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教育(24)|“含的咒诅”

我学过的最后一门课程,是2018年底在CIU上“多族群教会事工”。在这门课程上,有一本指定阅读的书籍是Daniel Hays的“From Every People and Nation: A Biblical Theology of Race (New Studies in Biblical Theology)”。这门课是在亚特兰大上的,有一天的安排是参观人权运动纪念馆。 昨天在小组查经,几个弟兄姊妹对创世记 9章的讨论: 迦南当受咒诅,父亲含犯了罪,罪的后果也归在了孩子身上;父亲咒诅自己的儿子、孙子,这种关系还是蛮难接受的…… 9:24-27 这段经文在教会史中曾被误用,作为支持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圣经根据。挪亚的咒诅只是针对迦南族,而不是所有含的后裔。神知道迦南族会变得败坏,到约书亚时代,以色列人进入应许地,迦南人被赶出,挪亚的咒诅应验了。──《灵修版圣经注释》 …… 小刚问我的意见,我就想起从前读过Hays的这本小书来。简单翻译了一段,希望提供一点讨论的基础。虽然从解释上没什么难处,但这一段牵涉到美国和欧洲畜奴的历史,以及这篇文章所论的“错误的问题,正确的答案”,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我们汉语神学翻译,对于100年前的美国、德国和荷兰神学、16-17世纪的欧洲神学、教父时代的希腊、拉丁、叙利亚神学有一种谜之迷恋,而从道格拉斯威尔逊一脉引出的古典教育理念,至少是间接受到这种“含的咒诅”神学的影响。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Doug Wilson的《Black and Tan》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评论。 教育选择始终和父母的世界观与处境有关。最近所见,我有定居南卡的基督徒朋友在朋友圈批评BLM,也有暂时访问那里的好友去市政府大楼参加反对歧视华人购房的法案听证会去了。将来他们的孩子们大概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际遇吧。如果华人在美国许多州无法买房,我们太平洋对面热心推广而来的“在家教育”大概就会变成无家可归的教育了。 好了,既然是已经翻译的内容,就分享出来一段出来,作为推荐这本《From Every People and Nation》的招贴吧。翻译下面这一段,大概用了1个小时。其中翻译时间从10:02 PM – 10:47 PM,原稿预备,译稿编辑和注释核对,大概用了20分钟吧。 所谓的“含的咒诅”(创世记 9:18-27) 在整本书中,我们将主要关注圣经里关于种族的言论或暗示,以及我们对待种族差异的态度。然而,在本节中,有必要讨论一个圣经没有教导的内容:也就是说,有必要纠正人们在理解圣经时在这个问题上最严重和最具破坏性的误解之一。事实上,早在1808年,大卫·伯罗(David Burrow)就曾在反对奴隶制的著作中哀叹道:“我确信,在上帝启示的圣书中,没有哪一段经文比‘挪亚的诅咒或咒骂’遭受过更多的滥用。”(1808:28n)[1] 在创世记9章的结尾,挪亚和他的家人在洪水过后安顿下来。挪亚种了一个葡萄园,喝了葡萄园里的酒,赤身裸体醉倒在帐篷里(9:20-21)。他的儿子含(圣经明确提到是“迦南的父”(9:22),看到自己父亲赤裸,就去告诉了他的两个兄弟闪和雅弗。两兄弟拿来一件衣服(字面意思是外衣)倒退着进入帐篷,盖住父亲,但并没有瞧见他的身体。挪亚醒来,知道小儿子含对自己做了什么(9:24),他就咒诅含的小儿子迦南(9:25)说: 迦南当受咒诅! 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 然后他接着祝福闪和雅弗说: 耶和华―闪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 愿迦南作闪的奴仆。 愿上帝使雅弗扩张, 使他住在闪的帐棚里; 又愿迦南作他的奴仆。(9:26–27) 在过去的20个世纪里,许多基督教、犹太教和穆斯林作家以各种方式将这种诅咒与含联系起来,进而与黑非洲联系起来,有时是贬义的,有时不是。[2]然而,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的南部基督徒里,这段经文成为捍卫奴隶制的标准、中心经文。在19世纪上半叶,北方废奴主义者在圣经的辩论上处于守势,南方作家——通常是神职人员——将这段经文作为他们为奴隶制辩护的基本圣经论据之一。他们辩称,首先,挪亚的诅咒实际上是针对含的所有后裔的,而不仅仅是针对迦南一人,因为含是冒犯挪亚之人,而且在9章26-27节中没有得到祝福。其次,“含”(Ham)的意思是“黑的”或“烧焦的”,因此明确指的是黑人种族;第三,上帝命令这些含的后裔成为代表白人种族的雅弗之奴隶。因此,他们认为,上帝命令非洲黑人成为奴隶(H. S. Smith 1972: 130–131; Bradley 1971: 100–110)。约西亚·普里斯特(Josiah Priest)是这一观点更有力的支持者之一。他写道: 含的后裔直到末世一直做奴隶,对于上帝本身的信实而言是必要的,因为它实现了圣经中最古老的定旨之一,即挪亚的咒诅,命定该种族要永做其他种族的奴仆(Priest 1853: 393)。[3] 布拉德利(1971:103)注意到普里斯特辩论的逻辑,这样评论说: 普里斯特真正想说的是,圣经中上帝预言的真实性或无误性,取决于我们是否将黑人奴隶制视为含之诅咒的必然实现。这种说法,将上帝自我启示的真实性与接受黑人奴隶制和白人至上主义等同了起来,放在同一个水平上。 美国内战后,白人神职人员使用“含的诅咒”来对抗种族平等的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平权运动(投票、教育等)。例如,路易斯维尔中心卫理公会(Louisville Central Methodist)的编辑理查德·里弗斯(Richard Rivers)在1889年的一篇社论中为这个流行观点辩护,提出若这两个种族必须在美国的土地上共同生活,黑人“就必须占据劣等地位”,并且“含必须服从雅弗”。[4] 虽然今天的旧约学者认为这种立场在解释上是荒谬的,但这种诅咒与非洲人奴隶制之间的联系仍然通过各种圣经注释传递给教会——这些注释书即使在今天也还被重印出售。例如,平克(Pink)在《创世记拾穗》(Gleanings in Genesis,由穆迪出版社重印,1950年)中写道:...

March 18, 2023 · 3 min · eddy

在家教育(23)|逻辑和修辞完胜

一位读者在《古典教育的代价》下给我长篇留言,分为了几个段落。整理如下: 第一篇文章我个人认为笔者的出发点在于“经济性”而选择性忽略了“人之为人”的本质。 ​从经济性角度的就业考虑,似乎基督教教育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没有任何扎根的机会。因为甚至孩子都没有学籍,社会赋予学生的任何身份几乎也都没有,那么更遑论“应试教育之于就业”的可能性了,我觉得笔者的考虑仍然以“世俗化”的观点为动机。认为“教育”为“就业”铺路。可能我表述有些严苛,但意思应该鲜明。 我想​“人之为人”的角度来说,是从上帝创造我们作为这个世界的一个有祂形象且独立生命的个体。我们在祂的恩典之中,我们需要知识,技能,培养能力能够更好“管理全地”。今天的社会,似乎管理全地的个体体现在我们每个人需要一份正当的工作上,专注在细分的领域扎根,是的,我们需要一份正当的工作。但是这真的就意味着基督教教育,尤其古典教育是古板的,传统的呢? ​我的观点是不是的,一个整全的人格需要不断教育训练的,同样,在工作中一个人的能力也是通过必要学习的积累而塑造的。那么公立教育教授知识直接服务于就业,古典教育培养能力就不是吗?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或许千差万别,但是工作能力是不是可以称之为:理解力、执行力、想象力、沟通力……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诸如此类的底层能力呢?这样的能力和思维那些工作不需要吗?当然不一定需要全部或者很多,有的创意型工作不就是需要发散想象力吗?工匠不需要专注和严谨的能力吗?这些公立教育未必就能培养出来,公立教育是知识速成的培养模式,那古典教育不就是注重这些吗?何来死板之谈?文法、修辞、逻辑这样的能力被塑造出来,不就是工作能力的基础吗? 总之,古典教育不是死板的教授“七艺”,不是为了雄辩,而是塑造了最基本的能力,而这个也是这个社会需要的,更重要的这就是“管理全地”的底层能力。 至于就业在今天的社会好似教育到工作的一座桥梁,那么,古典教育下的孩子真的缺砖少瓦吗?还是公立教育更缺乏必要的建材? 我只能简单地说,这个留言的确在逻辑和修辞上完胜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我的不足之处在于,大概我在写作的时候很少用修辞性反问句,也很少用比喻,比如“古典教育下的孩子真的缺砖少瓦吗?还是公立教育更缺乏必要的建材?”或者,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讨论:“公立教育教授知识直接服务于就业,古典教育培养能力就不是吗?” 当然,特别是斜体(注,斜体是我加上的,原文是没有的)一段,跌跌荡荡地堆砌了8个问句,如果这的确是通过古典教育培养出来的能力,看起来是真有苏格拉底的遗风。这些问题,我是一个也答不上来。我还是比较适合应试教育,直接给我答案好了。 顺祝这位读者朋友箭袋充满,一切顺利……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March 17, 2023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52)|译者生态

一个译者联系我,言辞颇为迫切。忙着各样的杂事,没有立刻回复。等到上午给David的课上完,才有时间聊了几句。 他的经历似乎是译者中间很常见的。出道的时候为某个“主内”机构做翻译,当然是童叟无欺的事先说明,“事工刚刚起步,没有什么经费……”言下之意大抵是用爱发电,但作为基督徒译者,最好是用“信望爱”发电——Turbo 3X发动机,动力强劲。不仅如此,这家机构还提出书籍抵扣酬金,可以自行拿一堆书去销售挣钱。先不说安全性的问题和时效性的问题,也不说电子版对图书市场的冲击问题——好吧,其实我什么问题都不能说了。 后来大概翻译了一本书的一部分,但无法靠着稿费谋生,只能效力于另一个机构,又做了几年。 但译者实在是一个毫无保障的职业,既不能获得五险一金或者失业救济,也没有什么持续的项目可以展望。作为一个典型的计件工作,完全没有任何划水的可能性。作为一种高度消耗的创造性活动,身体、心情、属灵、社交、家庭等烦琐都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不說別人了。比如当下(深夜11:40),我实在是陪着两个女儿入睡,才有一点安静的翻译(和巴赫大无)的时间。但好友发来信息说他的父亲去世,益发勾起我自己的伤感,心情沉重。想着明天后天满满的会议和讲道日程,不能在家观照孩子们的学习,下周的出行,各种杂事,做起翻译来总是浑浑噩噩。而遇到的句子是这样的长句(75个单词): Through the years Christianity has made its appeal to people who find themselves at home in the matter-of-fact atmosphere of the Synoptic Gospels, but it has also attracted those who find the Fourth Gospel more congenial, and, for that matter, to those who are attracted by the Christ who inspired the Pauline Epistles, or by the great High Priest they find i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or by the triumphant Lamb of the Apocalypse....

March 15, 2023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51)|阅读量

阅读量与翻译水平有关。或者简单地说,在神学翻译上,涉猎信仰、宗教与历史等科目的广度,有益于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判断选词。下面的例子与语法无关,全部是在短短的一章翻译中涉及的术语问题。我观察到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神学译者在处理术语或背景概念时,错误相当多。以系统神学、教义神学和教牧神学为导向的中文M.Div教育,似乎在翻译上存在短板。 简单举一个例子: Temples were omnipresent in Greco-Roman antiquity. “Herod’s temple” in Jerusalem was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and resplendent. The paintings displayed here seek to reconstruct this remarkable temple and its destruction by the Romans in AD 70.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寺庙随处可见。耶路撒冷的“希律王庙”(Herod’s temple)是最著名、最辉煌的庙宇之一。这里展出的画作试图重建这座在公元70年被罗马人摧毁的著名寺庙。 英文读者具备的常识,往往是中文译者需要努力去理解的。Herod’s temple有两个关键信息:Herod,以及AD 70。我个人觉得,这里是不应该出错的,这里的Herod’s temple乃是之希律王重建的“犹太第三圣殿”。当然,如果没有翻译一本比较全面的新约概览或新约时代背景概览,就像“不先有鸡,也不会有蛋”,译者或许就是不知道这里的译法,而简单地按照字面处理为“希律王庙”。但你仍然不知道在翻译的时候会遇到多少这样的文化障碍。我在讨论翻译心理学的时候,多少会同情一个完全意识不到某处需要花费时间的译者。 没有批评的意思,我只是应该在“跨文翻译出品”这个背书之下,多少检查一遍吧。 Paul appeals to the missioners’ example during their ministry in the city. 保罗呼吁那些在城里传道的人以身作则。 修改(不是修改,而是推翻重来)。这样流畅的误译(上下文是帖后 3:68),是最让人苦恼的: 保罗呼吁众人效法他们几位宣教士从前在城里服事时的榜样。 They regard the letter’s authenticating comments and appeals to tradition to signal a pseudonymous author (see esp....

March 12, 2023 · 2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50)|首先,译者最好都学过计算机编译原理

对于拼音文字而言,越常见的动词就越是不规则的。比如希腊文的”米动词“,例如εἰμί (eimí, I am), δίδωμι (dídōmi, I give), φημί (phēmí, I say) ,英文的be,do,take,give,go…… 所以,学习希腊语动词的词尾变化规律,不如直接翻译希腊文。有了ChatGPT之后,我测试了一段”爱神集“的翻译: “Οταν εδρης τινά φιλονεικοΰντα καί μαχόμενον πρδς τήν άλή- θειαν καί τδ φανερόν, παυσάμενος τής φιλονεικίας, παραχώρει τφ τοιούτφ άπαξ άπολιθωθέντι τδ νοητικόν’ ώσπερ γάρ τούς έπιτηδείόυς τών οίνων, τδ κάκιστον δδωρ άχρηστους ποιεί” τδν αύτδν τρόπον καί τούς έναρέτους τδν βίον καί τήν γνώμην, αί φαΰλαι δμιλίαι διαφθείρουσιν. 这是古希腊语。以下是该段话的翻译: 当你与一个争吵和战斗的人坚持真理和明显的事实时,停止争吵,把他交给他已经被虚无化的心智,就像对于不识货的酒徒,最坏的礼物是没有用的一样。这也破坏了美德和思想,因为坏习惯会腐蚀人的品性。 不过在中文语境下,ChatGPT是会一本正经的打胡乱说的。 好了,回到我的英汉翻译上来。另一个让人心梗的翻译——我觉得编辑的报酬应该大大高于译者才行。 Whatever the duration of his stay, be it a number of months, as suggested above, or roughly a month, as suggested by some based on Acts 17:1 – 9 (esp....

March 10, 2023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49)|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书也不是在罗马写成的

第二次看到这样的翻译,还是简单说一句吧。 When Paul penned Romans, three locations were in the fore of his mind — Rome, where he was writing and was anticipating visiting; Jerusalem, where he was taking an offering from Gentile Jesus-followers to impoverished saints in that city; and Spain, where he was eager to go after having visited with Roman believers (Rom 15:23 – 25). 保罗在写《罗马书》时,脑海里有三个地方——罗马,他在那里写作,期待着再去;耶路撒冷,他把外邦门徒给贫苦圣徒的奉献,带到了那里;西班牙,他探访了罗马信徒之后,渴望去的地方(罗15:23-25)。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罗马书》不是在罗马写的!不是在罗马写的!一定不是在罗马写的! 《罗马书》是在哥林多写的,《哥林多前书》是在以弗所写的,《以弗所书》是在罗马写的。这样很难理解吗? 许多学者们开始高深的学术研究,但从翻译或日常对话来看,有一项基督徒视为根本的功夫是大大生疏了。有时候我会恍然不知今夕何夕,真的想问问那些顶着巨大学术光环的“老师”们,你们上一次读完圣经是哪一年的事情了?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March 9, 2023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48)|我们的道学硕士们(M.Div)

我说过神学翻译需要的素养吗?神学翻译杂谈(42)|神学译者的素养与心理,好的翻译的反面(或者低质量翻译的定义),神学翻译杂谈(42)|如何成为一个没有过大学英语四级的神学译者…… 大体而言,一个好的神学译者(以英汉译者为例)应该具备海外生活经验(最好是在海外拿到神学学位,参加过英文的礼拜,懂得英文习惯的神学术语),也有国内教会的经验,熟悉和合本和衍生的“黑话”,并且有不错的中文功底(比如六艺通其三,七艺得其四)。 或者,这位译者应该喜欢阅读,能够像英语为母语的作者一样联想,随时敏感文字中影射的圣经典故。 上个月开设一门“保罗书信”,本来打算采用最新的《透视保罗》作为教材。我在备课的时候,刚做了几页PPT就停了下来,给我的客户发送了一封邮件: 非常抱歉,我最近看了一下“Thinking Through Paul”一書,發現前面幾章的質量上沒有達到跨文翻译交稿的標準,當時委托了一位譯者校對,但我沒有最後檢查。我需要再次修訂譯稿,請暫時不要安排排版。 昨天修订完了10多万字的《古代世界之新约》920章(全书还没有翻译完成,已经拖稿2个月),才有了时间来处理《透视保罗》。我慢慢回忆起叫停这本书出版的原因。只举一个例子吧: Scholars seeking to date Paul’s life consider the Gallio Inscription to be a critical piece of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This inscription, written by the Roman emperor Claudius ca. AD 52, mentions by name the proconsul Gallio, who served as proconsul of Achaia from 51 to 52 or 52 to 53. According to Acts 18:12 – 17, Paul appeared before Gallio during his ministry in Corinth....

March 8, 2023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47)|ChatGPT与版权

有朋友问我ChatGPT会不会让我失业。简单回答,暂时不会。 一个统一的genaral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通过大数据训练而成的。早些年,我经常受到邀请,为语料数据标签——这就是低级译者渐渐落入无事可做的原因与结果。我自然是拒绝了这样的工作,因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为了一个AI模型的训练打工,目标是为了让AI日后取代自己的工作,这样的事情想想就够了,真要自杀身亡或安乐死,不需要采用这么复杂的方法。 但采用ChatGPT做翻译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版权。ChatGPT是无法私有化的。数百亿个参数的模型,即使写成2进制放在本地机器上,也是无法运行的。要让token的单价下来,就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和训练这个模型,一起通过所谓Promotion keywords,将自己的才智和知识贡献给ChatGPT的母公司——微软。当然,各自为战而焦虑的个体,自然是觉得“这是最后一班地铁”,必须赶紧上车,哪怕采用知识(倒)付费的方式也要为ChatGPT贡献自己微薄的知识储备,且不管这班地铁通向何处。 说一个简单的往事。ChatGPT 1.0,按照OPENAI的说法,是为了让全人类都享受AI的成果——毕竟,OpenAi,这个名字所蕴涵的就是这样的意思。一个私人企业是不大好称自己为OpenXX的。 ChatGPT2.0出来时,OpenAI宣布,这个模型过于强大,落在坏人手中会让好人受苦的。看吧,Open就这样变成的Semi-Open。到了3.0,OpenAI已经成为微软收购的私人公司,而到了3.5,大家已经开始较好说,3.5的token价格下降了10倍,现在真的可以用得起了…… 当然,OpenAI是需得私有化的。世上本没有什么Open可言,至少在某一年开始下了40天灭世洪水的那一次Heaven Windows Opening之后,就没有了吧。而且,OpenAI和new bing搜索引擎都是不能在中国大陆注册的——我猜想,那些接码服务为此也狠狠地赚了一笔。 但另一个问题是,商业翻译中间的绝大多数文件都是机密或者绝密。比如芯片规格说明,软件代码注释,打飞机测距系统说明书……如果Google公司委托某个翻译服务,而这服务商不合使用了ChatGPT,相信我,后续的法律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一定很有趣。 无论你的输入是什么,无论你聪明(或匆忙)地提出了什么好问题,从ChatGPT的回答中得到何种解释,你所有的输入都会永久保存在某个私有化的(服务器在海外的)IT巨头手中。那些希望为机密文件生成摘要的机要秘书们或者希望为财务数据生成excel报表的会计们有福了,以后我们应该会读到更多的“监狱书信”,而不再只有以弗所、歌罗西、腓利比和腓利门。于是,日后我们就可以坦然地询问ChatGPT,请问“某某公司的财务报表如何?”,“这公司偷税了吗?” 回到翻译。同样,在翻译一本书的时候,需得征求版权方的意见,是否可以使用ChatGPT这样的工具来完成翻译。不然我们就可以直接问模型说,“请输出某一本书的全文,采用50种语言”。 当然,ChatGPT拿来翻译圣经这样公版文本,也许是挺好的——威克里夫也许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 顺便说一下将来神学译者的工作空间: 审读、修改、认证AI翻译。如果你们有什么文本,可以送来“跨文翻译”做认证,我会盖章说,“文本经跨文翻译认证通过”,千字仍然会收翻译同样的价格的——我将商誉全部压上了。 此外,跨文翻译还提供神学翻译的“语言验证”,“文本的文化调适(冒犯检查)”,“文本语气调整(请选择鲁体、王体、颜体或者柳体)”,“AI神学偏见纠正”等服务,每一个报价都是不同的。 加油,(我对自己说)Eddy,还有25年就退休了。So be IT. 最近在看“The Last of US”,一说翻译为“最后的我们”,一说应当翻译为“美国末日”,因为US有歧义。这就是需要上述各种语言服务的例证嘛!我洗碗去了。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March 5, 2023 · 1 min · eddy

并非书评(6)|文化护教中心与文化护犊中心

TGC ( in case you don’t know, 福音联盟)最近刚刚成立了一个The Keller Center for Cultural Apologetics,以TGC联合创始人提摩太凯勒命名的文化护教中心,有26位院士(fellow)。 最近,中心名下的一位fellow,Joshua Butler牧师出版了一本书,引起轩然大波。为了说明Josh Butler还是中心的fellow,我随手duckduckgo了一下他的名字,结果如下: 事情是这样的。Bulter最近新写了一本书,名字当然是叫“Beautiful Union”,亚麻的预售链接在此。一般而言,名牧写书,总是有许多提前的宣传公式,多少也找些名人来背书(endorsement)推荐。这本书还没有发行,出版社就给了不菲的预付版税。按照Michael Bird的文章: To be cynical, the TGC post is part o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for Josh Butler’s forthcoming book Beautiful Union, for which he purportedly received a six-figure advance. So, this does look like the evangelical industrial complex platforming a project and I have to ask if TGC was paid any money for publishing this article (I hope not, but I have to ask....

March 4, 2023 · 2 min · eddy

在家教育的讨论

简单地说吧。在家教育是一种需要付出代价、时间漫长、充满天坑地缝的教育路径。我们家因为路径不同,也因为重庆是一个巨型城市,通勤成本高昂,所以这几年对于“抱团”并是不太热心。我们家三个孩子的教育,编了一个名字叫做“LAD School”——Lisa、Angela and David’s school,if you know how. 我设了一个网站,但没有内容。我讨论过的内容基本在“在家教育”页面上。 去年永嘉和叶子邀约,说是否来一次在家教育的讨论,当时设想了一些我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事工哲学(133)|提问:冒犯或笃定的方案”一文里。其中的题目仍然是有趣的,后来的一些文章也多少讨论过某些方面,但值得再次列举出来: 8月的焦虑在于9月,9月的焦虑在于开学。(2月的焦虑在于3月,3月的焦虑在于开学,开学的焦虑在于暑假)。最近希望组织一次对在家教育感兴趣的基督徒家庭的讨论会(非在线讨论,所以只限于重庆吧),因为许多家长都在焦虑之中。我想讨论的话题包括: 在家教育:观念之由来(家长对在家教育之了解与想象;信息来源):父母共识,家庭共识 实施在家教育的外部压力、内部焦虑与教会期待感:来自家长的焦虑感,来自孩子的不确定性 在家教育的可行方案:商业推广、文化代理人战争…… 后备方案的可行性(学堂、共学、公立:转入或互转):半途而不废 孩子的个体差异:是否适合在家教育 家长教师角色冲突;父母的理念冲突;挫折感…… 家长对可能的教育后果之接纳,或者教育的目标与(未必)实现 孩子对教育成果的接纳与生活安排 教育出路:教育是一条不归路(一直通向永生或双重预定;通向难民或移民) 在家教育的经济成本评估 在家教育的时间成本、社交成本、心理成本和共学成本 先驱者代价和社会支持 实践问题…… 神学牵连与中国处境 幸存者偏差:在家教育的成功案例与成才率……风险分析 心满意足地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心怀七艺、舌灿文化的贩夫走卒?然后再送去读一个圣经学校好了…… 上周和Jacky、永嘉将我们第一次的讨论时间定了下来。我们希望先摸底重庆“家庭教育”的群体,有些活动是需要一定的参与规模才好组织。出于方便,由我在公众号发一篇邀约,他们来转发。目前我们计划了第一次讨论,只有两个简单的主题: “家庭教育”避坑指南——永嘉(3个娃,12年掉坑和爬坑经验) 讨论:如何实施“家庭教育”(教材、课纲,孩子与家长需要的投入和预期) 时间:2023年3月11日下午 2:005:00 (报名截止:3月10日中午) 地点:重庆主城区(具体地点请联系永嘉、Jacky或Eddy) 诚邀:重庆主城区正在实作“家庭教育”的家长或对这个“赛道”感兴趣的家长。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February 28, 2023 · 1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