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工哲学(153)| 局域网边界
所有事工都有边界。保罗老师在以弗所待了三年半,哥林多待了一年半,但基本上不去雅典,也没去歌罗西。彼得老师倒是周游四方,四处行右手相交之礼。 ...
所有事工都有边界。保罗老师在以弗所待了三年半,哥林多待了一年半,但基本上不去雅典,也没去歌罗西。彼得老师倒是周游四方,四处行右手相交之礼。 ...
算是读书笔记,也算是简单的思路整理。最近有几件事情,特别是今天的一件事情,有些让人不知所措,需要思考。 ...
你走你的路,知道我们无法接触,我也许独自阅读,也许团契在街头拦路……也许我们大喊一声(或者发一张单张):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 ...
疫情之后,车第二次坏了。前一次是自愿静默,许久没有发动,后来更换了新的电池,这一次则是发电机输出电压过高。正常在13-15v,而我们的车输出电压已经超过18v。所以,后轮的传感器烧掉,电池也再次冒了液…… ...
(讲道……):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讲道就像从列车上向窗外望去,一个又一个的主日扑面而来,无法喘息…… 今年讲道次数明显提高了许多。虽然没有四面受困,但精力消耗不小。 ...
一位年轻的朋友(大概刚刚20出头),在去年圣诞节那一天follow了我的公众号之一,留言希望我多写一点教牧方面的内容,也说到他想要成为全职服侍者。我自然是劝了一下,简单地建议最好有了8-10年工作经验再来考虑这个问题。也许结婚生子之后,工作压力和养家户口的责任重大起来,就不再想着全职,而是想着如何全身而润了。 ...
三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事工旅行。 去年David邀请我去上一门课,但给我的选择余地很小,无非是“伦理学”,“保罗书信”,“以弗所书”之类。那时“以弗所书”的翻译没有做完,讲道系列(不是钟马田那样8卷本)也没有做完,所以我想也许挑战“伦理学”吧。看了Dr. James S. Spiegel的“Christian Ethics”,觉得这内容还是显得单薄。因为到处都需要查核酸,我也并不是太想着出门。和主管教务的老师沟通了一下,坦承并没有上过任何这样的课程,所以她也迟疑,我就顺水推舟地辞掉了。 ...
重新回看了一下“【視頻】信仰與學術講座:一位基督徒談人工智能”,图像效果比现场听的时候好了太多。(注:顺便提醒一下,这个网站目前ssl认证似乎过期,只能使用http协议访问,https在我的网络环境中无法打开)。 现场听的时候,我完全看不清图像,一边在备课,许多信息都遗漏了,事后发表了一些不太公平的评论,需要收回。当时我觉得讲员没有很清晰地讨论“智能”,“人工智能”,“情感”,“智慧”,“意识”(也包括后来一位听众回应时提到的“灵魂”)等关键概念,所讲的内容有些不着边际。重听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些概念在讲座中都有。所以我仔细反思了一下自己在听的时候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是因为两个缘故。 ...
我常常用马太14章来教导失丧与“哀伤”处理。在表哥去世之后,耶稣得到信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实在羡慕那时尚有野地可以独自退去,有船可以一人摇走。但众人不肯片刻怜悯这位行奇迹医治者,于是数千人从加利利海的村庄涌出,将旷野变成了集市,将芦苇踏成了草坪。 ...
按:时间紧张。心绪零乱。看到老父亲来电话,我都要深呼吸,默祷之后才接听。求主赐给我平安和充满恩典的心意,可以带来安慰与和平。拖延到周一开工。 ...