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网络安全(6)|使用vpn的11个理由即其他

“When information is cheap, attention becomes expensive.” 信息廉价时,注意力却变得越发昂贵。 ― James Gleick, 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google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服务提供商之一,其丰富而先进的软件服务是许多网站的基础。国外的许多网站常常嵌入了若干看起来人畜无害的google服务,比如地图,js前端库,流量分析服务,甚至字体渲染,大部分时候都没有什么问题。但这种情况却导致,即使ciu.edu这样的网站,在访问的时候也会出现服务劣化的问题,因为其中有一部分依赖于google的服务是无法访问的。 可以说,功夫网对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损害,就在于屏蔽了这些优秀的软件服务,导致流氓软件横行。同时,给许多人造成一个错觉,能够访问外网,就意味着安全。 再次说明,我们讨论的是安全问题,不是能否访问油管的问题。可访问性和安全性是两个虽然有关系但却截然不同的概念,一个人能秒开1024p的油管,并不表示他在安全地使用计算机。 从这个意义上讲,vpn是最重要的软件工具之一,可以说每个人都必备。 亚太地区大约有30%的用户(35%)的年轻用户常规性地使用vpn,即使欧盟和北美,也有将近20%的用户使用vpn。具体的分析可以参见下面的网页: Unlocking geoblocked entertainment content 解锁ip限制的娱乐内容 Accessing networks and sites restricted by government 访问被封的网站 Safety when using public and shared WiFi networks 使用公共或共享wifi是的安全考量 Surfing sites frowned upon at work 上班时间上网闲逛 Accessing blocked sites at school 访问学校禁止的网站 Using torrents, such as The Pirate Bay 下载盗版电影 Hiding online behavior from the government, ISP, or employer 隐藏在线行为 Safe communication among journalists and sources 敏感信息的安全通讯 Engaging in subversive political activity 反抗 Reaching local sites while traveling internationally 国际旅行需要 在国内还要加上一个:保证大部分合法网站的基本服务 在这十个理由之中,只有前两个和最后一个算是可访问性的需要,其他都是隐私和安全需要。...

March 19, 2021 · 1 min · eddy

简明网络安全(5)|电子邮件才是王道

按:1. 直播玩了两天就挂了。朝飞说是因为单位时间内关键词说得太多。神学翻译,自然是充斥着神学词汇。唉,随他去吧。 2. 所以,接下来我要认真工作了。至于计算机安全的问题,我无法提供咨询意见。所有的内容都是按照我的经验随意介绍,若有人因此而出现安全问题,参见前面第1段。 电子邮件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正式的商业沟通,一般都会采用电子邮件。这个业务太过于重要,所以很难完全将所有电子邮件端口,比如465或993端口,关闭掉。 在手机上,我使用最简单的MS outlook客户端来收发所有邮件——除了两个专用的app,分别用来单独处理翻译业务和加密通讯邮件。无论这些邮件服务本身的网站是否能打开,都不会影响outlook通过IMAP/SMTP+TLS收发邮件。因为世界上所有的邮件服务器自己连成一个邮局网络,相互之间都在中转和暂存邮件,所以没有什么障碍,总是能顺利受到各种邮件的——只要支持采用465或993端口收发邮件即可。 我常用的电子邮件有9个,其中7个邮箱使用outlook在手机上收发邮件。但在pc端,我只使用web客户端,而不要下载邮件到本地。 我是gmail最早的用户之一。当gmail还需要邀请码,处于内测阶段时,我就开始使用gmail了。6个字母的gmail账号,现在是很少看到的。当然,如果腾讯不是那么流氓,我的QQ账号应该也是6位数的…… 我曾经重度依赖gmail服务,甚至大家去北京谷歌献花之后,仍然在使用gmail。但近年来,我已经基本上放弃gmail邮件服务了,因为我不再信任数字集权的资本家。使用email服务的原则很简单:免费的服务是最昂贵的,因为服务免费,意味着你的隐私和数据就是服务提供商销售的商品或投放广告的场域。 事实上,gmail会读取用户的邮件,以便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所以在隐私和数据安全上并没有什么保障。而且保不准什么时候谷歌就将信息泄露给美帝了,从这个意义上讲,gmail并没有什么好处。 我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才将各种电子邮件分流到不同的服务上:翻译业务采用kuawentrans.com,加密邮件采用protonmail,私人邮件采用自建服务器上的eddyemma.com,学校的邮件采用ciu.edu,等等。 这也是一个需要付出代价的过程,因为每一次收到邮件,都要回复朋友,请按照业务类型,以后使用别的邮箱来通讯。好在gmail有自动回复功能,所以即使在我放弃gmail之后很久,大家仍然能找到我的新邮件地址。 我不使用任何服务器在国内的邮件服务,包括新浪、163、QQ等一切类似邮箱;也不常使用大公司的邮箱,比如谷歌gmail,苹果icloud,或者雅虎yahoo!,以及hotmail。特别是hotmail和icloud,因为他们的服务器也在国内,比如在云上贵州或云上杭州。 最安全的几种邮件服务,需要服务器在欧洲,受到欧盟隐私保护法的保护。美国的邮件服务也不安全,有关部门常常可以根据法律提出取证申请。可以随意搜索一下“secure email”,大概会找到几种真正安全的邮件服务,但若不付钱(免费的安全服务,本身就自相矛盾——免费怎么会安全,安全怎么会免费。或者说,Freedom is always not free……),这些邮箱提供的空间很小,比如protonmail就只有500M,或者tutanota提供1G的免费空间,功能也会有些限制。但若付费,价格通常会在几美元一个月,一般不会超过一杯星巴克超大杯的价格。 但与更高的安全性相比,空间小实在不是什么大问题。163这样的邮箱让用户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什么邮件(包括垃圾邮件)都保存着,一辈子不删除。这样不太好,邮件应当定期清理,把已经过时的邮件删掉,不再联系的联络人删掉,需要下载备份的附件就转移到自己的加密硬盘上(通常一辈子也用不着)——读一下《简朴生活真谛》这本书,你会有新的感悟。 对我来说,500M的邮件空间绰绰有余。但我是protonmail最早的注册用户之一,所以我的免费空间是1G。但也只用了几十兆而已,大部分邮件都是阅后即焚,不然用这样的安全邮箱简直是暴殄(音‘舔’)天物。 总结起来,邮件服务的选择: 大公司的免费服务都不太安全,无论古今中外什么公司,概无例外。 如果用户较多,可以采用自建邮件服务器或付费的企业版protonmail之类。 慢慢改变邮件使用习惯,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推荐几个免费功能尚可的安全邮箱:protonmail, tutanota,或者采用signal协议的criptext。如果考虑付费服务,hushmail或者countermail也可以考虑,但付费的邮件服务价格都不低,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建一个服务器还便宜一点,但需要专业知识才行,所以网络管理员的费用会比较高,安全性上大概也不如专业邮件服务那么先进。 有些网站,比如protonmail,可能无法直接打开。如果要注册protonmail,可以先在手机上下载protonmail的app,然后直接通过app注册。至少今天测试起来还行。criptext也能这样注册。tutanota在我的重庆电信wifi上似乎打不开服务器,无法通过手机app注册。 最安全的大规模通讯方式,无疑是邮件列表。只要将用户加入列表,就可以简单地群发信息,比起要求打卡确认的聊天室来说,是更可靠而便捷的通讯方式。在加密聊天软件不太可靠的情况下,转为使用安全的电子邮件列表,也许是一种好的替代方案。当然,这也需要付出代价,调整使用习惯,并培训用户。 如果每个人都使用protonmail等安全邮箱,彼此之间甚至可以采用端对端加密邮件。即使是继续使用gmail,也可以通过flowcrypt来加密,以防止谷歌读取邮件的内容。 对了,顺便说一下,打算报名参加我的“释经工作坊”的朋友们,作为一种培训,请注册criptext的邮箱,给我发邮件:[email protected],这个邮件服务就是电子邮件版的signal,协议和加密方式都一样,而且信息完全端对端传输,不会在中间服务器上保存。注册方式很简单,在手机或pc上下载criptext的客户端,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只有统一使用一个邮件服务,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邮件加密功能。如果没有其他用处,就算是我们的释经讲道工作坊专用邮件服务吧。 对于没有了signal的朋友来说,这样的改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March 19, 2021 · 1 min · eddy

简明网络安全(4)|signal的前世今生

按:计算机安全是个高技术活儿。就像欧阳老师说的那样,“无他唯手熟尔”。我从1998年之后就几乎不再写代码,只是做些空谈或项目管理、团队整合、客户忽悠、竞争对手震慑之类的工作,从技术细节上早已落后于时代。 有些朋友留言问我技术问题,比如windows 7升级到win10之后是否安全,或者推荐一款杀毒软件。我已经说过我不用任何杀毒软件,只依靠微软缺省的defender。杀毒软件带给人虚假的安全感,远不如坚持不访问各种稀奇古怪的网站,不下载安装各种一无所知的破解软件,不好奇地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上诱人的链接为好。(参见简明网络安全(2)|操作系统与软件)。 另外,我没有时间代替大家去研究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这些文章只是介绍我所理解和遵循的原则,并介绍我自己使用的一些软件和配置。如果大家觉得我的回答没有什么实质帮助,大概你是真的“问道于盲”了。 今天早晨,Signal被封锁了。圈内一片混乱,很多人失联。先讨论基本原则:任何用户基数超过某条未知红线的境外社交服务,均会“自动”失效。这事跟别的因素关系不大。 大概是无法挽救了——一个通讯软件,失去用户之后,将会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 多年之前,signal刚刚出现不久,国内的某些用户甚至连名字都不愿意分享,仿佛只要公开说出这六个字母,就会惹动天听——YHWH就是这样出来的,不过这一次是S。 我对此有些不以为然。大家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安全使用的工具,却似乎像是专门保留给那些教会或宣教机构的高层使用(至少要经过按立或接受差派的人才够资格使用),岂不是又需要一次宗教改革了…… 而且,安全是一个集体项目,如果你身边的人都在用微信传播最高指示,那位使用S发布最高指示的人大概是第一个被揪出来斗争的。 所以,我们不断地说服大家使用signal,甚至在注册“释经讲道工作坊”这种人畜无害的事情上,都要大家先注册signal。隐私权或者扩展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属于基本人权吧。 既然,经过几年的努力,用户渐渐多了起来。大家的使用习惯上也慢慢有所改变,潜在的无法计算的安全益处,已经让很多教会受益。 我觉得今后一段时间内已经很难再出现这样一个得到如此大规模用户共识的加密通讯软件了。 没办法。如果你随时有vpn挂着,就用telegram吧。vpn总是会有的,唯一的问题在于,一个人愿意付出多大代价。 但signal失效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在金钱上的代价,而是大大提高了系统和软件的使用难度,于是许多技术上不那么有把握的人就很快失去坚持下去的信心了,转而使用不太安全的方式来通讯。 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使用signal的习惯,与迫使大部分人无法使用signal,几乎可以说是现代文明之下的属灵争战。 很多人会这样想象:我心中光风霁月,坦坦荡荡,没有一丝恶意。所以,我不需要保密与信息安全,谁要看去就让他看吧。毕竟,要提高安全级别,一方面不知所措,心中惶惑,一方面还要改变使用习惯,甚至付出一点经济上的代价。有的时候传道人微薄的收入,实在是支撑不起这样的负担。 这样的情况我当然同情。但隐私之于自己,看你怎么看待了。我是不会因为自己心中光风霁月,坦坦荡荡,就在互联网的大街上裸奔的。至于采用不安全的通讯方式,或许影响到与我通讯的朋友的安全,我更加耿耿于怀。 解决的方式也很简单。采用安全的电子邮件通讯,几乎是无法被破解和封锁的。除了没有及时通讯的时效,其他没毛病。 但及时通讯实际上是一个很耗费时间的事情。我的使用习惯是,一旦需要5轮以上的对话才能解决的问题,我都会立刻拨通语音通话,尽快将需要沟通的事情说完。而在信息的保持和沟通明晰上,邮件群甚至可能比signal群更有效,更不容易引起轻浮无益的争吵。 关于signal的发散性思维,还可以说两点。 第二,海外诸君,应当俯就国内朋友的通讯手段——在安全性上,二者所冒的风险是不对等的。最简单安全的方法,当然也是通过邮件通讯。如果是一对一的沟通,可以考虑使用共享一个邮件账号的草稿箱来交换信息,因为数据在草稿箱里没有实际发送出去,所以,这种方式是最安全的。在一个安全的邮箱服务上,通过在一封共同修改的草稿上留言,可以充分交流信息,又不至于让数据暴露在网络上,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替代方案。当然,前提是采用真正安全的邮箱,而不是163,QQ之类的邮箱,或者gmail这类可以读取邮件内容,定向投送广告的数字极权资本家的邮件服务。 关于邮件的问题,特别是采用IMAP+TLS协议的邮件客户端,可以无需vpn就访问和交换诸如gmail等邮件的问题,将放在明天再详细讨论。正是因为IMAP的这个特征,使得电子邮件才是最可靠、稳定、安全、易用、难以阻断的通讯方式。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March 19, 2021 · 1 min · eddy

简明网络安全(3)|浏览器

我当时的读后感:索尔仁尼琴和萨特那段往事是很有趣的。诗人多了,“保守的改革宗”或者“基要主义的改革宗”这种自相矛盾的新话就会少些吧。也许我们需要加强文学和艺术性,在此意义上我是“加尔文”主义者,或者add you some literaturist。 重读姜老师的文章,经过深刻反思,我认真地考虑要不要将这个公众号改为“跨文翻译初学者”,或者随着内容的不同,署名“XX辅导初学者”,“XX安全初学者”。比如下图: 浏览器是个人计算机上最常用的软件,也是最复杂的软件,也是最耗费内存资源和计算资源的软件。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的两、三家公司可以生产浏览器内核:苹果公司的webkit,mozilla的gecho和google的blink。微软本来有一款,但性能太差,最新版的edge已经放弃了开发,采用blink作为内核了。 浏览器负责网络通讯、图像渲染、各种静态和动态语言解析等功能,对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开发难度差不多和大飞机、火箭上天之类的有得一比。 浏览器安全就2条: 不要使用非原生的浏览器,无论是360还是UC还是迅雷、QQ、输入法等软件内嵌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 不要使用百度等流氓搜索引擎。他们提供的搜索结果,一个标点都不要相信。 我使用自带tor链接的brave浏览器,按照我的软件规范,这是免费且开源的浏览器。除此之外,我也使用开源的firefox浏览器以及在firefox内核上定制tor brower。 有些银行现在还要求IE才能打开,或者还在使用flash插件,我的选择是换银行,放弃那些不安全的电子银行系统——内核层面的不安全,绝不是弄个什么密码键盘之类就可以糊弄过去的。 另一个问题是搜索引擎。 在中文搜索上,最靠谱的搜索引擎大概是无法直接访问的google。百度和bing都不太可靠。 有一些私有聚合搜索引擎可以使用,其搜索结果聚合了各大搜索引擎,而且不附加广告,隐私性更好一些。但大部分这类搜索引擎,比如duckduckgo,都是在国内无法打开的。或者偶然能打开,搜索到的页面也大部分是无法直接打开的。 提供一个目前(这些东西都是见光死)国内开可以访问的聚合搜索引擎: https://www.qwant.com/ 以及两个无法访问的聚合搜索引擎: https://swisscows.com/ https://duckduckgo.com/ 对了,需要强调一点基础知识。 网络安全,可访问性和易用性,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网络安全是为了保护计算机数据不会被外部非授权窥探或窃取,进而引起各种安全问题,比如人生安全,财产安全,或者避免给你的朋友带来安全隐患。 可访问性,指的是如何能够自由地访问互联网。能够访问google,并不代表你的操作系统或浏览器就安全了。功夫网带给中国互联网的最大危害,大概就是让许多人认为,只要我能出去外网,我就是一个安全的用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你使用的vpn,可能就是某个想要监控或窃取你信息的黑客组织提供的,于是越多地访问外网,就会造成越大的安全隐患。 而易用性,则是在使用、配置、部署、成本等方面的考量。易用性太差的技术,比如tor在国内的龟速,使得这些工具无法推广。另一方面,为了安全性和可访问性,有的时候值得花费代价来改变使用习惯。举个例子,我为了学习linux,曾经3年不用windows,坚持使用gentoo——一种从源代码自己编译的linux,从系统到其中的每个软件,都自己从源代码编译出来,自己配置网络和硬件,经过这样艰苦的过程,linux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易用的工具。 如果你打算继续使用360浏览器,hao123作为聚合搜索引擎,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完全不再考虑计算机安全的问题了。这就像一个人“因信称义”之后,就不用再读雅各书了一样,你也可以不用再读这个系列的文章了。我可以向你保证,你在浏览器里输入的每一个关键字,都在某个黑暗的角落里的某个监控服务器的硬盘上永久保存着。360浏览器甚至会体贴地在你登录购物网站(或者甚至网络银行)时,帮你将用户名和密码填上。 顺便说一下,一旦安装过某些“全家桶”系列,比如百度全家桶,360全家桶,最好的做法就是彻底重装整个系统。甚至可以考虑立刻将计算机捐献给希望工程,买一台新的机器来用。就像有人请您喝茶,以后您应当更换工作手机以及手机号码,是一个道理。这是为了自己和朋友们负责。 好吧,其实我们讨论的大部分情况都是改变使用习惯和软件选择的问题,网络安全主要不是一门高技术,而是用户心理学问题——大部分人都不会付出努力改变自己的安全习惯,等到想要改变的时候,大概都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祷告吧,人为朋友改变自己的浏览器,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为义人而换一种搜索引擎,是少有的;为仁人而卸载“全家桶”,或有敢做的。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使用360浏览器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March 19, 2021 · 1 min · eddy

简明网络安全(2)|操作系统

如果你不幸计算机专业毕业(嗯,我们教会里百分之70的弟兄是计算机专业的),这个系列不是为你写的。 目前还继续有读者来公号上留言讨论圣经辅导的问题。但那些看起来情绪不太稳定,或者一开口就明说自己有过各种情绪问题,同时又说自己得到圣经辅导很大帮助的,我都不敢回应。总而言之,希望你们可以在圣经辅导的照料下,生命成长,和基督的关系更好一点,各个方面都更加稳定以后,再来讨论。所以,我决定这一周安心讨论现代宣教的计算机安全问题。 顺便说一下,许多人用个人经验和我辩论,坚持认为我错了(或者我翻译错了),而他/她学习、接受圣经辅导的个人经验才是唯一正确的经验。这当然也很后现代,毕竟个体经验是无法反驳的,如果不愿意通过他人的经验来学习和改变,也不看文章里给出论证过程、事实、引文和参考文献,一味直接诉诸于经验,又不能给出充分证据,逻辑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自然是没有辩论的任何必要性。 有些读者显然还在接受圣经辅导的治疗和咨询之中,这样的情况我更加不敢回应,连“你是对的”都不敢说,以免引起读者情绪的变化。比如,愤怒就不太好,而愤怒到口不择言的程度,当然更不好了。这样的读者最好取关,对于治疗而言更好一些。【免责声明:以上(以下也一样)并非专业的、特定咨询意见。若根据以上(或以下)意见采取行动,发生任何后果,我不负任何责任。】 1. 用开源或正版软件,用正版操作系统。尽量不要用国产软件和盗版商用软件。 2. 若有web版软件,就不要用桌面软件和手机软件。浏览器等于虚拟机,比较容易控制。 我刚接触计算机的时候,还在用SunOS,Novell Netware,Dos 3.3,Apple-2,PC-1500之类,那时候无论病毒还是杀毒软件,都是自己汇编分析,甚至可以将所有代码打出来用铅笔分析。 现在已经不再有单纯为了好玩而黑客的,所以一切“雨林木风”之类封装操作系统,基本上是可疑的,绝对不要使用为好。 我也不用任何第三方杀毒软件,就靠着windows defender和比较良好的使用习惯和判断,长年累月地运行,并不担心任何病毒或木马感染。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来历不明的软件,更多地使用声誉良好的开源软件。 我的图像处理软件是Gimp,记账软件是GnuCash,SSH软件是Putty,压缩软件是7-zip,Ftp软件是filezilla,音乐软件是foobar,文本编辑是notepad++和vim,圣经软件是theword,字典软件是goldenDict,都是声誉良好的免费或开源软件。 除此之外,我使用正版办公软件的office365,正版的翻译软件MemoQ,正版的Acrobat Pro,付费的美版Zoom,付费版的Logos圣经软件,以及telegram、signal和wire三个桌面版的即时通讯软件。 我的所有重要数据用veracrypt加密,同时存储在两个加密移动硬盘上。veracrypt也是开源软件。 其他软件都是windows自带的工具,可以说一个国产软件也没有。若实在需要国产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或支付宝京东,就使用web版。 另外,所有email全部采用web端访问,不下载到本地保存。 大体上来说,这样就算是操作系统和软件安全了。 马太福音 7:12 12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最近两三年听闻好几个因为数据泄露而离开工场的宣教团队案例。有的时候,与宣教士联络的朋友们,应当特别小心地适应和坚持使用宣教士级别的网络安全规范。按照一篇文章的要点,宣教士的朋友极为重要。朋友们或许可以: 1. Friends relate to missionaries as real, normal people, not projects. 将宣教士视为真实、正常(有挣扎和失败)的人,而不是一个宣教项目。 2. Friends are willing to invest effort to come to understand the missionary as a person, their family, adopted culture and context, as well as their ministry goal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朋友们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理解宣教士,理解、家庭、宣教文化和处境,以及他们的事工目标、成功与失败。 3....

March 19, 2021 · 1 min · eddy

简明网络安全(1)|导言

写点没用的东西,不引起争议。 我本业是做IT吉祥物,就像重庆崽儿花露水的本业是读金庸一样。若不是迫于形势,谁会在神学翻译的泥潭里挣扎呢? 有的时候,有朋友会问我网络安全的事情。大体上,他们希望知道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 但是,单纯的保护安全是个“伪问题”,最近看到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笑话,简单复述如下: 一个实验室研究一台AI的狼,打算用深度神经网络加以训练。他们设定了狼的位置和方向,羊的位置和方向,狼的奔跑和转向速度,羊的奔跑和跳跃速度,以及体力,耐力等参数。下面是训练的目标函数:狼的初始分数是10分。如果抓住了羊,就奖励10分;如果撞到障碍物,就扣0.1分;每延缓1秒钟抓住羊,也要相应地扣分…… **一个完美的模型。**迭代了200万次之后,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发现,狼越来越笨,常常启动就撞上石头或掉下悬崖,完全无法抓住羊。 经过仔细分析才发现,原来是目标函数和惩罚参数不匹配,狼觉得无论如何努力也抓不到羊,最终分数会被扣完;于是,狼的最佳策略就进化为尽快自杀,以保住现有的10分——其他所有策略的最终得分都比自杀要低,甚至会低到0分。 最近这个模型在讨论996福报,三和大神,计划生育与人口等问题上,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完全可以直接用在宏观政治学和经济学上,真是一个杰出的模型。 说到网络安全问题是个伪问题,因为单纯谈安全而不讨论易用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最安全的网络安全策略就是物理隔绝,完全不使用网络。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目标函数。 教会也一样。一个为了安全而在主日闭门的教会,自然不会引发任何问题,但也不能成就教会的功能和使命。所以,在讨论安全的时候,需要同时讨论易用性。 我曾经做过一次简单的网络安全工作坊。但主要的问题甚至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或者说在于个体的使用习惯和心理学(不要误会——我在标准的语境下使用“心理学”这个术语,与任何“辅导”都无关)。 比如,马太效应,赢家通吃,同伴压力,社交媒体的吸引和上瘾,以及不同亚文化群体使用某种社交通讯软件的自然隔离等等,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网络安全习惯。 安全而易用的技术和规范是有的,不过很少有人能遵守,说了也是白说。几个小问题: 操作系统和流氓软件:你使用了什么操作系统,安装了哪些软件,安全吗? 浏览器:你使用什么浏览器上网? 电子邮箱:你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在哪里?安全吗? 即时通讯软件:你用什么通讯软件和朋友联系? vpn:是可以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吗? 输入法:你输入的每一个字(包括删除或修改),都在我们的云端服务器上以明文传输和保存…… 数据的加密和存储:欢迎来到云上贵州或百度网盘…… 社交媒体和(别人的)隐私:你今天晒娃了吗? 你的安全规范是什么?你会遵守吗?怎样说服奶奶或外婆不在微信上随意发各种带有详细介绍的、配了音乐的全家福? 你用的什么手机吗?什么操作系统? 可以用作自测。 如果你没有考虑过上述问题,并建立一个明确遵守的规范,你的计算机/手机网络安全大概会有些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办法: 我行事磊落,光明正大。所以不惧怕任何人窥探我的数据,邮件,照片和隐私。但和你通信的朋友同样失去了安全的选择,因为所谓的短板理论——系统的弱点在最短的那块板上…… 无论如何,我也扛不住职业黑客。如果是国家队级别的职业黑客……不如透明,反正也搞不过。 这样就回到从前的老问题上,安全仍然是个“伪问题”。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你愿意为了网络安全付出多少代价。这里有金钱的代价,也有一些是易用性或调整使用习惯的代价,还有一些是说服或放弃不安全的社交场合的心理代价。当然,也许还有神学代价——比如计算机安全如何与圣约神学相容? 你愿意为了vpn付费吗?email呢?你愿意切换到signal或telegram上,放弃微信和QQ吗?你会谢绝在数百人的zoom会议上露脸发言吗?你愿意放弃熟悉的输入法,采用开源的输入法吗? 最后我常常发现,那些初心在乎安全的人,最终会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放弃安全措施。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March 19, 2021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15)|I Can Do No Other, So Help Me God!

有时在公众号上讨论神学翻译的技术问题,朋友信任我,发来这样一张图片。 发给我这图片的朋友很宽解地说,感谢神,即使有瑕疵的译作也帮助和造就了中国教会。从译者的角度,我感谢他的宽宏大量。 我的另一位朋友说,不要多言,小心社死。所以我什么也不打算说,仅仅是简单地检查核对了一下朋友发来的图片涉及的原文,希望看到“挑战浸信教会”这种史实上的误会,不是马丁路德的锅,也不是钟马田的锅,而是译者劳累辛苦之下,偶然的失误。 下面的文字仅仅涉及技术性讨论。作为译者,我更愿意采用心理上的压力太大,经济上的压力太大来解读这样的失误。参见我从前的讨论: 神学翻译的心理学问题 跟清教徒学英语(13)|神学偏见与翻译心理学 事工哲学(21)——基要派偏见,以及为什么我们都翻译不对这句话 以及我上一次对同一位朋友的回应: 涉及到的译文是: 婚姻.家庭.工作(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979831/) 仅仅讨论朋友发来的这段文字。我没有原书,也没有汉译,请别的朋友帮助发来了完整的一段,并没有阅读此书的全文。我并不对此书的翻译质量进行评判,也不对此书做任何价值判断,只是为了对信任我的朋友负责任地给出一点回应。为了清楚起见,我在译文和原文的相关讨论处增加了强调: 「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并不是说,你对错误的教训也一味容忍、妥协;当有人宣讲虚假的教义时,你也噤不出声。不!这样作等于否定整本新约,不但如此,也等于否定了教会史上最荣耀的时期。教会史的高峰在哪里?一处是在亚他那修(Athanasius)的时代,他独自站在那里,抵挡整个世界,反对他们有关基督的人性之论调。另一处是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他独力与浸信教会和十五世纪来的传统对抗。当然,人们对他说,「你算什么?你为何不以敬畏基督的心顺服下来?你没有读过吗?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然而他却仍然站在那里说,「神哪!我作不了什么,求你帮助我!」为什么?因为圣灵光照了他。路德是对的,教会是错的。 对应的原文是: ‘Submitting yourselves one to another in the fear of Christ’ does not mean that you accommodate yourself to wrong teaching and doctrine, that you say nothing when falsehood is being propagated. No! for that is a denial of all the New Testament. Not only that, it is a denial of some of the most glorious epochs and eras in the Christian church....

March 8, 2021 · 2 min · eddy

事工哲学(77)|全然在场-Fully Presence

有一种假象,就是我们的大脑可以并发处理多任务。 有的时候,当我在辅导孩子们功课时,也在翻译一些难句。孩子们会用英语提问,而我会暂时停下手中的翻译,对他们说: 抱歉,爸爸的大脑正在两种语言之间高速地切换。你来看看我正在翻译的这句话,读一下,告诉我你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吗?而爸爸正在把这句话从英语翻译成汉语,所以我尽管听到你在提问,但对你要问的事情一无所知。现在我放下手中的工作,请你再说一遍…… 通常,他们的问题是很简单的,大多是在阅读或写作的时候问一个单词的拼写或意思。但即使如此简单的问题,在多线程操作之下,我也回答不上来。 有一本书名叫“The Myth of Multitasks——How “Do it all” Gets Nothing Done. 昨天的那段讨论非常“完美的工作”的文字后面,穆桑问后续给出的方法,稍微整理了一下,大体上就是在任何事情上的完全在场感: Many religious, on days of devotion, for example, during the novena of the Nativity, of the Holy Ghost, and of the Blessed Virgin, practise many exercises of piety, fasts, disciplines, vocal prayers, and similar works of penance. All these are very good; but the best devotion for a religious on such occasions is to perform her ordinary duties with extraordinary perfection....

March 8, 2021 · 4 min · eddy

事工哲学(78)|讲道前焦虑症和讲道后抑郁症

主日崇拜结束之后,又和一位法学博士与一位北大读书放假回家的年轻人聊了若干“双盲”问题。 后来我发现,两位都是初来教会访问的新人,尽管我已经小心翼翼在讲道的时候不要引用太多神学术语,但他们还是提出了至少一个没有听说过的词汇——“植堂”。的确如此,没有人应当天生就明白“植堂”,特别是没有视觉效果,听我用舌头没卷到位的重庆普通话说这两个字,大约更是一头雾水。英语到是方便一些,我说“church planting”,顺便解释建立教会就像植树,栽下去就等着结果子。 我们又聊了若干其他话题,比如初来教会的人最感兴趣的大分类,“你们教会是天主教吗?你在负责一个教区吗?”诸如此类……不知道解释清楚没有。 今年规划了50次讲道。如果有限的两次出行外访也要讲道,基本上就齐活儿了。 即使如此,讲道前我也会紧张。 我的基本预备过程参见:事工哲学(68)|开发过程映射的讲道,即使不算太过于耗费时间,也算是相当耗费心力的过程。 每个世代留下的优秀传道人并不多,2000年以降,也不过金口约翰、司布真、坎贝尔摩根等百十来人而已。维基百科的“List of Christian preachers”一条,在清教徒传道人的小标题下,不过数人而已: John Harvard (1607–1638) Joseph Alleine (1634–1668) John Davenport (1597–1670) Matthew Henry (1662–1714) Jonathan Edwards (1703–1758) G. Campbell Morgan (1863–1945) Martyn Lloyd-Jones (1899–1981) 是的,虽然许多人以为司布真是清教徒,但他和马丁路德金,以及葛培理等人,实在是浸信会教会的牧师。 照我看来,每个时代像我这样挣扎的传道人远远比留下精装大部头讲道集的传道人要多得多。 我有典型的传道人周一焦虑症和周末抑郁症。每到周一,就会开始为着即将到来的主日焦虑,每次礼拜之后,就会觉得已经用尽了所有的情绪能(emotional energy),连同身体真正的疲乏感。 中午聚餐的时候,我们也谈到一位我相信颇有实力的译者——从资历和教育背景上,以及他从前做过的一些事工上,我可以想象必定如此。但告诉我的朋友说,他显然志不在此,并没有将神学翻译视为一个事工。 这样的评论也容易理解。翻译,或者讲道,大概都是一样。讲道还算是在人前有些光荣的工作,而翻译几乎是一种自相矛盾——最好的译者是让读者直接见到原作者,意识不到翻译转换过程的译者。偶然潜心翻译一本20万字的经典,以为自己在神学翻译上的代表作,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许多神学的PhD或者有功底的传道人或许都能做到;每天坚持翻译数千字,一年以平庸水准输出1百万字译文,坚持5年以上,或许是更难的事情。而每周日输出一篇好的讲道,坚持40年,大概是很少有人凭着自己的毅力和恩赐能成就的事情。 我仍然处于抑郁的状态。按照“压力管理”的原则,这是传道人的正常情绪发展曲线罢。讲道的时候投入了太多精力,太过于专注,肾上腺激素浓度调整得很高,讲道结束之后,需要一个平缓的释放和报复性抑郁的过程。对于我来说,或许周一是个合适的安息机会,所以这一次的释经讲道工作坊,我基本上没有什么动力来催促大家交作业,能装作精神饱满地样子,靠着4杯浓咖啡撑过两小时就算是胜利了。 但下一个主日仍然会来到。到了周二就必须打起精神来,开始预备和祷告。否则,没有预备好的焦虑感会以另一种方式慢慢地积累起来,到周五或周六的时候达到极限。 司布真是讲道前抑郁症,常常在书房里哭到崩溃,觉得自己上不了台;而我是讲道后抑郁症,蒙头一睡,或许自然就好了。好在Emma和孩子们都已经了解这种过程,于是周日下午都不太打扰我,允许我很好地睡一觉,在这样周复一周的起起伏伏之中,算是享受了主里面的平安。 2年前的另一次抑郁发作,参见“周末抑郁症”。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跨文翻译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以下二维码。

March 8, 2021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79)|完美主义是一种罪

今日心理学有一篇文章叫做**“完美主义的咒诅——当每件事情都必须完美,还有任何事情能做到够好吗?”** “The Curse of Perfectionism–When everything must be perfect, can anything ever be good enough?”(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sideways-view/201402/the-curse-perfectionism) 引用其中两段: But there is a dark side: Perfectionism is seen as a cause and correlate of serious psychopathology. At worst, perfectionists believe they should be perfect—no hesitations, deviations, or inconsistencies. They are super-sensitive to imperfection, failing, and weakness. They believe their acceptance and lovability is a function of never making mistakes. And they don’t know the meaning of “good enough....

March 8, 2021 · 1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