺便说一下,下面的引文中加红的一段,在逻辑上是很成问题的结论,而且这样说绝不是为了讽刺,而是出于一个圣经神学的类比。 而当一些保守的改革宗教会批评这样的趋势时,不少采取或认同这种教牧辅导的人士开始反击,斥责改革宗神学反学术、反理性。(非常讽刺,许多有敬虔主义传统的教会常常指责改革宗神学“太学术”“太讲理性”,这足以证明这两种批评都是何等地有问题。) Frank著,公众号:橡树文字工作室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无足轻重之学科?(中) 这是今晨我在朋友圈里随口说的,也不修改了,原话照引: 给一个圣经神学类比,揭晓答案,免得大家还要纠结历史神学与系统神学,科学史与系统科学: 有些保罗说唯独因信称义,若靠着行为基督就白死了—批评我们教会里的犹太基督徒;有些雅各说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你说你有信心,该死的行为呢?—也批评我们教会的犹太基督徒。这足以说明,这两种批评都是何顿的问题[呲牙]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March 3, 2021 · 1 min · eddy

不平衡的讲道(8)|后现代讲道者的权威;系统科学和科学史——无足轻重之学科?

在朋友圈里和朋友们讨论了一下。我觉得其中有些问题比较重要,值得单独说明。后现代社会,话语的权威性是一个关键。(一个过度引用“权威”来支持立场的例子:不平衡的讲道(2)|后现代的权威与引用)。 这篇文章(如果读到上、中、下),以一种几乎权威性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讨论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的必要性问题,并以机关枪扫射的架势指出了若干著名神学家、平信徒、教会、宗派的各种问题。而若水漫海公众号的“若水漫海翻译培养指定阅读书目或文章(第一期)”将其列为与埃里克森、巴刻、柏瑞特并列的四种必读系统神学和护教学资源。 1. 系统神学与护教学(强调是我加的) (1)《基督教神学导论》,艾利克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简明神学》,巴刻著,美国:更新传道会 (3)《将人的心意夺回》*,理查德·柏瑞特著,台湾:改革宗出版社 (4)《系统神学与历史神学:无足轻重之学科?》,Frank[文章] 我想讨论的问题很简单。因为文章采用了物理学和心理学为例,所以我只是简单地从文章所引用的科学例证来说明。先看心理学(强调是我加上的):……这不是空穴来风,端看看现今在教牧辅导中流行的世俗心理学就可想而知了。许多信徒对这种“圣经与心理学结合”的教导趋之若鹜,这类书籍也在信徒中广为流传。(而其实这类书籍往往不过是以心理学内容为主轴,兼以一些圣经经文点缀一番,就可以冠名为基督教的辅导类书籍了。)甚至心理学博士已经成为福音派当中可以炫耀的资本,不少从未经过神学训练的基督教心理学学者都著书、开讲座,来“帮助”众信徒解决各方面的生命问题。一般信徒也对此也颇为欢迎。而当一些保守的改革宗教会批评这样的趋势时,不少采取或认同这种教牧辅导的人士开始反击,斥责改革宗神学反学术、反理性…… Frank著,公众号:若水漫海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无足轻重之学科?(中) 首先,许多从事基督教心理学的学者当然有深刻的神学训练。比如Eric Johnson的《God and Soul Care》所体现出的神学深度,远超许多从神学院拿到PhD的人。另一方面,也许有基督教心理学者并没有经过神学训练(需要作者能举实例说明,比如我就可以说出一个做主要推广圣经辅导的化学家——也是首席科学家,写文章讨论创造论和进化论的问题)——如果未经过神学训练就不能著书开讲座,或不能帮助众信徒解决问题,那么这篇“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无足轻重之学科?(中)”的作者,似乎也缺乏足够的权威来讨论这个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的话题——这就是所谓后现代的话语权威问题,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有权威的,甚至是不容置疑的权威,但标准并不能套用在自己身上。 我还想引用这篇文章的另一个例证: ……活跃在这种态度背后的是“权威意识的丧失”,而且是选择性的。如果现在是讨论科学,有位大学生平信徒发现,他在阅读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玻尔(Niels Hendrik David Bohr)、狄拉克(Paul Adrian Maurice Dirac)等人的量子力学理论时,有些计算他不能理解,或有些内容仍令他疑惑,感觉好像他们是错的。他一定会马上打消这样的念头,毕竟他们都是专家,都是所谓“大佬”,而他和这些物理学家比起来还只是一个量子力学的“萌新”,出错的一定是他自己,不会是那些科学家,且他们的理论早就被无数专家、“大佬”们检验过,这就更大大降低了他们出错的可能性。 Frank著,公众号:橡树文字工作室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无足轻重之学科?(中) 只要有一点科学史的知识,或者学过一点现代物理学,就知道这位大学生平信徒显然懂得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爱因斯坦没有参与量子力学的发展;只有非大学生平信徒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于是自然也理解不了大佬们在讨论什么问题。但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质疑,若“萌新”有了疑问,一定是追下去发文章,而不是想当然地认错。至少,重复别人的推导和试验,是饶毅教授最近力推的科学解决争端的手段。一个不怀疑前辈的理科生绝不会成为一个有建树的科学家。文科生们这一点还是有必要知道的。 这是另一个悖论。一位以权威意识写文章的作者,实际上并不是他所讨论的问题的权威,甚至可能缺乏基本的常识。 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大概是,你读到的时候,完全意识不到作者可能是一位未经正规神学训练的平信徒业余神学家。你读到他担忧、规劝、不想论断(而继续论断)或者表示自己非常遗憾的时候,你看到若水漫海将他的文章(也许是他自己做的)放在巴刻、埃里克森等著名神学家之列时,忍不住会模仿他的口气说, 难道没学过神学、心理学、现代物理学的人可以比他批评的古德恩、卡森、傅瑞姆更懂得自己在谈论什么吗? 好了,我要开始澄清了。我认为作者的文章写得很好,不过立场上自动嵌入了某种悖论,使得读者要接受他的权威性存在某种困难。一个号召平信徒顺服权威的平信徒业余神学家,以权威的口吻批评他曾经要求别人尊重的“大佬”,例如下面这样典型的自相矛盾:所以,笔者规劝众信徒能够有谦卑考察的心态。对一些问题,神学“大佬”们集体的看法总归是有道理的,你看不出来,不代表别人看不出来,不代表事实就不是这样了,可能是你比较笨,或在神学和解经上不太有恩赐(请赦免笔者的直言不讳,但事实可能且非常可能如此,现在有多少“传道人”其实应该被验证为没有恩赐做传道人,却其实为了一己私利硬要做传道人而误导许多人?) Frank著,公众号:橡树文字工作室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无足轻重之学科?(中) 其实,加尔文和路德两位大佬就有诸多不一致的见解,而古德恩、卡森、傅瑞姆与何顿等作者笔下的“一些保守的改革宗教会”大概见解也不完全一致,你看不出来,但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神学“大佬”们哪有什么总归有道理的集体看法,不过是“保守的改革宗教会”总归有道理罢了。 顺便说一下,下面的引文中加红的一段,在逻辑上是很成问题的结论,而且这样说绝不是为了讽刺,而是出于一个圣经神学的类比。 而当一些保守的改革宗教会批评这样的趋势时,不少采取或认同这种教牧辅导的人士开始反击,斥责改革宗神学反学术、反理性。(非常讽刺,许多有敬虔主义传统的教会常常指责改革宗神学“太学术”“太讲理性”,这足以证明这两种批评都是何等地有问题。) Frank著,公众号:橡树文字工作室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无足轻重之学科?(中)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March 3, 2021 · 1 min · eddy

不平衡的讲道(10)|如何学习提摩太凯勒的讲道

在神学院学习期间,借着深夜打扫教学楼时间听了不少Timothy Keller牧师的讲道。 昨天朋友邀请参加一个zoom会议,内容涉及到凯勒的福音DNA和城市植堂运动,想起来那15个模块之中,我曾经翻译过模块4、13和15中间的一些文件,多少也勾起一点回忆。 如今在“教会杂志”上还能查到我2013年翻译发表的《具有传福音动力的教会》一文,就是这个翻译项目的部分内容。 链接见:https://www.churchchina.org/archives/131109.html 虽然我可以算是这个运动的深度参与者,但在实践中,我更倾向于Missional Church Movement或者T4T。我希望采用更加灵活、处境化的模式来植堂和传福音。 美国式的城市植堂,需要的资源和预备工作有时太过于庞大。美国的数据是这样的,简单举一个例子: 这是我在翻译完了救赎主教会的城市植堂文档之后,暂时认为没有这个资源和人脉独立按照这个架势植堂的原因。最终我还是选择了Business-As-Mission的跨文翻译和轻轨战舰模式。 回到凯乐牧师的讲道上来。他是我见过讲道讲得最好的当代美国牧师之一。我仔细听过好几遍他和Clowney博士在RTS讲授的“Preaching Christ in a Postmodern World”。在苹果手机的podcasts上有开源的音频,在接送David和Lisa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如果我没有听古典音乐,就是在认真听这门课和柴培尔的“基督为中心的讲道”(也是podcasts免费)。 在听凯乐的讲道过程中,我也有很多纠结,跟不上他的模式,有一天若有所思,一笑出门,知道问题之所在。从此我不再听凯乐,也不读公众号上翻译发表的凯乐牧师讲道文稿。 如果大家有兴趣, 可以先读一下生命之光读书会发表的凯乐牧师“讲章 | 以劳碌工作为基础的人生,值不值得过?” 我下面简单介绍这篇讲章为何不适合直接抄袭或模仿。然后简单说明我们应当如何平衡地看待和学习凯乐牧师的讲道。 他的开篇就谈到讲道的对象: 在这几次信息中,我们查考了《传道书》。为什么呢?因为《传道书》的作者在书中采取了我们所谓的“实际的世俗主义者”的立场。这实际上是现今世上大多数主要大城市里大部分人所持的立场。这是文化精英的立场,而且渐渐成为了西方的普世文化。提摩太·凯勒,公众号:生命之光读书汇讲章 | 以劳碌工作为基础的人生,值不值得过? “实际的世俗主义者”,文化精英,受到文化精英影响的普世文化趋势,是纽约救赎主教会面对的福音对象。美国的优秀牧师们,无论是凯乐还是安迪斯坦利,都习惯在讲道的前言里定意这篇讲道要针对的对象。 但将这样的讲道翻译照抄过来,变成中文,模仿这种口气讲道,不一定切合我们每一个具体教会的处境。 上月在一个重庆的城市精英教会里讲道,我提到“植堂”二字,后来发现会众中有一两位春节来访的慕道友,在听道时并不知道我在讲什么,他们以为是“置堂”,或者将教会控制在手中的意思。 接着,凯乐牧师给出了自己的主要示例(main illustration):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著名教授史蒂芬·古尔德(Stephen Gould)**如此说。他说: “我们活在世上,是因为一群特别的鱼有一种罕见的鳍骨,可以变成陆上生物的腿;由于彗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绝种,从而给哺乳动物一个难得的机会(所以老实说,你要感谢你的幸运星)……这个关于人为什么活在世上的解释,虽然表面上令人感到苦恼,甚至令人感到害怕,但最终是令人释放和振奋的。我们不能〔从大自然〕理解生命的意义。我们必须自己建构这些答案……没有别的办法。” 当然,我怀疑有多少人熟悉古尔德教授,已故的著名进化论支持者。但这就是凯乐牧师要讨论的文化对象和文化精英们熟悉、感兴趣的人物和观点。于是,他们会在这篇讲道中如鱼得水,在智识和神学上都得到冲击和反思。 从这个意义上看,凯乐的讲道非常有效,非常充分,完全侵入到他所在的纽约文化处境中。 但将这篇讲道译成中文之后,其力度已经大为减弱,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古德尔是道金斯的好友,或者古尔德的观点出自何方。 考察凯乐牧师在这篇讲道中的其他示例,包括: 1972年,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兼演员史德斯·卓高(Studs Terkel)写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名叫《工作:人们谈论并感到他们整天在做的事情》(Working: People Talk About What They Do All Day and How They Feel About What They Do)。 亨利福特和马克思:以下有两个人,他们的看法可能不太一样。一个是亨利·福特(Henry Ford),另一个是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卡尔·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试金石。人类为改变自己的世界而努力,在其上留下自己的标记,使之成为自己的世界。”一切都是藉着工作而成。亨利·福特说:“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永远放下他的事业。他应该白天想着它,夜里梦见它。好思考的人知道在物质上、道德上和社交上,工作能拯救整个种族。工作不仅让我们活着,也赋予我们生命。” 反面应用的Strong:有一个人花了一生去编写一本经文汇编,名叫《史特朗经文汇编》(Strong’s Exhaustive Concordance)。 凯乐50%的讲章中会出现的:正如英国知名作家、护教家C. S. 路易斯(C. S. Lewis)所说,你在工作中总是说:“我跟你一样优秀。” 以及,翻译上有严重技术问题的这句话:专家说,你不需要睡得久;但需要睡得深。你需要在睡眠时眼球快速转动。 最后这句话当然需要评述一下,我不知道谁可以睡着了还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眼球快速转动,我就是醒着也无法快速地对着这句话翻白眼。这句话应该说的是,睡眠要进入深层次的“快速眼动期”,才能充分休息吧。我是外行,谁能解释一下,如果凯乐牧师讲道的时候这样说,纽约第五长老会的精英们会不会嘲笑他的科学和心理学常识不足,顺便贬低他对古尔德的评述……(神学翻译需要常识,需要科学知识。我甚至认为大部分译者不具备翻译凯乐讲道或书籍的知识储备,大部分读者,传道人或其他,或许也不具备阅读他的讲道的知识储备,只是看看热闹而已。) 凯乐牧师的结论:祂把我们的罪担在祂自己身上,以致当我们相信祂的时候,上帝可以察看我们,在我们上面歌唱,用祂的爱使我们平静下来。...

March 3, 2021 · 1 min · eddy

不平衡的讲道(4)|刻意、无意或断章取义地解释经文

顺手分享给工作坊的各位讨论。 这篇讲道稿的解经结论是,我们都要有为父的心,因为现在的基督徒“为父的不多”。 但是,其依据的经文,哥林多前书的4:15上: 15 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 在紧邻的上下文中长成这样。 14 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警戒你们,好象我所亲爱的儿女一样。 15 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 不需要任何原文知识,单凭上下文也知道,这段经文讲的不是基督徒缺少为父的心,而是说他们有许多师傅,但像父亲一样在福音里生了他们、像自己儿女一样爱着他们的只有使徒保罗一人而已。 至于保罗为何说这句话,还要从14节之前的上下文中探求。 我们的工作坊里大家简单讨论了几句。除此之外,大家认为: 经文和讲章关联性不强。这个就是拿经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主题经文没有关系。 这样的讲章我在网上看过不少。 一些圣经培训班也是这样教的。认识一些用这种方式讲道的人。 但这句经文还没解释对头,支持不了任何“我们要多为父”的观点。而且这个观点还很邪乎。 我认为,若教会的讲台质量是这样,教会一切复兴大概都是面子工程。 现在很少有时间去讨论自己感兴趣的神学和哲学问题,大部分时间都在这样最基础的工作坊和文献翻译工作上。 我仍然认为神学家们、哲学家们、社会学家们、科学家们、心理学家们有责任回应教会的实际问题,将教会的总体往上提升。但另一方面,一眼望到头,我大概会不断和这一类的讲道、传道人、会众在一起,一点一点地将神学家们提高层次之后松动的地基稍微夯实一点。 解经不对,后面的一切神学构建都没有意义了。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February 23, 2021 · 1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