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翻译杂谈(56)| 预算、成本与时间

做了一期“跨文翻译工作坊”,聊到最近一本书的翻译。因为事先没有做质量控制,此书的译稿里有许多需要修改的地方。我用了大概三周的时间来对20万字进行了仔细修改,每天都加班到深夜,也停下了去健身房,甚至在家教育也有些松懈…… 几天前完成这个项目,觉得身心俱疲,有很强的倦怠感。昨天陪着David庆祝一个学年的结束,他一定要求联网打“MineCraft”。我们试了一下局域网直连,一直无法联通。我有些烦躁,希望回到手中的“约翰福音注释”上来,但后来还是试了一下其他方式,将防火墙全部拆掉,通过udp连上了他自建的服务器。打了一会儿游戏,我实在是不惯这种bitmap形式的3D,很快就要恶心晕车,只好委托Angela代替我来陪伴哥哥伐木采集种子修房子,我自己去沙发上躺了一下午。 说到跨文翻译工作坊,参加的人数不多,大约一只手可以掰过来。事先报名的人略多一些,不过总会有临时耽搁,无法参加的情况。不过工作坊里大家的分享,验证了我的一个想法: 如果译稿的质量不太好,那么第一遍校对之后的质量也不会太好。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发现。在开发软件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植入一些计划好的bug,然后根据测试时找到的比例来推断代码中剩下的真实bug数量还有多少。比如,植入了20个bugs,测试找到40个bugs,但其中只有10个是预先植入的bugs,那么这个测试大概还有50%的bugs没有找到。) 我们的翻译工作坊是这样进行的: 将翻译文本视为一个有译者“植入”若干翻译错误(误译、漏译、语法理解、术语理解、概念理解、形式和术语一致性、格式和字体、标点符号、typos……)的文本,通过第一遍review,reviewer发现了若干错误,提交了修改。经过几位译者的抽查了其中一章,独立的寻找文本中的错误。然后,在工作坊上,几位译者与reviewer讨论了各自的发现,在简单的分析之下,指出了reviewer没有找出的两、三个错误。例如,有这样一段文本: 可以简单地说福音派“反智”吗?也许可以这样说,但是反智一词本身就有问题。在过去对福音派、五旬宗、基要主义或敬虔主义运动分析中都有类似倾向,那就是简单给信徒贴上“反智”的标签,然后就转向其他讨论。一些经典著作几乎都是这一套路。罗纳德.诺克斯(Ronald Knox)的杰出著作《热情》(Enthusiasm),将传统的罗马天主教思想(恩典成就自然)与“热情”的方法(恩典破坏自然并取代自然)进行了对比。针对“拥有热情的人”(在诺斯克眼中这也包括了福音派),诺克斯总结道:“上帝通过知识向我们说话,这一看法我们在理论上能接受,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害怕去运用这一观念。” “反智” 可以简单地说福音派“反智”吗?也许可以这样说,但是反智一词本身就有问题。在过去对福音派、五旬宗、基要主义或敬虔主义运动分析中都有类似倾向,那就是简单给信徒贴上“反智”的标签,然后就转向其他讨论。一些经典著作几乎都是这一套路。比如,罗纳德·诺克斯(Ronald Knox)的杰出著作《热情》(Enthusiasm),将传统的罗马天主教思想(恩典完善本性)与“热情”的方法(恩典摧毁本性并取而代之)进行了对比。针对“狂热者”(在诺克斯看来,也包括了福音派在内),诺克斯总结道:“上帝通过知识向我们说话,这一看法我们在理论上能接受,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害怕去运用这一观念。” 在review中,reviewer有着天然的心里趋势,愿意相信译者的选择。所以,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我只是简单的指出译者的术语不一致,把“诺克斯”写成了“诺斯克”。但对于关键性的概念, Ronald Knox’s scintillating study Enthusiasm, for example, contrasted traditional Roman Catholic thinking (where grace perfects nature) with the approach of “enthusiasm” (where grace destroys nature and replaces it), 并没有太过于介意。在工作坊上,Luke指出,这里的nature应当是“本性”或者“人性”。于是我恍然大悟,想起来这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争议问题。一方面,传统公教认为,恩典的注入只是完善了人性,比如道成肉身的基督,其人性并不会被神性所湮没吞噬;另一方面,“狂热者”会认为,恩典是无可抵挡的(例如TULIP的极限推广),因此恩典会完全摧毁本性,取而代之。 类似的故事出现过好几次,都指向我review后的文本仍然存在若干的问题。我自己的反省是,因为在review的时候发现了太多问题,所以心里充满了“赶紧做完,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厌烦感;其次,这次的文本在英语和学术上十分严谨,我没有把文本当作一个“基督教文本”来看待,更多是将其理解为历史研究,所以忽略了其中若干不应当忽略的圣经关涉与暗典。另一个例子更加基本,而且我正好也知道。那就是,英语的scandal来自于希腊语的σκάνδαλ: (1Cor 1:23 [Cuv/S]) 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 (1Cor 1:23 [ESV2011]) but we preach Christ crucified, a stumbling block to Jews and folly to Gentiles, (1Cor 1:23 [SBLGNT]) ἡμεῖς δὲ κηρύσσομεν Χριστὸν ἐσταυρωμένον, Ἰουδαίοις μὲν σκάνδαλον ἔθνεσιν δὲ μωρίαν,...

July 1, 2023 · 1 min · eddy

和合本翻译研究 | “两造”

(一)语言演化 语言总是在不断演化之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每一代之间演变。在我的有生之年,已经有许多年轻人在语言上抛弃了我,绝尘而去——“绝绝子”是这个意思吗? 语言也在不断融合之中,吸收外来词汇。ChatGPT本来就是一个含义丰富的缩写,“采用通用预训练大语言转换模型的聊天机器人”,经过缩写,经过转写,经过附会和风闻,据说已经可以开宗立派,提供讲章和讲道了——除了没有灵魂以外? 说到语言的演化,稍稍有些经验,在几个不同城市上过学工作过,就知道这事几乎一直在发生。“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语言都是在某一天,在某个巴别塔下面,被变乱了的。或者说,在人类的分散之前,语言是有突变的,所以,关于语言演变的“连续性”假设是不成立的,乔姆斯基的单点突变理论或许是对的,新的语言代表着年轻一代的反抗,代表着有意识的文化断裂——“逝将去汝在彼乐土”与“谢谢我们是最后一代”大概并无不同,也并无不妥,而且更加无法禁止与抵挡,除非动用新话,比如“灵活就业”。 (二)两造 “两造”是什么意思?和合本在翻译的时候,有意识地区分了彼此对立的双方以及其他意义上的“one and another”与“both of”。比如,”他们有事的时候就到我这里来,我便在两造之间施行审判”,“我们中间没有听讼的人可以向我们两造按手”。偶尔我还能在港台版的翻译中间看到这个词,但在我的语境之中,似乎已经不大有人使用了。 (三)不从恶法 校对《福音派的思想丑闻》已经超过两周,今天应该会结束这个工作。出版的事略有眉目,也许今年就可以出来也未可知。看了几段马克·诺尔的访谈,似乎美国福音派在最近30多年间已经从“圣经无误”的辩论重心迁移到“政治立场”来了,但按照诺尔的观察,福音派的特征并未改变,所以其“政治”也缺乏反思。 上周听“今日佳音”组织的提摩太凯勒纪念发言,最有趣的当然是带着处境的比较性研究。洪堡学者李泉比较了“福音联盟”的statement和“牛津共识”,以及2018年的“联署”。他的结论是,凯勒的纽约重心是如何“介入文化”,而联署的成都重心在于“不从恶法”。其他的也很有趣,但我就不展开了。当然,限于时间关系,10位专家大拿在4个小时内完成分享,每个人也都是蜻蜓点水罢了。 (四)多样性与抗压性悖论 朋友从附近的省会而来,周日下午一起喝咖啡。聊到当地一个著名教会最近的多样性损失,有些意外,因为这竟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他说到的是教会里的本地城市中产会众与老年团契,离开了更加有政治活力(也承受更大压力)的剩余(主体)部分,自己立了门户。 我觉得这件事情的意义深远,可以用来验证许多的分析。当然,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也许意义会截然不同。但不想在这里多谈了。我偶尔谈论的,不过是如何动员那些本是独生子女、城市家庭、自己的子女到了进校读书的年龄、带着30 – n年房贷的中产基督徒更深的参与跨文化宣教事工。我的口头禅不过是“我没有答案,只有探索和尽力维持单调的多样性”而已。 (五)夏天到了 “赐予生命的领导力”工作坊做过4次了。这一回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居然预备了PPTx(当然,一般都是提前到周一晚餐之前就要预备好的——需要留下名义时间祷告)。略微吃惊的是,过了4次了,我已经滔滔不绝8小时了,居然还有几乎同样多的人来听我的唠叨。按照过去的经验,这种zoom工作坊,一般在第5周会有一个cut-off,损失掉20%,而最终全部坚持下来的人,根据某些大规模在线神学项目的数据……是了,损失率应该在90%才对,毕竟,我们还是要尊重2-8原则嘛,而且要更加尊重才好。 夏天到了,处理完手中的几本书,7月是要找时间休息一下了。事工需要维持日常的乐趣,不然我是做不下去的。 继续为了《Jesus & John Wayne》筹款。我愿意用《福音派的思想丑闻》这样从前翻译的书稿来跟你们换,行不?或者我分享“赋予生命的领导力”工作坊视频?Anyway,按照伟大的作家契科夫的分享,情况是这样的,“天气好极了,钱几乎没有。我正在写一个短篇小说,在发表前我想把它寄给您审阅,因为您的意见对我来说是像金子一样宝贵的,但应当抓紧一些,因为我没有钱用了”。哈!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une 28, 2023 · 1 min · eddy

低端护教学(26)| 书摘:“为什么会兴起创造科学?”

这两周都在紧张地整理《福音派的思想丑闻》,正文已经处理完第一遍,还有几百条脚注有待处理。但因为改动之处不少,我已经失去了对于文本的新鲜感,不再有资格做下一遍的编辑。而且,对于最后的两、三章,我甚至出现了暂时的倦怠-迫切感,希望赶紧做完了事。我知道这样的编辑一定还留下不少错误和遗憾,如果有哪位朋友可以再来一遍英文,然后再请一位精熟中文和历史的编辑过一遍中文,大概就够出版的资格了。 在文字整理的尾声,我已经几乎没有文字感觉。周末的熬夜加班,到了看见一个难句就想扔给ChatGPT去处理的地步。突然想起来,要是这样做下去,我的语感很快会消失吧,日后就变成为了ChatGPT打工的碳基并行运算单元。趁着周六带着孩子们出门运动,暂时放下编辑工作,做了一点其他事情(比如“预备讲道”),略微恢复了一点健康。 下面是一段书摘,讨论“创造科学”以及“年轻地球论”的出现与流行。老实说,诺尔的分析是我没有想过的。看起来我还是缺乏历史视角和美国文化视角。但这也使得整理此书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多少减弱了翻译修订工作的枯寂绝望感。 下面的归因中,关于创造科学与时代论神学之间的联系,是我在“低端护教学”系列中从未分析过的——“事实上,创造论可以被称为科学主义时代论,因为创造论科学家将时代论者在圣经中看到的大灾难和时代突然断裂带入了他们的科学中。” 书摘:《福音派的思想丑闻》 作者:马克·诺尔 就其性质而言,创造论成功的原因很复杂。毫无疑问,各种因素的叠加带来了近代福音派历史上这一伟大创新——建立一种替代性科学,以取代文化中思想建制所教授的内容。在英美宗教史上,自从传统圣公会的约翰·贺琴信(John Hutchinson)针对艾萨克·牛顿的理论提出他对物理世界的另一种解释以来,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替代方案。289贺琴信对英国的神学温和派以及牛顿科学本身的机械特性感到不满。相比之下,贺琴信认为创世纪的开篇章节以及基督教三位一体教义提供的关于火、空气和光(以各种组合)的解释,可以成为解释所有物理现象的直接科学引导。在神学保守派中,贺琴信主义(Hutchinsonianism)作为一股重要力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但到19世纪初,它被最坚定捍卫圣经权威性的人搁在了一旁。290 创造论作为一种公共力量在福音派中大流行,首先是因为许多福音派人士直觉上认为创造论与圣经的简明教义相符合。用大卫·沃森(David Watson)的话说,“数以万计的基督徒被莫里斯和惠特科姆的书说服了,因为他们的理论有助于解释圣经。”291这件事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我们将在下文单独考虑创造学的圣经基础。 第二,自二战以来,国家政府的发展对创造论在大众中的流行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联邦政府对地方教育事务的干预,使科学和宗教之争的所有话题都政治化。在苏联于1957年发射人造卫星后,美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大量资金,旨在重振美国学校的科学教育。这一努力的副产品之一是发行有影响力的生物学教科书,不仅介绍当代重大发现,而且还提出关于宇宙进化特性的宏大形而上学主张。政府霸权主义的干预经常导致地方的激烈反应。创造论是最激烈的反应之一。292 同样,创造论者无疑表达了民众对美国自负的知识精英之普遍不满。因此,他们代表了普通人对于(至少一部分著名大学学者常常推行的)知识帝国主义的自然反应。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有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 成为 “指点天下”的上师(guru),哈佛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 妄想定义“科学”理论界限,就已经为惠特科姆这样的古代语言专家和莫里斯这样的工程师提供对世界截然相反的解释预备了文化处境。 除了个人信仰和近代社会历史的动态发展之外,创造论的传播也反映出基要主义神学的新发展,特别是末世论心态和对时代论的迷恋。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强调圣经的字面含义,这也助长了对人类起源和末世的强烈关注。对创世纪1到3章的字面解读,与对启示录第20章(包括对基督千年统治的描述)的字面解读对应。罗纳德.朗博思的观察,“对于期待末世来临的基督徒来说,惠特科姆和莫里斯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地球历史观,其框架是对称的灾难性事件,并由相同的释经学原则连接起来”293——仅仅是承认了人们长久以来就发现的、创造论者和前千禧年时代论者之间的联系。1923年,乔治·麦克雷迪·普莱斯明确指出了这种联系: 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最及时的真理是一项改革,它将使这一代进化论者回归创造,回到对造物主的崇拜。其他时代的改革都是基于圣经的不同部分。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革新将基于圣经的开篇和结尾。因为期待主的再来和即将迎来新天新地的人,必须相信圣经的开头记录了地球的创造。如果人们不相信圣经前几章所给出的事件记录,期望他们相信圣经最后几章的预言,肯定没有用 。294 不断有人指出这种联系,如1975年时代主义者华富尔得(John Walvoord): 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多年间,达尔文进化论开始渗透到后千禧年主义者的队伍中。自由主义者欢呼进化论及其亲和力强大的乐观主义,认为它是带来预言中黄金时代的真正神圣方法。认识到这是对信仰的背离,更保守的后千禧年主义和无千禧年主义试图驳斥新的进化论概念。他们使用的手段之一是召集大型预言会议,这些会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一时。由于无千禧年主义和后千禧年主义在反驳进化论的概念上没有什么建树,这些预言会议很快就被前千禧年主义解释者所主导 。295 换句话说,不同的末世论将造成人们在人类起源等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反之亦然。 可能还有更多的因素将早期的时代主义传播与后来的创造科学流行联系起来。事实上,创造论可以被称为科学主义时代论,因为创造论科学家将时代论者在圣经中看到的大灾难和时代突然断裂带入了他们的科学中。296对创造论者来说,最初的创造秩序和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堕落后(或洪水后)世界之间存在着重大结构性断裂。神圣的人类生活准则在每一个时代都被改变,同样,自然界的原始结构也因堕落和洪水而错位。如同救赎历史一样,自然界也有它自己必须经历的一系列“时代”。 无论内因外因的确切关系如何,创造科学及其培养的认识论,已经成为现代福音派的主要思维架构。不管人们如何解释创造论的兴起和流行,也不管人们如何在许多创造论活动中看到有价值的社会目的,从福音派思想的发展来看,创造论有害无利。 仍然在为“Jesus & John Wayne”筹款。目前进度,40……无论如何,这些书籍的翻译与这个博客的坚持,都是靠着各位读者朋友的支持而来。希望《福音派的思想丑闻》能够发挥一点作用,让更多有思想性、处境切适的书籍能够译成汉语吧——That’s what I pray.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une 26, 2023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55)|“福音派的思想丑闻”

Mark Noll此书出版于1994年,差不多可以做30年纪念版了。很不幸的是,我从前尽管知道此书,但从来没有提起兴趣来阅读,以为其中所谓,我大概都已经知道。当然,我所学习的各种神学院课程中,没有一本将此书指定为必读或选读,或者要求提交阅读报告,也是一件值得花时间思考的事情。 昨天下午没有时间翻译和校对,因为要预备晚上的“赐予生命的领导力”工作坊。但上午断断续续整理了“福音派的思想丑闻”的一章,心绪有些烦乱。我要讨论释经学问题,但这一章正好讨论基要派的释经学,特别是时代论的释经学。 Noll的讨论涉及福音派对于当前世界事务的处理,比如: 那些认为这种思维方式不会继续主导福音派的人,需要回忆一下1991年海湾战争时的情景。在这场冲突爆发后的几周内,福音派出版商发行了很多书籍,努力将这场新的中东危机解读为圣经中的世界末日预言的成就。14这些书得出的结论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令人不安的共同信念,那就是认为对正在中东发生的事情进行道德判断的最佳方式不是仔细研究中东现在究竟发生了什么。相反,它们专注于圣经研究,将注意力从对中东文化的复杂性或该地区纠结的二十世纪历史的仔细分析转移到对圣经中一些最深奥和广泛争论段落的猜测上。此外,他们在进行这种推测时,只稍微提及那些在圣经中极为清楚、为福音派和立场保守基督徒所公认的中心主题(如适用于所有人类境况的神义标准)。福音派公众对这些书的反应如何?其中的几本迅速跃登宗教畅销书榜首。 关于使用圣经的倾向性,我们应该记得,20世纪70年代美国仅次于圣经的头号畅销书籍是哈尔·林德赛的《地球末日》(Late Great Planet Earth),这是一本以历史主义时代论(historicist dispensationalism)来解释世界事件的民粹主义书籍。202在面对世界危机时,福音派倾向于将圣经作为未来预言,而不是作为处理复杂国际道德纠葛的指南,这一点在1991年初对海湾战争的反应中最为明显。福音派信徒既不看出版的书籍,也不阅读期刊上的专题讨论,却对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如战争的道德性,共产主义崩溃后联合国的职权,石油对创造就业或财富的意义,西方试图干预中东地区的历史或其他需要基督徒认真分析的话题。与此同时,福音派信徒们出版了充斥着自以为是民粹主义解释的小册子,试图说明海湾危机是如何应验了晦涩难懂的圣经细节。这些畅销书所提倡的圣经解释体系都是时代论神学的变种。 Noll在论到福音派的“政治意识”时,利用福音派最典型的政治家之一、三届总统候选人威廉·詹宁斯·布莱恩的一篇演讲,与教宗利奥十三世发布《论资本与劳动》进行对比,在形式、内容、历史观、行动主体、危机的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评论,简单引用一段结论: 由于它从福音派对圣经的执着和对《新约》的具体启蒙例子中汲取了力量,质朴主义在美国福音派中的影响仍然非常强大。对福音派来说,新约时代之后的若干世纪,即使不能说完全腐败,至少也是很暗淡的。因此,要应对当下危机,就像布莱恩的例子一样,需要应用绝对原则,同时热切地唤起人们迎接千禧年的可能性。主耶稣第一次和第二次降临之间的事情,从来都不是福音派系统关注的对象。对于威廉·詹宁斯·布莱恩来说,或者对于福音派对公共生活的评论来说,不需要关注托马斯·阿奎那,也不必像利奥十三世那样尊重阿奎那所代表的传统,甚至不觉得需要这种尊重。 布莱恩所代表的传统是平民化的(因此更喜欢口头辩论,而不是发表的论文),行动主义(因此寻求通过个人努力来保护社区价值),喜欢创造神话(因此更喜欢来自早先原始时代的理想,而不是耐心研究普遍的历史)。这些特点所孕育的政治虽然不全面或广泛,但也不是无足轻重。它既具有扎实发展的潜力(如关注个人正义及社区尊严),也具有危险堕落(如将过去神话化的倾向)的潜力。在随后的美国福音派历史中,这两种潜力都成为了现实。 关于创造神话的问题,我似乎在中国的福音派中间能常常观察到。我们的教会历史叙事,无论是对于王明道等老一辈,还是对于吃了豹胎易经丸的瘦头陀,无论是铁幕打开之前的传统家庭教会,还是铁幕打开之后的新兴城市教会,都是一种飘浮在历史之上的神话叙事。关于福音派对讲道的迷恋,以及对当下历史的普遍轻视,无疑体现在各种流行的“以JD为中心的JD”所体现的释经和政治解读上。自然,“济州岛五月花”就是上述种种所结出的鲜艳花朵。 翻译写作的同时,我正在1.5~1.75倍速听乐道频道纪念凯勒牧师的纪念讨论。某种意义上讲,凯勒所发起的“福音联盟”,无疑是一个21世纪观察美国福音派公共神学的窗口。这事太大,我还是继续听讲座吧。 我感谢任小鹏博士在众多的可能性中,选择了此书作为他的翻译项目。虽然目前仍然在编辑之中,但仅仅是指出此书的重要性,并愿意投入时间来翻译介绍,以证明此书在译者心目中的真实意义,就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至少在编辑的过程之中,我有机会仔细地阅读此书,多少吸收其中的思想。 一方面,我借此落入暂时的凌乱之中,不知道晚上的工作坊将如何进行,只好拿着20多页的翻译手稿,在湖边反复地行走思想。另一方面,我需要反思释经学的应用维度,同时反思我的神学传统。学习带来凌乱,更多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凌乱,成长带来改变,更多的成长带来面目全非的改变,似乎是理所当然。 从这个意义上说,世上只有两种福音派基督徒——读过《福音派的思想丑闻》的,以及还没有来得及读《福音派的思想丑闻》的。而我正好在“读过”与“未读”之间,在薛定谔的猫态之中。累了,我得安息片刻了。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une 21, 2023 · 1 min · eddy

2023跨文翻译自选项目(Jesus and John Wayne)

美南浸信会2023年会结束。最大的新闻自然是华理克的柳溪教会以及其他几个有女性牧师的教会被投票开除宗派。其他比较重要的问题是,Stone同学没有选上新任主席;尽管暴露了数十起教牧人员性侵案件,但那个伟大的“侵害者”数据库里没有增加任何实名…… 美南还有一千三百多万会众,即使2022一年就失去将近50万,最近三年失去一百一十万会众,也还能支撑一代人吧,至少我们不知道是美南先走还是燃油车先走。 我不打算从任何角度发表任何评论,仅仅是现象学观察。今天为SBC祷告了一下,只是觉得这个趋势似乎已经无法扭转,也许在我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SBC成为一个人数比较少、社会影响力日趋稀薄、最终在神学上越发基要主义、Tidal locking的小宗派吧。当然,如果像15-16世纪的公教那样受到宗教改革的巨大冲击,从内部发动一个counter-reformation运动,也许再能坚持几个世纪也未可知。 我继续为去年没有完成的自选项目“Jesus and John Wayne”筹款。这事要从更大的福音派立场来说起。 1977-1981,吉米卡特成为总统。维基百科老师是这样介绍他的: From a young age, Carter showed a deep commitment to evangelical Christianity.[431][432] In 1942, Carter became a deacon and taught Sunday school at Maranatha Baptist Church in Plains, Georgia.[433] At a private inauguration worship service, the preacher was Nelson Price, the pastor of Roswell Street Baptist Church of Marietta, Georgia.[434] An evangelical Christian, Carter appealed to voters after the scandals of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and is credited with popularizing the term “born again” into American lexicon during the 1976 American presidential campaign....

June 18, 2023 · 2 min · eddy

神学翻译杂谈(54)| 灵性与消耗

有几个事工,在灵性上的消耗是极大的。传道人自然算是一个,宣教士甚至更甚,但神学翻译、非典型教育路径的父母、没有督导的圣辅专员,大约也可以算在其中。 我不希望成为“超级”基督徒——灵性充溢,如洪水无处宣泄,看见谁都能给出一打属灵建议的“属灵人”。我只希望可以在灵性与服侍之间维持基本的均衡。但有时这样的梦想也不能很好的实现。 凡是需要日常而有规律输出的工作,大约都需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灵性补充。传道人和辅导师的问题在于,他们不能突破多重角色的边界,所以不大可能在自己服侍的人群中找到合适的朋友。限于隐私和属灵地位带来的高处不胜寒,他们也不大容易有外部的压力阀出口。如果再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灵性资源,状态就岌岌可危。 顺便说一句,有些天真质朴的基督徒不知道自己的灵性在大多数时候都好过自己的传道人,但仍然有事就去咨询,或者要求传道人为了某些需要而祷告,偶尔得不到什么有效的解决,似乎也是应有之义。 但神学翻译的状态又有不同。翻译是一个长程工作,需要每天输出。我见过不少译者,在文本上显出自己翻译时的灵性状态起伏,比如大量的漏译,或者恍恍惚惚的失误。哪怕是名家大师也不能免。但译者总是一件孤独的工作,几乎不需要与人交流。从这个角度看去,译者实在是很难得单独凭着翻译来维持灵性。 这两天一直在处理《福音派的思想丑闻》,下午终于就累了。去HealthPark消耗了一点能量,听了一个”Two Cities”的播客《Jeus VS Evangelicals》,按着罗耀拉的自省祷告,吃晚餐加一个冰激凌,然后下载Silo,准备在洗碗的时候看。也许这样下去,明天就又能干活了。 走在雨中,想着一个占齐了各种孤独的多重角色,游走在轻轨站舰-H2O-跨文翻译-LADSchool之间,若是没有自我关顾的意识,也许早就消散了吧。一个好消息是,汉密尔顿博士的另一本重要的讲道学著作,“Homiletical Handbook”(讲道学手册),也要翻译了。但还没有确定的是我是否会翻译这本书,只有一个proposal而已。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une 16, 2023 · 1 min · eddy

神学翻译工作坊(3)| 杂感

计划在6月29日做这个月的“神学翻译工作坊”。需要提前报名,我要预先发送讨论文本。 时间:6月29日周四,北京时间 20:00-22:00,美东时间 8:00-10:00。工作坊在7月和8月暂停。 报名:请使用安全邮箱,在6月20日之前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注明【神学翻译工作坊(3)报名】。 方式:请预先详细分析文本,找出你认为翻译不当的地方,给出修改意见,归类并分析原因。我们在工作坊上进行讨论。 费用:免费。欢迎自愿性质的支持。 继续为《Jesus and John Wayne》项目筹款。同时也为手中托付的神学教育(比如,神学翻译工作坊,赋予生命的领导力工作坊,计划在翻译完“NICNT莫里斯约翰福音注释”之后开设一门本科程度的课程,等等)等各种不能详细的需要筹款。简单地说,所有事工都有代价,而“免费”是代价最高的。 对了,明年还计划开一门“教会行政”课程,教材可能使用”Management Essentials for Christian Ministries“,”Redeeming Power: Understanding Authority and Abuse in the Church“,也是一直想着要翻译的。但仍然没有时间,没有合适的译者,也没有经费,没有出版渠道。 顺便说一下,下一个学年计划要做的部分课程是这样的: 崇拜学 领导力 婚姻与家庭 青少年事工 西方文学 教牧辅导 教会行政 自我关顾 简单说一下筹款的问题。大多数来自第三世界的宣教士似乎缺乏筹款的文化、训练和勇气。记得多年之前,有位在孤儿院服侍的朋友推荐了两位女生到我们的周三查经小组来“分享”。我一开始真的不知道什么叫作“分享”,于是就接受了她们,给了她们足够的时间。但她们的“分享”并非我想象的那样,最后则是为了筹款。问题在于,这个带着东亚某邻国色彩的事工,预先已经要求两位女孩绝不能透露她们所服侍的机构名字或其他信息。所以我们就面临一个电驴难题——两位第一次见面的女生向我们的小组筹款,但既不能说她们在做什么,也不能说她们所服侍的机构是什么名字…… 结局自然是友好地场面话,“从小组的角度,我们没有办法支持。但我不反对在座各位有感动的……” 这些年,我一直在为“创新神学翻译项目”筹款或寻找志愿的译者、编者。至于众包式翻译,但因为质量控制问题,已经不太使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大量重译)。但我总是希望可以尽量沟通清楚,对于项目的去向也尽量有所交代。我们也有自己家庭的需要和其他事工的需要,偏安在重庆一隅的各种不便,有时会集中体现在无法完成有效动员和筹款上面。这方面的问题,我希望在“自我关顾”的讨论中设置议题。 关于“Jesus and John Wayne”筹款进度缓慢,微信收款码最近几乎无法使用。只要一天有超过两笔收款,就会被微信以“疑似把码借给他人从事诈骗活动”而关停24小时。看起来支付宝会好一些,或者像远在英国的Caroline那样加了好友,直接支持。 做了一个微店试试。上面就是两个工作坊,算是“产品”。但我不会发货的。 我在修改《福音派的思想丑闻》一书,进度缓慢,一个小时只能做30句,大概需要100小时的工作量才能做完,大大超过原计划。 句子都比较绕,比如这样: But for most of the faculty members at most evangelic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o ask in the course of their most advanced training the deepest and highest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d and the world would be irrelevant, or it would create prejudice against them…....

June 15, 2023 · 1 min · eddy

水(1987-1995)| 白日梦(父亲节特别版)

父亲节到了,Angela很纠结,不知道送给我什么礼物。Lisa倒是提前一周开始学习新歌,预备和我一起录音。当然,Angela听听也就会了,歌的节奏和歌词都还算规整。 这是1993年某个4月的深夜,在母校南开中学外的南开步行街与乐队的鼓手何明圣一起吃串串时,顺手写在一张乐谱背面的短歌。那时明圣同学刚刚宣布他要离开乐队,我也心灰意冷,打算从此放弃音乐的梦想,开始考研。但说起来,乐队的四人之中,只有我算是离开了这个领域(是的,我就是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跨文翻译的重庆分跨)。吕乐老师现在是著名的圆响琴演奏家,主治失眠。何明圣老师一度是国内最佳MTV导演之一,为费翔拍摄的“橄榄树”似乎拿过央视的MTV奖,但他在台上没有感谢我。我们中间最小的小宋,后来做过酒吧老板娘,最近失联了,因为我早已经不太喝酒。但在我生活中最痛苦的几天里,她曾经盛情邀请我去老友吧和各路酒友喝了个伶仃大醉。 Anyway,这首歌不过用了5分钟,写在一张废弃不再使用的乐谱背面,算是对那么多年的生活和友谊作结。我唱给何四听了,我们就分手了。来年我并没有按照导师的要求考入母校的研究生,而是去学习了英语。后话就不提了。 原版Angela在这里。《白日梦》。 白日梦(父亲节特别版) 词曲:Eddy 弹唱:Lisa、Angela、Eddy 专辑:《水(19871995)》 留下,听我说话 我唱哦~~~~ 我快乐,我善良,过着我想过的生活 留下,一起回家 我唱哦~~~~ 我勇敢,我坚强,有故事也有歌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une 11, 2023 · 1 min · eddy

Mere Christianity

我不喜欢一本译书的标题,就常常记不住书名。我总是想不起来的一本书,遗忘频率最高的一本书,是叫什么来着?噢,Mere Christianity,我永远也想不起来《返璞归真》这个名字,太挣扎了。这个名字于我而言太出戏,甚至每个毛孔都充满了戏份,字里行间都浸透了表叔的大金链子。 不过,C.S.Lewis此书是真正的Mere Christianity,讨论的事情全都是我可以不考虑对方的神学立场(光谱从无神论改革宗),可以直接送出的书。 在这个意义上,Tim Keller的书也是如此。《 婚姻的意义》,《工作的意义》,《挥霍的上帝》,《为何是他》……这些书都是可以随意送给任何一位名义基督徒的,不管是Sola Reformed,还是Dula A-mengzing都行。当然,在范畴上比Mere Christianity更具体,也算是时代发展造成的市场细分吧。 这几天还在耐心整理《圣经女性观的形成》,把所有从电子版导入的文本超链接转换为脚注。感谢Luke写的vba,可以比较方便地对齐每一条脚注。但具体内容还是需要手工一条一条核对,包括丢失字体排版信息和文本的问题。还在寻找合适的出版渠道,但这算是第一次手握畅销书,却在出版上面一筹莫展。大抵而言,每个出版事工都有自己的风格和选题,也有自己的品牌和读者群体,于是逐渐树立了自己的神学立场和偏好,轻易不敢越雷池一步,担心树大招风。这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事情,姑且不论了。 另一本翻译的图书,《福音派心智的丑闻》,任小鹏博士译为《福音派的思想丑闻》。姑且引用前面的一页: 福音派的思想丑闻就在于福音派没有什么思想。北美众多的福音派信徒中有很多了不起的美德,这包括为传扬耶稣基督的救赎信息而做出的巨大牺牲,对有需要的人敞开心扉的慷慨解囊,为陷入困境的人做出的英勇个人努力,以及大量教会和跨教会团体悄无声息的坚守。尽管这一群体还有着其他的美德,但是美国福音派在思想上乏善可陈,在以往好长时间里都是如此。 尽管在大众层面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现代美国福音派在维持严肃的思想生活方面明显失败。他们用福音的简单真理滋养了数不尽的信徒,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放弃了大学、艺术和其他“高等”文化领域。即使在福音派中较为进步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亚文化群体中,福音派也没有什么思想力量。福音派人士更愿意将精力花在救济贫穷,过简单生活和反对战争上,但这些任务本身并不能带来思想上的活力。福音派赞助了几十所神学院、几十所大学、几百家广播电台和几千家令人难以置信、种类繁多的媒体——但却没有一所研究型大学或一本能与现代文化进行深入交流的学术期刊。[1] 福音派对知识分子生活的轻视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其一是现代福音派自我定义的一个信念就是坚持把圣经视为神启示的话语。大多数福音派信徒也承认,在圣经中,上帝清楚地启示了祂是自然的创造者,是人类机构(家庭、工作和政府)的维持者,也是和谐、创造力和美的来源。然而,恰恰是这些信奉圣经的杰出人士忽视了对自然、人类社会和艺术的冷静分析。 历史上的情况也同样令人深思。现代福音派受到历史上一些领袖和运动的影响。这些领袖和运动以对思想的探究性、创造性和富有成果的关注而闻名。大多数早期新教传统(路德宗、改革宗、圣公会)要么发展了充满活力的思想生活,要么制定了神学原则,而这些成果可以(而且经常可以)帮助维持富有基督徒洞见的思想探索。就美国的情况来说,清教徒们,十八世纪福音派大觉醒运动的领导人如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和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以及十九世纪的北美中坚力量——如卫理公会的弗朗西斯.阿斯伯里(Francis Asbury),长老会的查尔斯.霍智(Charles Hodge),公理会的摩西.斯图亚特(Moses Stuart)还有加拿大长老会的乔治.门罗.格兰特(George Monro Grant)等,都认为勤奋、严格的思想活动是一种荣耀。他们中虽然没有人认为思想活动是荣耀上帝的唯一途径,也不认为这是最高原则,但他们都认可思想生活,而他们之所以有这种认识,是因为他们是福音派基督徒。与他们的属灵先辈不同,现代福音派并不追求在上帝之下的整全性思考,也不寻求心灵在基督教视野引导下对思想问题进行最深入的探索。 今天,我们福音派所处的位置,正如英国保守神学家哈里.布拉米尔斯(Harry Blamires)所描述的: 与世俗思想相反,没有任何重要的基督教思能够卓有成效地对社会、政治和文化发挥连贯的、可识别的影响……。除了在个人行为问题这一十分狭窄的思考领域,我们身处现代社会的基督徒,为了精神活动,所接受的是由世俗思想构建的参考框架和反映世俗评价的标准。没有基督教的思想;没有一个共同的话语领域,在此之上,作为思考的基督徒,我们可以在过往基督教的基础上自由探索……。我们必须承认,除去极个别的情况,没有一个完整的当代讨论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学者们能够对现代世界和现代人进行基督教式的反思。[2] [1] 这本书中对当代福音派文化的评价主要依赖内森.O.哈奇(Nathan O. Hatch)的研究,尤其是“Strengthening American Protestant Evangelical Scholarship” (1989年未出版的备忘录) ,以及 (米歇尔.汉密尔顿,Michael Hamilton) 的文章“Can Evangelicalism Survive Its Success?”《今日基督教》,1992年10月5日, 第 20-31页。 [2] Harry Blamires, The Christian Mind: How Should a Christian Think? (London: SPCK, 1963), 4, 7. 此书仍然未经编辑,我还需要抽时间看一遍。但这算是对两年前跨问翻译自选翻译项目的另一个交代。当时筹措的翻译款项,已经转交了译者。看起来这本书会比较容易找到出版机构的,希望这些工作能够为说汉语的基督徒带来一点反思的依据。 感谢那些在2022年支持这个项目的朋友们。如果您还记得这事,请发送邮件给我。我想在第一遍校对之后,发送“试读版”给你们。等待这两本书有个大致的出路,我会继续为第三本书发动众筹——《Jesus and John Wayne》,争取在美国2024年大选年之前能翻译出来。 或者,择日不如撞日,就在“父亲节”继续为这个烂尾的翻译项目筹款吧,只是汇率已经大大地增长了: 书名:Jesus & John Wayne (How White Evangelicals Corrupted a Faith and Fractured a Nation)...

June 10, 2023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157)| 大都市与提摩太的坚守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吗?」腓力说:「要不你来纽约看看!」 中文播客之中,据说最热门之一是“不明白”(bumingbai)。而我听得比较多的是不相信(unbelievable)。 这一期的“不相信”邀请了三位嘉宾谈论Timothy Keller。在跑步机上听了一段,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 Keller写了许多书,对大都市文化中的教会和大都市文化情结的基督徒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那本《婚姻的意义》实际上是他在教会里做婚前培训系列讲道的整理。与一些知名的巡回传道人和名牧不同,Keller一直扎根在纽约救赎主教会,一周接着一周地讲道,很少巡回。所以,他对上帝的话语有许多的思考和碰撞,并不像有些牧师去到哪里都是一两篇讲道,一生不过出版一本畅销书。 Keller是不断与纽约互动的基督徒,他也常年组织或参加读书会,向不同的人学习,在观念上不断成长。 关于Keller,我的回忆也许到此为止了。相关的文章(全文搜索有Keller名字的)如下: 事工哲学(1)——讲道 John MacArthur | Beth Moore :关于有些老牧师80多岁还站讲台迟迟不能退休,而Keller和John Piper能顺利退休的评论。 不平衡的讲道(7)|每次讲道都是耶稣为中心/整全的福音:Keller和C.S.Lewis异端问题。 不平衡的讲道(10)|如何学习提摩太凯勒的讲道:我对Keller的翻译,Keller对我讲道的影响。 神学翻译的内卷和自废武功:我为何不再翻译Keller。答案很简单,救赎主城市植堂运动太重,而翻译的收入太低。 并非书评(6)|文化护教中心与文化护犊中心:如何消费Keller,同时背离Keller的理念。 事工哲学(156)| 大都市与精神生活:对于保守基督徒知识分子而言,这是肤浅的马克思主义者Keller,还是关注社会公义的行动派Keller? 语言的贫乏(2)| = 思想的贫乏:如何抄袭凯勒? 低端护教学(23)|翻车现场(三周年纪念版):凯勒的退休生活…… 不平衡的讲道理(13)|再论以JD为中心的JD:在我有限的见识之中,凯勒 = 以JD为中心的JD,其他人的讲道似乎是心向往之,而力不能胜,东施效颦,而西子捧心。 剩下的,就是推荐这个阵容庞大,预告精彩的座谈……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June 8, 2023 · 1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